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嘉谈|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1
前言
2023年最火的词无外乎是ChatGPT。过去几个月,它几乎获得了互联网史上最密集、最大量级的关注,甚至有不少人称因为AI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忧AI会让人类面临失业,甚至生存的危机。
那么,AI能取代人类吗?
想必大家和小助手一样,最近被各种跟AI有关的信息“轰炸”,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感觉“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作答。恰巧,最近小助手在朋友圈看到汇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嘉导师赵芳律师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视角持续地解答这个问题。小助手此前在很多平台看到过不同人的解答,但赵芳律师的解答留给了我极大的遐想和思考的空间,小助手从中受益匪浅。所以,今天我想把她朋友圈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助益~
(截止今天,赵律师朋友圈内容仍在更新ing,故今天将前7日的内容呈现给大家。赵芳律师对该问题的更多观点,我们将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法嘉lawplus公众号~)
(图片来源:小助手与ChatGPT的对话)
LAWPLUS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 Day1
感觉最近大家简直和ChatGPT干上了,各种层面,我也深受其累,其中一个累就是要感受大家的焦虑层面:Termiantor这可就来了,人类怎么办!什么怎么办,凉拌。
其实我是毫无担忧的,因为我有自己的底层逻辑。但是我也希望减少身边人的焦虑痛苦。所以,突发奇想,就写一个关于AI的朋友圈小系列吧。占星师说今年是我的“输出year”,要用自己的平生所学为人解惑。好的吧,我听从“命运”的召唤。为此我还把票圈三天可见改成了一个月,可见我是打算一个月结束写作的,欢迎追阅,过时不候。
今日开篇,其实也没想好究竟写什么,但是可以从生与死的大话题谈起。暂时性的,AI不可能取代人类。为什么说暂时性的,按下不表,后文输出。说AI不可能取代人类,首先因为,如果AI不能像所有的生物一样有“生与死”,则AI系统本身是一个“死掉的”结构。只有能“自迭代”的系统,才是真正有活力的系统。能“自迭代”,就是具有生命。有生命的系统,叫生物。
按照人类的说法,似乎所有生物都畏惧死亡向往生命,其实这是人类一厢情愿的低等想法。只有人类才那么畏死向生,害怕衰老,往脸上打玻尿酸。动物对于生死的观念远比人类健康:死是生的一部分,只有系统内充满死亡,才能确保系统内永远存在勃勃生机。
一个不会自己自动运行生死、安排迭代的系统,是极其脆弱的系统,这种系统也没有未来。所以害怕AI掌控世界替代人类,首先要想一想,AI有生死吗,怎么生怎么死?如果AI没有健康的生死系统,别怕,他们没有“活着”,他们是“死的”。一群活着的人为什么要怕死的AI?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 Day2
昨天说健康的生死交叠,是衡量一个系统能力的关键要素。Why?以人类为例,在我们整体不死的情况下,身体各个层面不停发生死亡和再生。皮肤更新周期28天,指甲6-10个月,肝细胞5个月,头发3-6年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总体上每七年,人体焕然一新。不停死亡是人体保持健康与活力的必备条件。没有各种小死,人类无法祛病延年。各种各样的小死是每个人应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和内在情况,并保持生命的前提。不独人类,生物皆如此。
所以,AI要不靠人类介入,成为一个无需任何外力参与而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得先学会怎么在保持小死的情况下不大死。这是生命的奇迹。人类现在理解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人类若不懂又怎么教给AI呢。而在人类不停小死的情况下,人类却似乎觉得自己从没死过。细胞已经都死了无数回了,死掉细胞的记忆却传宗接代,都在脑海里。十年前手被割破,伤好了,伤疤也不在了,疼痛的记忆却栩栩如生。我们却一直觉得自己是同一个物理性自己,从未发生变化。How could that be possible?
