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月16至18日,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将在江门举办!重磅活动安排抢先看→

网信江门 2023-09-24
5月10日下午,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庞国梅作主发布,江门市市长吴晓晖、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会主题突出、规格较高。”庞国梅介绍,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突出“汇聚侨力量,圆梦大湾区”的主题,是以“省部合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形式主办的全球性高端涉侨活动,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新时代精心打造的以海外侨胞代表人士为参会主体并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的活动,是广东以“省市联动”模式专题推介粤港澳大湾区的涉侨活动。“出席会议的领导预计有国务院侨办领导,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省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等。”她说。


此次大会嘉宾邀请面广、代表性强。截至目前,大会共邀请海内外嘉宾代表约七百人,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主要是知名侨领代表、商界领袖代表、专业人士代表、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界代表、为推动中国与所在国友好往来作出重要贡献的侨胞代表、知名爱国人士后人、华裔新生代代表,其中包括一批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传媒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人士。

“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刚刚在北京参加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的部分代表,并邀请了国内部分知名企业家参会交流。”庞国梅说。


此次大会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省委、省政府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将出席并致辞,华侨华人代表将作发言。”庞国梅介绍,大会还将举办“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相关仪式,粤港澳大湾区“9+2”推介会及杰出华侨华人演讲,并围绕“侨团建设”“侨青发展”“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四大主题举办四场平行分会。此外,还将举办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以及组织海外嘉宾分“侨青国情考察行”“侨商湾区行”“海外华媒看广东高质量发展”三条线路考察大湾区城市等,向广大华侨华人展示广东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大湾区建设的成就。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53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全球,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

“本次大会在江门举办,是向大家展示侨乡江门、展示湾区发展新貌的重要机遇。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设立了10个专责小组,精益求精做好大会各项工作,提供最贴心的管家服务、最专业的保障、最热情的接待,让大家透过大会、透过江门,感受湾区魅力。”吴晓晖说。



一是通过大会,让大家领略韵味侨乡、人文湾区。江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侨乡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在这里交汇,古今辉映、中西交融、多姿多彩。江门人文荟萃,孕育了明代大儒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爱国侨领司徒美堂等历史名人,涌现了梁思礼、任咏华等34名江门籍两院院士,是著名的“院士之乡”。本次大会安排了参观华侨华人博物馆,让大家追寻华侨足迹、品读百年侨史。还专门选择在赤坎华侨古镇举行华侨华人嘉年华系列活动,这里侨文化浓郁,600多座骑楼中西合璧、商贸印记凸显“国际范”,是电影《一代宗师》的拍摄地。将在此展示泮村灯会、荷塘纱龙、浮石飘色、醒狮、蔡李佛拳、咏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鉴湾区美食、江门咖啡茶饮,感受湾区人文魅力,进一步增强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


二是通过大会,让大家邂逅绿美江门、生态湾区。江门是国家森林城市、岭南水乡,环境十分优美。天露苍苍、潭水汤汤,圭峰秀美、西江浩荡,出门满眼绿,归来一身香。有独木成林、万鹭齐飞的“小鸟天堂”,也有岭南最大的原生水乡,还有“南海碧波出芙蓉”的上下川岛。生态就是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最美底色。诚邀大家与江门秀水青山来一场约会,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湾区。
三是通过大会,让大家感受青春江门、活力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强、开放程度高,四通八达,去年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是海内外青睐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江门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随着明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江门的区位将更加优越。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充裕,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江门均有布局。正在加快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营商环境走在前列,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是活力湾区的生动缩影。这次大会安排了大湾区“9+2”城市的专题推介,组织“侨青国情考察行”“侨商湾区行”“海外华媒看广东高质量发展”三条大湾区城市实地考察线路。希望大家既深度了解江门,又放眼湾区,亲身感受湾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新貌,在考察中发现合作商机、推动共赢发展,形成“引侨才、回侨乡、建湾区”的生动局面。



延伸阅读 



走进“中国侨都”,喜迎侨界盛会!



