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教育的思变与笃行——李克东教授专访
编者按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李克东教授是一位具有博大情怀、勇于创新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创建、理论体系建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出版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技术变革教育的探索》《技术变革教育的思与行》等专著和教材18本,在权威杂志及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多媒体计算辅助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应用、网络学习社区、混合学习、可视化学习、跨学科学习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1989年、1997年和2005年),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2009年),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22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年),“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2020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历史贡献奖(2022年)。本次访谈围绕技术变革教育的有关问题展开。
作者简介
图 | 李克东教授
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况姗芸,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技术为教育变革创设了各种机遇与挑战。李克东教授是我国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探索者、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行动者、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创业者和信息化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者。李教授认为:技术变革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习者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心是变革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结构;深化合作与融合创新是推进技术变革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STEM教育;可视化教学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对我国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需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李克东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创办人之一,毕生精力投身于我国技术变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0余年来始终置身于教育技术领域最前沿,在教育技术多个领域的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现阶段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实施的关键时刻,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利用技术变革教育,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和模式变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况姗芸教授(以下简称“况”)就技术变革教育对李克东教授(以下简称“李”)进行了专访。
一、技术变革教育的思想形成与
发展过程
况:李教授,您好,作为您的学生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您进行采访。作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40多年前,您白手起家,凭借睿智与汗水引领我国信息化教育不断创新。如今,我国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将更为安全高效,技术教学应用方式将不断创新。您如何理解“技术变革教育”呢?
李:教育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创新,构筑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技术不断地进步发展,推动着我国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40多年来,我亲历了我国从早期请外国学者到中国来进行电化教育基础知识培训到我们骄傲自豪地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卫星电视教育、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等重要历史时刻;见证了从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到电视录像,再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学习,和今天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新媒体应用的发展历程。
我认为:技术变革教育就是指应用技术变革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转变学习评价的方式,发展适应学习者的精准化教学资源及教学服务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设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理念发展,要通过技术融合创新突破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点与难点,过程中需要加强合作,不仅要追踪国际前沿,广泛开展理论探讨,更需要大量的本土实践支撑和科学严谨的过程论证,扎实稳步推进变革。40多年来,我始终作为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创业者、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探索者、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和信息化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者而努力工作。
况:您关于技术变革教育的思考高屋建瓴,针对“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这个关键点,您曾展开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了多部教材、著作及光盘,还因此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并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您能结合您的研究历程给我们讲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吗?
李:好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其联系的本质纽带。概括来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从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到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再到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和智能化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的三个阶段。在教育技术发展早期,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媒体(当时称电教媒体)均先后介入课堂教学过程,这些媒体在知识呈现方式和教学功能上各有优势。当时,我常常参与一线教师教学指导,我注意到一线老师在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时,总会无所适从,不能有效整合多种媒体的优势促进教学,于是我将计算机科学编程的流程思想引入教学设计,结合不同媒体在知识呈现和知识传授过程的不同特性,提出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1]。之后,这一理论在广东、湖南、福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广东20多所高校开展了为期2~3年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发展,基于此形成的成果“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也在199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也正是因此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并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此后,为了更好地推进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我与谢幼如教授、柯清超教授等人共同承担了国家教学软件开发重点项目(96-750项目),设计与开发了《初中新诗赏析》《科学小品文》等中小学教学应用软件,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的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优质网络课程与专题学习资源》等一大批支持教师培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些软件在10多个省市中小学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中应用。
接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系列数字化工具(如图形化思考工具、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仿真实验平台等),我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将出现质的飞跃,它将不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创设情境的媒介,也不再只是认知对象,它将可以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这一使用主体的变化对于教学变革意义重大,它将促使学生变革认知过程,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我带领团队在香港、澳门、广东、广西、江苏、贵州、云南等多地的一批学校开展了基于数学实验室MP-Lab、学习村庄网络游戏平台(LV)等认知工具的知识建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后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让我再一次意识到它将为教育教学生态变革带来巨大生机,教育教学将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课内外混合和线上线下混合延伸,学习环境的拓展不仅将改变原有的教学生态和教学管理方式,还将催生出各种教学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为此,在“十五”期间,我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广东省高校主持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即开发100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学习网站、50个专业资源库并选取100门课程开展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促进了广东高校混合教学改革。[2][3]项目“高校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与课程教改的研究与实践”在2005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教学生态,也推进了教研变革。2008年,我针对“海盐教师博客”社群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丰富多彩,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博文众多,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这两个问题被学者们冠以“李克东难题”之称,引发全国教育界就网络教研如何促进深度交互的大讨论,讨论持续了两年多,推进了教师在线教研的快速发展。[4]
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必然将不断创新,过去,信息技术曾经历了从学习对象、学习认知工具到学习环境的发展变化,推动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的介入,技术教育应用的方式将更为多元化,教学生态更加开放。
二、技术变革教育的重点是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况:您刚才也提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我记得您早在1994年就开始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一同深耕利用技术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尽管这个项目在1997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但您和何教授一直坚守这一领域,深挖了十年,取得了很多很宝贵的经验,推进了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发展。您能给我们简要回顾下这个项目吗?
