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年,她从深圳流水线打工妹逆袭到年薪80万程序员,失业只用了1天

GPA+ 2023-04-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十点人物志 Author 亚热

点上方蓝字GPA+ ,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加微信 ellagpa进读者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微信号:  sdrenwu),作者亚热。原文标题《10年,她从打工妹逆袭到年薪80万,失业只用了1天》

最近因为公众号改版,时间线被打乱了,GPA+每天中午12点发布的文章你们有可能错过啦。


所以如果你喜欢GPA+,觉得GPA+的文章对你们有帮助,记得动动手指把我们置顶或者星标呦,经常在文章下方留言,喜欢的话多点在看和zan,这样我们就能不失联,天天见,更及时地看到我们的文章啦,笔芯




行走在曼哈顿繁华忙碌的街道上,孙玲偶尔会想起十年前的工厂生活——
 在深圳密不透风的电池厂给电池检测正负极,流水线前一坐就是12小时。 她曾经以“逆天改命”的故事为人熟知: 一个高中毕业的、月薪2000的打工妹,凭借着自我奋斗,成为年薪10万美金的高薪程序员,和国际名校的毕业生站在一起,实现了阶层的跃迁。
 只是这种努力的力量在今年似乎失效了。 疫情之下,孙玲接连遭遇了父亲去世、被解雇、签证到期无法返美。 十多年来的努力,似乎要在一夜间被抹去了。 正如上海今年的作文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都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我们联系了孙玲,想听听她现在的答案。 逃离
孙玲不总是能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但她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1990年,孙玲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庄里,父亲是木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哥哥。 一家人守着不多田地靠天吃饭。 哥哥不爱学习,小学毕业后跪在雪地里跟父亲许下毒誓,宁可死也不要去学校。爸爸同意了哥哥的辍学请求,也让孙玲一块儿退了学。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回来帮家里干活。”
▲ 孙玲家所在的小山村
孙玲却还想上学,不愿意在日头下忙活,过着和父母一样一眼望得头的生活。 她央求了一年,父亲才同意让她复学。 2009年,孙玲高考结束,她考了全校最高分399分,还是没够上二本分数线。 想到父亲一如既往的态度和家里窘迫的经济条件,孙玲知道,自己的学生生涯彻底结束了。 或务农或打工,对大山里的姑娘来说,生活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孙玲选择了后者,“想去更大的地方,看看别人都在怎么生活。”于是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期待,踏上了南下深圳的旅途。 14个小时以后,那辆南下的绿皮火车把她带到了更大的地方,却也同时把她交付给更狭隘的生活。 深圳观澜,工厂如巨兽一般吞吐着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到下班时间,穿着工服的青年男女从工厂大门涌出,瞬间能占领整条马路。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奇异的味道,那是独属于工厂车间的混合汗味。 孙玲是他们当中面目模糊的一个。 每天她要在车间里呆12个小时,对着流水线检测电池正负极。 北纬22度的工厂闷热潮湿,车间里连扇窗户都没有。她对昼夜的更替尚无法察觉,对外边的世界就更一无所知了。
 有一次她要进城,到了公交站发现自己连公交车都不会坐。 还是在那个公交车站上,有人问她要不要换工作,求职心切的她疯狂点头。她被带进了一间办公室里,要她先交钱再介绍工作。 她照做了,从兜里掏出400,又从ATM机里取了1600。 离开办公室她才意识到上当了。 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不止是因为凭空失去了一个月工资,更是发现在闭塞的工厂里呆了太久,她已经失去了对真实世界的判断,连这么简单的骗局都识别不了。 她不想再呆在工厂里了。 可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既无学历又无技术的农村女孩,能逃到哪儿去呢。所谓的逃离,无非是从一条流水线,跳到另一条流水线。 她的未来还不是和在家务农的母亲一样,枯燥无聊,一眼望得到头。 除非有可以傍身的一技之长,否则还会继续这种宿命般的重复。她想要掌握一门技术,一门不那么容易让她被替代的技术。 她回想起高考结束后参加过一个免费的计算机夏令营,七天的培训课让身为电脑小白的她大开眼界。她想,那至少是个技能。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个七天的简单培训,已经为十年后的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追逐
十年后,当她拿到那份年薪十万美元的工作时,她曾经询问上司为何选择了她。 上司笑了笑,对她说: 第一,她的自学背景特别强; 第二,她接受反馈的速度特别快; 第三点也是他最看重的是一点,“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你会先把问题搞清楚。” 孙玲恍然大悟,原来这十年的奋斗史说到底只是做了一件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这正是程序员工作的核心。

