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心理学专家,吴小天 | 作者
吴小天 | 编辑
一位家长告诉我,他认为父母永远不应该向孩子道歉:“我们是成年人,成年人不欠孩子道歉,”他说。他认为,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都没有必要道歉,永远不会。站在他的角度,或许这是部分父母眼里的真实想法,但是在一个家庭中有抑郁孩子的情况下,我认为很多时候,对于那些对孩子造成过创伤障碍的父母,一个合理的道歉,是双方和解的第一步,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与许多抑郁孩子的家长沟通过,会发现一个突出问题,部分家长对于孩子为什么会抑郁这个话题,他们更多集中在:1,孩子仿佛是突然抑郁的,主要就是学校有压力,遇到一点事情就逃避2,孩子抑郁了,现在好多缺点,强迫、焦虑、闭门在房间不跟自己讲话以上两点,它客观存在,也是事实,且发现家长的想法更多集中在: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但是仔细与家长沟通下去,就会发现,很多人开始说自己跟孩子沟通没有问题,但是深入了解,会发现家长对孩子教方面都存在不少的缺点。以上两点,也几乎是在目前应试教育大局下,半数上家长几乎都有对孩子做过的事情,所以说自己对孩子没有任何问题的家长,半数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对孩子的暴力和教育方面的粗暴。面对这些家长,去询问他们是否有考虑给孩子道歉,回答又主要分为以下两点:1,为什么要道歉?我自己的孩子,这不是正常的吗?他现在抑郁了,是他自己的事情,关我什么事?2,早道过歉了,问他们怎么道?主要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我觉得对与错在一个抑郁家庭里面现在已经不太重要,接下去怎么做才重要,所以下面会给出我自己的看法和以往帮助家属处理和抑郁孩子之间道歉问题的一些经验。
道歉的真正意义在于,“你”承认你错了,并且愿意接受“我”的情绪反扑。而不是:“老爸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怎样”这种只是拿道歉来作为一种交易,并不能够起到改善和孩子之间关系的作用。 我与不少强势的父母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很难向孩子表达错误,因为他们认为道歉等同于软弱。他们认为,如果他们承认任何错误,他们就会失去控制,孩子就会跳进来踩在他们身上,这类父母多发群体我把他们称为:伪执型父母,详情看:抑郁孩子的父母如何认识自己?看这篇文章就够了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与我长期咨询的家长,与她的孩子一次的冲突爆发:一个假期的下午,这位母亲与她休学的女儿一起度过,女儿比较喜欢画画,所以她突发奇想建议女儿画一幅彩色的肖像画。她们在大桌子上一起作画,妈妈指导她如何做好准备,并且嘱咐她用毛巾盖住椅子以免沾染画笔。女儿没有及时注意到母亲的嘱咐,忘了这个事情,当她们完成时,母亲发现了椅子上有五颜六色的沾染,“我叫你把椅子盖上!”妈妈一边用抹布清洗椅子,一边突然对女儿大喊大叫,妈妈的突然爆发,也让女儿哭了。事后,在我们复盘这件事情时,发现这位妈妈迟迟没有对女儿说对不起,甚至没有道歉,这个也再次看出来,这位妈妈内心是略有一些强势的。而实际上,这位妈妈内心其实是渴望道歉的,但是由于自己的强势的一面,往往让她们在生活上错失了一些更好可以修复彼此关系的机会。我对这位妈妈说,“当家长对孩子不满时,她们会感到害怕。”如果事后你向她表明你的冲动和表明你意识这伤害了你们的感情,如果她接受,则你们的关系反而可以更牢固。我告诉这位妈妈,作为道歉,可以对女儿说,“我很抱歉我反应过度,对你大喊大叫。我知道这让你很难过。下次我会自己执行自的建议,不应该只是对你有所要求。”事后也证明,女儿正在等着她的道歉,而道歉后,她们之间的沟通模式也更加牢固,懂得互相理解的基础。上面第一点说到强势的父母往往有时候拒绝说对不起,但是有一种情况往往相反:有一些父母却在于孩子发生非常大的矛盾和争吵时,事后或者很多年孩子提起来这件事情时,往往他们只说:对不起。