李: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1994—2005年期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和我以及王本中校长共同组织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实践。这是我国第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研究过程中始终关注理论、技术与实践三个要素,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场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指导性课堂结构[5],如“看—听—说—写—打—想”的识字教学模式、“用计算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发散思维”的阅读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打字表达—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的写作教学模式。项目学校在这些模式的指引下开展语文教学,变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提升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与理解水平。这一项目前后历经十年,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所中小学深度参与,项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深刻感知到技术是推动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引发了我个人和我国后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6]
况:继关注语文教学改革后,您又在数学教学中展开了“应用MP-Lab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教改实践,在新一轮的改革实践中,您又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呢?
李:在上面介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主要用于辅助教师传授知识和创设情境,技术的应用关注点主要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这与当时技术普及程度是相适配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普及,技术的使用主体具备了由教师向学生过渡的可能性。此时,我意识到技术将是变革学习方式的有力武器,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学习对象,亦可作为认知工具,助力学生的探究、实践、研讨等认知行为,帮助突破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与规则,也涉及优化、转化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仅枯燥,且抽象晦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困难颇大。2007—2009年间,我引入澳门培道中学韦辉梁先生开发的MP-Lab数学实验室,组织来自澳门、广东、广西、江苏、贵州和云南等地的36所小学开展了“基于MP-Lab的数学知识建构”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充分挖掘MP-Lab平台独有的图形加工、变换、实时测量、文字处理、动画录制等功能,让学生主动应用数学认知工具MP-Lab进行多种形式的主体性活动,包括:通过情境观察,发现和思考问题来获得知识的观察性建构活动;通过自主操作数学实验,亲身体验来获得新知识的操作性建构活动;通过利用工具重组知识加深理解的言语性建构活动;通过师生或生生交流辩论等社会性活动获得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活动等。[7]教学中,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综合开展信息演示、操作验证、合作探究、自主创作等认知活动,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帮助和指引。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数学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数学概念)、程序性知识(主要指数学规则)和策略性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构水平显著提升,探究能力和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项目的成功证实了信息技术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价值。项目成效得到同行高度认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都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况:我注意到您不仅扎根祖国大陆,深入港澳地区,扎实推进语文和数学学科教学改革,还积极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开展了针对学习者能力发展的“可视化学习行动”项目,您为何会关注到学习能力发展?技术又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呢?
李:教育目标由知识掌握转变为学习者能力培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正是意识到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也开始关注学习者能力发展。“可视化学习行动研究”项目是我和日本关西大学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研究中心久保田教授团队合作实施的一个项目,本项目2013年先试点研究,2016年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立项号:166223149)。
“可视化学习行动研究”项目主要关注综合运用知识可视化学习资源、思维可视化工具和数据可视化方法等可视化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项目旨在探索应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发展。项目主要使用三类可视化学习方式,即利用知识可视化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应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如韦恩图、Y/X/W线图、蝴蝶图、金字塔图、鱼骨图、思维导图、概念图、PMI表、KWL表等)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数据可视化方式(如雷达图、散点图等)进行学习评价。为更好地推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我提出了STILE学习活动模型,指引教师利用可视化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利用知识可视化资源和工具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交流互动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重构知识,然后利用数据可视化方式分析学习结果。基于可视化资源和工具的教学设计主要需要关注问题情境设计(Situation)、学生思考活动设计(Thinking)、小组交互活动设计(Interaction)、教师主导下的深化学习活动设计(Lucubrate)和学习反思评价活动设计(Self-Evaluation)等五类学习活动设计。来自广东广州和佛山的20多所中小学和一些日本的中小学共同参与了项目研究和实践,项目实践表明:STILE活动模型和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较显著的提升。[8][9]
三、技术变革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况:您不仅展开了利用技术促进学生单一学科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您还关注了利用技术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2016年,您牵头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扎根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组织20多所中小学展开了丰富的STEM教学研究,您能给我们讲讲STEM教育应如何开展吗?
