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天!健康码从杭州“跑”向全国

中新浙里 2023-03-28

编者按

红船起航,转瞬百年;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时间是最客观的尺度,丈量着前行的步履,标注着奋斗的艰辛,沉淀着精神的价值。浙江作为"红色根脉",百年来留下了太多难忘的瞬间……《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一书记录了百年来在浙江大地上发生的党史故事,用一个个“瞬间”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在此之际,中新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杭州市党史部门联合推出特别策划“胜利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忘记”,带您走进《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百年历史的缩影,也是浙江人民一百年来宝贵的集体记忆——在“浙”些“瞬间”中重返党史现场、重温红色记忆,以浙江之窗口窥见中共百年的“成长秘密”。


健康码:

从杭州“跑”向全国

中新社 柴燕菲 赵晔娇 张煜欢 杭州日报 赵芳洲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中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这片土地骤然打响。


2020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2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早谋划、快行动、讲统筹、重落实。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发挥数字化优势,创新运用“一图一码一指数”大数据实施精密智控,朝着“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目标,在探索中爬坡过坎。


其中的“一码”,便是健康码。杭州首开数字抗疫先河,在全国率先开发上线“杭州健康码”,将其作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个人健康凭证,也被通俗地称为“电子码单”,为及早实现城市有序复苏、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健康码从杭州全市应用到全省上线、全国推广仅用了7天,如今健康码已经从杭州“跑”向更大范围,进一步拓展了用“码”赋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用空间,“企业码”“人才码”“冷链码”“非羁码”“家和码”等等应运而生。“杭州健康码”的第一行代码也因此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杭州健康码”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其经历了怎样的迭代拓展过程?

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城市基因与密码?



在“两难境地”中诞生的健康码


1月21日12时,浙江首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其中杭州1例。


时隔2个小时,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明确要求用好杭州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确保数字赋能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为阻断一切可能的传染源,杭州市出台十项措施,实行最严管控: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封闭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示有效证件。由于疫情防控,整个杭州的热力指数下降了80%。哪怕是白天,整个马路上鲜有车流。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对“复工复产”作出部署。


杭州深知,只有在确保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尽快有序复工复产、实现企业正常运营,才能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如何解决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物流组织和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管控这个“两难境地”,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成为摆在杭州市委面前的重大难题。


2月4日,周江勇第一时间召集会议着手研究数字赋能抗疫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明确提出要在精准防控的前提下研发使用“企业复工申报数字平台”和红黄绿三色管理、“放活健康人、管住重点人”的健康码。


2月6日,杭州市企业复工复产导则正式发布。2月7日,杭州市企业复工复产申报数字平台上线运行;当天上午,根据杭州市委的统一部署,人口最多且外来人口流动较大的余杭区先行先试,率先上线余杭“绿码”,实现线上自主数字化填报,探索解决职工健康风险统一识别的问题。但是由于时间紧,余杭绿码并未实现大数据动态更新,且只面向企业职工、只有单一的“绿色”二维码。


余杭“绿码”率先上线。李晨韵/摄


在此基础上,杭州研究制定了“红黄绿”三色的健康码赋码规则:即广大市民和拟入杭人员自行在线申报,通过审核后,将产生一个颜色码。对14天内到过重点地区、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8种情况的,就赋予红码,红码者要实施14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对14天内曾离开过大杭州范围的,或者在系统自检中发现异常的,就赋予黄码,黄码者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其他就是绿码,绿码者在全市域内亮码通行。


2月9日晚,第一版“杭州健康码”开发完成,并进行实体化运行测试。


杭州率先启用健康码。杭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2月11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调整“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的通告,规定全市实行“物流一证通”“人员一码通”。“杭州健康码”同步正式上线,首日申请量就突破130万。


2月12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白岩松连线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向公众介绍“杭州健康码”开发管理和运用的情况。


2月16日,杭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推进全面复工,企业复工不再需要备案审核,当天健康码申请量即达到1000万。也是在同一天,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以杭州健康码为“蓝本”加速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码。