根据我接触多位家长的总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他们往往内心是充满了自责和真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不易表达的特点让他们看起来很弱小,时常困扰他们的不仅是那句简单的对不起,背后还夹杂的是家长自身的自卑、内疚。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他们奋斗的意义所在,但是他们自身原生家庭的不足可能让他们在对孩子教育这个事情充满了自卑,为自身的不完美感到对孩子内疚。可以从与其他人的沟通当中,更多把谢谢、对不起作为自己口头上的言语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让自己逐渐对对不起这几个字不再感觉到难以启齿。其次是需要转换的思维:应该把自己看成的孩子的合作伙伴,不要一直把自己看成孩子的救世主,这样会减轻养育孩子对自己的心理负担。意识到,原生家庭的缺陷,不是自己的过错,而为了更好的下一代,应该从内心走出自卑的心理,把面对孩子的内疚化作向上的动力!很多家长只说对不起的原因还可能是,不知道后半段应该说什么。道歉的本质是:为你做错的事情承担责任,也就是在我们表达自己歉意的同时,补充自己做错的事情,承担了责任才是道歉的意义所在。我询问了许多在童年时被父母冤枉的成年孩子,在他们眼里,父母怎么做才是完美的道歉?他们都表达了想要被倾听、被理解和被爱的愿望。所以我认为对于家长来说,特别是与抑郁的孩子相处时,当他们长大后回忆父母过去对自己不好的遭遇时:比如一个曾经因为孩子不出来房间就砸门的父母,事后应该勇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鲁莽:对于砸坏你门这件事情,妈妈非常抱歉,我应该为你自觉得鲁莽与冲动为你表达真诚的歉意。有一部分忙于工作的家长,由于利益思维的使然,道歉往往在他们眼里是一场交易。因为忙于工作的家长,这部分群体是文化综合素养都比较高的人,但是面对孩子时,他们往往会拿出职场上的利益思维,把很多事情当成我只要付出了,你就应该回应我。所以特别是这类家长与抑郁孩子相处时,他们犯错后也会非常及时道歉,但是往往很多人心理的潜意识下会一直惦记:把道歉当交易的后果是,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往往是拒绝承认的,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官方话语。这样的心理,往往比拒绝道歉还要伤害孩子的心理,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的不诚意道歉犹如一道锋利的剑刺进他们对父母尊敬的内心之中。人并不总是有自知之明,他们在角色中变得根深蒂固,改变角色很难。对于在职场上投入比较多的家长来说,功利、利益性的思维让他们得以生存。脱离职场上那种身份的持续扮演,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是一个爸爸/妈妈。如果你给孩子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你的不当行为会发生,这会使你变得人性化,并为同情创造空间。比如跟他们直接说:很抱歉,由于我自己在工作上的功利思维的惯性,总是忽略与你相处、道歉时不够真诚,爸爸没有履行到作为父亲的责任,今后我会约束自己,希望你可以给爸爸一个机会,让爸爸重新新成为你接受的爸爸!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围着你的孩子团团转来弥补你做错的事情。一个真诚的道歉表现出共情和真诚,有助于增进与孩子以后的关系。永远说“对不起”,有时做错事的父母会试图用其他方式忏悔,比如给孩子买礼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事情不可以代替道歉,物质与礼物可能会是一种补偿的方式,但是它们应该是一种真诚的赠予,而且不能代替口头和内心真诚的歉意,替代赔偿感觉像是没有真诚承认罪行的补偿。 在每一个抑郁青少年案例中,他们仍然想听到‘对不起’这几个字。对于一般性问题来说,简化的语言可以让道歉更容易成功。