💌 Day3
昨天说到人的一生中身体物理层面各种小死,人却浑然不觉,意识上感觉仿佛物理性生命从未中断过。为什么会这样呢?要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肯定要谈论什么是意识。所以什么是意识呢?
现代科学到现在不知道意识是何物,至多定义意识是一种电子类型的脉冲。但显然这将意识又物质化了,更加增加了人类感觉命运无常的痛苦。因为人连意识都不过是个电子脉冲,人死灯灭,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生命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However,这个答案对吗?很显然不对。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地球上所有物质的基础构成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人的物质构成基地并不比桌子更高级。那么为什么桌子没有形成人一样的“意识”(当然桌子有意识,万物都有意识,此处按下不表,后文再说)。假如说人类的意识是电子脉冲,那么为什么单单人身上的电子要发出这样的脉冲,其他物质的电子却不这样脉冲?电子有脉冲现象就能证明意识是物质产生的?如果人用蜡做成一支蜡烛,人点燃了蜡烛,蜡烛发出火光,就证明火光是完全物质现象,和其他因素毫无关系?多因一果,只看到果,就能推出所有因?所以电子有脉冲现象就说明意识是物质?意识是物质吗?当然不是。意识是意识,物质是物质,物质不能产生意识,但意识能操控物质形成。所以,如AI本身无法产生意识,则AI无法取代人类。但是意识又是如何产生?很显然,意识的产生原因是人类终极谜题,意识的产生是一盘很大的棋。
💌 Day4
昨天讨论了意识属性问题,说意识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我的回答是:意识是非物质。好,很显然,下一个问题通常是,请问你怎么证明。这个问题似乎很难,但其实很简单。
你觉得我本人有意识吗?大概率你会说有。那么,你既然觉得我有意识,你是怎么证明的?下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有意识吗?大概率你会说,你有。既然你觉得有意识,你怎么证明你有?当我们在谈意识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意识是个不可见的。而我们在谈证明的时候,我们都在谈可见:我们在谈所有人都能看到、听到、感受到、并固化为一个普遍标准的东西。任何能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东西都是粗重物质,而粗重物质是由看不见的精微物所构成。当我们在谈轮意识时,我们在谈论看不见的精微层面,而大家总要求用下层逻辑去证明上层逻辑,how and why?
你之所以知道自己有意识,是因为你的意识知道你有意识。你之所以认为我有意识,是因为你的意识判断我有意识。你的不可见精微意识在内在作出判断,即我这样一个同级别的生物,有意识存在。需要证明吗?不需要。你把我剖开也不能看到我有意识。你在我身上套多少机器证明我有电子脉冲也不能证明我有意识。你说我有意识是因为你相信我有。其实世界上大部分东西不能证明,不要用逻辑那一套套住全世界。
That is exactly why AI不能也不会统治世界。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AI只是一套可见的逻辑。
💌 Day5
之前说到意识是非物质性的,以及世界主要靠认识,不靠证明,特别是不靠逻辑证明。在继续讨论意识之前,谈一下什么是逻辑,以及逻辑是怎么形成的。
逻辑其实是一种“伪”真实。逻辑形成的过程是:人通过内在的意识观察外在的世界后,在内在先形成一种认知。此后,人将这种认知的一部分表达于外,以一种能被别人感知的载体(“语言”,而语言有无数种类)描绘这种认识下的规律。因此,逻辑是人认识世界后,根据自己的认识所总结的规律。这种规律首先是产生于主观的,然后表现为“客观”。逻辑是时间顺序的,因为人类使用的语言建立在时间顺序上。
正如大家看到的这篇小作文,所有的语言先后而出,顺序排列。当人类要表达逻辑的时候,也不得不遵循语言顺序。而语言顺序本质上是时间顺序。这恰好证明了语言和用语言表达之逻辑的极其有限性。因为首先,时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太复杂,按下不表,后文再输出。其次,世界上事物的发展有“同时性”,一秒之内发生万千事,人类不可能瞬间认知上三千和下三千世界所有的一切并总结规律,形成逻辑。因此,逻辑是一个线性布局下、非常有限的、焦点集中的、单一视角规则总结。