李:好的。19世纪开始,科学发展出现学科分化并且日渐明显,学科成员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但是伴随着问题导向研究趋势的发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认为其是一条有价值的路径,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独特优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10]
近年,STEM教育在我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STEM教育具有基于项目的学习、跨学科学习和在做中学习的特点。我认为STEM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STEM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关注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关注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11]为了更好地帮助一线老师利用STEM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我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STEM教育学习活动“5EX”设计模型。[12]“5EX”模式包括五个环节:
环节一“EQ(Enter and Questions)”,即“进入情境,思考问题”,倡导教师要善于利用技术和资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思考,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问题特性,可将问题分为验证型问题、探究型问题、设计型问题、制作型问题、技术应用问题、文化特色问题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环节二“EM(Exploration and Mathematics)”,即“科学探究,数学应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发展个体思维。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调查等不同的科学方法,进行理性思考,分析问题,获取证据,凝练观点,提出解决方案,习得知识并勇于表达,有效交流。
环节三“ET(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即“工程设计,技术制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习者通过STEM教学学会问题解决技能,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规划、原型制作与测试、发现不足、修改完善、完成定型等活动,理解掌握工程思维方式,掌握工程制作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环节四“EC(Expansion and Creativity)”,即“知识扩展,创意设计”,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扩展和创新的尝试,在完成STEM教学科学探究和制作实践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社会活动,通过头脑风暴对原有实践制品提出新的创意设想,包括外形创意、功能创意、技术创意等,并应用新的理论、方式或应用新的技能制作具有创意的新制品,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环节五“ER(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即“多元评价,学习反思”,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分享学习心得,检测学习效果,进行多元学习评价。让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能力作自我评价,包括科学探究任务、工程规划任务、制品制作任务、资源与时间管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等,审视分析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察觉水平,促进创新实践能力持续提升。
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可依据具体教学情境灵活设置,核心是通过“5EX”的系列学习活动,发展学习者的科学素养、工程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况:尽管STEM教育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对实践者来说充满挑战,您是如何引导在职中小学教师和在读教育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开展STEM教育来促进专业成长的呢?
李:STEM教育需要跨学科的专业支撑,对于实践者来说,确实很难。为此,我组建了由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在读大学生组成的STEM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工作坊、校际教师互访和学术会议、共同编写教材等方式展开各类体验式和参与式培训。我曾组织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指导联盟学校成功设计开发了一大批本土的优秀STEM教育案例,如“室内水栽培装置设计与应用”“FEG智能车的装配与部件设计”“多足机器人”“手工柴烧陶杯”“制作过滤柱”“鱼菜共生”“制作雨量器”等,多个项目在全国教育成果博览会进行展出,并在STEM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奖(2019年)。我也曾组织研究生深入到开展STEM教育实践的学校(如佛山听音湖实验学校、佛山第十四中学、铁军小学等),对师生进行问卷和访谈。我还指导在读研究生开发了一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跨学科学习课程资源,包括“文化广州主题沙盘”“智能垃圾箱”“广州塔创意沙盘”“智能动物园”“智能导航犬”等,并在佛山向一批中小学老师进行展示和讲解。这些课程资源获得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引发了他们对于开展STEM教学的浓厚兴趣,一些作品在国际交流活动汇报中也获得了好评。这些活动让在读学生更深入地了解STEM教育,理解中小学学校和教师对STEM教学的认知,感知教师在STEM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了解教师STEM教学的流程及教学效果等。通过开发STEM本土教材及资源、设计STEM教学流程、开展STEM教学实践观察及效果调研等一系列活动,中小学在职教师与在读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间展开了频繁的互动和扎实的合作,双方就STEM教学理论与实践有了广泛的探讨,这些活动促进了在职与职前教师的合作与专业成长。
四、“技术变革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合作,融合创新
况:技术在进步,教育变革的脚步就不会停歇,要想让我国技术变革教育研究与实践始终跻身世界前列,国际交流必不可少。我注意到您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搭建了多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您能给我们介绍下您所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吗?
