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二战人大法学硕士,初试366分复试逆袭上岸
温
馨
提
示
编者按:师妹本科系西南政法大学,二战人大法学硕士,初试366分,在今年高分云集和降低复试分数比重的情况下,能以复试第三名的成绩并最终被录取,实在难得。作为知行法学学员,在过去的交流和学习中可以发现“逆袭并非偶然,运气源于实力”:师妹的法学功底尤其是宪法行政法的功底不算薄弱,有一定的专业底子(在文章中的真题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并且严格遵循“体系化+精细化+思路化”的复习路径,最终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成功上岸,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师妹在复试的过程中曾经数次临近“在线暴躁”,可以体会尤其是低分考生在疫情下煎熬的心态,唯一的办法就是“关注知识本身”。师妹在文末的心路历程更是令人感动,让大家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01
个人情况简介
(一)考研经历
二战人大宪行专业上岸,初试366分(复试名单最后一名),最终因复试成绩逆袭而侥幸通关。一战人大宪行失败后,参加过山东大学、青岛大学调剂,被青岛大学拟录取,但最终决定二战。
(二)学习背景
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本科期间基础一般,也没有参加很多法律类的活动,属于人大考生中的学渣级别或者普通选手。因在涉外实验班(29人班),单独排名,基本每学期排名都比较靠后,总绩点3.1/4。
专业方面,准备考研时并没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没有大考经历给自己信心。法学核心课程成绩均中等偏下,表现尤其差的是刑法(当时学的四要件)、刑事诉讼法、行政法。比较突出的课程是法律文书写作,这鼓励我选择论述分析式风格的考研学校而不是强调背诵的学校;
英语方面,因班级特点,我们有两年英语课,另有较多全英文外国法课程,故英语训练较多,有一定基础,底子还算不错;政治方面,我政治素养较低,且涉外班无政治课程,因此政治基础差。
02
漫漫考研路上的选择
抉择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他人经验可供参考,做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还是需要建立在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基础之上。在此把我自己的客观经历展现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择校择专业
我由于基础较差,在择校时犹豫很久。做出报考人大决定,我是基于以下考虑:
1、自知是个犟人。高中以来就想考人大,大学期间经常梦到回高中复读。若不为梦想再努力一次,将来或会抱憾一生;
2、仔细评估本科成绩。发现自己认真准备的科目成绩不差,认为自己坚持学习下去应该会有不错的结果,因此斗胆一试;
3、人大教学风格和考试题型。我前期在爱课程网上听人大宪法老师讲课,老师们一方面强调人格尊严、世界公民等价值追求,一方面其又积极学习德国方法论尝试建构规范的法学体系。我当时即被老师的观点、理念所吸引,并想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之后初步了解考研题型,参考各种经验贴和资料,我认为人大试题体现出对体系化、方法论的重视,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向。再加上题型改革之后,多是案例分析和论述,我认为这可以减轻背诵负担,侧重思考和表达,更符合我的倾向;
4.人大学硕是两年制。即便二战也才三年,收益远大于时间成本。既然对任何学校都没有100%的把握,那就都有落榜的风险,我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和同龄人压力,想选择两年制学校,纵然二战,比起三年制学校,也有考虑余地。
关于专业选择,要综合考虑个人水平、竞争程度和个人喜好。于我而言,兴趣确实是好的老师。今年复试面试题刚好涉及我感兴趣的知识点,因此那部分表现不错。生活已经有太多不得已,能有机会主动选择心中所好,非常难得了。
二
是否同时准备法考
原则上来说“法考客观题+考研”是最佳模式。如果大家真的想考研(不是随波逐流或者逃避就业等原因),还是希望大家对考研有所侧重,法考可能就要随缘了。