逻辑有它的意义,但是逻辑不能代表一切。逻辑不能表达同时性,不能有效表达具体事物之上无形的内容,比如感受。这是为什么艺术存在。艺术是穿越逻辑的。艺术是对于同时性的一种表达,比如绘画和音乐。语言如何表达同时存在的山水?语言如何表达一瞬间发出的八个音符?因此,用语言形成的科学不代表一切。一切不能均以科学代表。此处的科学仅仅指现代科学。因为到现在为止我的小作文所描述的,都是一种科学。科学的本质是“认识论”。但现代科学已经将科学简化到除能“客观证明”之外都是伪科学的这样一种狭隘观念。但不管是什么现代科学,都必须以语言表达。数字、公式、代码都是语言的一种,都是具体可见的时间顺序逻辑。AI是逻辑的产物,但AI当然现在可能在做超过逻辑的事,比如绘画,但那是用逻辑表达的绘画,绘画与绘画之间也有本质的不同。这个目前说也太复杂,按下不表,后文输出。但由上可知,现代科学的局限性是巨大的。
我没有否定现代科学的意思。现代科学是人类探索的一种。人类确实要发展科学和不断探索,但同时也要知道科学的巨大局限性,以及不能将科学作为衡量世界的一个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
💌 Day6
饭时间继续写小作文。昨天谈到逻辑的局限性,今天继续谈“知识”的局限性。中文中“知识”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可以借用来说明人类认知的方式,以及为何知识是局限的。知识是“知”+“识”,先知后识。
那么,如何“知”,又如何“识”?
人有一个内在世界,即主观意识。人的主观意识以人的物理存在为界,观察到有一个自己,以及有一个“自己之外”的外在世界。因此,“知”是人通过主观意识去“感知”内在和外在的过程,所以“知”首先是一个主观过程。“知”后,其次是“识”。“识”就是区分。其实世界上所有知识都是一个“区分”的概念。所谓的“定义”,其实就是将所定义的内容与其他内容相区分的过程。
无论是牛顿第一定律、颜色、花草等等,you just name it,无出其右,都是将所定义之物划一个范围,区分于其他内容。所以“识”就是“识别和区分”的过程。这个过程,依然是主观的。好,无论是“知”还是“识”都是主观的,首先都是由人类意识在“内”完成的过程。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那么强调客观贬低主观,并且将客观作为判断世界的唯一标准?所有的知识可都是从主观而出的。好,继续返回说“知”。
人类的“知”是“完全”和“正确”的“知”吗?显然不是。人的“知”首先取决于感知能力。现在有很多科技手段辅助了所谓的感知能力,但那是“知”的极限吗?显然不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纠错史”,每一天大家都有更新的认知,发现“今是而昨非”。但是我们又很扭曲的觉得自己从未错过,科学从未错过。科学可一直都是错的,一直都在纠正自己。那么,有什么真正的“客观标准”,并么得。
因为,人能感知到的太有限了,沧海一粟。施一公是不是告诉大家人类目前能认知的物质只有宇宙物质4%?其实也是高估了,(典籍告诉我们)远远不到4%。物质并不仅仅有可见物,还有不可见物。不可见物占物质的绝大多数。任何物都是能量所构成,能量是物的一种。人现在能感知到很有限的不可见能量,更谈不上“有效识别”。知而不识,知的范围极其有限,识的范围也很有限。所以,人类的“知识”非常局限。
刚才谈了“知”有问题,下面说“识”的问题。
在人类有限的“知”的范围内,每个人的“识别”能力也千差万别。王昱珩能识别水的表情,我本人紫白裙子都只能看出白金色。即使是同一种红色,科学家都没法证明每个人看到的红色,同一种红色。事实上,每个人看到的红色都不是同一种红色。因为,“识”也是主观的,能不能作出区分,以及作出怎样的区分,是完全主观的能力。所谓的判断力也是一种识别能力。众所周知,每个人判断能力不同。所以,“知识”的整个内在过程,都是完全主观的。
理解知识的源头是一种完全的主观性,以及理解这种主观存在极大局限性,然后才能继续谈现在所谓的大众“公共知识”是怎么主观转“客观”的。以及所谓的客观有没有“真理性”。答案也是,显然没有。
💌 Day7
午饭时间继续小作文。重新说一下我的主题,我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和人的关系。但要讨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首先要了解“人”是什么。人和物的最关键区别,就是人有意识。所以这个系列就是在探讨,人类意识的本质。
昨天讨论了“知识”产生的源头,即主观层面,今天讨论知识的主观内容产生后,如何“外化”形成客观内容。