简洁而真诚地说对不起让孩子们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让他们明白,如果他们碰巧在生活中搞砸了,那也没什么,所以家长道歉也是孩子意识到应该勇敢面对失败的基石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个懂得为自己过错买单的家长,教会他们“有修复和重新联系的空间,特别是如果他们伤害了别人。”在我的研究中,道歉时冷静地问中立的问题是有帮助的。问“你感觉如何?”可能会以一种不同于你对事件认知的方式来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接着问:“我该怎么补偿你?”能够引起具体的赔偿,特别是考虑到当事人的感受。在一个案例中,我建议这位妈妈主动邀请孩子去做她喜欢的事情:“今晚想不想去猫咖店边喝奶茶边一起撸猫?”提供这种补偿肯定了她女儿的感受,让她觉得自己被倾听了,给她一些她想要的东西,一起共度时光,对于一次争吵后修复母子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的脆弱和道歉的能力可以加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这也有助于和孩子一起集思广益,想出创造性的方法来避免将来重复同样的错误。许多家长告诉我,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内疚在对他们的孩子大喊大叫之后,他们记得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当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尖叫,甚至发誓他们作为父母永远不会这样做时,他们感觉有多糟糕。我对这些父母表示同情,承认养育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特别是陪伴抑郁的青少年,是一件艰巨的技术性工作。当你告诉你的孩子无数次洗完澡后把脏衣服放在洗衣篮里,但他还是把脏衣服放在浴室地板上时,你很难保持冷静。但是大喊大叫会吓到孩子,让他们自我感觉不好,所以弥补是很重要的。我总是向咨询的家长保证,总有办法修复与孩子之间令人不安的互动,即使是在几天后。我称之为“收拾局面”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在这些时刻感到的内疚实际上是积极的。这是一个内部信号,表明他们需要做些事情来解决问题,这激励他们采取行动。对于曾经对孩子有过一些伤害的家长,我建议的第一步是向孩子道歉。从经验上看,父母一直害怕说“对不起”会让他们看起来很软弱,或者夺走他们的权威。反而实际上让父母看起来很有力量、责任心,这表明他们足够在意为自己的负面行为承担责任并做出弥补。此外,孩子们得到的关键信息是,他们的父母不想伤害他们的感情——他们是被爱的。 父母为自己的负面行为负责并找到未来处理情况的更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建立成功关系的关键。一旦你道歉和你的孩子讨论这种情况时,可以探索你们双方可以互动的其他方式。你可以邀请你的孩子和你一起解决问题,如问“我们本可以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并提出一些建议。例如,你可以提议,“也许妈妈可以说,‘我让你洗完衣服后把衣服捡起来,你不理我。请你回去把你的东西放在篮子里。"要记住,要让孩子内化规则需要无止境的重复,他们还是会时不时地犯错误。冷静的提醒往往会加快这个过程。一旦你开始变得激动,事情往往会走下坡路。接下来,问你的孩子她本可以做什么不同的事情,并提出建议,也许你可以说,“对不起,我把衣服放在地板上了。我急着去看我的表演。下次我会努力记住的。”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们经常会想出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比如“我做个牌子,贴在浴室门上提醒我!"每次你和你的孩子以这种方式修复一个情况,你们的亲密关系就恢复了。你的孩子内化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且它成为了未来的积极榜样!