若同时准备两考,需要做好后期公共课复习、专业课冲刺的安排。我一战自知心态不佳,没有准备法考。二战7-8月准备法考,客观题210分,还算满意。但到主观题阶段,由于一战二战之间鲜有休整,加上客观题两个月高强度训练,超长时间待机导致我倍显疲态,准备节奏放缓,同时,家人生病使我分心。这个阶段我的主观题和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十分混乱。又因为没有准备刑诉、行政法,主观题最后没过。主观题没过又引发12月考研冲刺陷入停滞的连环反应。
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心态、时间管理能力能否应付两考。我由于没有成功范例,就不写时间安排、复习方法了,可以参考别的经验贴,比如今年人大刑法初试399分小伙伴两考均上岸的经验贴:
1.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分别总是在六月,从茶山刘到中关村(上)法考篇
2.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分别总是在六月,从茶山刘到明德楼(下)考研篇
同时要注意,建立好自己的时间轴很重要,不要因为别人的节奏而受影响。“每天学习多久”这类问题没有参考价值,按照自己的计划,保证按时完成知识点的输入就可以了。休息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用局限于每周固定哪天休息多久,在保持连贯学习状态的基础上,可以灵活调整。方向方法比用蛮力有意义。
三
调剂还是二战
近两年考研人数激增,调剂形势严峻。本科较好的同学一般难以接受调剂院校与本科学校之间的落差,纷纷选择二战。我还是建议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心态之后再做决定,就像师兄所说“二战是可以的,但不要轻言二战,要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而负责”。
我选择调剂并且走完全程是因为一战准备过程太不快乐,想早点走个学校。调剂需要广泛搜集信息,尤其在还有预调剂的时代。我的信息渠道主要是:1.微博弘文馆大学士、北环橙子等博主;
2.目标院校官网;
3.个别情况可以联系导师。法学专业与理工专业不太一样,对导师的依赖性不太高,因此个人并没有感受到联系导师对调剂有多大用处。去年调剂初始有尝试通过官网邮箱联系目标院校的导师,不过其回答都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多数老师并不负责招生工作。不过我通过本校老师联系到山东大学一位老师,老师很热心地帮我查询当年调剂名额等事宜,让我备受鼓励,在此表示感谢。
山大调剂被刷后,我又四处申请调剂,多次被拒经历让我开始产生二战想法,我不太想随便交代自己的人生。同时,我也了解自己得陇望蜀的性格,如果不是破釜沉舟,即便二战也会瞻前顾后,于是坚持走完整个调剂流程,参与激烈的竞争,明白调剂的严峻,之后二战才能更心无旁骛。所以后来申请青岛大学调剂,也按约复试,最后通过了(心动过,但冷静下来马上跟招生办联系让其补录了)。
之所以做出二战选择并决定不换学校,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一战分数。一战分数比我预想高很多,这证明我并非不适合考试,同时更说明我的备考方向、备考方法没有大问题。分析各科分数、答题情况,再结合一战准备过程,我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考虑第二年准备时是否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自己二战上岸概率较大;
2.调剂经历。一方面,两次调剂复试给了我信心。山大复试虽未过,但是分数还可以。当时我调剂的专业有6人,除了我其他人都是二战,甚至还有一个三战,能有当时的名次,其实是很大的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太需要鼓励了)。另一方面,调剂给我最大的感悟是,相比之下,准备考研是幸福的。调剂是漫无目的的,调剂专业、复习科目、复试学校等等都是未知,在漫长的等待中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来缓解自己的焦虑,而那些学校又实在不太可的亚子(好学校有非全,但是学费贵,就没考虑调非全。经济条件允许的同学可以考虑非全,还可以同时参加工作,性价比也在逐渐升高。)。而考研可以清楚地知道我现在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更接近既定的目标。自己努力了就可以成功,这是支撑我二战最关键的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我相信自己的预判能力,认定认真准备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决定二战,并没有换学校。我的直觉好像还是挺准的,包括高考估分、一战估分、法考估分和其他判断,这些经历让我二战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比较坚定,也幸好前期坚定的时候有好好打基础为我稳住了根基。