2月17日,浙江11个设区市实现健康码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撤除除省际和温州外的公路防疫检查点;当晚,全国首趟复工人员专列由始发站贵阳北抵达杭州东,近300名贵州籍务工人员顺利返杭。在杭州打工的王珍波和他的13名老乡,正是根据要求如实填写了杭州健康码,而后凭借“绿码”顺利踏上回杭复工的高铁。有了健康码,浙江多地开启包机、包车、包专列的“接人模式”;各设区市本级全面恢复公共交通……人流、物流、商流开始逐日回升。


随着杭州健康码逐渐走上正常运行轨道,截至3月2日,杭州连续11天实现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企业复工率达98.3%,复工复产时间比全国提前两周左右。


3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高度认可健康码的作用并特别指出,浙江利用大数据建立个人健康码,动态掌握个人健康信息,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引导和保障。


于杭州而言,让不断健全的健康码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是在这一特殊时期承担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其中,健康码跨省互认是杭州积极落实中央要求进行的重大创新,为全国快速“动起来”提供了“杭州方案”。


3月18日,中央要求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杭州积极行动,在全国跨省健康码互认功能上线前,与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海南、湖北等多地实现健康码互认。当晚,全国首趟湖北就业专列——D658次高铁带着547名湖北恩施籍施工人员抵达高铁绍兴北站。按照原定的计划,这500多位湖北籍务工人员还需要进行14天的隔离,但随着浙江、湖北两省健康码互认,持有健康码绿码的湖北籍人员可在浙江省内通行,无需再隔离。除了明确持有湖北健康码的务工人员不用隔离可直接返岗外,杭州还包车接146名恩施籍务工人员返杭,被媒体亲切地称为“开往春天的大巴”。


健康码在杭州的高效使用,让防疫与复工的“两难境地”柳暗花明,迅速引起全国各地的关注效仿,健康码成为各地政府数字化防疫的标配,“绿码通行”成为疫情期间的高频词。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25省的200多个城市推广使用健康码,由国务院办公厅指导开发的“全国版”健康码——防疫健康信息码业已全国可领。


后来,当国内疫情趋稳,防境外输入成为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时,杭州在2020年3月16日还推出“国际版”健康码,实行橙、黄、绿三色分类。


健康码从提出到上线仅用了7天时间,从杭州先行到跑向全国仅用了7天时间。诞生于杭州的健康码成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成果。


合力攻坚技术研发与时间赛跑


健康码工作专班墙上写着一句话:

挑战来了,那就战胜它!


健康码的诞生应用,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上的改革创新,也离不开技术研发上的有力支撑。杭州市委在谋篇布局、明晰路径、制定规则的同时,确定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同志总协调,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郑荣新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同志和阿里巴巴、每日互动等企业专业人才,组成工作专班,争分夺秒、全力攻坚“健康码”工作。


在这场战役中,每个人都是尖兵。


2月6日,大家便按照市委企业复工防疫部署要求,组成复工专班,拿出业务逻辑图;原本需要按月开发的应用,9个人不眠不休一天就开发出来。2月8日,企业员工健康码快速上线,开发团队旋即变身健康码专班,众多政府部门和技术人员紧急抽调进驻。当天中午,9人小组紧急扩充到100多人,全部进入西溪路钱江创投中心。


凌晨四点,创投中心健康码专班“临时作战区”灯火通明,房间里摆放着一排排洗漱盆,十多个办公室的角落里都塞着行军床,玻璃墙壁上写满了推演代码。又一个不眠之夜,项目技术一号位、支付宝资深技术专家城壁是15年的“阿里人”,经历过无数次重大技术迭代,但这次是头一回“只能顾上下一分钟”。


除了专班作战室的几十个人,还有上百名没法返回杭州以及返回杭州没到14天的“战友”在各自的家中云办公。作为武汉女婿又住在疫情高危小区的支付宝员工赢驷,也对健康码的本地化方案落地提出了很多建议。


每日互动CEO方毅到边上的桔子酒店借了十床被褥,在办公室打起了铺盖。“我们前后投入了数百号人,写了近30万行代码,不到48个小时就上线了。上线之后再不停迭代,解决规则不完善等bug。”


健康码要确保每一个流动人员低风险,从空间维度、人际维度和时间维度来赋码,重在精准、难在精准。围绕自动精准的高标准,专班苦战两个通宵后,终于在防控与复工间探索出智慧平衡之路:2月11日,在公众的期待中,“杭州健康码”如约上线。


