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法嘉谈|一枚法律人的旅行笔记,有多不同?

江瑛 法嘉LAWPLUS 2022-04-11



作为一名法律人来说,“总法律顾问”意味着时光与经验的沉淀,意味着资历同智慧的兼具!

他们就像是大海中的灯塔,天空中的明星,指引着法律人努力的方向。

其实——他们还实力与文采并存,有一颗笔耕不辍的心!

“总法嘉谈”专栏由此而生。

我们将收集总法律顾问们的笔墨佳作,感受他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专业素养和人生智慧。

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读法律、看人生、观世界。

来源:律商视点

一枚法律人的旅行笔记,有多不同?

7月有机会去了趟北疆,大自然的瑰丽和辽阔令人陶醉,但大饱眼福后满脑子竟联想起法律人的事儿,于是在途中就有了这篇略显不同的旅行笔记。


#1

兴趣和平常心

这次本以为能好好去北疆看看鸟,特地带了观鸟攻略和图鉴,结果到头来眼高手低,除了拍了一些普通菜鸟,一身疲惫,一无所获。

其实,说起观鸟,自2017年自然导赏班入门,认识了观鸟的各位大神和小伙伴,开启了自己与自然的这一场对话。自己开始参加些鸟类调查,感谢各位老师带着我,无论酷暑严寒,一次次走向林子深处,在静谧的林中探索乐趣。2018年的版纳之行,让我对自然和鸟有了更深的体会,结识了亦师亦友的伙伴,也与版纳植物园结下了不解缘分。之后去青海观鸟,去北海冠头岭观测猛禽迁徙,去重庆金佛山观鸟,打酱油参加了几次市民观鸟大赛,做了一些观鸟和自然保护的公益活动,总觉得入了些门道,但和那些资深观鸟人士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不过,这不影响我喜欢。我喜欢野外观鸟,但从不给自己制定观鸟加新的数量目标,我只是单纯地喜欢观鸟时那种忘却周遭一切的专注,那种内心与自然产生深刻联结的美好体验。

观鸟这件事,让我得出了对法律人有关的两个结论:

一是永远不要拿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有了几年的粗浅经验,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像专业人士那样指导他人。不在那个赛道上,可能永远无法知道这门学问的精深。我们法律人想着如何跨界,了解商业逻辑,了解财务税务,都是很好的事情,能帮助我们在解决法律问题时更多地站在业务角度考虑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以为读了EMBA,拿了几个资格证,就可以代表业务或财务或税务在具体问题上作决断。除非是转行,否则,所有对商业的理解是为了我们提升维度, 不以“唯法律风险论”(除了合规),把法律评估放入更大的商业系统中做综合判断。

二是这世上的事情,不分工作还是生活,只分喜欢做还是不喜欢做,值得做还是不值得做,有能力做还是没能力做。

把自己喜欢做的、认为值得做的、也有能力做的事当成一个目标,你会更加享受当前的工作。法律工作不同于其他,不要以为记忆力好,能应付司法考试,CA/NY Bar,就能“装”着喜欢,一直走下去。十年如一日的法律工作,越到后面,我们越装不出来,只有内心真正的认同和热爱,才能支撑我们走到最后,越来越自如。

讲到这里,我想多讲讲做事的心态。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当你特别在乎结果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发挥得不好。比如我们在射箭,瞄准的是靶心,但如果你想着“我要拿十环”的话,其实不容易发挥好。工作中也是如此,当我们带着预期的时候,就容易动作扭曲。“我应当如何如何”,如果你在乎自己或者他人的预期,那么你在思考或者决策时,多多少少会受到束缚。各种各样的标签都会带来心理负担。

大多时候,人在没有偏执或者杂念的情况下,都能够有很好的判断。我特别喜欢佛家常说 “本自具足”。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出非常之事。

此外,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个小我,不断地拿出来跟别人比,如发现别人比自己高,心生嫉妒,如发现别人比自己低,又可能心生傲慢。其实我们真的想一想,我们不断拿出来跟别人比的那个我,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吗?我们在法律圈里所有的职位、身份都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吗?如果我们沉溺于这些外在的身份地位,就是佛家说的“住相”了。只有抛开我们所有的身份、地位,剩下的那个“本自具足”的心,才是我们的真实面目。我们说“如意之心”,就是在不断地求得自身的如意。在求如意的情况下,事物的真实意义,不会向我们呈现,因为不如我们意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排除了,把它看成是不好的东西,如我们意时才是好的东西。例如,我给自己观鸟加新鸟种设定一个目标,如果这次新疆之行没有达到期望的鸟种,就没如意了,就生了“如意之心”。如果,我们能摆脱这些既定的目标,只是纯粹地观鸟,加新也好,没加也好,都是观鸟的一种体会,那就能接近 “如如之心”。“如如之心”就是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领会体察这个事物。所以,我们要将自己那颗“如意之心”换为“如如之心”,正所谓“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最后,讲讲兴趣,我觉得,我们法律人也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新兴趣,人生才更有动力不断进步。我们法律人不只是要成为T型人才,还应该是π型人才。