2009年,广东深圳,月薪2000的打工妹孙玲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攒钱——不是寄回老家的钱,是学计算机的学费。 她看中的那家培训机构,三个学期下来的费用要三万。还能怎么办,省呗。 她定了严格的规矩,钱只花在维持基本的温饱上,每天三餐的费用加起来不超过5块。 肚子没填饱,学费倒扎扎实实地省下来了——她半年攒了一万块,满心愉快地辞了职。 离开工厂的那个夜晚,她环顾四周,伤感与迷茫一齐涌上心头。她在日记本里写道: “还是有些不舍,但这里太狭隘了,容纳不了我。”

白天学习夜里打工,最多的时候孙玲同时打着三份零工。
三个学期的培训结束后,她欠了一万块的债务,也收获了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她成为了一名程序员。 她第一次坐进办公室,看着工位上的电脑和绿植,手指拂过键盘,身下的办公椅柔软而结实。 她确定,流水线上的日子已经远去了。 但时间一长,迷茫和自卑又像潮水一样慢慢泛上来了。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衣着普通、样貌平平,举止又很拘谨,说话时还会脸红,在人多的场合自动缩到了角落里。
 ▲ 2014年的孙玲
而且只上了一年半的课,她的编程技术没有很厉害。 于是她报名了远程教育的课程,又考了专升本,还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她想通过学英语锻炼自己的口才。 英语班上有很多外国朋友,他们和她年纪相仿却体验过很多不同的东西,在世界各地都留下足迹。 孙玲也想像他们一样。于是,2016年圣诞节,她在抄满单词的笔记本上写下心愿: 要去其他国家至少生活一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为了实现心愿,她把雅思刷到了5.5,又在7个月里攒到了10万块存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拿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带薪实习的offer。父亲知道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为她高兴,而是“你怎么还在读书?” 的确,高中毕业八年了,同村的女孩早已结婚生子,28岁的她却“还在读书”。 但留学生活快乐的不得了,她像普通学生一样赶课、做小组作业,周末参加教堂活动,如同行走在云端。
 ▲2018年,孙玲在学校主持新年活动 
学习结束后的2018年,她还在美国找到了工作,成为了EPAM的员工,成了EPAM的员工,承担与谷歌业务对接的工作。 收到offer的那天,她感觉晕乎乎的。十年一路走来,从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到曼哈顿高薪白领,像是一场梦。 她过上了从前向往的、真正的“白领生活”,不需要加班,下班后去健身房,周末玩飞盘、到大峡谷徒步。 有时从公司大楼向下望去,曼哈顿街头人流攒动,她仍然会感到恍惚。

故事发生到这里,忽略掉其中的技不如人时的沮丧、捉襟见肘的穷迫和咬紧牙关的奋斗,的确是个标准的逆袭模板。 作为“励志”人物,她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还登上了Tedx的演讲台。
当聚光灯从她头顶倾斜而下,她握着话筒羞涩而坚定地说: “我只想趁着我年轻的时候,做一件感动我自己的事情,去这个更大的世界看一看,看在这个世界里我的生存能力到底有多强。”
 但这种生活被打破了。就在今年,准确说,就在一个月里。  无力
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孙玲也无法置身事外。 故事得从今年年初说起,今年三月,身患肺癌的父亲病情突然恶化,孙玲连忙请了84天的探亲病假赶回家。 那正是国内外疫情的高发期,很多国际航班中断了。美国当时疫情不算太严重,孙玲得已顺利入境。 推开屋门,父亲躺在床上,瘦弱得像是另一个人了。 三天后,父亲去世了,没给她留下一句话。 这三天简直兵荒马乱,村里人听说孙玲从美国回来,又有一场丧事要办,明里暗里叮嘱她戴口罩。 3月12日父亲上午去世,她下午就被拉去宾馆隔离。

