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之外周年特刊|李昊:要理解城市,必须理解真实的人
©
回响之外
X
李昊
美国当代作家比尔·波特曾经说过:“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而像“一个人被扔到孤岛”那样的独自旅行,便是李昊最偏爱的观察城市、感知世界的特有方式。
李昊的主业是一名城市规划师,为全国各地的城市提供规划咨询服务;业余则是一位城市旅行者,喜欢去探访各地,发现城市的不同魅力。他笔下的文字,既记录了当今汹涌澎湃的城市化侧影,又把城市变迁中的寻常生活描绘得颇有诗意。
△ 李昊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专栏作家,摄影和旅行爱好者
热爱写作,沉迷于阅读城市,游走各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寻城市的诗意。撰写大量城市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旅行类文章,为《中国国家地理》、《新周刊》、《世界遗产地理》、凤凰网、中华网、新华网、澎湃新闻、文汇等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或供稿。曾获穷游网微锦囊大赛等奖项,并被Lonely Planet、西班牙大使馆、爱尔兰旅游局等推介。
城市规划很广博,涉及学科非常多:地理学、建筑学、城市管理、道路交通……与李昊的对话,便能感受到他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而他旅行中对多元文化与非主流角落的关注,又带给读者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城市观察。
这次访谈,从城市规划聊到人工智能,又从网络世界聊回线下真实,言语间都能感觉到李昊的真诚与智慧。和他聊天,是一种跨界的思想碰撞,也是一次养分的汲取。
△ 李昊镜头下自己生活的城市-北京
回响之外 ECHO
李昊 LI HAO
Q:当下如何来定义城市规划师?
李昊:跟前些年相比,城市规划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就是白纸作图,研究怎么在空地上建新城,它和建筑学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还是强调城市设计这个层次。
但现在来看,中国和国外发达国家越来越靠近了,因为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中后期,城市规划慢慢转向城市更新,这就涉及到公共政策、投融资分析等方面,甚至要把人文社科的东西融进来,特别是城市文化这个软实力,所以行业内容变得更多元、跨学科。
我最初是学经济的,并不是城市规划专业科班出身的,很多时候就能有一种第三方视角来观察这个行业,这样会更加客观中立吧。
现在整个行业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很大,前一个时期的高增长戛然而止,很多人觉得10年20年后才会发生的趋势,如今正在上演。
△ 李昊的城市观察笔记
Q:这个职业“拥抱真实的世界”的方式有哪些?
李昊:从我个人角度讲,“拥抱真实的世界”的方式就是进行城市观察。我从小就对地理感兴趣,现在也喜欢城市旅行,结合职业来看,还能对城市的空间有更多的理解和阅读,看到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看到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
跟不同城市的人对话也比较有意思,很多文字上理解不了的东西,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你感受到很多细节,既能验证书本上的案例,又会改变对城市符号的一些刻板印象。
△ 与不同城市对话,与不同城市的人对话
图1:大理的古城风貌
图2:乌兰巴托
图3:波尔图老城 建筑记录了流动的时光
Q:GPT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影响城市规划领域的专业工作?
李昊:目前接触过一些这种新技术,大都是细枝末节上特别工具性的。比如一些资料整理收集类的,再比如那个可以根据人的意愿、构思快速生成效果图的。我觉得将来可能还会生成施工图这些。但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工具性的,替代人手的东西,和之前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
当然人工智能也能替你想,给你很多答案,但最终的完善与呈现,还是要靠你脑海里的东西,由你来选择和决定。就目前来说,人工智能还是不能克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根本的人与人沟通,新技术也解决不了。
△ 城市幻影
Q:你担心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吗?与之相比城市规划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李昊:其实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思考是否被取代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讲,所有人本质上都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被取代的。
我们为什么发明机器?就是为了让机器人干活,我们躺着,我们去休闲、去玩儿,我们的生命是很有限、很宝贵的,时间不应该都花在工作上,尤其是工具性和重复性的工作上。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想工作的,那他为什么还还担心工作被取代呢?这背后是社会财富分布不均的问题。新技术把你工作取代了,然后把你创造的价值拿走,直接交给大资本家,随着技术的进步,价值反而越来越集中在权贵的手里,这种两极分化也是越来越全球性的问题。
