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赢得世界级摄影大奖,照片还代表真相吗?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坐在台下,鲍里斯·埃尔达格森(Boris Eldagsen)觉得自己必须做点儿什么。
2023年4月13日,英国伦敦。国际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2023年度索尼世界摄影奖(SWPA)颁奖典礼正在举行。凭借作品《虚妄记忆—电工》,埃尔达格森被宣布获得创意类别优胜奖。
尽管主办方并没有安排上台发表感言的环节,但在经历了足足45分钟的思想斗争后,这位德国摄影师大步走上舞台,抢过了话筒:“感谢评委们选择了我的作品,让这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这是第一张在国际知名摄影比赛中获奖的AI生成的图像。但是,我想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知道或怀疑这是AI生成的?AI图像和摄影不应该在这样的奖项中相互竞争。它们是不同的存在。AI不是摄影。因此,我不会接受这个奖项。”
一场蓄谋已久的“黑客行动”
没想到这件事会掀起如此轩然大波,甚至引发了全球媒体关注。时隔几个月,埃尔达格森再次向《中国慈善家》回忆起颁奖典礼上的那一幕,不禁有些感慨,“但这恰恰说明,讨论这个话题是有必要的。这不仅仅关乎人工智能与摄影之间的关系,关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也是关乎国家、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
作为德国最早把人工智能纳入艺术实践的摄影师之一,埃尔达格森自2022年夏天开始创作AI图像作品,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兴技术的出现为他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也让他深刻地感知到,一场势不可挡的科技艺术风暴正在袭来。
作为德国摄影界的“人工智能教父”,他发表演讲、接受采访、组织行业圆桌会议、开设德国第一个AI图像创作工作坊……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这样一个议题——面对AI,摄影界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2022年秋天,埃尔达格森先后向包括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在内的3个国际知名摄影比赛提交了自己用AI生成的作品《虚妄记忆—电工》。
《电工》在3个比赛中都入围了决赛。在前两个比赛中,虽然没能最终获奖,他也在事后向主办方和评委阐明了图片的由来,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直到2023年2月,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主办方世界摄影组织在邮件中通知他被选为创意类别优胜者,并邀请他参加在4月举办的颁奖晚宴。
2023年是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自创办以来参赛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年,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超过415000张图片参赛。有趣的是,过去这些年,埃尔达格森曾5次提交自己的摄影作品参赛,但从未入选。而这一次,AI做到了。
他立即回复邮件向主办方说明了情况,“我主动提出请他们取消我的获奖资格,或者,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在摄影界开启一场公开讨论——究竟哪些能够被视为摄影作品,哪些不能?摄影的范畴可以宽广到包含AI图像吗?”
然而,期待中的对话并没有发生,他照常被宣布为优胜者。在台上说完那番话后,没有一个人过来和他说话。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自己的获奖作品已经在赛事官网和线下展览上消失了。
后来,主办方姗姗来迟的回应称,埃尔达格森所参加的创意类别比赛“允许各种实验性的图像制作方法,其中也包括前沿的数字技术实践”。但埃尔达格森对这样的说辞却并不满意:“我希望业界能有一场这样的对话。我认为主办方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立场,他们可以说,鲍里斯以某种方式愚弄了我们,AI图像不是摄影,所以今年这个奖项空缺。或者,他们可以说鲍里斯愚弄了我们,但他没有恶意——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未来应该如何设置比赛,可以邀请他作为专家建言献策;再或者,他们甚至可以说,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也是摄影……都可以。”
在埃尔达格森看来,自己更像是一个“正义黑客”——侵入一套系统,只是想看看其是否存在薄弱点。“我不想利用这些薄弱点,而是想以此让人们意识到,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当AI遇上摄影
《虚妄记忆—电工》是埃尔达格森在2022年9月使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DALL-E2创作的第一批AI图像作品。作为OpenAI发布的第二代模型,DALL-E2可以根据自然语言的文本描述创建相应的图像,而不需要人类提供任何图像参考。换句话说,它能够理解文字描述中抽象或具体的概念和语义,同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图像生成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创建(而非简单拼贴)更真实、自然、符合逻辑的图像或艺术作品。
《虚妄记忆—电工》正是这样创作而成。从一段文本提示开始,埃尔达格森选择了1940年代的视觉语言,通过描述人物的表情、情绪,图片质感,以及光圈、快门速度、构图、分辨率等摄影技术参数与关键元素,生成了两位女性的肖像。然后,通过系统的inpainting、outpainting等技术不断扩展图像细节,调整视觉元素组合。经过20-40次编辑调试后最终完成。这是系列作品《虚妄记忆》中的一幅,对于这套“通过语言想象出来的作品”,埃尔达格森的解释是,“这些‘照片’是对过去的虚妄记忆,从未真实存在过,也没有人拍摄过。”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评委也没能识别出这样的“照片”,可见人工智能带来的革新是多么颠覆:AI生成图像的方式不是观察、体验、抓取,甚至不再需要身体的在场。只需输入关键词,点击鼠标,十几秒钟就能获得一幅精美的图片——一向由灵感与创意主导的摄影艺术,似乎变成了一套逻辑主导的算法公式:在AI的帮助下,创作者只需要按步骤操作,筛选风格、调整细节、修改参数……剩下的一切交给AI就好。