被带去隔离地点前,她向着父亲的遗体,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她要错过父亲的葬礼了。  ▲隔离时的三餐 
这只是一系列兵荒马乱的开始。 4月9日凌晨一点,一通越洋电话打了进来,询问她是否还在照顾父亲。她如实回答说没有,父亲在3月12日就离开了。 对方告诉她,既然如此她之前的探亲病假就不成立了。公司将她的假期调整为个人私假,要求她必须在4月30日前返回岗位,否则将被解雇。 4月30日?她猛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只剩20天了。” 当时美国政府颁布的入境政策是,14天内到过中国的任何外国公民均不得进入美国。 如果要回去的话,只能找第三中转国,在那里停留14天后再飞往美国。 也就是说,她必须在一周以内确定中转国并及时赶到。 一周以内。想到这,她几乎是泄气了。 后来的故事发展没有什么悬念,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她最终没能及时赶回美国。 她被解雇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要紧的是,她的签证快到期了——她拿的是实习签证,失业不能超过90天,否则签证失效无法入境。 从4月30日被解雇时算起,她需要在7月30日前找到工作,回到美国。 她一开始并没有很焦虑,因为请假前领导曾经说,就算赶不回来被解雇了,什么时候回来了还可以重新入职,进入原来的项目组。 但这只是个口头承诺。 后来她再跟领导提起这件事的,领导告诉她,公司也没有合作客户了,没有岗位招人了。 啪。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掐灭了。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5月份美国失业率约为47.2%,接近半数的人没有工作。 在美国4260万失业大军中,她不过是其中一个。 工作丢了,美国也回不去了。 眼看着十年多的努力要在一夜间被抹干净,那种感觉实在是微妙而复杂。 过去十年,她踩在了时代的浪潮之上,的确付出了努力,但也都获得了回报。 只是这一次,这种努力的力量似乎失效了。 不论是疫情蔓延还是出入境政策,她想努力,想要解决问题,但一切都不由得她控制。
  等待
孙玲曾在网上学过一个入睡方式,把腿伸直数三十秒,再换个动作数三十秒,重复几次后就能很快睡着。 这个往常极其管用的入睡方式最近失效了。 一个月内,她经历了丧父、失业、签证快到期,一连串的打击让她的情绪降到了极点。 但她不想就此放弃。 她在LinkedIn(一个全球职场社交平台)上求助,希望在7月30日前找到一份工作,无论是工作或无薪实习都行,只要能让她有个过海关的理由就行。 与此同时,她也将找工作的目光投向国内,但没找到合适工作。
 好在LinkedIn上的发言在掀起了一圈波澜,一些公司看到了她的故事主动联系了她。她拿到了两个无薪实习的职位,虽然不能帮她续签只能帮她入境美国。 从第三国回美的中转策略也越来越多,她在六月底从柬埔寨中转美国。 事情按部就班做下去,好像又变得明朗了一些。 她有时也会感到在变幻的社会大背景下,个人如此渺小,个体努力和奋斗似乎显得无足轻重。 但她安慰自己,“很多事情自己经历到了就是赚到了。虽然很可能就是真的回到一个原点,但是这个原点并不是原来那个点。” 她在书上看到关于时间的三种解释。 一种是循环论,时间像一个圆,周而复始又回到点; 另一种是直线论,时间是个单箭头的,一往无前,无可逆转; 还有一种认识,时间既不回到原点,也非一往无前,它是螺旋式地上升的,有时候看似回到了原点,“但和原来的那个点并不在同一高度上。” “螺旋式上升”的时间理论给了她安慰和启发。对于她来说,即便现在失去了一切,但在世界走了一遭,她并非一无所有,并非两手空空。  前阵子,有人给她转发了今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都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还是可以有能为力的。” 目前,孙玲已经结束了在柬埔寨的14天隔离,回到了美国。 她要开始新生活了。
延伸阅读:知乎35k高赞回答:家里没钱,可以出国留学吗?

上一篇:我花358万在北京买房后,陷入了人生低谷:你在困境中的选择,决定人生天花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参考资料:1、微博@孙玲在美国,公众号:孙玲在美国2、演讲视频:孙玲@TEDxShenzhen3、自PAI 《出身湖南农村,我用10年,从深圳流水线走到纽约谷歌办公室》4、硅星人 《从厂妹成为高薪程序员的励志故事,输给了正在驱逐外籍员工的美国?》
5、难逃一吸《穿过流水线去谷歌的女孩》

近日好文:





GPA+交流微信ellagpa,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输入关键词查看更多好文章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你也“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