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抖音新规斩向“卖惨”链条

温如军 中国慈善家杂志 2024-01-02

平台的制度设计,是斩断伪公益链条的关键一刀。


河南洛阳市伊川县的街头,衣着破旧的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编织袋,沿路寻找着塑料瓶等废品。拍摄者问7岁的女孩爸妈在哪里,“他不要俺了。”女孩说,脏兮兮的脸上满是稚嫩。
“这么小的孩子就没人管了,太可怜了”“这样小在外面,要是被人贩子拐走了怎么办”“小孩的父母真是太可恶了”在这条视频的底下,网友们纷纷谴责孩子的父母,同时给视频打赏,表示要捐钱资助孩子摆脱困境。
但事情很快有了反转——孩子的母亲向媒体澄清,他们并没有抛弃孩子,也没有不让他们上学,“小孩就是放假了,跟着他们的爷爷一起去捡废品赚一些钱。”
事情的真相是,视频发布者是同村的村民,在路边看到捡废品的孩子,就带他们去吃了一顿饭,然后自编自导了视频中的情节,以期获得流量及打赏。
最近几个月,类似这样造假、卖惨搏流量乃至骗钱的短视频层出不穷。造假的短视频博主以“最穷的村民”“最破的房子”,编造“最惨的戏码”,然后利用假慈善积攒人气,最后达到流量变现的终极目标。  
在很多平台上,打着助农等话题为幌子的伪公益也成为了主播们的流量密码。
“韩文团队”制作的卖石榴视频。
在一条短视频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艰难地采摘着苹果,结果一不小心没站稳,摔倒在地,崩溃哭诉:“苹果都要烂了还卖不出去……”
这条“韩文团队”制作的短视频瞬间获得百万点赞,视频发布者“韩文团队”开始直播卖货,很快三四万箱苹果被网友拍下,交易额超100万元。随后,该自媒体又将其“成功经验”复刻到诸如核桃、石榴等各类农产品。
但这些悲惨剧情都是伪造的,打着助农口号卖掉的苹果,其实来自一位开着奥迪汽车的年轻老板。造假者先是编剧本卖惨,然后对外声称农产品来自贫困的大凉山,最后放上的却是与四川成都供应商合作的货品链接。 
这些打着公益旗号造假卖惨的行为,不仅在挑战法律的底线,而且给慈善领域泼来了浑水,让公众的爱心被错付,给慈善的公信力带来恶劣影响。

抖音详解新规

这些造假的短视频出现在多个互联网平台。最近,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抖音针对这个问题发布了一系列规定,明确对“摆拍”“卖惨”等伪公益现象的治理措施,特别是针对有账号试图以“助农”“助困”“助残”“助老”为由编造不实场景、实施虚假公益等行为,加大了整治力度。
抖音发布的公益内容治理规范。
《中国慈善家》注意到,此轮新规首先加大审核的力度,明确慈善募捐需持有资质。账号如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其主体需在国家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可提交合法注册证书及证明,再按规定认证;政府、媒体等其他账号如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需自身持有相关资质,或与有资质机构联合进行。
对于无上述资质的账号,新规要求其“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平台发起慈善募捐,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电商销售等方式变相募捐”。
另外,为确保经认证后的公益账号发布的内容真实、募捐合规、导向积极,新规要求账号必须由公益组织、公益从业者直接运营管理,并为账号的内容质量、画风规范负责。“不得委托第三方MCN 机构或他人进行账号代运营、不得批量生产发布同质化内容。”
抖音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对发布虚假“生活困难”“房屋破旧”“老少留守人群”等内容、且存在营利性行为的账号实施重点排查,严格处置存在虚假编造、骗取爱心、不当营销的“伪公益”内容与账号。 
据了解,2023年4月至今,抖音已经下架相关视频 1131个,对3518个账号进行了无限期封禁等处置,并抹除其不当获取的新增粉丝,取消其变现功能权限。
业内人士认为,抖音的此次行动无疑将对摆拍、卖惨为噱头的假公益起到打击的作用。
不过,也有一些从业人士对新规产生质疑,认为“一刀切”“一脚急刹”的办法,在打击不法分子的同时,也会殃及一些公益主播。
“伪公益当然应该治理,作为一名自媒体主播,也非常支持平台的打击摆拍、卖惨骗取流量的恶劣行径,但对公益主播变现一刀切我认为不妥,这可能会对众多公益主播造成致命打击。”一位公益主播告诉《中国慈善家》,面对新规,他和小伙伴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抖音公益平台相关负责人罗海岳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对一些真正的公益类账号,抖音会优先识别和保护。
他进一步解释说,抖音新规禁止公益类账号的变现行为,禁止其带货,禁止开通打赏,但可以在直播和短视频中挂入驻平台的合规公益项目链接。
“之前一般用户的直播打赏都进了个人账户,而钱一但入私户就很难监督。我们不排除一些用户做善事的初心,但他们可以和正规的公益机构合作,这样虽然增加了一些时间和行政成本,但也切断了那些坏人的可乘之机。”罗海岳说,“新规并不是限制大家做好事,而是打击虚假公益内容。”

