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歌乐山下西政记忆,刑法少女修炼手册
温
馨
提
示
编者按:又一篇“万字长文”,继续分享干货。作者本科系西南政法大学,一战同时通过了考研与法考:人大法学硕士考研初试386分,专业为刑法学;法考总分330分(客观题206分,主观题124分)。师妹在经验贴中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刑法备考方法,而且讲述了自己走上刑法学道路的缘由和历程,这其中不仅有备考层面的“技”,还有学习层面的“道”,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有所启发。选择热爱的事业且为之而努力,生命才会更加绚烂。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坚持读书是一个人非常好的品质和习惯,在此也祝福师妹未来的学术道路一帆风顺,厚积薄发。很高兴能够为她写下编者按,这篇经验贴值得大家尤其是“以刑法为业”的同学认真学习和思考。感谢林军师弟赠图,祝西政军团芝麻开花节节高!
个人情况:每篇经验贴都有自己的侧重。关于如何选择科目、如何协调考研与法考,我想大家已经看得足够多了。今年法考时间推迟,我的经验中的某些部分也不再适用,希望大家有所取舍。因我考的专业是刑法,且理论法取得了不错的分数(在空了一道10分宪法题的情况下,考了125分),故而我想将这篇经验贴的重点放在如下两个地方:1.我是如何与刑法结缘以及我对刑法学习的一些小建议;2.我对背诵理论法的一些心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另外一位考刑法专业的小伙伴更详细的经验贴,里面有更加全面的介绍:
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分别总是在六月,从茶山刘到明德楼(上)法考篇
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分别总是在六月,从茶山刘到明德楼(下)考研篇
▲
人大刑法考研经验贴
01
关于刑法
我最早读的和刑法有关的书籍,是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让我决心学刑法的,是福柯的那本《规训与惩罚》。我不明白为何福柯激烈地指责在我看来分明越来越仁慈的刑罚制度;我不明白为何他坚定地认为,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不负有责任;我也不明白为何他说:“个人是无罪的,有罪的是社会。”这本属于社会学类的书,却引发了我对刑法这个学科的浓厚兴趣,于是在大一下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便立志今后要念刑法研究生。(编者按:正所谓“功夫在诗外”的道理一样,很多法学专业出身的前辈或者同学,入门之处接触得往往不是法学。法学圈有诗人,也有作家,有运动员,也有歌唱家,法律人的世界需要与外部世界沟通对话,才能实现教义学的自足。)
我的老师是用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当作上课教材,所以我是从一开始就学习的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没有深入学习过四要件。这里没有说孰优孰劣的意思,只是想事先说明一下,人大的刑法题按法考的思路答完全可行,故而我的学习经历不至于误导大家。我打算分成两部分来写,一是刑法的学习经验,二是刑法的备考经验。
一
刑法的学习经验
1.刑法教科书与知识体系
如果师弟师妹们对刑法感兴趣,打算系统学习刑法,我会建议先逐步看下列中国的刑法教科书:陈兴良教授的《规范刑法学》、《教义刑法学》;周光权教授的《刑法总论》;林钰雄教授的《新刑法总则》;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我个人不太建议一上来就读张老师的《刑法学》(俗称黄太厚),除非有人带着读。因为这本书如同刑法理论的百科全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有难度,且非常厚(共1200余页),容易导致“从入门到放弃”。
之后,可以读一些经典的德日教科书。如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耶赛克、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读完这些教材之后,对刑法的体系,至少对犯罪论体系,基本上就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了。
