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儿子死了,并非死于病毒,却因病毒而死
疫情三年,全国各地每天都在上演令人匪夷所思的荒诞事件。很多突破人伦底线的地方政策,无视中央法规条文,将“人性化”防疫抛到九霄云外。看到那些渺小且无力的个体,时常令人感到悲哀和叹息!
这几天有个视频被疯传:一位成都阿姨在镜头前哭诉,自己的儿子是心脏方面的危重病人,即将住院。却被电话告知需要隔离,阿姨的儿子明确告知对方自己是危重病人,一天都不能拖,而且表明已经挂号即将住院。但最终还是被要求7+3隔离。十天时间过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留下年过半百的母亲,和两个分别9岁和2岁半的孩子,以及没有工作的妻子……这位母亲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破口大骂,但这种隐忍的哭泣中却分明隐藏着巨大的悲伤,仿佛逆流的江河,倒灌进她的暮年。
她几次拨打市政热线,都无法接通,她说自己之所以录这个视频,其实也不知道是想讨说法,还是要干嘛……但她只是想把这个事情反映出来。她不甘心,自己的儿子明明可以救治,却最终错过最佳时机。最后,阿姨哭着说:“市长,我也是无奈,我发抖音也是无奈,挺希望你能看到。”然后,就是长久的失神。像失去整个世界一样的落寞表情,让人看了心疼。
于她而言,倾诉出来是一个宣泄的出口,她心里的憋屈、悲伤、难受和排山倒海一样的隐痛,需要释放,她的声音需要被听见。丧子之痛让她一时无法释怀,她无法舒缓的心情,如同水中浮萍一样突然失去了依靠和寄托。
还记得四月初,沪上那名癌症患者么?他是一个5岁孩子的爸爸,突感不适后由120送到医院。尽管,他已有前一天在小区做的核酸报告,但仍被要求做本院的核酸报告才能收治。他在等待中,离开人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问询是:“妈妈,你去问问医生,我的核酸报告出来了吗?”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两个小时后,核酸报告出来了——阴性。他妈妈的心,得多疼!
一个隔离电话,一纸核酸报告就截断了他们的求生之路,以往的危重病人在和时间赛跑,现在的危重病人却是在和人性较量。吞噬他们的并非疾病,而是罪恶的人性。多少人像他们一样,并非死于病毒,却因病毒而死。是平庸之恶,是人性之毒,是冷血规定害死了他们。他们绝望地死去,留下家人默默承受亲人逝去的痛苦,无人问询,无人关心,无人负责。
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们本可以不死,或者本可以不这么快死去。如果及时住院,他们的生命还能得到挽救或延续。但是他们却被强迫提前离场。而那些要求核酸、要求隔离的货色却都隐藏在政策背后,无人负责。
悲伤的家属不知道该找谁讨说法,不知道该找谁讲道理,甚至他们不知道该去骂谁来宣泄一下。备受打击的他们,在痛失亲人的折磨中,思绪凌乱的不能自已,而未来的道路也更加迷茫。
对危重病人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抢救需要争分夺秒。当看到急需抢救的病人随时面临病情恶化,甚至面临生命危险,却还被要求做核酸,被要求隔离,谁又能体谅家属的焦虑和心急如焚?谁能体会当事人的煎熬和绝望?谁又能体会失去亲人后的家属,内心是何等的无力和痛苦?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或者我们的亲人遭遇这些经历,我们该如何面对?又会作何感想?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况且,规定是人制定的。那些滥用职权或死守规定,不能够人性化执法的工作人员,应该为没能考虑到病人看病而感到羞愧,应该为阻断病人急救这种恶劣行为感到抱歉,应该为没有善意地将“枪口抬高一寸”感到耻辱。因为这些骚操作,不但是对生命的戕害,更折射出一些工作人员,在执行防疫政策过程中简单、机械和冷血无情的作风。
疫情已经三年,各地不止一次静默管理,不止一次禁足民众,不止一次执行防疫政策,按说经验应该非常丰富,但是对于买药看病、婚丧嫁娶、生孩子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各地除了一纸禁令,至今没有细致、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只是一味要求牺牲个体需求,能怪民众有怨言么?
一刀切的防疫政策,不但侵害老百姓的权益,而且让执法失去温度,失去人性,这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红事可以延,白事不能等,小病可以忍,大病岂能拖?各地在执行防疫政策的同时,能不能动动脑筋,开辟绿色通道,切实为民众办点实事?而不是机械地执行政策,强赋寒气,寒了民心!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