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法学丨人大法学考研:初试备考问答系列(一)
温
馨
提
示
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就以下问题对我们进行咨询,我们均提供了专业解答,并经过升华提炼做成问答系列。为确保随时得到更新,问答将在微信公众号菜单底部定期更换,回答大家的问题。对于考研有疑惑的同学,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并随时提问,我们将以问答的方式给大家以专业的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知行法学与你一路成长。
01
入门选择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
法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考哪个好?
法硕全称为法律硕士,学硕全称为法学硕士,官方通用表述为前者偏向于实务,后者偏向于学术。但实践中的情况有所差别,如下:
(1)从就业层面来看,学硕就业情况良好,红圈所、仲裁委、法院等法律专业机构中人大法学硕士的竞争力较强。值得注意的是,名校的法硕(法学)在就业市场一般不输于学硕尤其是较为冷门的学硕。因此,有志于硕士后就业的同学选择学硕和法硕(法学)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差距,未来的道路主要看个人发展和实力。
(2)从学术领域来看,法硕同学升博的人数和比例远低于学硕,因此有志于学术的同学选择学硕更为合适,学术型硕士升博的概率很大,也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未来的学术道路更为宽广。
二
学硕考哪个专业?
衡量报考专业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而言有两个要素:兴趣、实力。
(1)从兴趣的角度而言,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走的更远、更有乐趣。当然,很多同学可能没有明显的兴趣,那可以先学着,因为人大的初试要考很多门。等到学到有了一定实力再做取舍,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很多情况下“兴趣源于实力”。
(2)从实力角度而言,主要是考察各个专业录取的难度以及个人实力。对于一些实力并非特别强悍的选手而言,慎重选择民商法等热门专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02
时间规划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
从几月份开始着手复习比较好?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一般而言,年后3/4月份开始比较合适,备考时间在半年左右(因为中间要减去至少两个月的法考备考时间)。也有例外情况,如果能够全神贯注高效学习,并且基础尚可,三个月考上人大法学硕士的情况也存在,但是要慎重选择。
(1)先修阶段+强化阶段:3月份至暑假前过完一轮专业课,英语做完历年真题;
(2)法考备考阶段:暑假期间准备法考客观题,同时促进对考研专业课的理解,定期梳理总结,但不宜花费太多时间;
(3)冲刺阶段:法考客观题结束后(2020年因疫情原因法考推迟至10月份,为例外情况)全身心备战考研,对方法、热点、重点、体系等进行回顾整理和总结,同时需要加以高强度的背诵和热点的分析,最终以饱满的姿态走向考场。
纵观上述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其实在于“先修阶段+强化阶段”,功夫在平时,不能寄希望于最后两个月简单背背记记就能考上人大,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二
备考时间每天要几个小时?每天几点起床比较好?中午要午睡多久?晚上几点回宿舍?
每日的作息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差异很大,但是都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升考研备考的时间。每天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间块:上午、下午、晚上,若干个时间点:路上、打饭时等,大的时间块用来集中学习较难理解的知识,小的时间点用来零散学习容易理解的知识。早晨起床应当不晚于9点,中午须有午睡,才能保证白天精力充沛。晚上10-12点之间回宿舍,并进入睡眠状态。
(1)在暑假前,一般每天备考应当从4个小时逐渐提升到8个小时,逐渐摆脱本科期间养成的坏习惯,逐渐进入考研备考状态。这个阶段切忌一曝十寒,“学一天放松三天”“一下子学14个小时”的做法和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循序渐进,逐渐摆脱手机和外界干扰,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
(2)法考备考阶段,每天从8个小时提升到12个小时(绝大部分人12个小时就是极限,不要拔苗助长),经过大量师兄师姐经验表明,法考后期平均每人每天的学习时间基本都在10个小时以上,否则无法应付法考。
(3)考研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延续法考期间留下的状态就可以,每天维持早10个小时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法考结束后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放松几日,因为后期会出现疲惫,保持基本状态就好,不要逼自己太狠,否则适得其反。
此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学习时间分为“有效时间”和“总时间”,只有当全神贯注、不看手机、深入思考的时候才能算作有效时间。以上的概念均采用“总时间”,所以大家还应当关注的是如何在确保总时间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有效时间,重点在于:不拿手机、摆脱外界干扰、采取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等,不断提升有效时间的时长。
三
毕业论文、期末、法考、考研时间如何分配?
法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采用狭隘的眼光和零和博弈的思维去看待上述几项任务之间的差异,虽然几项任务各有不同,但是共性大于个性,只要方法得当就能融会贯通。
同时在时间管理层面,要区分好: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这四个维度,把握各个阶段不同任务的先后次序,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例如:如果是二战考生,在毕业那年的4月份无疑是毕业论文最为重要,否则无法毕业,考研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是一战考生在8月份法考的关键时刻,当然是法考重要,就不必再学习考研政治,有舍才有得。
四
专业课、公共课时间如何分配?
总体而言,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政治追求性价比,英语重在细水长流。根据这一原则,专业课的时间应当占到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之间,并且确保不低于五分之三的时间(单纯从分数来看专业课也能占五分之三,实际重要性还要高于这个概率)。
英语和政治因人而异,有些名校本科的同学英语水平很好但是法学思维未必很强,这时候可以把英语的时间适度让渡给专业课;有些同学英语很好但是政治很差,高中也没有学过,这个时候需要留给政治更多的时间。
03
方法渠道篇:分析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
要考多少分才有把握?