但这种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是没法改变和左右的,包括有些人说的将来硅基文明会取代碳基文明,这可能都是历史的进程。
而至于一个职业的核心竞争力,他工具性的内容越少,他的核心竞争力就越高。一些蓝领和创意性的工作,短期内最不容易被取代。新技术降低了许多专业性工作的准入门槛,城市规划也不例外。但有些不是工具属性的素养,还是会有核心竞争力的,比如人际交流、跨学科的沟通能力。
△ 柏林城市规划局
Q:你对网络的态度是怎样的?如何平衡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
李昊:有时很想远离网络,但又觉得身不由己。曾经有一段,我直接把手机换成了黑白屏,就是为了少上网,也能保护视力。但慢慢发现,手机跟kindle的屏幕一样,好多app都不太好用,操作起来很困难,就连弄个共享单车都不行。
这种情况下,就觉得你完全是被绑架了,智能手机跟网络不只是无孔不入,而是成为你身体必不可少的一个器官了。甚至我觉得以后,智能手机还会被植入人体。
我用黑白屏手机的那段时间,再看周围世界的一草一木、街道、行人,感观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就感觉是回到现实世界中来了,当然这个东西我觉得也没必要特别矫情地的说,我一定要怎么告别技术,怎么拥抱现实世界。
因为很多时候,个人是没法选择的。网络世界或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也并不是对立的嘛,以后可能都是一个混合世界,未来还会有更加完善的VR眼镜等一系列可穿戴设备。
当然,做到线上与线下的平衡很难,网络上还是有很多应用会浪费时间,比如你本来是想去查询一些信息,但会在其他界面消耗很多无效的时间。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有些人一天十几个小时都泡在网上,有些人两三个小时就足够了,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行。
△ 图1: 雾中的兰州 / 图2: 香港的招牌景观
Q: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觉得“这是永远无法被数字化的”?
李昊:就是人的一些情感吧!前几天我看到网易云音乐云的一些热评,一些中学生在青涩的表达什么喜欢啊、暗恋啊,然后借机抒发自己的情感,我觉得这种文字背后怦然心动的感觉,是很难被数字化的。
当然这是从近期来看,远期来看,一切皆可被取代。很多东西也是我们去赋予它的,有研究表明感情也是取决于多巴胺、内酚酞等化学物质,涉及到化学的话,它就是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 真实的人,真实的世界
Q:现实世界有无穷的细节,但要读取这些信息、满足规划的需求,需要相应的训练,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敏锐度和感知力的?
李昊:一方面,其实也并没有刻意去培养这一点,敏锐度和感知力这种东西,很大程度上和性格一样,也是天生的。能后天培养的,是工具性的技能和经验。
我是比较喜欢阅读,不同类型的专业与非专业的书籍都看,各个领域的都要了解一些,这样你的视野才会更广阔,敏锐度和感知力也会有提升。近来这几年读的最多的还是旅行文学,有比尔·波特和许知远的系列游记,还有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云游》这种偏意识流的文学,以及杰夫.戴尔的《白沙》这样“无法归类和定义”的文学。我觉得文化地理这些东西凡是能从网上或者一些资料里查到的,可能都不是最有意思的,最有意思的都是那些意识流的。
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人际交往、沟通。客观世界问题的最终指向都是人,要理解城市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经济运行逻辑主体都是人,包括决策者、市场参与者、普通市民等各类角色的想法,要在实际工作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看到规划和表面关系背后的人性。
△ 城市的细节,就是人的细节
Q:为什么喜欢旅行?旅行对理解真实世界和城市规划有哪些帮助?
李昊:我写的那些游记和散文,其实都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完成的。比如写某个城市,我不会写具体的规划项目介绍,也不是从学术论文角度去写,而是从我个人对这个城市的一些感受上去写,也很喜欢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我经常关注远离舞台中心,更加边缘和非主流的一些地方,不为人知的小城市和大城市不为人知的一些角落啊,都比较有意思,比如杭州天都城,成都的说唱亚文化。
我偏爱独自去旅行,像一个人到孤岛一样,被一下扔入到这样一片海,就会有更加有沉浸感。感受到社会主流之外的一些叙事,对城市的理解就变得更加立体、丰富。
接下来,我想到鹤岗、漠河、喀什这些比较荒凉萧瑟的地方去走走。国外的话,想去土库曼斯坦,这个中亚国家的签证很难搞,最难去又最神秘。另外拉美那种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 旅行,也是感知真实世界的方式
图1:包头草原与城市的拼贴
图2:加拿大密西沙加的城市天际线
图3:乌兰乌德
©
特别策划|回响编辑部
撰文|郑子蒙
平面设计 | 王津、俊儿 排版 | 申强
图片提供 | 李昊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35设计人 | 朱啸尘:我微如尘埃
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 李烨:地域实践就是专注具体,脚踏实地
回响之外周年特刊 | 曹云:艺术就是我,艺术就是劳作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