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响书单|在变化之中,发现居住之“常”

ECHO 回响之外
2024-09-06



最熟悉的事情,往往是最难深入理解的,比如居住。做饭、睡觉、亲子游戏、会客、发呆,都是居住,但居住并不等于这些事项的随机排列组合。居住是具体琐细的,又是模糊抽象的。唯有将其进行适度的陌生化,才能读解。


“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本期回响书单,借助设计师、建筑师、作家等不同职业人士的手和眼,拆解居住的内在维度和丰富肌理。在变化之中,发现居住之“常”。



©





寻找家里最舒服的角落这种事,猫和狗最擅长了,人比不上。

 

所谓“住宅”,并非只是一个将人的身体放进去,在里面过日常生活的容器,它必须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中村好文(Nakamura Yoshifumi)

建筑师,1948年生于日本千叶县,1972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建筑系。1976年到1980年,在吉村顺三设计事务所工作。1981年设立Lemming house事务所。著作有《住宅巡礼》《走进建筑师的家》等。



中村好文为江波户玲子设计的家宅



家是什么?对于“家”这个承载着生活重量的名词,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在本书中,日本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从“住宅设计师”和“居住者”的双重身份出发,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家宅图景。


与一般家居类书籍不同的是,中村好文观察住宅,常常着眼于发生在住宅内外的日常琐事和生活机微。相对于宽阔的居住面积和奢华的装修,他认为温柔的触感、自然的光线、暖洋洋的炉火、一个让心灵休憩的舒适角落、一处让孩子孕育梦想的小天地等,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更贴近的元素,才是一座理想住宅最不可或缺的。





我们与椅子的关系是如此亲密。它们包裹着我们的身体,接纳我们的痕迹,是我们回忆的载体,也常在家族中代代相传。难怪椅子能呈现出人类最好与最坏的一面。椅子也是与公众产生联系的最快的方式,所以才有众多建筑师热衷于设计椅子。



露西•莱德•理查森(Lucy Ryder Richardson)

时尚记者,“现代展览”(Modern Shows)创办人之一。曾为包括《Vogue》和《卫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撰稿。2003年与生意搭档佩德拉•柯蒂斯(Petra Curtis)一起,在伦敦郊外一所六十年代的建筑中开设了一家样板间,展出二十世纪中叶和现代设计领域广受好评的作品。



图1:Louis Ghost 路易幽灵椅

图2:Arne Jacobsen egg chair 蛋椅 © 阿恩·雅各布森



二十世纪中叶,物资的匮乏却激发了设计师们蓬勃的创造力,经典佳作迭出。本书精选了诞生于1930年至1970年的100把极具代表性的美丽椅子,再现汉斯·瓦格纳、阿尔瓦·阿尔托、芬·尤尔、阿诺·雅各布森、勒·柯布西耶、伊姆斯夫妇、哈里·贝尔托亚、野口勇等世界各地设计大师作品的魅力。讲述一把椅子诞生背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才思比拼、技术革命和专利大战。从一条“椅子时间线”中找寻当下流行的北欧家具、低成本自组家具、办公室家具的雏形,体味其中凝聚的现代生活理念。






有人形容日本的茶道是“和敬清寂”,而我们的茶道则是“人情义理”,这样的形容是很贴切的。



姚任祥

京剧名伶顾正秋的小女儿,她还是南怀瑾和圣严法师的学生,台湾著名建筑师姚仁喜的妻子,以及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致力在文化根源中找到美感,在师法古人中学到智慧。



图1:书中提到的春花下野餐  图2:姚任祥还在书中记述了一个细节,吃蟹讲究的客人会在用餐结束后,将两只蟹钳左右交叉,摆放成蝴蝶形,向主人致谢。© 姚任祥



《家传》是一封关于“爱”的家书,一本关于“家”的枕边书,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回溯之旅。在“味”“忆”“情”“趣”“训”中,重拾中国传统文化,重见家风、家训、家教。这是一位深植于中国文化,生活在世代交替之际的女性,以亲身经历所撰述的一份心语。






