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届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

JEIT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07-02

第一届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

The 1st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Science Forum

 EISF 2021

江苏·苏州


2021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暨《电子与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届中工作会议在江苏苏州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苏州分院、《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和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主办,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苏州工业园区团协办,来自全国近60所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会。大会主席付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丁赤飚研究员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丁赤飚研究员致辞







大会主席付琨研究员致辞


本次论坛的主题包括“通信与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先进雷达与电磁波技术”、“先进芯片与电子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会议共邀请了11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5月15日,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冯登国院士作题为《创新发展中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报告,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作题为《信息超材料及其应用》的报告,中科院空天院付琨研究员作题为《遥感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的报告,吉林大学钱志鸿教授作题为《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的报告,北京大学许进教授作题为《计算机:过去-现在-未来》的报告,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作题为《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东南大学洪伟教授作题为《5G/6G毫米波技术》的报告,复旦大学曾晓洋教授作题为《领域专用处理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杜兰教授作题为《雷达回波智能解译和目标识别》的报告,清华大学池保勇教授作题为《硅基毫米波芯片:挑战与展望》的报告,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的龙伟军研究员作题为《机会阵雷达研究进展及后续发展思考》的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崔铁军院士作大会报告


付琨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钱志鸿教授作大会报告


许进教授作大会报告


王志华教授作大会报告


洪伟教授作大会报告


曾晓洋教授作大会报告


池保勇教授作大会报告



龙伟军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今年是“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创办的元年,该系列论坛创办的目的是为国内从事电子与信息领域研究的学者打造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前沿热点、创新思想、技术挑战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为来自知名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交流最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同时关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以期推动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


论坛现场


全神贯注的听众


观众踊跃提问交流


5月14日晚召开了《电子与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届中工作会议,近90名编委专家出席工作会议。期刊主办单位空天院领导丁赤飚研究员、主编付琨研究员、顾问代表崔铁军院士、副主编代表廖桂生教授、许进教授、钱志鸿教授和曾晓洋教授分别致辞,《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倩博士做“《电子与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届中工作报告”。会议还颁发了“《电子与信息学报》2020年度优秀编委”证书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第八届编委会青年编委”聘书。参会编委专家们充分肯定了《电子与信息学报》近两年的工作与进步,并就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举措进行了热烈讨论。







编委会工作会议合影







编委会工作会议现场


合影留念

(原图下载:https://share.weiyun.com/ZZAOJK1X


本文系《电子与信息学报》独家稿件

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属于原作者

欢迎大家转发、关注!  



编辑:陈 倩

校对:马秀强、余 蓉、刘艳玲

审核:陈 倩

      

温馨提示

如果您关注的公众号较多,不能及时看到本刊的推送,建议您给本刊公众号加星标或置顶。【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电子与信息学报”进入本刊公众号,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置顶公众号】

往期推荐


征文通知 | “超宽带雷达及其应用技术”专题征文通知

征文通知 | “智能制造算法与系统”专题征文通知

佳文选读丨面向6G物联网的分布式译码技术

推荐综述丨水下光学图像处理研究进展

期刊速递丨《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年第4期

征文通知 | “硬件安全”专题征文通知

佳文选读丨车联网中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与移动边缘计算的卸载策略

佳文选读丨基于混沌集的图像加密算法

推荐综述丨面向探地雷达 B-scan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前沿专题丨忆阻器专题

佳文选读 | 生物计算机专题


声明

欢迎评论、转载和分享本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本号联系授权,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电子与信息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



号外

为促进学术交流,拉进编辑团队和作者,读者,专家之间的距离,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年正式开通4个微信学术讨论群啦,欢迎大同行小同行们扫码入群转发推荐扫码可选择通信与信号信息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自动化与模式识别、电路与系统技术等4个专业方向入口:

由于微信群既定机制,200人以后无法直接扫码,只能通过邀请入群。如此,请与您的好友互邀,更欢迎您通过加小编微信入群。进群请更改真实姓名+单位,欢迎把我们推荐给您的同行朋友们,大家一起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