2月13日,杭州市统筹推动各区县(市)专班快速成立,200余人的线下服务队伍投入运行。同时,浙江也正式将“杭州健康码”推广到全省11个设区市,这给健康码能否有效支撑人员流动带来了更大压力。一个二维码,涉及的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需求。疫情防控形势瞬息万变,考验每分每秒到来,健康码专班也在不断调整,市委又及时调副秘书长涂冬山同志坐镇专班。


上线一周后,伴随着健康码申领量的急速增长,杭州市长“12345”热线电话受理量同步增加,问题主要集中在赋码的准确性上。复核需求猛增,如同山上洪水一涌而下形成堰塞湖,倘若不及时打通复核渠道,处理好相关申诉,后果就难以想象。


“绝不能放弃,绝不能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技术组不断在推倒中重来、在重来中推倒。最终在40天内,经历了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版本的规则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数据获取效率较上线初大幅提升了9倍,终使得“杭州健康码”的正确率达到了99.99%以上。


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办?专班发现,可以借力成熟完善的杭州市民卡系统,该卡的人群覆盖率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小孩都被覆盖在其中。


“市民卡+健康码”的系统随后被打通,通过刷市民卡就可以显示健康码。“杭州健康码”还推出代办功能,父母为子女、儿女为老人皆可代办。一个星期后,杭州市民卡APP还紧跟着上线一项新功能,只要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背面刷市民卡,即可在杭州市民卡APP显示“健康码”。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出,为“杭州健康码”实现全民覆盖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杭州健康码”运行。李晨韵/摄


完善应用让健康码惠民更广更全


“杭州健康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长远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健康杭州”建设的需求。


2月18日,周江勇对健康码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深化拓展杭州健康码在各领域的常态长效应用,把健康码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爱不释手的贴心健康卫士和健康杭州建设的重要品牌。从业务条线的完善到人群覆盖的完善,健康码的功能与时俱进。


“杭州健康码”在惠民方面突破最大的应是4月份“一码就医”的上线。打开“杭州健康码”页面,码下方出现了这样一条醒目的提醒:支持在杭医疗机构挂号、就诊及医保结算,直接出示扫码使用。


这意味着市民只需要一部手机一个健康码,就可完成从验码进医院到挂号取号、就诊、缴费、医保结算、取药、换取发票的全过程,无需再携带医保卡,实现“一码就医”。


现在点击健康码最下方的“健康应用”,还可以显示出“我去就医、健康证明、健康评价、心理援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等五大类八个小应用场景——以人为本,杭州健康码“管控”的功能正逐步过渡到“服务”上来。


“杭州健康码”支持医院就诊。杭州卫健委/供图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杭州市委明确提出在城市大脑总体框架内,系统构建以“1码3库N应用”为主要架构的杭州健康码2.0平台,打造服务群众健康的闭环生态圈,实现“一码知健康”“一码助健康”。


根据健康码应用场景开发建设有关要求,体育场地查询导航功能被确定为平台应用场景。目前,全市27955个各类体育场地信息已经接入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和健康码2.0平台,并已实现体育场地查询导航功能应用场景。


此外,平台将逐步拓展“数字体育”应用和健康码应用场景。今后,杭州市民外出登山、跑步、游泳、健身等都能实现“一键通”。


依托“城市大脑·食安慧眼”应用场景设立的“餐饮企业健康码”,是健康码在食品安全领域又一创新应用,实现了餐饮企业健康信息公开透明,让消费者放心就餐。“餐饮企业健康码”已完成与“杭州健康码”平台和卫健委健康证系统的对接,截至2020年5月12日,已在全市1560家大型以上餐饮企业推广使用(占全市大型以上餐饮企业总量的87%),覆盖中小型餐饮企业5612家,关联从业人员健康码信息57972条。


消费者通过扫描“餐饮企业健康码”,可以查看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通过赋码管理,监管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核查辖区范围内餐饮企业“健康信息”,对红码、黄码企业开展重点监管,提高精密智控能力。


做优场景应用,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杭州健康码”已应用于公交地铁、社区、写字楼、医保支付、商场超市、机场车站等十大场景,健康码不断实现从疫病防控的应急管理向平时的常态运营转变,从疫情防控“晴雨表”向人民健康“防火墙”、社会治理“新动能”转变。


杭州钱江新城。王刚/摄


健康码诞生于杭州 

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许多人看来,健康码诞生于杭州,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其实在疫情防控初期,不少城市还是沿用了画表格、发通行证等传统防疫手段,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不高,以至于有人发问——“那么多智慧城市都去哪儿了?”