就像童年、家庭与性别等所有文化概念一样,舒适也有过去,若不探讨它特定的历史就无法了解它。如果不提历史,仅仅透过一个层面以科技意义为舒适下注解,结果必然不能令人满意。



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

波兰裔,1943年出生于爱丁堡,在伦敦长大。他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学习建筑并任教20年,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学的荣誉教授。他著述颇丰,撰写有关建筑、城市、工业技术及其他事物的著作。2007年获颁“文森特•斯库利奖”(Vincent Scully Prize),以表彰他在建筑、历史文物保护与城市设计领域的贡献。



图1:安东奈罗·圣耶柔米在书房

图2:维多利亚装饰风格



本书讲的主要是家庭内部的设计,尤其是传统的、经典意义上的房屋设计。作者认为后现代的家居设计过于单一、机械化,过于注重科技与效率,家甚至变成了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而失去了家庭生活中很多非常重要的东西:亲密与隐私、休闲、愉悦、安逸、温暖舒适、实用、便利、个性化等 。总之,房屋内部应该是一个充满魅力而又实用的地方。






英国环境心理学家莉莉·伯恩海默(Lily Bernheimer)相信:人和房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可以像人与人之间的一样坚固。家的环境是影响我们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马特·吉伯德

英国私宅设计师,受现代主义原则的启发,马特创办了The Modern House——以设计为主导的房地产代理公司,旨在帮助人们以更舒服、更自在的方式生活。马特与设计师妻子费伊共同打造的家,因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和出众的艺术感备受好评,被刊登在《Vogue》、《谷物》和《纽约时报》上



马特·吉伯德



这些年,作者和来自不同群体、性格各异的客户打交道:从租户到永久产权业主,从空巢老人到多口之家,从群居者到独居者。有的人生活在局促的都市公寓,有的人住在乡间别墅或在海边隐居。作者发现,无论是哪类人的生活,都遵循着一系列潜在的设计理念。



英国南安普顿乡间别墅 © Winter McDermott Design



本书旨在介绍这些理念,并试图教会大家如何在家中一一践行它们。作者将这些理念分为五大类:空间、光、材料、自然、装饰。作者相信,人们只要密切关注这五大要素,就可以收获更优质、更充实的生活。






住宅的风格无疑会展现出主人的性格,而我们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似乎又永远与真实的自己存在一定距离。建筑从来都不仅仅是建筑,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无不显露出我们对自身生存的思考向度。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当今日本建筑师的领军人物,他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其作品的独特性在于他善于利用环境特征来创作,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



隈研吾公寓作品“竹谧”



隈研吾以敏锐的建筑嗅觉,洞悉日本消费者对于住宅的需求,并戏谑式地将战后日本的住宅分为十类,通过这十类住宅探索日本人的居住文化,批判日本住宅对于西方住宅的模仿与崇拜。






我们感觉一幢建筑不吸引人,也许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我们通过过它的外表模糊辨别出来的某种生物或者人所具有的那种气质——正如认为另一幢大楼很美只不过感受到了一种如果放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会喜欢的性格。归根结底,我们在一间建筑作品中找寻的跟我们在一个朋友身上找寻的东西并无太大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事物正是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



两组楼梯提升的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

图1:小特里阿农宫,1768

图2:萨伏伊别墅,1931


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写作平淡质朴、如话家常,主要作品有《大淖记事》《受戒》《晚饭花集》等。



汪曾祺画作《花猫》、《蟹》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文集,他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丰满的昆明的雨,饱涨着花骨朵的木香,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



 ©



特别策划 | 回响之外

平面设计 | 俊俊   排版 | L

监制 | 子溪

新媒体运营 | JEAN




 往期精彩回顾 


倪瓒:小小的亭子,浩荡的宇宙


历时5年打造,一个有“收集感”的空中别墅


维尔潘画廊主潘雅德:一只眼内省看自己,另一只向外看世界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回响之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