查看原文
其他

“贾樟柯是谁?”“应该是打台球的。”

炸鸡陀 陀螺电影 2020-02-22



陀螺 X 平遥




在去平遥影展前,我对它抱有特别高的期待。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对它抱有国际电影节的想象。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平遥办得特别好,我虽然没参加,但是去过的朋友们都交口称赞,尽管那才是第二届;另一方面是因为,贾樟柯和马克·穆勒都是具有国际视野,有丰富国际电影节经验的电影人。贾樟柯的经验更多是来自参与者,导演,评委,嘉宾,这刚好可以补足马克·穆勒的选片总监身份。两人一起搭档来做影展,理论上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贾樟柯在平遥映前


所以今年我很早就计划好要去平遥,留出了十月中旬的时间。我当时觉得,这是国内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我不能错过。

 

噢,对了,不能说电影节,要说影展。平遥国际影展。

 

国内只有四个官方认可的“电影节”:北京、上海、一带一路以及海南。这些电影节不仅可以叫“节”,也可以设立自己的奖,天坛奖、金爵奖、金椰奖。除了这四个电影节之外,其它电影节只能叫“影展”,而且不能有自己设立的奖,只能有,比如平遥的“荣誉”。


平遥红毯


刚回国的我政治觉悟不太高,一直满口说平遥电影节,后来有朋友纠正,说要叫平遥影展。节和展,不都是菲斯提佛,Festival,有毛区别?当然有区别了,节不是随便叫的,电影不是随便用来庆祝的。如果官方没有批准,那你就不能庆祝,只能展映。

 

在本届平遥影展的官方活动中,有一个巴西导演小门多萨的大师班。有影迷朋友问,既然都把小门多萨请来了,怎么不放映他入选今年戛纳主竞赛的新片《巴克劳》?后来我在一个酒会上遇到法国<电影手册>的影评人,他也抱怨道,小门多萨跑来平遥做他新片的大师班,但是却没有他新片的放映,这也太奇怪了。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尽管山西当局已经做了最大努力顶了很大压力,但仍然要求小门多萨对《巴克劳》中十五场戏进行删改。当然跟昆汀拒绝删改《好莱坞往事》一样,小门多萨也拒绝了。于是就只剩下一个毫无来由的大师班。


平遥电影宫


所以要在国内做电影节体验评测,其实是一件很两难的事。一方面,我希望把我真实的体验分享给影迷和媒体朋友们,至少得让大家知道,这个电影节,值不值得去,性价比高不高。另一方面,电影节的一些问题、弊端、槽点,都不是那么能轻易说出口,因为造成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举个例子。每一个电影节都有一个影节手册,这本手册中有所有入选展映影片的信息,有各种活动和评委介绍,有电影宫及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图。有的电影节会专门做一个市场手册,内含创投项目介绍和参与资方联系方式。大多数电影节还会单独做一份排片表。这些手册表格,都会在第一时间发放给参与电影节的影迷、媒体和产业人士,以保大家能充分获取参加电影节的所需信息。


平遥媒体中心


但是本届平遥直到开幕后的第三天第四天,才开始发放影展手册,并且仅限产业嘉宾和受邀请的VIP媒体。如果这是国外任何一个电影节,我当然会狠狠吐槽。但是对于平遥,我没法吐槽,因为就算我不知道实情,但我可以猜测,比如会不会是临时撤片和后补对排片表造成的滚雪球式影响,导致最终排片表的印刷没能赶上开幕?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我就只能摊手表示理解。


平遥发布会场地


值得称赞的是,“盗梦工作室”帮平遥影展做了微信小程序,像是个迷你在线排片表,有每天日程安排,也能规划自己的排片安排,虽然每部影片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梗概介绍,但在影展手册缺失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了。



我觉得随着年龄增大,我这个人变得越来越没性格了,不管是对电影还是对其它,我不像以前那样,有强烈明确且直击要害的观点,现在总想着去帮别人找理由,想要设身处地去理解和包容。就像对于这届平遥影展,情感上来说我其实是很失望的,毕竟去之前的期望和想象太高,但与此同时这个失望中又包含了太多理解和无可奈何。



当然本届平遥还是有不少问题,是仅仅关于经验和管理的。比如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张艺谋大师班那天因为排队人数太多,影展决定临时更换更大的场地,结果反而造成现场一片混乱。