T型人才既有自己精深的领域又有广泛的涉猎。而π型人才既有自己精深的领域和广泛的涉猎,还额外拥有一种自己的独特优势,也就是比T型人多的那一条腿。他们有两个足够深入的技能,第一技能与工作相关,第二技能与爱好优势相关。


#2

能力与改变

在喀纳斯,当地图瓦人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名叫“苏尔”的口笛。这种口笛是用一种图瓦人称为“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杆经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看上去极为普通,但吹出的声音却美妙而又神奇,仿佛将人们带回遥远的过去。据介绍,“苏尔”的制作有其特殊的要求,长度须达到50厘米,只能有3个孔。但苏尔的3个孔能吹出五六个音,而且它的吹奏方式也很少有,是开口吹的,靠舌尖来控制进入苏尔的气量,同时吹奏两个声部。

曾经在喀纳斯既会制作又能吹奏这一乐器的只有一位名叫额尔得什的图瓦老人。老人从13岁开始学苏尔,学了7年才算完全掌握。他曾自行创作编奏的曲目多达几十首,例如《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雄伟的阿尔泰山》、《黑走马》等。遗憾的是,老人在2006年因病去世,其独有的吹奏技艺少有后人传承。那天给我们表演苏尔吹奏的是其中一位年轻的传人。据说,这位年轻人花了三年的时间跟着这位老人学艺,学得很快,而且他意识到要让美丽的苏尔音乐被更多人知晓,让更多人了解这种传统民族乐器的重要性。为此,他开始学汉语,向更多来喀纳斯的游客展示苏尔音乐的魅力。

在我看来,这位年轻的苏尔传人是定居在中国的2500多个图瓦人的一个缩影。传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士兵的后裔,近四百年来,这支在中国的图瓦人定居在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畔,基本保持了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但最近的十年,他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喀纳斯这片土地被不断开发,道路的开通,网络的连接,让喀纳斯这片壮美辽阔的土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让这里生活的图瓦人,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是的,他们面临着改变。

现在,年轻的图瓦人不再像父辈那样靠游牧和狩猎为生了,他们开始向外探索,开始经营旅游、餐饮、酒吧、住宿。他们文化程度不算高,但他们勇于抓住了机遇,开始学习汉语,学习商业管理,学会多语言的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商机和资源。在喀纳斯老村,你会发现,有些图瓦人的小木屋经营得风生水起,门庭若市,而有些小木屋却略显荒芜冷清。你能明显感受到,在变化面前,人的主观驱动力量无穷。



在这里的几天体验,给了我几个思考:

对我们法律人来说,一个人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步有多快。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我们在忙于学习各种知识和法条的同时,是否也应思考,什么才是我们重要的可迁移的底层能力,让我们不用疲于奔命地学习具体知识,却能在快速变化的赛道上应对各种处境,即便我们对该处境尚未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确定性思维,学会在无常中寻找有常,在有常中等待无常。让变化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每当我们对事情有一个负面看法,可能只是因为我缺乏一个建设性的视角。在图瓦部落,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他们也曾一度不安,但更多的图瓦年轻人看到了环境变革下图瓦村的新机遇。虽深处VUCA时代,但,我想说,我们身边其实充满了确定性,只不过,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样子,就是觉得世界变了,此前的经验没用了。但只有站在不同的维度,才能理解变化,也只有理解了变化,才能够应对变化。


#3

我们“以为的”意义

这次北疆之行,也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修行。本已规划好此行与孩子一起游玩和欣赏的路线活动,不料旅途中小朋友认识了好朋友,几乎全程都和他们“混”在一起,玩飞盘,狼人杀,做游戏,完全打乱了原先的计划,熊孩子对于那些设定好的人文知识点几乎没兴趣,大美的北疆风光仅有几分钟感慨赞叹之后就忘到九宵云外,沉浸于嬉戏打闹中了。这让我觉得着实可惜。

不过后来,自己也想明白了:所有大人以为的旅行目的,从头到尾都是不真实的。孩子眼中的旅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孩子应参观珍贵的人文古迹,但在孩子眼中或许她只愿意对着墙角边一棵野花发呆。我们用华丽词藻铺设好的旅行意义:“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思考别人为什么活,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旅途所见与内心所遇结合起来,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更多的是我们“以为的”。

我们需要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自己。我们唯一且重要的任务,是在出发时就把他们领上正路。