一场凝聚人心的侨界盛会——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计划于5月16日至18日在江门举行,大会以“汇聚侨力量 圆梦大湾区”为主题,在江门设主会场,在北美、东南亚等地设12个海外分会场,届时侨界精英将线上线下聚集一堂、共论湾区建设。
    
作为大会举办地江门,素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等美誉。侨,一直是流淌在这座城市血液里的基因,侨精神、侨文化、侨力量,是彰显这座城市特色的重要名片,也是助力这座城市奋进新时代的宝贵财富。





盛会到来之际,
我们重梳城市“侨”脉,
再现“中国侨都”一路走来的别样精彩。


五邑华侨广场。郭永乐 摄

    

海丝节点 勇敢出洋

五邑先民不断走向世界


在中国悠长而宏大的华侨华人史里,江门华侨华人史是重要组成部分和耀眼篇章。其侨史起点和足迹,始终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唐宋以来各个时期都有大量的江门人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出洋谋生,可以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孕育了今日的“中国侨都”。

    


江门,濒临南海,地处珠江口西岸。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展陈资料显示,早在唐朝时期,江门新会官冲窑生产的陶瓷器就沿着商路远销东南亚等地,当时已有不少本地人随商船出洋移居南洋。宋元时期,江门台山海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行经区域(“南海一号”宋代沉船遗址),台山上下川岛成为沿岸航线与深海航线的节汇点,不断有以商人为主体的江门人移居海外,并在当地形成相对固定的社区。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极盛时期。《郑和航海图》记载,江门台山的乌猪岛是重要的航行地标,现存的台山上川岛大洲湾遗址、方济各教堂等例证了这里曾是重要的民间贸易点,以景德镇为主的外销瓷器途经川岛海域远销世界各地。


台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彭伟宗摄


近现代是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的高峰期。尤其是1848年后,随着东南亚大开发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掀起“淘金热”,大批中国人以“契约劳工”身份出国,形成向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移民的潮流。这一阶段,江门五邑华侨先民也开启了穿梭太平洋的历史旅程,不断走向世界。江门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地区之一,清政府1872年至1875年间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留美幼童,其中江门籍11人(总人数全国排名第二)。


分布广泛 开放包容

江门名人群星璀璨


悠久的海外移民历史,积淀起江门深厚的侨文化底蕴。目前,我国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约6000万,其中约一半来自广东。五邑籍华侨华人超过530万,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
    
中西方文化在此激荡交融,造就了开放、包容的浓厚社会氛围,因此,这片土地名人辈出,诞生或走出了很多大师巨匠、政要明星。

    


在政界,有维新先驱梁启超,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有旅美华侨领袖司徒美堂,他是美洲洪门致公堂领袖、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美洲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领导者和旗帜,毛主席曾为其题词:“华侨楷模,光辉旗帜”;还有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的雷洁琼,近代革命先驱陈少白等。在工商业和科技界,有东南亚华侨巨富陆佑、“金山橙”培育者刘锦浓、美国罐头业开拓者刘兴、新西兰乳酪业奠基人周祥、中国首条民营铁路创办人陈宜禧、中国卫生防疫和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飞艇设计第一人谢缵泰、中国飞艇制造第一人余锟和;在文化艺术界,有“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被鲁迅誉为“人民的艺术家”的司徒乔、中国新音乐运动开拓者李凌、“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以及中国电影之父黎民伟、世界最具影响力摄影师之一的黄宗沾等,可谓群星璀璨、数不胜数。这里还成就了“一门三院士”的传奇(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祖籍和出生在江门的两院院士达34名,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


院士路两旁分别设立江门五邑籍院士艺术塑像。何记 摄

自强不息 爱国爱乡

江门侨胞贡献巨大


一代代海外侨胞
自强不息、爱国爱乡,
为住在国和祖(籍)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住在国,从北美太平洋铁路、巴拿马运河、南美甘蔗林,到大洋洲金矿、南洋锡矿场,都有江门侨胞拼搏奋斗的身影。

