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洪才|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蕴与实践

王洪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09-26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蕴与实践





作者简介


王洪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1

摘要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源于“中国式现代化”,它天然地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从逻辑上说,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必然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引领,具有生成性、超越性、发展性和强组织性等基本特质,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其本质特征。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输送创新动力源的使命,并且通过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和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未来,高等教育仍需通过加强办学理念创新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石。

2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意蕴;实践




目录速览

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逻辑前提

二、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质

三、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功能展现

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过程

五、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逻辑前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系统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后[1],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高等教育界做出了迅速反应[3],开始酝酿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问题[4],于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命题也就出现了。这不仅反映了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着深层的互动关系,也表明高等教育界的思想非常活跃,具有非常强的学术敏锐性。人们下意识地认为,既然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成立,那么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命题也应该成立。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总命题,它必然包含一系列分命题和子命题,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就是其中的一个分命题,而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则是此分命题之下的子命题。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只是一个空壳,必然由一系列实体组成,在这些实体中必然包含有教育,因为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大系统之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自然而然,离开了教育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现代化。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是非常明晰的,毋庸赘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5]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于我们的国情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告诫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具有创新的观念;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代表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价值观是共享;再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代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特质,即始终要坚持协调发展观,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复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代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形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反映,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背后的理念是绿色发展观;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代表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也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新创造,说明中国发展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道路,即靠自我努力实现的,而非依靠掠夺实现的。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和对先进经验的学习,这也是中华文化谦逊美德的体现,它背后折射的是开放发展观。从中国式现代化背后所折射的发展理念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反映的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理念。

那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指什么?我们知道,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找到了通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正确路径:我们明确了现代化的初步目标,也明确了最终目标,而且明确了建设步骤,即我们计划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现代化强国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我们制定了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方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7],即“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并且提出了十大任务: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其中第六点重点论及高等教育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这反映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在经济上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偏上的水平,已经接近现代化的门槛,这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我们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说明已经找到了建设政治文明的根本方略;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正在探索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说明也找到了努力方向;在文化建设上我们具有自信心,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说明也找到了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展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正在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全面的现代化,协调是它的内在特质,不会只重视物质文明而不重视精神文明,只重视经济建设而不重视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反对照搬照抄他人经验,反对不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福祉,绝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益。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故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现代化显然也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因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具体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整体的现代化,两者之间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基本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提出既是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历史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对未来现代化道路的展望。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对我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总结——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证明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故而我们有资格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这是一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宣示。但它并不代表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完美的发展道路,而是一条需要不断丰富和充实的创新之路。“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确立,新发展理念的形成,“两步走”发展战略的规划设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定,都说明我们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识,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一种完成的现代化,而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现代化,是指我们已然找到了正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但它的内涵仍然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也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显然,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也是一种进行中的现代化,是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也具有生成性特质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种模仿型的现代化[9],它必然是对传统现代化或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不然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就不可能提出来。传统的现代化模式一般就是指西方式的现代化,因为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学习西方的,虽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但无法改变其发展逻辑,从而在根本上仍然是西方式的。无论哪个国家,完全照搬照抄别的国家的经验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一批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换言之,完全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就不可能成功,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结合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这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源,要避免对西方现代化的简单模仿,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必须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地隐含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意味,即它是一种本土化的现代化。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同时又要根据中国国情对西方大学模式进行批判性吸收,正在致力于探讨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超越性特质。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成功的,而是一种探索性的现代化。[10]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在历经挫折和磨难之后形成的现代化,是一种在迷惘中痛苦寻找到的现代化,也即它必然要经历一段非常长的时间的寻找,这或许就是现代化代价。中国现代化最早开始于洋务运动,之后出现了戊戌变法,之后又进行了辛亥革命,后来又经历了五四运动,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现代化才找到了一条真正出路,那就是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全盘学习苏联经验曾使我们遭到了很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就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破坏,也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才逐渐找到了一条正确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正确方向。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不仅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重大挫折,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警示。为此,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另一个法宝,即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保证社会主义道路不变质,“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我革命”理论也源于此。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充实的过程,无法进行预先设计,只能在摸索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发展性特质。

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一样,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也历经变迁。从清末开始学习日本,后来学习德国,之后又学习美国,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学习美国,这个曲折历程都说明我们一直在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也是一个明证。我们曾实行过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实行过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且探索过校长负责制,最终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可以说,“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探索得到的科学结论,也代表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处于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从而具有发展性特质。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一种自发的现代化,而是一种有组织的现代化或有领导的现代化。可以说,强组织性是后发式现代化的典型特质,如果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就无法最终实现现代化。众所周知,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提出到目前的“新型工业化国家”概念提出,都代表我们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我国实施的五年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以及“三步走”“两步走”战略都体现了强组织特性。因为中国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也是一种追赶型的现代化,要实现追赶目标,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无法如愿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取得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实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奇迹,中国式现代化就不可能成功,从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无疑,这也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经过了艰难探索并且找到了成功实践路径的现代化。[11]它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通往富强民主自由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成功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12],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贡献度已经达到世界总量的30%的分量也证明了这一点[13]。也即,从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成功的。