总之,是调剂还是二战,调全日制还是非全,二战换不换学校和专业,要建立在对自己的剖析之上。我身边二战落榜和上岸的都有,没有统计出一个概率。我不鼓励基于单纯不甘心而选择二战,一定要先分析失利原因,衡量自己的潜力,然后再做选择。决定二战的朋友在二战备考期间也不要过多怀疑自己,我二战的时候经常拿贾樟柯和白斌举例,优秀的人尚且要复读,我们二战也再正常不过。坚持学习,会有好结果的。
四
备考地点与研友选择
备考地点最主要的要求就是“适合学习”。一战的同学没有这个烦恼,而二战的同学就要考虑这个问题了。一般情况来说在家准备复习是不靠谱的,明显坏处就是容易会让人产生脱离社会的封闭感,不过还是因人而异。在这里也想鼓励一下无法负担房租问题而考虑在家复习的同学,其实个人的潜力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我曾经不相信自己能在家学习,但结果证明我是可以的(并且我还要自己负责一日三餐)。鉴于免费数据库的开放,在家学习也几乎不影响论文、资料下载。当然,如果家里人无法提供环境支持,还是最好另找清净的地方。
有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最好,没有的话,不要强求。作息等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计划,不必为了找伴而影响自己的学习节奏。脱产二战有时会有封闭的倾向,可以抽空和研友交流心得,互相鼓励。我有一个同二战的好友,初试互相鼓励、复试一起练口语,最后我们都上岸了,这样并肩作战会比一个人要好得多。另外,我真的特别感谢去年上岸人大的好友,从一战开始,她就经常鼓励我、跟我分享她的资料,后来也一直帮我分析考情、支持我二战。今年复试她也经常为我传输一线信息,帮我整理论文笔记,在她身上我真的学到了特别多,太感谢了!
03
初试经验
一
政治(76分)
二战选择题进步明显(一战36,二战43),大题无解,故只谈选择题:资料是1000题+肖四肖八及各家冲刺题。9月开始准备,1000题刷三遍,每一遍要标注错题、拿不准的题和极易混的题,每次刷完就整理下来。第一遍跟着知识点走,第二遍刷做标记的题,第三遍刷做过两次标记或者错了两次的题。三遍之后,自己的笔记就很丰富了,每天拿出来看看。后期开始刷模拟题,仍然有很多遗漏知识点,或许会错很多,但别慌,要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整理回顾知识点,同样将知识点补充到笔记中。另外,笔记要参考精讲精练、知识点提要和形策,补充细碎的考点。考前一定反复消化自己整理的知识点,我在考试当天早上看到了至少2道原题。
二
英语(75分)
单词和阅读是重点,均以真题为根基。我的阅读两年都是错一个,问题出在作文上,所以只讲单词和阅读。
1.单词资料:红宝书+扇贝单词+真题。不能间断,不求精确拼写,多注意熟词僻义。我是不太喜欢听单词课的,所以市面上的课都没听,大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
2.阅读资料:唐迟阅读的逻辑视频课+杨鹏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每日一句+前期经济学人一周一篇leader+后期真题。每日一句有辅导老师在推,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电子资料,就刷的是大学英语老师推荐的长难句教程,这本书挺好的。读经济学人也是大学养成的习惯,二战时由于真题已经做过了,我更多时候在看经济学人。真题我刷两遍,第一遍整体刷,第二遍刷错两个以上的套题,刷完结合唐迟的分析归纳总结自己的错题。争取每天练两篇,保持手感。如果不想看经济学人或者其他外刊,就多刷刷真题吧。
3.作文还是要练练,动手写,这是教训。另外就是也不要过于懈怠优势科目,我今年准备英语时间太少了,分数还下降了好几分。
三
专业课
我两年专业课分数都不高,就不多讲经验了,大家可参考其他知行法学其它优秀小伙伴的经验贴。在此推荐一下对我有帮助的官方教材之外的书:知产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宪法林来梵《宪法学讲义》、宪法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上面这几本书对于人大法学考研也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从学术脉络还是教材编排上都体现了业内良心和专业水准。另外,这两年宪行初试题目跟宪行教研室老师们的研究重点有关,有很浓厚的人大特色,大家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读一下宪法的论文,知行法学也会有相应的内部推送和外部推送。
我的专业课教训如下:
1、体系思维很重要。时间充足的话建议自己梳理适合自己理解方式的知识体系,单纯背书背讲义不是很有优势;
2.法条是基础,要训练自己法条分析的能力;
3.培养一定的热点嗅觉。虽然不是成天追热点,但不能闭门造车。偶尔放松时看看相关方针政策、行业动态、老师新发论文的简介等,大致定位知识点,复习时多加注意。当然辅导机构都有做热点推送、押题,大家可以关注其公众号评估推送的质量,再决定是否相信其判断。我去年没有做好本部分工作,所以宪法环境权问题惨烈;
4.要注意模拟输出。时间安排、排版布局、知识输出等对考试影响不小,一定要抽时间模拟。
大家在能好好学习的时候一定注意这些细节,不要想着堆到12月再搞。我去年12月1-19号基本崩到没看书,最后阶段的体系梳理、热点追踪、模拟输出、英语作文和政治大题,这些都是因为状态崩掉来不及完成,所以二战分数也不高,压线进复试真有运气加持,这一点也经常被师兄吐槽心态不强。
在这里还是以2019年材料分析题为例,尝试跟大家分享一下宪行专业初试题的解答。该题材料是《网络安全法》关于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规定和《监察法》关于职务犯罪的技术调查措施的规定,问题是材料对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进行限制及其限制的宪法规定、材料规定的执行技术调查措施的有权机关。
首先,分析问题。
(1)第一问核心考点是典型的基本权利限制问题。此时要想到基本权利分析三阶段法(是否落入保护范围+是否构成限制+限制的限制)、宪法文本中的基本权利分类和宪法文本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的相关条款。
(2)第二问核心考点是监察委调查权下的技术调查措施。由于《监察法》很新,关于监察委职权部分的规定其实很多是借鉴了《刑事诉讼法》相关主体的职权内容,技术调查措施就可借鉴技术侦查措施相关规定,包括权力主体、具体手段。在此基础上考虑监察委职权的特殊性,注意与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的协调。此外,与宪法相联系,基本权利作为国家权力配置的消极规范,涉及人身自由通信自由等权利的限制时,要将权力主体、具体手段等限制在宪法规定范围内。
其次,仔细审查材料,确定答题要点。
(1)关于第一问,材料一是关于《网络安全法》45条“发布”的规定,正好张翔老师在2016年9月发布了一篇名为《检查公民通信是谁的权力?》的文章,该文重点分析了《网络安全法》二审稿第46条“发送”的规定。如果没有仔细进行区分,有同学可能会认为自己准备充分,已经看到原题,进而匆匆提笔。要注意,“发布”和“发送”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抓到关键词,才能明确方向。“发布”是公开的,没有特定对象的传播信息的行为,而“发送”是特定的,有具体对象的传播信息的行为。因此,发布信息涉及到的基本权利就主要是表达自由而非通信自由。材料二是关于监察委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规定,主要涉及隐私权(未列举权利)、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住宅自由等。核心要点确定之后,我们可以再从材料中进行挖掘延伸,考虑其他基本权利,例如监督权、平等权。基本权利确定之后,我们开始考虑宪法文本对其进行了哪些限制性规定。由张老师《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一文,我们可知,宪法文本中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可以分为一般限制和特别限制。先考虑是否有具体条款(宪法第39、40、41条等)对该项基本权利进行特别限制,然后再考虑一般限制条款(宪法第51条)。
(2)关于第二问,技术调查措施可采取的手段类似技术侦查措施,故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程度、方式也类似于技术侦查措施。在相关措施会对人身自由、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有所限制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宪法所规定的限制情况,坚持宪法规范,不能借由其他法律轻易授权给其他主体执行相关手段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从上述分析出发,能执行技术侦查措施的机关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借鉴此规定,我们可以考虑实施技术调查措施的有权机关是上述机关,再考虑监察机关是否也可以执行技术调查措施。
最后,组织答案。
第(一)问作答:
1.上述材料对以下基本权利进行了限制:言论自由、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住宅自由、隐私权、监督权。下面分述:
(1)言论自由。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享受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其权利主体是我国公民,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网络发展,网络空间已存在多种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例如发布微博、更新朋友圈动态。材料一关于“公布”信息的管理规定,是对发布的言论进行审查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要采取处理措施,构成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要注意的是,因公布信息是公开的,无特定对象,故该行为属于表达范围而非通信范围,对其的限制即构成对表达自由(言论自由)的限制;
(2)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其主体是我国公民,保护范围随着对“通信”的定义改变而有所调整。材料二规定监察委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参考侦查机关的技术侦查措施,通常包括电子监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录像、邮件检查等技术手段。从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得知,一旦检查来往邮件、进行电话监听等方式,极有可能侵犯公民通信自由;
(3)住宅自由、隐私权。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由上述分析可知,若采取监视居住的措施,还有可能限制公民的住宅自由。此外,隐私权虽未在宪法文本中出现,但属于维护人格尊严的核心权利,也应作为未列举之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4)监督权。宪法第41条第1款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对任何行为的批评权和建议权,对违法行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若表达自由被剥夺,公民亦很难通过网络平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云监督,是对公民监督权的限制。
2.宪法对上述权利的限制性规定。
(1)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根据宪法规定,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规定于宪法第51条,也即一般限制条款之中。具体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国家利益指……,社会利益指……,集体利益指……,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涉及到基本权利的冲突,要解决基本权利的冲突,要……;
(2)对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的限制规定于宪法第40条。根据本条,有权限制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的主体是……,限制理由是……。此外,要运用比例原则对其限制进行合宪性的实质型审查。
第(二)问作答:
执行技术调查措施的有关机关是公安机关。监察委是……(性质、地位、职权等国家机构要素部分作答),技术调查措施属于监察委调查权的一个方面,其性质尚需借鉴侦查机关侦查权下的技术侦查措施加以明确。参考技术侦查措施,技术调查措施的执行主体是……。
04
复试经验
一
英语
今年疫情原因,英语笔试改为作文,面试改为一对一。作文再次惨烈(34分),面试还行(45分),只讲面试心得吧。面试流程是:抽题—读材料—两分钟打草稿—两分钟观点表达—就追问的一个问题进行回答。下面讲一下口语面试经验:
1、发音建议:没事登录每日英语听力听CNN10或者BBC、CNN短新闻磨磨耳朵,时间充足的可以找瑞秋教美式发音的视频仔细练习(我练的美式)。
2、语料资源:人大要求不高,我主要在China Daily网站的opinion栏目找的语料。