但在埃尔达格森看来,AI带给他的创意体验远比这有趣得多:“对我来说,这更像在做电影导演。你有负责布景、声音和摄影的人,你有演员,而导演需要在他的头脑中把所有这些整合在一起,并决定大家要去往哪里。这是一个更富有创意的过程。”
埃尔达格森把AI生成图像视为一种新的视觉媒介。与摄影不同,它们是由文本提示生成,而非通过光线创作而成。因此,他呼吁人们使用 “提示词摄影”(promptography)一词指代“AI照片”,以区别于“传统摄影”(photography)。“当你拿起相机,你永远不知道最后会得到什么,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始终伴随着惊喜,更好的是你拥有了毫无限制的自由。”他对《中国慈善家》说,“从艺术角度来说,我真的非常喜欢它。AI像是我一直在等待的那种工具。无论外面光线明暗,无论温度、地点、设备、模特……这些都不再重要了。”
潘多拉的魔盒
有人把刚刚过去的2022年称为“AIGC(即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元年”。在此之前,AIGC以文字为主,而随着AI绘画模型DALL-E2、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相继问世,新一代的模型可以处理的模态大为丰富且支持跨模态产出,能够支持AI插画、文字生成配套视频等更多应用场景。而且,这些工具的开发和使用门槛都大大降低了。
事实上,有关AI图像的争议已不是第一次出圈。早在2022年9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年度艺术大赛中,美国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提交的用Midjourney创作的AI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数字艺术类金奖。“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这样描述自己的AI作画体验,“我觉得它受到了恶魔般的启发,就像有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参与其中。”当时,他的获奖同样掀起了舆论的巨浪,有人指责他作弊,有人担忧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也有网友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消亡。”
如果说AI绘画更多的是让插画师们感受到了现实的威胁,“AI摄影”显然带来了另一重更大的冲击——在“无图无真相”的时代,人们用摄影的方式去观察、去记录,然而,当眼见不再为实,图像可以无中生有,摄影的意义何在?
“我其实从来不相信‘眼见为实’,”在埃尔达格森看来,影像与现实的关系始终值得商榷,毕竟照片被人为篡改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个人都困在自我认知的“现实”中,所看到的通常是他/她相信或想要相信的东西。“就像很多时候我和我的同行们在同一个地方拍照,但我们拍摄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同。”
而AI生成的图像也并非无中生有。“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和创意,是你头脑里的东西。”埃尔达格森认为,无论是文字、绘画、影像,AI生成的内容都是基于数据,而用AI创作的过程本质也是训练数据的过程。“训练数据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这是心理学家凯尔·古斯塔夫·荣格(Kyle Gustave Jung)称之为集体无意识的东西。作为与AI合作的人类,我将自己的技术、知识、眼界、审美、经验、想象力投射到合作中。”
毫无疑问,AI正在开启一场内容生产力的变革。如果说在过去,创新性的技术工具从诞生到广泛应用会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过渡、磨合,如今,AIGC工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各行各业,也让诸多尚未厘清的问题与风险以更快的速度暴露在人们面前。内容的可信度、版权的归属、数据的合规与安全……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而这些正是埃尔达格森希望通过拒绝领奖,唤起人们关注、讨论的议题。
“未来,我们可能需要对所有‘看起来像照片’的图片都持怀疑态度。”当任何人都可以用AI快速生成内容,那时,海量的假照片、假信息将充斥新闻业和社交网络,他担忧新闻摄影会就此消亡,新闻媒体不再值得信任,继而引发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社会问题。
作为德国摄影协会人工智能组的核心成员,埃尔达格森自去年起一直与摄影师、图片编辑、新闻机构等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希望通过各方探讨合作,建立起一套新环境下的工作机制,以加强对虚假图像的甄别与监管,帮助民众提高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从过去几周的讨论来看,我发现每个人都在把矛头指向别人。AI图片生成器的开发者说,主要问题出在社交媒体上。图片编辑会说,这是AI图片生成器的问题,而且审核不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合作的摄影师或代理商的责任……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还有很多、很多工作需要做。”埃尔达格森对这样的现状感到有些无奈,但他仍然相信,这样持续的对话与推动可能会带来一些成果。
无论如何,变革已经发生。身处其中的人们仿佛工业革命到来前夜的马车夫,有人兴奋,也有人迷茫。
“在我看来,摄影的未来是由人工智能而非摄影来定义的。”埃尔达格森在个人网站上这样写道。从1989年开始摄影,2000年开始成为一名影像媒体艺术家,从事了20多年的摄影,他见证了数码取代传统胶片的变革,互联网重塑了曾经熟悉的业态。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一生中还会再经历一次这样的变革。“这非常具有颠覆性,但也非常令人兴奋。AI生成图像90%的潜力我们还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尚未被发掘的大陆,现在我们才刚刚摸到了一点点海岸线。”埃尔达格森已经将艺术重心转到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器的创作可能性上,但他表示也仍然热爱摄影。“对我来说,这不是非此即彼。重要的是要谈论两者的区别,不要混为一谈。”
作者:符遥
AI生成摄影:Boris Eldagsen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往期 · 推荐
ESG观察|拉踩对手、抱团垄断、服务排他,恶意竞争让企业体面全无
独家 | 北京红会回应有关捐赠的质疑
徐永光:回忆中国慈善事业和行业自律的重要推动者阎明复先生
小慈邀你“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