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后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末高等教育实行大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出现了高速增长,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了不足十五年时间就进入了普及化,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等教育体,这些成就是空前绝后的。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扩招同时实施“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工程,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可以实现规模扩展与质量提升并行不悖。我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位次的不断提升,也说明我们距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越来越近,说明我们找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三、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功能展现

中国式现代化走了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道路,我国经济上的成功为各方面社会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毋庸置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在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取得的,如果没有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不可能的。这也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根本路线不能动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国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我们实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是对新发展理念的遵循,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行[1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实际相结合,就在于我们一直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在于我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我们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引之后,就能够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经受惊涛骇浪的考验,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能够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正是我们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成功经验,我们才可以非常自信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成立的,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标识。

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高等教育尤为活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短短20年时间里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二级连跳,从而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

首先,高等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些人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因为掌握先进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事业心,懂得如何变革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而在进入各行各业之后,很快就成为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人才是第一资源,虽然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才在劳动力总量中比例还不是非常高,但确实在各行各业之中发挥中坚的作用。

其次,高等教育也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高等学校本身具有多学科的优势,非常重视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够快速地捕捉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面对科学技术的主要问题开展研究,从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支队伍。由于高等学校是高级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拥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馆藏,具有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便利条件,从而能够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做出敏捷反应,因而也是社会创新活力最为凸显的地方,自然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目前我国科研论文发表量在世界上居第二位,高校又是科研论文的最主要贡献者,说明高校蕴藏着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

再次,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母机,其他教育的师资力量基本上都需要高等教育来培养和提高。高等教育不仅包括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还包括博士后流动站,这些都成为各类高级人才的蓄水池。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输出大批高素质的师资,成为其他教育发展的人力资源依靠。可以说,只有高等教育兴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才可能兴旺。因为没有高质量的师资,教育质量就无法提高。当然,高等教育也需要与产业界结合,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既懂学术又懂技术的师资。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特别需要大批“双师型”师资,高素质的师资缺乏将制约高职教育发展,也必然对职业教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均对高素质师资具有强烈的需求,这些需求也促进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走向发达。

复次,高等教育也是科技人才的主要贡献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必然依赖于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高等教育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大本营,尽管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一线距离较远,无法直接培养技术非常娴熟的人才,也无法直接培养技术高端人才,但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普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从而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一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能够迅速成为非常具有创新潜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社会进步依赖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必然依赖于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最后,高等教育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高等教育历来是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高等教育机构的主体职能就是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整理,在对知识的整理过程中产生出先进的文化理念,这些文化理念又反哺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然后又通过所培养的人才将先进文化理念传播到社会上,从而引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今天,高等教育主要职能已经从先进文化的继承转移到先进文化的发展上,它担负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

可以说,各行各业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就离不开高等教育的贡献,如果没有高等教育输出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就无法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因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基础,没有高等教育强国,就无法完成全面建设现代化的任务。



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

        实践过程

高等教育不仅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的支撑作用,而且是以它自身的现代化作为前提的。高等教育在诸多方面推进自身的现代化。

首先,高等教育已经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了办学理念的核心地位,开始了办学理念的现代化,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责任担当和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人才素质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在复合型人才的规格素质中就隐隐地包含了创新素质。当知识经济概念兴起之后,高教界就开始呼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部分高校就开始创业教育实践,从而创新人才培养开始从思想走向行动。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就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15]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地把创新精神放在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16],从而创新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角。2010年我国正式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7],从而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中国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18]。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指向创新人才培养,因为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没有创新人才不行,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具有创新能力,同时也必须具备创业能力,因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认识能力,而创业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显然只有认识能力没有实践能力不行,只有实践能力没有认识能力当然更不行。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会成为盲目的实践,而没有实践的理论往往就变成空想。创新驱动发展时代所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这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创业必先创新”,但创新未必就能够创业,所以,创新必须与创业结合,这也是人们倡导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根由。但社会上已经接受了创新人才的概念,似乎创新人才是更高层次的人才,不愿意用创新创业人才替代创新人才,似乎替代之后就降低了人才培养的高度。显然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真正的理论家都是实干家,绝不是口头的革命派,只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时代所需要的实干兴邦人才。