人作为主体,观察和感知“客体”( 自身或者外界)后,在意识层面上形成了“认知”。既然有认知,就有认知的内容,因为昨天说了,认知就是一种“区分”能力(discrimination,分辨力),即将所认知内容与其他内容相区分的能力。人对世界产生主观认知,其实本来已经足够充分,但是,当人需要和其他人分享这种认知时,则需要把主观意识上的认知“输出”,让这种认知进入外部世界,从而被其他人所“认知”。这个“输出”的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科学领域下所认为的“客观知识”。但当人输出之后,主观的内容成为客观之后,别的人要认知这个“客观知识”,则又会重复之前的一整套“内在主观过程”。所以,同样的客观内容,一千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到同一个哈姆雷特而在内在形成的主观内容,都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原因,也是可以解释的,但是依然过于复杂,按下不表,后文输出。
所以,根据上述,请了解,客观知识产生于主观,是主观的产物。而虽然客观知识产生于主观,但请进一步了解,客观知识的“区域边界和内容”均远远小于主观认知。我们每个人只要反观自身“输出”的过程,就可以清晰得出这个结论。
当我们内心有个想法,想对外表达时,我们能够输出的内容,小于及不等于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输出,要远远逊色与内心的想法层次和感受的丰富。好比大家一起看烟火晚会,我们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象,想要对外描绘,但即使用最华丽的词藻也难以形容感受的万一。即使用最详尽的画笔,也不能完全复原人眼的景象。即使用像素最高的照相机,也爬不到人眼像素的高度。更不要说世界上绝大部分人主要一句卧槽走天下。所以,人类对外输出的内容远远小于内心认知的内容。这也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存在一个完美圆形的原型,但人类在物质世界画出的圆,永远不可能那般完美。
真正“完美”的认知,存在人类意识之中,不在外界。而完美之所以要双引号,是因为意识永远在超越这种完美。意识无所不能,因此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最大的能。外界的知识,只是人类用可见的“工具”,所集中外化的,可见的知识,这种知识只代表主观认知当中“非常有限的部分”。
作者介绍
赵芳
汇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法嘉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导师
赵芳律师是汇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也是法嘉《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课程的导师。
赵律师执业已逾二十年,她曾代表客户在最高人民法院、各省和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国内其他各级地方法院处理数百起诉讼案件。她所处理的案件涉及各行各业,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跨境投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能源、交通、电信、建筑、知识产权、劳动和娱乐传媒等。同时,她曾代表客户在境内外知名的仲裁机构处理多起国际商事仲裁案件。
此外,赵律师还担任多家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她目前是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HKI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北京仲裁委员会(BAC)、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和廊坊仲裁委员会的在册仲裁员,同时还是经伦敦ADR-ODR国际调解中心认证的调解员。
赵芳律师在法嘉担任导师的《法嘉·法务必修的争议解决实务工作坊》正在招生中,点击查看招生简章←
热门课程
卓越法务与合规精英班招生中
IAPP隐私保护人员认证培训
热门文章
总法嘉谈丨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并购交易项目该如何管理
一进一退的公司资本制度
《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正式稿修订要点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