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的灵魂不是咖啡
©
ECHO
洞见X咖啡馆
咖啡狂热爱好者巴尔扎克放言“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一壶咖啡一支笔,这是巴尔扎克写作时候的标配,《人间喜剧》就是他蘸着咖啡完成的。在古往今来各种思潮中,咖啡馆都是诞生灵感与创意的绝佳场所。
一座城市里,也总有那么几家咖啡馆,会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人来人往的故事,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社交、独处、阅读、工作,久而久之,我们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如咖啡一样愈发深沉醇厚。
不知从何时起,曾经被誉为难喝的“咳嗽药水”,已成为人们晨起一杯的习惯和必不可少的精神饮品。各大商区写字楼附近,咖啡馆随处可见,甚至还产生了小区旁边是否标配星巴克,会直接影响房价的现象。而“星巴克效应”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成功商业案例,它更反映出居民与城市的内在关系构成。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工业美式装修风格,笑容洋溢的年轻店员,轻松愉悦的爵士音乐,标志性的绿色塞壬logo,带有自己名字的专属标牌……尽管当时20元一杯的咖啡略显奢侈,但这种小资的、富有文艺气质和都市风情的状态,迅速在城市精英与白领中引起风潮。
而后,一杯咖啡、一部iPhone、一台苹果电脑,成为出入星巴克的标配,尽管有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仍不能否认星巴克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咖啡交流体验,人们在想要去什么地方时,总会想到星巴克。
星巴克文化与星巴克日常常出现在都市文学中。
星巴克的文化是:从本质上来讲,我们都是人。所以挖掘“人性的自由”成为其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深研的目标。它独特的横排队方式,它不设固定区域的座位,它不会安静到让你产生负担,也不会吵闹到让你无法自处,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和身边或对面的人展开交流。
至于人们为什么愿意到星巴克工作,大致也是因为居于家庭和办公室之间的“融合”地带,无形之中会被身边的“同类人群效应”感染,相比较冰冷的写字楼,有音乐有咖啡有嘈杂声的咖啡馆,反而更能捕捉到城市里的人情味。这种公共空间中又包含着属于自己的私人世界,可共处可独处的多种情感互动方式,无疑为当代人既渴望社交又有些社恐的矛盾状态提供了一条通道。恰如奥地利小说家阿尔弗雷德·波尔加说的那样:“咖啡馆里大部分的人,对世人的厌恶与对世人的渴望同样强烈,想要独处,却需要有伴来独处。”
咖啡馆里包含着一种开放又独立的关系,让每一个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适合的状态。
咖啡馆的成长史,从来都是以城市化的消费升级而推动的,人们需要咖啡馆,恰如人们需要越来越好的生活标准与越来越稀缺的情感互动。
18世纪的伦敦,只需一便士便可进入咖啡馆,不同阶层与社会背景的人在这里相遇,自由畅谈、互诉人生,许多人文艺术大家在此诞生出无限灵感,因此咖啡馆也被成为“便士大学”。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诞生,咖啡取代橘子汽水,成为公认的城市符号。但时代发展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咖啡馆带着强烈的社交属性,在非正式的自发空间中,公共性被凸显出来,开放便捷的内里,是文化的包容与信息的互通。
巴黎“花神”咖啡馆,因聚集了以萨特和波伏娃为代表的一批文艺界人士而著名。
1989年,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指那些除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以外可供人们放松、消遣、聚会、交流的社会空间(既指物理空间,也是数字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社交、创意、娱乐的精神需求。
可以说,人们99%未被激活的愉悦,都藏在“第三空间”里,这里的关系更加自由、平等,能够抛开功利,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畅快交流。
茑屋书店一直将自己定义为“生活方式提案者”的角色,它不是单纯的书店、咖啡厅或创意空间,而是一个文化生活体验的集合地。图为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
连锁咖啡品牌或独立咖啡店努力抢占着人们除家庭和办公室以外的“城市第三空间”,人们因为短暂的“共享”而产生连接,咖啡馆变身香气流动的城市客厅。如果说便士大学是第三空间的基础版,星巴克带来第三空间2.0版,那么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内容和形式都更丰富的3.0时代。
曼谷%咖啡店的设计,灵感来自寺庙及其壁画和装饰,人们可以在其中漫步然后找到位置坐下休,仿若置身于无负担的自然之中。
© 设计:Studio Precht