李:国际交流对于拓展研究者的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保障我国技术变革教育非常重要。这些年我通过与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者合作,共同努力,为一线老师、学生构筑多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我所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有五个。
其一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由北京大学林建祥教授、台湾中央大学陈德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和我本人共同倡议并创建)。第一届大会于1997年5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办。GCCCE设有博士生论坛和中小学教师论坛,还按“学习科学与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智慧学习环境”“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与情境化学习”“学习分析与学习评估”“STEM与创客教育”等专题设立多个分会。本大会每年分别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美国、新加坡等地举办,至今已举办25届从未中断。其二是“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这是我作为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建立,第一届大会于2002年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本论坛每年举办,至今已举办20届从未中断。其三是“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这是由日本教育工学会创始人,国际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坂元昂教授倡议,由我本人和华南师大徐晓东教授一起策划筹建,第一届论坛于2005年9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本论坛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7届从未中断。其四是“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这是由我本人和香港中文大学李芳乐教授共同倡议创立,第一届大会由华南师大与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共同承办并于2010年10月在广州举办。本大会每年举办,至今已举办12届从未中断。其五是“亚洲研究生圆桌论坛(ASSERT)”,这是由日本关西大学久保田教授和韩国汉阳大学权星湖教授共同发起,并邀请北师大陈丽教授和我共同组织研究生参与的。该论坛2012年6月起在日本大阪关西大学(奈良飞鸟校区)举行第一次中、日、韩四所高校合作互动交流活动,以后每年轮流在日本的关西大学,韩国的汉阳大学,中国的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至今已举办10届从未中断。
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提升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国际合作交流机会,保障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稳步发展。上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使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和实践者(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和在读研究生)每年都有机会去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与世界各地同仁进行研讨,拓展视野。
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成为当今教育变革热点,您如何看待“智慧教育”?
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智慧教育成为当今的热词。然而什么是智慧教育呢?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智慧教育是指通过构建基于技术融合的智慧学习环境,支持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各种智慧化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满足个人需求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智慧型人才。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有一批学校,积极开展了智慧教育创新应用的探索,广州市教育信息信息中心把广州市的优秀案例汇编出版《融合创新 智领未来》,我本人曾以“优秀案例的有益启示”为题写序[13],这些有益启示就是:
把构建技术融合的智慧学习环境作为实施智慧教育的基础。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要有一个目标,就是通过技术融合逐步实现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和可视化这些智慧型教育的特征。尽管目前我们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尽量挖掘、发现和应用现有智慧校园环境的功能,通过技术融合积极构建智慧化学习环境。
把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各种智慧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任务。技术融合的智慧教育环境是由多项高科技产品组合而成的,进入学校的这些高科技产品不是拿来摆的,不是拿来“吹”的,而是要拿来用的。智慧教育就是要应用这些高新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凝聚教育智慧,促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者,造就一批未来能突破常规地思考世界、改造世界的开创者。当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高科技产品的智慧化功能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摆脱单纯依赖教师知识讲授方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自适应学习、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逐步形成一种能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
把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实施智慧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力和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地观察、思考世界。让学生对理论和技术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会发现、捕捉理论及技术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质疑和挑战权威;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知识归纳、演绎、推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制订学习计划,运用学习资源,规范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反思与自我评价能力。
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有许多学校通过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应用的探索,通过我们参与其中教学实践试验和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在技术融合环境支持下的学习模式可供参考,如:“基于学习分析的掌握式学习模式”“基于情境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基于智能技术支持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的社群互动学习模式”“基于数据导向的自适应学习模式”等。未来,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建设会不断进一步提升,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智慧教育模式会更加多样化,必将更精准高效支持教学服务和教学干预。
况:人工智能和各种新技术在不断发展,您建议我们关注哪些主题的研究?
李: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日渐提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走进教育领域,催生了一系列智能化教育产品和设备,其将变革教育教学生态。我建议大家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和各种新技术如何真正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大规模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怎样能满足对学生个性培养的需求。第二,人工智能和各种新技术如何促进学习评价与教学管理的变革。如何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实时有效地捕捉校内各场景数据,并可视化呈现教学行为和学情分析报告,系统掌握状况,精确“诊断”原因,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练习、作业和考试的“分数”结果进行评价的模式。第三,人工智能和各种新技术如何能促进学习者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和各种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和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构思概念原型、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途径。
技术永远是双刃剑,在发挥智能技术与各种新兴技术教育应用优势的同时,我建议大家也要关注其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避免出现学习者过度依赖技术,导致智力水平(如理解力、抽象能力、系统思考能力等)降低,避免出现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如自制能力、情感表达等)发展不平衡及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祝愿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出彩,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况:谢谢您接受我的访谈,很幸运有机会再一次聆听您的教导,对您的这次专访让我又一次深入思考教育技术的现象与本质,受益匪浅。您虽已年过80,依然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建构、教育教学改革、学术交流创新等方面孜孜矻矻,勇猛精进,成就斐然。在未来的日子里,祝愿您身体健康,快乐幸福,继续指引我们前行。
李:谢谢,我也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和看法,也祝《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越办越好!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95~103页。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何克抗 付亦宁 |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路——何克抗教授专访(2017年第4期)
朱永新 杨帆 | 重新定义教育:未来学习中心的形态构建与实践畅想——朱永新教授专访(2020年第4期)
桑新民 秦炜炜 | 未来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技术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桑新民教授专访 (2021年第1期)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