根据今年来人大法学考研初试分数线来看,总体来看360以上较为稳妥,但也有大小年之分。“求其上,得其中”,为做好万全的准备,大家应当做好370+的目标,向着这一目标努力,才能够游刃有余。
二r
从哪些渠道可以看到热点?
热点的获取渠道很简单,除了全国人大网、中国政府网、最高人民法院等官方发布平台之外,中国民商事法律网、中国宪治网、明德经济法、人大刑法、法学学术前沿等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国法学、法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均可以看到最新的热点推送,需要法律人保持关注和敏感度。
当然,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获取信息很容易,关键在于分析和判断信息,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和拼凑。对专业知识的分析研判能力是教育机构的立足之本,知行法学去年为大家出了考前理《理论法学分析研判》和《应用法学分析研判》,今年将一如既往为大家持续分析并在微信公众号推送部分重点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教学相长。
三
要不要看法学名著?看哪几本?
(1)对于初试而言,不需要看名著,因为在当前人大法学考研的模式(6科同考)下,每门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2)对于复试而言,各个专业教研室老师的论文和经典专著需要有所了解,个别论文和专著需要精读,在复试资料分享中会给大家列明,但也应当注意点到为止。
四
要不要做笔记,怎么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笔记甚至书本都会有缺陷,而法律人的体系化倾向不会容忍这些“缺陷”的存在。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不同,应当做笔记,才能做好知识梳理。
此外,大家可以用好荧光笔,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暗号”,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盲点的把握。
04
综合习惯篇:自律即自由
一
要调剂还是二战?
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很多机构都会强调学历的重要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任何问题均应当在自己当前环境下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因此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
(1)从长远来讲,硕士学历乃至博士学历是大势所趋,是进入社会前的必备装备,因此一定要读研甚至读博。
(2)但是从短期来看,盲目陷入二战甚至三战的状态并不可取,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如工作一两年之后再考研、调剂到一座还不错的学校等都是可取的,不要逼自己太狠。除个别年份外,调剂一般不会有太好的学校,此时所谓的好学校主要就是指好城市,法学作为上层建筑很受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影响,因此一座好城市基本就决定了该学校法学专业毕业学生的前途和上升空间。在全国范围内通吃的法学院校并不多,即使是人大法学院在南方一些城市并不能确保比本土学校的毕业生更有优势,当然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
二战甚至三战的同学,在出发前请一定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出发,以及充分预料到这条路上的不确定性,如果已经预见并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知行法学团队欢迎在梦想路上拼搏的你。
二r
大家都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进行备考?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战,需要大家久久为功,才能踏平坎坷城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知行法学团队师兄师姐为大家提出三个建议:
一是研友固定:最好有结伴而行的人,单纯的学习关系更佳,大家彼此之间在信息上,知识点的理解上能够互通有无,互相咨询,陪伴你度过这段岁月的人才是最珍贵的人。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要小肚鸡肠或者斤斤计较,大家在一起备考期间学会宽容、理解,才能一起走得更远;
二是时间固定:最好能够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每天固定的时间去学习,固定的时间去休息,劳逸结合,这样不会感觉到很累,自律即自由;
三是地点固定:大家本科期间习惯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实这是一种很没有效率的做法,考研和法考期间大家需要在固定的考研自习室或者图书馆长期驻扎,身稳则心稳。在此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学校复习,是首要的保证。大家在经历了疫情之后也可以明显发现一个道理:在家学习的自制力是不够的,原则上不要脱离校园、图书馆和自习室这三个学习场所。
三
对于复习安排,几门课同时进行复习与复习完一门之后再复习下一门这两种哪个更好,或者说各有什么利弊吗?是不是还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整比较好?
一般而言,建议大家每天学两到三门专业课为宜,同时做好难易搭配和兴趣搭配,比如民法和刑法原则上不建议放到同一天学习,消化不了也是徒劳无功。此外,还应当注意的是,每门专业课每天学习的单位时间段不宜太短,尤其是对于思维量比较大的学科,如果仅仅刚学了一个小时就收场,思维还没有展开,其实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至少应当在2-3个小时以上。
当然,以上仅为原则。法谚有云,有原则必有例外,尤其是在后期冲刺阶段,当大家对各科的专业知识已经比较熟稔的时候,利用一到两天集中学习一科,或者每天同时学习三到四门,也并非不可,具体还是要看个人实力和学习习惯。
四
如何检验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成果?
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因人而异。具体列举以下几种方法:
(1)回顾体系法:闭上眼睛尝试是否可以把该章节的知识复述出来,保证体系完整和逻辑完善,如果能达到说明学习效果很不错;
(2)闭目回想法: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当失眠辗转反侧之时,可以回想白天所学知识,如果在这种环境下还能思考专业知识,那么进入考场后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脑子短路”这种状态;
(3)讲解复述法:对着自己的研友或者对着墙、微信等,就像面壁的达摩祖师一样复试自己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如果能够给别人讲出来,基本上就证明自己已经理解了。
五
看不进去书怎么办?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并且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问题的时候,说明心不静,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你上一刻学习的地方,继续学习。哲学中主观唯心主义告诉我们:有些问题,你拿它当个问题就是个问题,你不拿他当问题的时候也就不是问题了。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直接扫描下方微店二维码购买,同时添加客服微信(微信号:ruclaw59)并将截图发送过去,登记报名后进入相应的微信群。报名事宜请咨询官方微博:知行法学,微信不接受报名咨询。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