2.专著和论文
接下来可以开始读专著和论文。这里还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在读完几本教材搭建好体系之前,最好不要读论文。一是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体系越来越乱,二是此时还没有分辨好论文的能力。
关于专著,我推荐以下这些:总则--蔡桂生著:《构成要件论》;蔡桂生译:《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陈璇译:《目的行为论导论》;王安异著:《刑法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研究》;刘明祥、张天虹主编:《故意与错误论研究》;江溯著:《犯罪参与体系研究》;冯军著:《刑法问题的规范理解》。分则--徐凌波著:《存款占有的解构与重建》;王钢著:《德国判例刑法:分则》。在本科期间如果能读完以上这些,就已经很足够了。
围绕着读书,我还有一些建议,这些是我本科期间走了很多弯路得出来的或许有用的经验:
一是一定要边读书/论文边做电子笔记。比如看到“偶然防卫”这里,如何处理偶然防卫问题,刑法理论有五种观点,它们分别是什么?是依据什么得出的结论?将学者们不同的观点搜集再概括,附上自己赞同的结论,最后按照论文格式标好引注,久而久之,也就慢慢掌握做文献综述的方法了。我大一到大三只零零散散做了几个专题的读书笔记,较为完整的刑法分论笔记是在准备初试期间做完的,总论笔记是在准备复试期间做完的,一共近三十万字。但我一直很后悔没有从大学一开始就这样做,因为如果不动手记录,读书是件很没有效率的事情,往往只感动了自己,最多带来一种素养上的提升,起不到积累知识和巩固基础的效果。(编者按:很多同学抱着一堆资料就以为高枕无忧,实际上任何资料都是对老师们教材的提炼和总结,这其中只有经过自己体系化和精细化的梳理与总结,最终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单纯求快的人最后往往走在了别人后面,真正学习好的同学下的都是“苦功夫”,不可投机取巧。)
下面附上我关于偶然防卫的笔记作为例子(此处省去引注):
二是不要重总则轻分则。这是我很大的一个教训。因为我对抽象一些哲学一些的东西更为感兴趣,所以大学几乎一直在看刑法总则,分则学得很不扎实。这也是我复试成绩一般的原因(我面试就抽到了分则的问题,答得并不好。)事实上分则是最能体现刑法教义学方法的地方。对分则的学习要牢牢掌握各罪的构成要件。张明楷老师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赞同,就是重视各罪之间的竞合而不注重各罪之间的区分,即使罪与罪之间有区别,也是构成要件之内的区别,而不能在构成要件之外去另找区分的要素。例如传统学说认为寻衅滋事罪中要有“流氓动机”,便是硬从构成要件之外强加要素,这是不可取的。对于分则的重点罪名,我认为有这些:
另外我想建议师弟师妹早一些开始练习三阶层案例分析,尤其是大一大二且对刑法感兴趣的同学。如果对这个感兴趣,我推荐看蔡圣伟老师的《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论》一书。
二
刑法的备考经验
刑法的初试备考,我认为用法考教材基本就已足够,在加上自己或者机构的讲义作为辅助更保险一些。看黄太厚实在太花时间了,且不是很有效益。因为人大的刑法初试题一直是相对简单的一科。从考研的角度去学习《刑法攻略》(或刘凤科的法考书),需要更注重案例的分析。因为法考与考研交叉的地方就在于主观题的部分。在准备客观题的时候,最好自己把选/不选某个选项的理由说出来,这样对于整理观点以及掌握知识来说是事半功倍的。
其实不得不说,虽然我考刑法专业,但我对刑法这一科着实没有太多备考经验。因为我去年考研+法考,中途心态还崩了一个月,所以时间很紧。我只花了半个月把分则完完整整复习了一遍,就没有再看刑法了。。。(编者按:师妹的刑法学习,更多的是之前的基础,所以大家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经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就决定了方法不同,可以借鉴但不要盲目模仿。)
当然我的经历不值得借鉴,因为我前面两年几乎每天都在看刑法。我能给到的经验是:1.法考刑法对初试的材料题帮助很大。不管要不要法考,都建议把法考刑法教材+音频过一遍;2.考前一定要注意看热点以及新出的司法解释。比如我们这一年的论述题,问该不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就是19年的刑法热点问题。
02
关于理论法