平遥的露天放映


当时在现场排队的一个影迷朋友说,其实很多人都是来看热闹的围观群众,站他前面有十几个组队前来围观的年轻人,讨论了很久贾樟柯是谁,最终其中一个说,“应该是打台球的”。

 

平遥影展最大的优势是有属于自己的电影宫,这个电影宫像是一个园区,里面有餐厅、露天放映广场、电影宫、酒会场地、咖啡馆、停车场、媒体中心、证件中心等等。在园区之内,你能完全沉浸在电影节的氛围中;但是一旦出了园区,就立马离开了影展氛围。这意思是,在电影宫之外,很难看到平遥影展的宣传,似乎这个影展只存在于平遥古城里的那个园区之内,出了园区,它就不存在了。



所以那些围观张艺谋大师班的路人们是怎么闻讯前来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这种有“区域限制”、划清了界限的存在感,是否也是因为受到来自上面的什么压力或限制呢?你看,我又不知不觉开始帮平遥找无可奈何的理由了。

 

本届平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贾樟柯自己也说了,放映场地容量的严重不足。电影宫里只有几个小型放映厅,一个规模较大的小城之春放映厅以及一个露天放映厅。虽然才第三届,但是这几个场地的容量已经远远装不下前来参加影展的影迷、媒体和产业人士了,跟不用说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大堆围观群众。


这导致了什么问题呢?理论上来说,证件持有者是可以通过证件换取电影票的,但有交了几百元申请产业证件的朋友来到平遥待了两三天,只成功看到一部电影;也有平遥影展邀请来的媒体记者为了看到想看的电影,每天早上七点去排数百米的长队换票;也有不想早起去排队的朋友决定自己花钱买票。反而是提前购票的影迷观众成功看到了很多电影,因为大多数票都卖给了他们,留给证件持有者的票太少,或者说是位置严重不够。


媒体票证中心


并不是说要优待证件持有者,但他们和影迷观众同等重要。卧虎、藏龙以及类型之窗等单元的影片都设有媒体场,但媒体场都安排在只能坐不到100人的小型放映厅,如果把媒体场改为媒体产业场,然后都设置在小城之春大厅里面,或者把大部分公众场,都安排到平遥市区内的某家电影院里面去,那就解决了问题。但,这会不会又违反了上面提到的,某种“影展不能出区”的“区域限制”?

 

所以贾樟柯才提出说,应该再在园区内修建一个放映厅;或者把参加影展的人数控制一下。而不是把影展扩大到平遥城区去。


看完电影后平遥夜晚的街道


不过如果你是电影产业人士,想要通过影展social,扩大人脉,平遥影展应该是国内仅次于上海电影节的选择了。得益于贾樟柯和马克穆勒的国际影响力,他们能邀请和吸引到来自国内外众多电影人,无论是制片人、导演还是选片人、发行商等等。从这一点来看,平遥让我想起了洛迦诺电影节,都是地方小,但是参与的产业人士和电影人非常多,这就促使了在平遥影展任何一个酒会上,你能很轻易见到很多想见的人,在电影宫的自助餐厅里面,隔壁桌可能就是陈哲艺或者小田切让,社交性价比和追星性价比都非常高。

 

所以如果要问我平遥影展值不值得推荐的话,我觉得要看你是什么身份,想去干嘛。刚走到第三届的平遥影展显然还有很大的调整和改善空间,这不仅仅是跟政策相关,包括志愿者培训在内的管理方面问题也急需解决。选片方面也有太多无可奈何我之前也提到过,虽然有不少雷,但是也有像《热带雨》《气球》《少年与海》这样的年度华语佳作和爆款,错过了首映又的确会觉得可惜。尽管抱着对国际电影节幻想的我最终失望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平遥影展的确是有“国际电影节”的雏形。而在这个雏形阶段,我觉得来平遥影展体验几天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其基础设施和服务都到位了,建议可以选择前半程或者后半程,感觉暂时不用待全程。


《热带雨》


电影节也好,影展也罢,对于影迷来说,这就是理想之家,这就是电影天堂。跟之前写的电影节评测一样,这篇影展评测最后还是衷心希望,平遥影展在今年的夹缝中成功“幸存”了下来后,明年能真正飞跃起来。今年影展经历的所有这些困难、障碍、反转、争议,希望都能成为影展以后进步和改善的经验。

 

当然也希望,平遥影展,能让古城门口那家炸鸡店开到电影宫里面来,在此谢谢了。



 -END-


·往期回顾·




·感谢关注·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