其次,高等学校广泛地开展了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其一,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尝试大类招生,致力于复合型人才,打破传统的专业教育的束缚。其二,许多高校都在尝试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调整传统的科系设置,突破原来的学科壁垒,培育大学内部的创新源。其三,许多高校都在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推广研究性教学,开展创新教学改革实验,致力于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惯习。[19]相当一部分高校都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希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未来在基础学科占据前沿位置的领军人才。其四,我国高校广泛地开展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他们未来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发挥创造性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的升级换代,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其五,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活动[20],开始探索高质量培养人才的路径。其六,在评估杠杆的驱动下,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双一流”建设活动,这对于高校内部调整办学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普遍调动了高校办学活力,使高校竞争力普遍得到了提升。

再次,高校普遍开展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着力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依法治教理念开始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得到普及,大学普遍地制定了自己的章程,大学章程建设普遍地提升了大学的法治化水平。其二,大学内部普遍确立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治理结构,形成了以保障学术权力为基础、吸引教师广泛参与的大学治理体系。与此同时,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走向了制度化,高校通过普遍地开展学生评教制度探索,正在实践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其三,开放性办学理念正在重塑大学办学模式,在研究型大学广泛地开展跨校合作、跨界合作和国际合作研究,不断地提升社会经济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应用型高校,普遍开展了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探索,尝试举办现代产业学院,打通学校与企业的直接联系,缩短大学对社会需要的反应时间,使大学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产业科技创新实践过程中去,从而反哺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出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四,高校普遍实行了教师聘任制改革,鼓励教师流动,吸引创新源头活水,激发教师的创新潜力。此外,大学主动适应国家科研发展规划,在竞争过程中获得科研资助,激励教师广泛参与科研竞争,成为高校科研实力提升的有力杠杆。其五,高校普遍地制定了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政策,研究型大学不断地完善博士后资助政策,使青年科学家逐渐成为高校创新主力军。研究生教育成为高校学术实力的主要展示平台,博士生资源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竞争力状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逐渐形成规模,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其六,不少高校都在探索二级学院改革措施,正在实施“院为实体”的高校内部体制改革[21],高校管理重心开始下移,院系开始成为高校创新的真正主体,从而高校创新将更加突出学科的特色,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动力更加突出。

最后,可以欣喜地发现,目前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态势已经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如下:其一,人们普遍认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认识到高等教育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前导性作用,从而人们普遍把建成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标识。其二,人们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活力就在于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为此,主张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技术院校实行分类管理和协同发展。其三,人们普遍认识到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具有相互促进效应,为此要创造民办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环境,引导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其四,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始终应该保持协调的关系,这些集中体现在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中都非常注重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应该实现均衡化发展,这集中表现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和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的结对子支持上。其五,高等学校普遍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基本坐标,并且认识到高校之间相互协作可以大大降低人力资本投入和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组建了高等教育联盟[22],加强相互协作。其六,高校发展开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成一体[23],呈现出一种集团化发展趋势[24]。这种集团化发展趋势是打破传统的孤立办学、封闭办学的重要尝试,将会大大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和贡献度。[25]这不仅是对大学发展机制的新型探索,也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新型探索,将对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由此可以开辟一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新路径。



五、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如前所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在未来,它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得到强有力的回应。

首先,高等学校普遍难以打破传统的行政化体制的旧框框,学科的创新潜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潜力、卓越人才培养的成功率都受到了极大限制。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学校完善办学自主权框架,实现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成果予以确认和完善。

其次,高等学校普遍难以打破根深蒂固的封闭办学传统,无法克服办学过程中的本位主义,无法实现办学资源的充分流动,无法大幅度地提升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无法实现高校办学优势互补,从而难以极大地提升高校整体实力。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地位,使市场在高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再次,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体制与机制壁垒还没有被拆除,高校与社会双方都深受不同文化观念的影响,还没有形成一种整合的价值观,从而无法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政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基础,因而无法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过程中迅速占据优势地位。为此,高校必须进一步进行办学理念创新,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要求,创建新的办学机制。

最后,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优化,真正从尊重学术权利角度出发保护教师开展创新教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提升教师主动参与社会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为此,还需要大力完善大学章程建设,提升高校内部法治化水平,从而为高校更新知识体系,更新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师生普遍成为更具有创造力的探究主体进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9-17页。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规范引用、注明出处。



本期精彩

【专题推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张应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部署和新使命

(点击蓝字,跳转原文)


图文编辑:王心怡

责任编辑:罗雯瑶

审核人:杨雅婕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

您若喜欢,戳戳“分享”“点赞”或“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