3、练习方式:找搭档一起进行一对一模拟面试。前期需要在模拟之前准备答案,答案结构多数为:概括语料内容+正反两方面意见(支持/反对、优势/劣势等)+个人意见(侧重提出改进办法)。多是先用翻译软件中译英,然后再改为符合自己表达习惯的语句进行背诵。刚开始可能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说得慢说很久,没关系,就是要有输入输出的过程,坚持一周效果明显。就社会话题而言,有些答案是万金油,到处都可提及。例如数字鸿沟、地区发展差异、人文挂怀、关注弱势群体等等。就解决方案而言,多可以从法律制度、政府、社会、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组织答案。后期就是正式模拟。开始前两分钟左右给材料,考察应变能力。因此这个阶段要学精简答案,注意语速,练习在规定时间内给出尽量优质的答案。由于前期的大量输入,这个阶段临场反应都不算差。
4、考场反应:万变不离其中,用前期归纳的模板就可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输出量。抽到不会的题也尽量往万金油答案上靠。老师追问问题,如果一时间没有想到答案,可以稍微放慢语速,将老师的问题变成陈述句再说一遍(例如老师问我中国政府为乡村脱贫做了哪些事情?如果自己没特地准备过,可以先说“确实,中国政府目前已经采取了多方面措施来减少乡村贫困问题”),这样说的目的在于给自己缓冲时间。此时头脑中搜索自己的知识储备,迅速分点。接下来,接着上一句废话,开始列举哪些事情。
总之,前期输入很重要,是临场发挥的底气,有了积淀,考场上也要敢说。语速方面不宜过快,要有节奏和条理,这会让听众更舒服。
二
宪行专业课
今年笔试改为开卷,面试为自我介绍+抽题+回答问题+追问。笔试一道大题四个小问,一小时内完成。面试抽题要注意学科特性,宪行专业是包含两个问题,分别是宪法方向和行政法方向。要注意看看行政法,千万不能漏掉很基础的知识点。
1.复习资料:
(1)宪法
A.书籍:黄皮书+林来梵《宪法学讲义》+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李忠夏《宪法变迁与宪法教义学》(部分)+知行法学《宪法学讲义》。
B.论文:根据自己的问题,分专题延伸阅读60+篇。重点论文大概列举:《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财产权的社会义务》、《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审查的区别与联系》、《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等等。我在备考的时候时常感叹宪行专业十分德国化,三阶段分析、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等等,真的让人豁然开朗。有部分论文具有个体性(自己感兴趣),不算是考研重点,如国家所有、党的领导、香港问题。
(2)行政法
行政法准备很仓促,资料少,主要是红皮书总论部分+法考内容。师兄早在4月初就给了方向让准备,例如,让我们重点看了最高院在2019年12月17日出台的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等热点动向,复试中涉及到的行政优益权的问题下文也会提及。但我一直在准备宪法,所以行政法复习不到位,论文也看得很少。
2.准备方法:
(1)输入方面:以自己初试时建构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整理出自己的问题,再根据自己的问题找对应的论文,进行专题式复习。
(2)输出方面:第一,每天及时对自己复习的知识点以论述题的方式进行总结。由于不知道采取笔试还是面试形式,我做了两手准备,以列提纲的形式进行笔头总结,以表达并录音的形式进行口头总结;第二,每天完成师兄出的模拟练习题。师兄提前给题目,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考试流程进行模拟作答。即看到题目—两分钟思考、列提纲—五到十分钟作答。由于我3月底才开始正式复习,在4月初开始模拟练习时,我对很多知识点的掌握仍然处于初试水平,故还是采取了复习知识点的方式,提前准备内容,然后再模拟输出。到4月中下旬才正式临场发挥。
下面提一下每个步骤的细节:
(1)梳理自己的问题。
A.教材。首先,黄皮书的案例有必要看看,并且从这些案例选择中我们也能一窥人大老师的关注点。例如农民案例关乎户籍制度,南京副教授换妻案关乎基本权利的限制。户籍制度是韩老师一向比较关注的,多处文章均有论及,今年复试我抽到的宪法题核心考点之一就是户籍制度改革与选举制度完善的关系。关于“换妻案”,张老师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进行三阶段分析;其次,《宪法学讲义》也可看看。初试前我还用林老师的书做了一份思维导图。由于林书中有较多学者理论的介绍和知识点的延伸讨论,我就侧重梳理这部分以作黄皮书的补充。例如,制宪权理论林书就梳理了西耶斯、施密特和芦部信喜的重要观点。这主要用于帮助理解知识点,进而完善制宪权理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为了堆砌学者观点,这些知识师兄在课堂上也都讲过。