路途中的风霜雪雨、打怪升级和彩虹花海,需要他们自己去直面,去感受,去见证,去记录。这是生命本身,自带的任务。

我们的法律工作不也是这样么?无论是我们每次给业务做的法律和合规培训还是法律意见,如仅是从自己角度去想他们应该在培训中或我们的意见中获得什么,而非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我们给的也只是“以为的”的意义。虽然有时我们需要这些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关注这些工作对他们来说的现实意义,要把体验还给他们,让业务更好地去感受、见证和理解我们背后这些法律工作对他们真实的意义,我们唯一且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业务引上这条正确的方向。


#4

波浪和地图

到了向往已久的禾木村,竟然觉得有一点失落,因为这里的禾木古村早已不是当初古朴原始的状态了。就连这高山里盘旋的黑鸢都已开始迎合人类在景区街道上表演喂食了。感觉喀纳斯这片“神的自留地”也开始被过度地开垦了。

直到乘着船前往喀纳斯湖三道弯的深处,然后游轮关掉马达静静地停泊在湖中央,船儿随着喀纳斯碧绿的湖水微微荡漾,四周是广袤的雪峰山峦,绿绒毯般的草甸,墨绿深邃的冷杉树林,一望无际的冰川湖水。一片葱翠和宁静,只有风声和高空雄鹰的偶尔几声鸣叫。这时竟然有点“遗世独立”的感觉,感觉很美。

那一刻给我的感受是:有人用热闹填补空虚,有人却更以独处成就自己。

凝望着湖里泛起的层层波浪,我想起曾经一个佛学上的比喻:我们的喜怒哀乐,就像是这湖里的浪花,人一起心动念,就有了风,风吹起了浪花,生命情感中的心念不断,我们的人生处境就如这浪花一直起起伏伏。但湖水本身就像我们本自具足的心,不会因为浪花的起起伏伏而增增减减,它是无生无灭,不增不减的。所以,我们在看到每一种喜悦,愤怒,悲哀时,我们要看到这背后的真实。虽然是风造就了我们生命情感的起起伏伏,但这情感背后不生不灭的本质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实,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余生不长,取悦别人不如强大自己,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作为法律人,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有时会感觉自己越来越笃定,不是因为自己外在变得有多强大,经验有多资深,而是自己不想取悦周围了。允许很多事情顺其自然发展,允许自己对不感兴趣的邀请、不重要的会议说不,允许业务有时不听我们的法律意见(等出事后让他们自己总结教训)。这并非说我们更加消极,而是更加放松。放松时,手中能握住的沙子更多了,动心起念的浪花更少了,自己的心性被看得更清楚,外界对我们的尊重不会因此而降低,反而可能会更重视。

登上观鱼台远眺这喀纳斯湖,湖水倾泻而下,在山谷中蜿蜒,形成了卧龙湾、月亮湾等秀丽绝伦的水湾河滩。时而巨石密布,水流湍急,浪花四溅,时而河面宽阔,水流缓淌,绿草如茵。闭上眼睛想象着它继续在视野的尽头一路奔腾向南,流向布尔津县,变成布尔津河,流入额尔齐斯河,穿过哈萨克斯坦斋桑湖,来到俄罗斯汇入鄂毕河,最终注入北冰洋。

这张奔腾图就像我们的心流,我想我们法律人每个人都应在心中拥有一张思考地图,引领着我们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中如何行动和决策。在所有具体行动和事物的背后,我们要看到更大更高的系统,了解这些行动和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连结,这张地图能在任何时候支撑我们走得更远,更久,更加坚定。


注:本文中所有插图以及封面图片均为作者摄影作品


江瑛

北欧知名公司中国区法务总监

中国区管理层成员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

江瑛拥有十四年在律所执业以及世界500强美企和北欧公司法务工作经验。获中国和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华政法学硕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LL.M.(获科技法和商法双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沪考)。上海市律师协会特邀委员,律协公司和商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外资企业法务专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中国欧盟商会网络安全法、竞争法、法律与合规工作组成员,国际隐私认证协会(IAPP)会员并获CIPP/E和CIPM证书。


往期链接:

🔗总法嘉谈 | 写在六一:《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案施行,数字时代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近期热点活动

律师如何正确地“拼命”和“革命”,以至可以“改命”?

2021年度·卓越法务与合规精英班招生简章

全明星天团!剧透2021年度的卓越法务与合规精英班导师阵容!

“沪航”贸易高质量发展之出口管制专题培训顺利举办

数字经济与全球数据治理系列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期热点文章

看过来!律师也可以在这里搞事情!

中年好友范仲淹

品牌方应对代言艺人舆论危机的法律难点及对策

成功者的第四个特征,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律师的四天值多少?这门神仙课程值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