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老师「一针见血」:为什么985大学里,有一群自称“废物”的小镇做题家?

GPA+ 2023-04-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简七读财 Author 艾小白

点上方蓝字GPA+ ,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加微信 ellagpa进读者

本文来源简七读财(ID:jane7ducai)。作者艾小白。原文标题《北大老师「一针见血」: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却没好结果?》


前两天回家,听说了这样一件事。虽然是个例,但也给我很多思考。

老家有个亲戚,成绩一直不错,大学考上了某知名985高校。
 
本以为,拿到了学历这块金字敲门砖,找个好工作应该不难,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去年毕业的他,迟迟找不到工作。
 
他的心态有点崩,但在一个豆瓣小组里找到了些许安慰。
 
这个豆瓣小组有些清奇,叫“985废物引进计划”。里面活跃的组员,大部分都是考上了985、211高校,却面临求职窘境的名校毕业生。


大家分享着类似的落差感,亲戚也开始反思自己,重新找自己的定位。
 
他看到一个学历更光鲜的同学——毕业于国内最有名的两所大学之一的经管学院,但说自己一到实操,财务报表也配不平。

他也开始反思,自己到底做什么是真擅长、真适合的。

 

我把这个案例,和一位北大的老师聊了聊。
 
他在北大职业发展中心工作,给北大学生做职业发展培训。他说了句一针见血的话:

平时见惯了最优秀的学生,但他却觉得这样的优秀,更容易让一部分人陷入“捷径依赖”。
 
那个豆瓣小组有个形容,很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点:做题家
 
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习惯于靠题海战术、刻苦学习,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在步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或是踏入社会之后,却会发现性格、家庭背景、机遇……都可能影响发展,会感到迷茫和失落。

仔细想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学校和社会的评价标准,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在逻辑。
 
以前在学校,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学习能力的占比,常常要达到80%以上;

但步入社会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衡量标准也是多元的。
 
在基础科学中,有简洁精美的原则,但上升到社会层面,并没有精美的公式。——《大江大河》

既定学历只是其中一环,而且占比会随着时间,权重越来越低;

一些更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沟通协调、专业经验甚至心态等,反而会越来越重要。
 
我们甚至要承认,运气都是很重要的。
 
这也就导致,很多在单一衡量标准下,成绩十分优秀的好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却显得无所适从。

《不过是先出生的我》


这个角度给我非常大的启发,事实上不只是刚入社会的学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陷入这样的迷茫:

我明明在某些方面很努力、做得很好了,为什么结果还是不理想呢?
 
甚至换到投资上:我明明按照挺好的方法,选了基金,怎么还是跌了呢?
 
本质上来说,是无法接受复杂的评价体系,希望每个答案非黑即白,投入就有结果。

我那位在北大工作的朋友甚至坦白说,越是迷茫的时候,往往越渴求捷径;但也因此,越容易更迷茫。
 
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他给出了一个PPP法则:
 
1)Positive 积极应对

人在低谷的时候,很容易和他人比较,但所谓的成功,其实是没有模板可复制的。
 
与其花很多时间烦闷纠结,不如积极面对自己真正需要改善的地方,从小处着手——
 
把目标细化,拆分为每周、每月的一个小目标,让小溪汇成江海,推动自己奔腾向前,朝大目标近一点、更近一点。
 
2)Patient 保持耐心

既然存在多重影响因素,我们对于一时没有见效,完全可以放宽心一些。
 
想起投资里一个经典比喻,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如果你在外出遛狗,狗有时会在前面,有时则跑到后面。但你不用太在意狗的具体位置,只要你能把握自己的步调,狗最终会跑回你身边。
 
所谓的保持耐心,本质上是对努力有信心,对结果有宽容。

《未生》
 
3)Persistent 坚持

这里的坚持,并不是硬撑,而是寻找自己的内驱动力,结合自己的优势,不断调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但一直有准备的前提,恰恰是“我喜欢、我擅长”。
 
比如,在今年很火的直播行业中,谁是这波风口中赚最多的?
 
不是最懂互联网语言的90、95后,也不是高流量的网红,而是做传统家电行业的董明珠——
 
在40天不到的时间里,她一共做了四场直播,带货76亿,创下家电行业直播销售记录。
 
这背后,离不开她多年来,坚持多元化家电产品线、拓展线下经销商渠道的积淀和经验。
 
对于善于坚持,并长久实践的人来说,任何风口都只是一个催化剂。
 
课本上的理论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但灰度的生活里,追求最快的结果,反而更容易绕远路。

你有过迷茫的时候吗?是如何一步步,找到方向的呢?不妨一起聊聊~


上一篇:“28岁,我退休了”

近日好文:



为了方便读者相互交流

请添加Ella微信进

GPA+读者群 


记得备注“读者群



本文由简七读财(ID:jane7ducai)授权转载发布。深耕理财教育五年,助力千万理财小白实现财富进阶。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


GPA+交流微信ellagpa,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输入关键词查看更多好文章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愿你早日走出迷茫期

你也“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