我在这里着重说一下我法理和法制史的复习tips。宪法不说是因为…我怀疑我理论法一大半分都是在宪法上扣的。那道问宪法修正案内容的十分的题,我一个字都没答出来。但关于宪法还是有个小建议:不要忽视蓝皮书。我看了一些蓝皮书之后觉得太无聊,就基本只背黄皮书了(就是韩大元老师那本《中国宪法》)。但今年的论述题黄皮书上没有多少内容,大多都在蓝皮书上。所以这两本书都不能忽略。在这里我很推荐知行法学宪法学师兄的宪法学讲义,融合了蓝皮书和黄皮书两本,并进行体系化解释,内容和思路都足够用。
关于法制史和法理学,重要的问题说三遍:不要挑重点背!不要挑重点背!不要挑重点背!其实理论法都适用这个原则。如果真的挑你认为的重点背,在考场上是真的会非常绝望的。因为你会觉得这些像极了考研政治题,书上都没讲,但其实书上的旮旮旯旯都有,只是你不够熟悉所以没法整合。如果真的全按考研政治的话语来答理论法,那得分必然是不高的。
要一直坚持体系化的研究方法,必须认真从整本书的体系角度出发去研究理论法学,否则考场上遇见稍微变化一点的题目就会一脸懵逼。尤其是法理。我建议复习完每一科之后都可以再看一遍法理学教材,因为它内容很多很枯燥很不好记忆,所以最需要重复。另外,后期可以自己打乱章节整理思维导图。比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和整本书的哪些地方联系到一起。这对于答题很有帮助。
此外,对于法制史,我认为可以按以下思路来背书:法制史主要有四条线,宏观来看有三条,一是“礼法结合”的过程,这其中的重心便是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二是法制走向专制的过程,这其中又包含很多个点,例如宋代的编敕,元清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三是中华法系解体的过程,这里的重心应该是在对冲突的考察上。具体到每个时期的法律制度,基本都能以这样的线串起来:法律思想、立法活动&法律形式、行政制度、刑法制度(刑罚体系、罪名、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民法制度(普通民事法律、婚姻制度、继承制度)、司法制度(司法机关、诉讼制度、监察制度、监狱制度)。这样理一遍,就会清晰很多。去年在公众号发过的一篇真题解析我深以为然:“目光要在思想与制度之间穿梭往返”,大家一定要注意回答思想性的问题要用若干具体制度做支撑,回答制度的问题必须上升和回溯到思想层面,答案才会非常饱满。文章链接如下:
举一个例子,这里用某一年法制史的真题为例:
问:论述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具体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明显可以看出,这里考察的是第一条线。我在复习时有试着对这个问题作答,现将答案附于下,供师弟师妹们参考和批判。
【特别要注意的是:回答“影响”这个层面,要注意立体化的思维,正面与反面、制度与文化等等。这也是答这类题的一个“方法论”。】
03
后记
以上便是我全部想要重点突出和分享的经验与教训了。然任何一篇经验贴都无法解决每个人的每个问题,此中有不足者,便需要大家亲身实践、探索和补充。
最后说一下我的一些心路历程吧。其实我心态一直不好,去年一整年基本都在微博“鬼哭狼嚎”的(这一点知行法学微博师姐应该很清楚2333333),甚至十月份还想改考社科大(因为科目少)。我经常失眠到一两点,然后干脆起来看书到三四点,早上八点又坐到了图书馆。考专业课的前一天晚上我还背法制史背到了五点,睡了两小时去考试。上午宪法考完我又觉得我凉了,因为那道十分的题我一个字没写。但最后你们都会发现,这些都不重要,什么心态啊、什么如何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啊,都不重要。心态不好就不好,焦虑就焦虑,睡不着就睡不着。除了掌握的知识外,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影响你的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编者按:师妹虽然基础好,但是并没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剖析,而是以平和的文字展现每个人年轻时都会面临的脆弱和恐慌,在此送给大家一句话:大家都一样,别慌。)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叫“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愿明年的九月,所有此刻正在追梦的师弟师妹们,都能站在心心念念的明德法学院。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