让好的事找到对的人
据了解,抖音平台的公益内容包含几方面:一类是认证过的公益机构发布的,其内容和筹款链接是安全的,用户捐的每一笔钱直接打到机构的公益账户,个人不会经手;第二类是“正能量”内容,夹杂有好人好事、见义勇为事件等,真假难辨;第三类是一些本地的志愿者队伍发布的内容,比如定期给老人家免费理发、拍照并直播,同时开通打赏功能。
除此之外,就是大家深恶痛绝的“卖惨”视频。
“这类视频的画风会引起网友不适,往往是利用一些极端现象,或是摆拍来博得大众的同情,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这种卖惨营销也是抖音这次管治的重点。”罗海岳说,这些视频内容有真有假,或半真半假,有时几类混在一起,边界非常模糊,即使放在最有经验的审核人员面前,也无法完全断定。
在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能刷到这类视频,而作为普通用户,对其真实性更是无法判断。
“让好的事找到对的人、筹到对的钱。”这是抖音公益平台对公益的理解,“好的事”指合规的公益项目,“对的人”是指通过大数据,推送给感兴趣的人。
“抖音长期关注、研究平台公益内容的传播,致力于建设更好的公益内容生态,希望更多优质、真实的公益内容被记录和传递。而虚假内容影响恶劣,对平台造成的伤害很大。”罗海岳认为,大凉山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当地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大家可以选择相对应的公益项目去支持。
抖音并不是拒绝所有的“摆拍”视频创作,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等底线的情况下 ,可以用“重现”方式记录生活,但要在视频中注明“演绎”。与此同时,抖音还将开通申诉通道,如果创作者认为自己发布的虚构作品无责,仅是被不合理曲解或者其他原因引发视频被处罚,可向平台提出申诉。

可能的法律责任
短视频卖惨搏流量现象之所以难以监管,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法律上存在的模糊地带。
广东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功武认为,摆拍、卖惨本身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但如果具体方式和内容侵犯他人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或损害公共利益,有可能涉嫌犯罪。
短视频博主“云南波波”,自称捐款3000元,视频拍摄后又向老人索要回2800元。
目前,中国现行法律尚未对这类现象本身进行具体明确的法律定性与规制。但是,如果想钻法律空子,一不小心越过法律红线,将会受到惩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比如摆拍、卖惨的相关视频涉及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就存在涉嫌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些主播和短视频账号摆拍、卖惨的相关视频,如果是对某一个热点事件进行合法合理的解读、再现,并无不妥,但如果是虚构事实、剧本演绎等方式来编造极端的假象,进而哗众取宠博眼球,吸引流量,谋取不当利益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刘功武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呼吁行业自律公约
   
近日,微信和快手两家短视频平台也发布了相关公告,对卖惨、网络乞讨进行整治。
从具体内容来看,微信针对散布虚假谣言信息,卖惨诱导打赏,虚假贫困摆拍等行为进行从严治理,并进一步加强对宣扬鼓吹“丧文化”和散布不良价值观等内容的治理。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推进相关不良信息治理工作,健全工作管理机制,向社会公布工作进展。
快手开展直播乱象专项治理,紧盯平台重点流量环节,严肃整治直播间网络乞讨、恶俗PK、低俗演绎、蹭热炒作、借未成年和老年人卖惨直播等系列突出问题,已处理违规直播4018场次。
从国家层面,几乎每年都会开展相关专项整治行动。今年1月18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提到要从严查处炮制哭穷卖惨等虚假情节以及借演绎低俗剧情,诱骗网民打赏消费等问题。北京市网信办也采取约谈网站平台、开展专项执法等方式,督促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加大治理力度。
专项整治不能代替平台的制度设计。专项治理期间,一些崇尚‘流量为王’的自媒体平台会有所收敛,过后还会继续自导自演卖惨剧情,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其他互联网平台、普通网民形成合力。”刘功武说。
针对短视频中用户的伪公益行为,也有声音呼吁建立严格的行业自律公约,形成从严治理的长效机制。
实际上,早在2020年10月1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抖音、快手、京东3家企业共同发布《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自律公约》,针对直播和短视频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施策,以加大公示提示力度的方式促进信息对称,建立网络直播营销信息公示制度,完善违法行为处置公示制度。
除此之外,也有地方建立了相关自律公约,比如合肥市互联网协会、合肥发布和合肥论坛组织发起,合肥论坛、合肥发布、抖音安徽、快手安徽、合肥美食圈等20余家短视频创作者及MCN机构负责人共同签署《网络短视频自律公约》,号召全市互联网视频从业者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视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 
《中国慈善家》注意到,自律公约更多的是针对电商的商业营销行为,对于公众较为敏感的公益、助农等的内容并不多。
刘功武认为,自律公约本质上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民法典》,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医疗、公益、教育等行业都是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之上,公众对其可信度要求很高。”罗海岳说,抖音发展到今天,更多考虑是业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期待能够跟用户和合作方之间有一个更可持续的、更长期的生态关系。
作者:温如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中国慈善家》2023年第3期

往期 · 推荐

虐杀、曝光个人信息、勒索,还有什么是虐猫群不敢干的?

做最低调的老板,捐最大额的善款

人心不能比珠峰寒冷

小慈邀你“在看”一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