背景:这是一个我给一个父亲制定与抑郁孩子的之间的一个完整道歉沟通话术过程,主要背景是一个15岁的孩子在从医院诊断出来后,因为不接受自己是重度抑郁,突然对父亲发脾气,两个人也在回家的路上吵得很激烈。事后,我给这个父亲制定了完整的沟通话术,我建议是晚饭过后,趁孩子还在客厅,父亲主动过去说话:儿子,来来来,今天早上从医院出来后,因为诊断的问题我们吵了架,不开心把,伤心吧?爸爸想了一天啊,早上我们的情绪都很激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面对的困难,实在太难克服了,所以我们两个都急躁了。但是爸爸这一天想下来,作为你的父亲,不应该被这个困难击垮,我当然知道你心里面很委屈,突然被诊断重度抑郁。重度抑郁确实是不好治疗,但是儿子啊,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我们两个不能有矛盾啦!我们要去击败这个抑郁的黑狗!一起战胜它,让它明白没什么大不了的!爸爸早上的情绪化,真的很抱歉!不瞒你说,听到医生说你是重度抑郁的那一刻,爸爸心理也是无比难受!而且我的儿子遇到困难,我首先被击垮,情绪激动,妄想通过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它,我告诉你儿子,振作起来!我们一步一步解决它!现在我们先不继续具体谈这个事情,今晚先好好休息!明天一觉醒来,从明天开始,爸爸就跟你站在一起,不再站在你的对立面!而是和你一起奋战!一个小小的抑郁,居然影响我们父子间的关系了,爸爸现在还很自责,也看到你很难受,不过就一个小小的黑狗,我们可以赶跑它!危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团结!所以爸爸今晚找你谈这番话,就是想表明一个态度,爸爸今后会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你随意!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都会无条件支持你!陪伴你!我们共同的敌人应该是抑郁那条黑狗,所以儿子请相信爸爸,我会一直帮助你!反馈:当晚孩子没有回父亲太多话,但是第二天开始后,这个小孩不再被重度抑郁这个标签深深束缚在其中,而是愿意积极配合医生吃药,听爸爸的话一起运动、积极面对!虽然这期间有不少危机困难,但是两父子之间有了更加稳定的沟通渠道,遇到事情选择的是沟通与面对,争吵的次数变少了。1,道歉道的是什么?不是给孩子表达怕他的感觉,因为一旦有怕的感觉就是讨好的感觉。道歉道的是我作为家长,面对困难也是和你一样不稳定。2,表达与孩子现在会和他站在统一战线,不会因为诊断就当他是“神经病”的感觉,也不会疏远他,是“抑郁”这个敌人的挑拨离间伤害了我们亲子之间的关系,转移矛盾点,无形拉进亲子关系。3,爸爸自己做得不对,所以爸爸决定稳定的去帮助你战胜敌人战胜疾病,但是爸爸稳定,对你没有要求,你作为生病的孩子,爸爸接受你的情绪不稳定,并且理解你。4,面对孩子说这些比较正式的话可能确实有一些尴尬,但是不要紧,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互动,口语化以及运用一些家乡话,去幽默淡化这种正式感给孩子传达的庄严感。在于孩子道歉、沟通时,不能只有道理、是非、对错,还应该有自己的讲话的身份感,以及一种有力量感气场的父母特质,这样才能给孩子传达我是一个情绪的稳定家长,才会真正取得孩子的信任!一个有逻辑、气场的道歉,回过头来,其实依然在话当中给孩子指明方向,因为一个沟通当中只要在末尾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家长和孩子的关注点都会发生转化,从不接受抑郁变成了要去战胜抑郁。值得强调的是,上面这段话不建议直接模仿,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境、关系去琢磨和设计,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内容才是最好的道歉。
吴小天,曾经的抑郁重症患者、抑郁心理学专家,长期帮助抑郁孩子的家庭和提供解决方案,一对一咨询,对抑郁人群的走出、营养、康复等均有深度研究
点击链接了解:我是吴小天
小天回答专栏征稿:此专栏用于正式回复解答读者的问题,欢迎读者来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完整问题:表述完整讯息、提出疑惑,我将会仔细思考您的问题,用一篇文章表述我个人的观点、建议,欢迎积极投稿!(来信、提问将默认取得取得授权,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介意请备注)我的邮箱:wt2015tt@qq.com。
推荐:3年间,我帮助85个家庭走出了抑郁困境,并总结出一整套方法
上篇:抑郁孩子的父母如何认识自己?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留言、右下角点赞和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