对祖(籍)国,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门五邑籍侨胞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祖国强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比如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广大江门华侨踊跃参加,捐款捐物。
在抗战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侨胞的捐款额,江门侨胞占了一半以上;同时还有1000余名飞虎战将、100多位南侨机工义无反顾回国参战。


飞虎队中95%是华裔,大多是祖籍台山等地的青年。毕松杰/摄


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以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著名微生物和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黄翠芬为代表的一大批江门五邑籍科学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江门籍华商积极回国投资兴办企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天津大成五金机械厂等一批工业企业;同时,由江门五邑籍侨胞大量汇入的侨汇,不仅支持了侨乡发展稳定,也为国家储备了外汇。
改革开放以来,单就对家乡江门的贡献而言,投资兴业方面,侨港澳企业约占外资企业总数的70%,投资约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涌现出李锦记、维达、亚太纸业、雅图仕、建滔化工、信义玻璃等一大批优秀华商企业;热心公益方面,支持建成五邑大学以及众多学校、医院,累计捐资赠物近80亿港元,为江门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维达纸业从江门起步,如今已布局全国、走向全球。企业供图


进入新时代,江门五邑籍侨胞积极发挥作用,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江门城市风光。郭永乐 摄

传播文化 促进交融

江门侨胞联通中外


促进内外交融方面,
江门五邑籍侨胞
“在海外建家乡,
在家乡建世界”。

   

在海外,他们不忘文化根本、家国根本,身体力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扩散到全世界。曹亚志于1819年在新加坡创建世界第一个华侨宗亲组织“曹家馆”,司徒源创办了世界第一份华侨报纸《沙架免度新录》,陈金坚推动美国纽约衣联会在美洲大陆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冈州会馆”、美国中华总会馆等为代表,他们加强华侨会馆建设,目前,海外江门乡亲组建或担任主要负责人的社团达1000多个,其中同家乡保持经常联系的有574个,百年侨团、重点侨团超100个。在居住国谋生的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国粹中医药(王老吉凉茶、黄道益活络油等)、武术(蔡李佛拳、咏春拳)、粤剧等文化推向世界。


在家乡,江门五邑籍侨胞带回移入国文化,开创了以融合中外文化为基本特征的侨乡文化。建筑方面,融汇西方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碉楼、骑楼、“洋村”,催生了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是全国少有、广东唯一的拥有2处华侨文化世界遗产的城市。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自力村。何树炯摄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


同时,江门还是中国侨刊乡讯发源地,发行于1909年的《新宁杂志》是中国最早的侨刊之一。现仍有83种侨刊乡讯,约占广东2/3、全国1/3,是全国数量最多、覆盖国家地区最广的城市。


赋能侨都 建设湾区

江门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

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侨是江门最大的特色。作为全国重点侨乡,江门一直以来珍惜侨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多措并举,持续在为侨服务政策制定、利侨惠侨服务、涉侨立法实践等方面发力,凝侨心聚侨情。
    
进入新时代以来,江门更是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格局大坐标中谋划推进,结合自身侨务战略资源优势、与港澳相融相通等条件,创造性提出并深入实施“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每周都有涉外律师现场接待群众,实现了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一门办理。


经过实践,随着“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维护权益、侨务智库”四大功能稳步提升,“中国侨都”江门联系服务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的担当得以不断彰显,城市品牌影响力、华侨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发展能力、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侨务工作实力全面提升,自身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与此同时,江门与港澳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携手建设合作发展平台、深化科创、产业、民生领域的融合也取得积极成效,大湾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江门打造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引导和激励侨胞来江门创新创业创造。郭永乐 摄


侨历史悠长,
侨底蕴深厚,
侨文化独特,
侨文章精彩,
“中国侨都”名不虚传。
我们坚信,
即将到来的
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
必将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侨都”,
也将让“中国侨都”进一步走向世界。




来源:南方+客户端、中国报道、江门发布

编辑:“网信江门”编辑小组


往期回顾


连上热搜!知名女星称曾遭霸凌

舆情热点丨高铁劝阻小孩引“互殴”,当事人:坚决不和解!这些疑问待厘清→

关注!就在今天下午3点!| 网事24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