健康码的诞生,与长期以来杭州深耕数字经济、数字治理领域,培育了一大批有数字赋能治理观念和意识的领导干部,积累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数字人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回顾健康码从无到有、从创设到成熟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杭州数字治理方面的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始终把党作为统揽全局的主心骨。


从“杭州健康码”建设经验来看,党的领导是“杭州健康码”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最根本、最决定性的因素。在“杭州健康码”建设过程中,杭州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杭州数字治理的先发优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大胆提出构想、主导顶层设计,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热心企业、广大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紧密协同、共同发力,才能让“杭州健康码”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建成、上线、完善,并且建立线上线下一整套管理机制,有效服务于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大局,最终赢得战略主动,取得“战疫情、促发展”的重大战略成果。


其二,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追求。


“杭州健康码”服务的是全体杭州市民。健康码每一项细微的改动,影响的都是千万人的生产生活,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差错,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健康码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才能有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以人民为中心,也要求将保护群众健康与维护公民隐私结合起来,为此杭州专门出台了《杭州健康码开发运行规范管理办法》,对保护公民隐私、维护数据安全作出了严格规定,得到了群众好评。


其三,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内在动力。


杭州是数字经济的先发城市。健康码首先诞生在杭州,反映出的是杭州多年来在数字治理中的积淀,杭州干部遇到问题主动运用数字方式求解的理念、素养、机制和氛围。


只用两天,首个健康码版本上线,之后杭州又抽调力量组建了6个技术小组,对健康码平台整体架构进行不间断的更新、升级、完善,与初始版本相比,健康码已历经了25轮次技术调整落地,11个版本的规则完善,50余项功能应用的迭代。没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没有长期推动数字赋能的实践积累,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这样的成果。


 浙江杭州。 王刚/摄


2020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杭州市健康码平台开发运行专班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回首看,那几个月的“惊心动魄”此刻已是“云淡风轻”。向前看,健康码其实带来了诸多颇具时代启发意义的思考。由“证”到“卡”再到“码”的三个阶段,每一次转变都是数据集成和智慧应用的跃升。过去人们证明身份时多使用各式实体的“证件”,如身份证、结婚证、学历证等;在“卡”的时代,人们开始使用市民卡、医保卡等嵌入电子芯片的卡片进行更为便捷的操作;而到了“码”的时代,如健康码、人才码等,其以一“码”之力集成更多数据,让社会生产生活的智能化尽展无余。而“码”背后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也将对杭州乃至浙江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快步向前的同时,杭州知道,很多时候,一个城市的温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而是技术的发展能否为百姓创造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透过“杭州健康码”这扇窗,我们看到了数字治理下的杭州智慧、杭州速度,以及杭州温度。


【本文为节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浙里」】

…………


点击图片,了解书籍中的更多故事

↓↓↓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正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编撰、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通过重要党史亲历者后人重返现场,记录了浙江百年党史的精彩瞬间,从党史现场绘就百年浙江党史的恢弘画卷。

为讲好百年党史故事,中新社记者和党史学者历时一年,走访南湖、分水塘、浙江陆军监狱遗址、四明山、大陈岛、枫桥、余村等浙江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现场,访问重要党史事件亲历者以及后人和研究者,以媒体人的视角穿越浙江百年党史。

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柴燕菲是本书主编之一。她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媒体人,能在建党百年之际重返党史现场,重温党史瞬间,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穿越百年党史,这是身处这一伟大时代的幸运,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知所来,方明所去。
每一次向历史的回眸,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正茂。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共同推动中国号巨轮
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劈波斩浪,
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电话:0571-88325055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


来源: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本文选自《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一书,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编辑:周薇、王胤萍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