B.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反思以及个人兴趣的推动。开始复习前先听一遍师兄的考前梳理课,整体回顾知识体系,从中挑出薄弱部分。另外,个人兴趣使然,我也从生活中积累了很多问题。例如,由学区制考虑到平等权、受教育权和户籍制度的利弊,由二胎开放政策延伸到宪法计划生育条款的解释和生育权相关问题。其实兴趣还真的挺重要的,面试前一天自我感觉特别差,我就拿出感兴趣的论文看来平复心情。其中看到赵宏老师的《户籍改革与公民平等权保护》,其核心内容就是同票同权的选举法改革。正好,我抽到的题就是论述选举制度的平等权。虽说这个点不难,但是在考场上能遇到刚刚回顾过的知识点,一方面更有信心,一方面也更熟悉知识点,不会遗漏重点。总之,从这些基础出发,我在开始复试准备之前先整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出自己的问题。
(2)以问题为专题,结合教材、法条,主要找论文进行针对性复习。
结合师兄的建议,我自己又搜集了一些资料,梳理了数十个专题,如国家所有、宪法变迁与良性违宪、合宪性审查、平等权、生命权、户籍制度与基本权利、监察委等等。每个专题的拓展要以教材和法条为基础(韩老师尤其强调宪法文本的重要性),以论文为延伸。论文由两部分组成:人大老师和外校其他老师的优质论文。例如,李忠夏老师研究国家所有、秦前红老师研究监察委。我前期积累不够,不是很熟悉每个领域比较出色的教授,为了避免盲目下载,我寻求师兄的帮助,他帮我梳理了相关老师的重点论文。尤其是推给我焦洪昌老师的新作《国家应对紧急状态的宪法思维》一文,对我今年笔试帮助巨大。此外,我自己也在知网等数据库初步筛选论文。由于二战在家,我下载论文的渠道主要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爱学术网站+微信公众号。技术渣学到一个方法,打印—另存为—pdf可以实现页面打印,避免一些论文实在不能提供下载的问题。
(3)每天以论述题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模拟训练。
答题框架基本为总分总的形式,分述时最好只到二级标题以免听众听混。录音是很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自查问题,一方面师兄会及时点评。这样能够再完善自己的输出。宪法师兄出的模拟题质量蛮高的,四月份出了“论述紧急状态”,点评时针对我遗漏的点进行重点提醒。所以我对紧急状态还是比较熟悉,复试笔试考察了这个问题。虽然角度略有差异,但基础知识和重点万变不离其宗。
(4)这些准备到位之后,就是考前的大综合。
分为以下几个部分:A.回顾论文笔记和模拟题笔记;B.按论述题的答法解答自己列举的问题;C.跟着师兄及时更新的复试考前梳理,再次串联知识点,完善知识体系。前期要深,临考要广,不能有明显的知识漏洞。
(5)模拟面试。通过与师兄的模拟面试,我找到了自己在面试时仍存在的问题,这种仿真的训练刺激大脑,到真正面试时能有效避坑。
(6)以上都是讲的宪法。行政法我准备很不到位,基本是依赖师兄推荐的重点资料进行复习。论文我基本没看,这是不对的。幸好考前看了红皮书具体行政行为总述部分和李佳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的补充讲义,这才勉强应付了行政法的面试题。
3.考场表现:
(1)笔试。今年是开卷,应该不会是常态,但知识点全面或者说准备尽量充分,对开卷闭卷都有好处。为了准备开卷资料,我打印了170余份论文、小文章或者其他资料,另加重点书籍。而刚好焦老师那篇文章《国家应对紧急状态的宪法思维》大部分内容都可以被今年的笔试题吸收。当然这篇文章也是师兄推给我的,能有专业知识过硬、热点嗅觉敏锐的前辈带领还是更有效率的。我笔试分数77,不理想。原因在于时间安排不合理,最后30分的题只写了四行。大家注意答题策略。文章链接如下:法学院之声 Vol.1丨焦洪昌:国家应对紧急状态的宪法思维
(2)面试。
A.最开始肯定会紧张。但是要稳住,到后面抽题的时候就是基本回到了知识点本身,就不会那么紧张。找到缓解紧张的方法。我是通过提高音量掩饰发抖的声音,字正腔圆读出来,气势上不能输;
B.注意礼貌。进场退场问好,老师提问的时候微笑对视倾听;
C.回答问题要有条理。具体就是总分总,按点说话;