如今中国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将咖啡馆作为生活必备根据地的人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截至2021年初,就有超过6400家咖啡馆,这其中,20-40岁人群是主要消费群体(美团数据统计)。天气好的时候,去淮海路走一走,百年老洋房外表下的咖啡馆里总能给到你惊喜。
一座飘香肆意且友好的城市,谁会不爱?不断进阶的咖啡馆成为城市创新引擎的一部分,将带来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和更深入的文化体验。连锁咖啡店来到中国,开始探寻在地性的融合,许多高不可攀的大牌开始通过咖啡馆,建立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Burberry亚洲首家咖啡厅Thomas’s Cafe位于深圳,主打“丛林印象”的自然主题。融合了中式元素的英式下午茶分外精致。这是高端品牌与在地文化融合的一次尝试。
最近常能听到一个词:Co-Life(共享生活),融合之中,是对生活质量这一命题的思考。从私人到公共,我们共享的不仅是空间,更是情感的多重体验、自主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于城市之中的无限可能性。
咖啡馆就像是城市生活的避风港,它总是可以轻易地聚集起一群人,这群人又会因为某些内在共通性而开启“共享”。当咖啡与办公、休闲、文娱融合,新的复合空间诞生,新的交流方式诞生,新的共享生活诞生。一些咖啡馆承载起联合办公的功能,一些咖啡馆增设了沙龙、小型论坛等互动活动,一些咖啡馆走进社区,一些咖啡馆与书店、美术馆、博物馆和品牌商店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上海四行仓库是一个承载着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地方,被广为人知为红色爱国主义打卡地标。「人民咖啡馆」就坐落在这栋建筑内,通过色彩与灯光,营造出复古时髦的空间情绪,从而唤醒集体共鸣。
© 设计:斗西设计
© 摄影:YUUUUN STUDIO
2018年,万科就在上海开始了关于Co-Life空间的尝试,随后,又选址无锡西漳进行迭代升级。西漳联合生活馆以“咖啡博物馆”这一亲社交性场景为主导,打造多元复合的城市空间,强调具有体验感的美好生活,从无锡城市独特的美学肌理出发,将各种优质生活资源融合设计,营造出顺应未来城市生活及消费升级迭代的美好生活服务全景。
穿过江南庭院,进入富有艺术气息的社区大堂,走进咖啡厅,这里是社区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朋友聚会的下午茶客厅、亲子共享的周末课堂、小型艺术演出的场所……不同场景构建出人与社区的无数生活可能。
万科无锡西漳Co·life联合生活馆
© 硬装设计:峻佳设计 / 软装设计:LSD Interior Design
© 摄影:Jack Qin / 陈铭
山东济南,三个分别从三个国家留学归国的年轻人,共同经营了一家名为“Cin Cin”的咖啡店,“Cin Cin”是意大利语干杯的意思,它的发音源自于中文的“请请”:捧杯时相互之间的问候与诚敬。咖啡店位于老城区东花墙子街,这里有浓浓的市井气息,“新旧共生”成为咖啡馆的设计及运营理念。主理人将各自的体验和经历融合其中,打造出一个集精品咖啡、小酒馆、沙龙为一体的城市社交空间,希望更多年轻人走进老城、产生共鸣。
济南老城区咖啡店Cin Cin
© 主持建筑师:王少榕;项目主管/项目建筑师:祝佳雷、何晓雨
© 摄影:钱盈
好的城市空间会创造新的生产方式,构建起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这也正是场所营造对当下及未来生活的指引。人们喜欢去咖啡馆,绝不仅仅因为一杯咖啡,而是咖啡馆似乎成为一个纽带,串联起时空、地域、文化、人群,从咖啡社交到咖啡城市,这其中反映出一种自由的、轻松的、有温度的城市关系。
Blue Bottle涩谷咖啡店与繁忙的市中心相隔不远,在两座公园之间创造出一个休闲惬意的场所。设计师希望为顾客们营造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氛围,就像是被亲密的朋友邀请至家中做客一样。
© 设计:Keiji Ashizawa Design
© 摄影:Ben Richards/Masaaki Inoue
©编辑部的话
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论人们是否喜欢咖啡、了解咖啡,总愿意去咖啡馆坐一坐,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话也许就是答案:“我是一个理想国的居民,这个国度与其说存在于空间,不如说存在于时间里。”咖啡馆这样的城市第三空间,让人与人在不被设定的时空中相遇,享受此刻轻松的时刻,正是理想国里生活的样子。
©
撰文| 侯雨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侯雨
监制 | 西坡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图片来源 | unplash、gooood、网络
新媒体战略合作 | 人间三角
往期精彩回顾
野奢成潮流,这些最值得住的酒店带你隐匿于自然!
一种另类的都市遗产——从落脚城市到城中村
深度访谈 | 陈暄:这是一个私宅设计“任性发展”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