D.遇到盲点不要慌。可以先说一两句废话,同时头脑风暴搜寻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输出。例如,我行政法抽到行政优益权,这个点我是真的没复习,只在李佳的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的补充讲义里见到过一次。要论述是很难的,我就只有往行政协议上面靠,然后将其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做联系。老师也发现我论述不好了,还追问我成立要件。我当时心里就想,卧槽完了,但表面上还要是微笑着东拉西扯。这时我考虑到红皮书具体行政行为成立要件都有表示意思和法律效果,我想管他对不对,说吧,不然也没说的了。考完真的感觉凉了,但结束后师兄说我分析地大部分还是有理有据的,问题不大,考察的仍然是基础知识。分数出来我也吓了一跳,128是超出预期了,反正就大胆说吧。当然这些跟前期基础有关系,比如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等基础理论,是分析问题的万金油,类似于民法上的民事法律行为。
05
结语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写万字分享比想象中要容易一点。回忆是有滤镜的,我们潜意识会过滤掉一些不快的片段,但若细想,这段路上度过的每个日夜、做过的每个选择都不是轻而易举。“英雄不问出处”是有道理的,但我自知并非什么英雄,每点进步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出处”比别人低,就意味着要比别人经历更多才能有所精益。亲身经历过来,愈发觉得像我这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家庭,资源获取何其不易,个人发展的试错成本太高了,顾虑会比大多数人多很多,而读书真的是我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也因此,我总是把考研看得太重,但过分看重某样东西就很容易长出软肋,心态失衡太阻碍自己正常行进。如果要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可能还能再写个一万字。此处,我就仅展示一部分自己经历过的心酸,如若大家累了、不想坚持了,请想想我吧,你们所经历的,我应该也经历过类似情况(除了感情问题哈),那么参考我的经验教训,再坚持一下,一定可以有好结果的。
备考期间失眠是家常便饭。一战7、8两月黑白颠倒,晚上完全睡不着觉,我实在感觉自己要完了,才寻求同考人大好友帮助。她好心收留我,让我跟她一起住校外,督促我按正常步伐学习。到十月底,我还是崩了,每天回到房间就开始哭,哭到两三点睡觉,第二天起床时间也没个定数,争口气八九点起,堕落时睡到大中午,下午两三点去学校图书馆晃一圈。每次看到图书馆里起早贪黑准备考研的同学,我都感到压力巨大,但行动始终调动不起来。那会儿就已经想,我就看看自己能考多少分,差距有多大。所以师兄问我结果出来哭没哭,我告诉他我真没哭,该哭的早在备考的时候就哭完了,而且前面我也提及过,我直觉蛮准的,考完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已经料到不会过复试线,所以结果在我意料之中。得知成绩后,我最初坚定不二战也是由于这些不堪的日夜实在使我身心疲乏。二战准备过程中,我的睡眠问题有所好转,但偶尔也因为焦虑睡不好觉,褪黑素吃了不少。白天精力不好,就早中晚各来一杯咖啡,喝到11月我都觉得自己要吐了。
二战备考主观题那段时间,我家人生重病,并且因为顾虑家里没钱而选择不去化疗。这对我的打击确实挺大,因为自己此刻的无能而加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我实在恨自己为何没能早点工作。后面学习也就比较消极。各种原因堆积,再加上主观题失利这个导火索,我在12月彻底崩了,史无前例,比调剂都更难,到了每天不起床、不吃饭、不说话,只躺在床上哭的状况。也史无前例地否定活着的意义,否定一切努力的价值,也有想过结束一切。如果不是我妈妈和我好友,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什么样子。考完之后,这种状态也持续了两个月左右。但还好我有超棒的好友,我们境况相似,也就更能理解彼此的困境。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与外界建立联系,试着对日常小事感兴趣,慢慢让生活回复运转。写到这里,真想等她今天下班(攒学费)后就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以前经常做梦,我们分别考上PKU和RUC,然后一步步从贫民走向富婆。现在虽然还没摆脱贫苦状况,但我们至少都往前迈进了一步,未来也要辛苦又坚定地走下去才好。我也一直幸运,遇到特别多人帮助,实在要好好感谢她们。
好了,这就是我的闲话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又坚定地面对困境、解决困境。剔除掉各种活动经历、奖状证书或其他标签的东西,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困境里勇敢斗争,就值得被称赞,就是优秀的人。加油吧!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