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磷脂综合征(APS)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点击蓝字

关注风湿新前沿 


共识要点


● 对于可疑APS 患者,建议同时检测LA、aCL 和anti-β2 GP Ⅰ Ab,以确定血栓形成或产科并发症的风险。● 目前对于标准诊断外的其他aPLs ,不建议常规检测。● 持续中高滴度aPLs,以及LA、aCL、anti-β2 GP Ⅰ Ab 阳性是影响APS 预后的主要因素。LA阳性是影响AP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APS诊断和风险评估。● APS患者有以下情况更易出现不良结局:中高风险的aPLs 谱;合并SLE 或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血栓形成史和病理妊娠史。● 对于计划妊娠的OAPS 患者,建议每天应用LDA 50~100 mg 并维持整个妊娠期。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OAPS、合并SLE 或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高风险aPLs 谱的OAPS,建议在妊娠前开始应用羟氯喹。● 对于OAPS 患者,在继续应用LDA 的基础上,妊娠后加用LMWH。LMWH 剂量和妊娠期维持时间应根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个体化处理。● 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OAPS,在妊娠前开始使用LDA 和羟氯喹的基础上,在妊娠期间加用小剂量泼尼松(孕早期≤ 10 mg/d)或同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对于NOAPS,建议根据个体化风险(如aPLs 谱、伴有SLE、既往活产、妊娠丢失或血栓形成等),单独使用LDA 或联合使用LWMH。● 对于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确诊的OAPS 患者,妊娠期aPLs 抗体滴度变化不作为药物剂量调整或停药的依据。● 关于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期间的抗凝治疗,LMWH 应在手术前至少12 h 暂停,并在穿刺后6~12 h 后恢复,以减少出血风险。● OAPS 并非剖宫产指征,如果没有其他产科并发症,推荐孕38~39 周计划分娩。如果合并子痫前期和胎盘功能不良的临床表现,应根据产科指征处理。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是以血栓形成和/ 或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为持续性抗磷脂抗体(aPLs) 阳性的一组症候群。

以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称为血栓性APS(TAPS),以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时称为产科APS(OAPS)。

APS 可以单独发生,称为原发性APS;也可以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共同存在,称为继发性APS。

极少数情况下,短时间内发生多部位血栓形成,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称为灾难性APS。灾难性APS 常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OAPS是导致病理妊娠的原因之一。妥善管理OAPS,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然而,OAPS 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争议,认识不足与过度诊疗现象共存。本专家共识参照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成人抗磷脂综合征管理建议(点击阅读)”等,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讨论,以规范OAPS的临床管理。需要强调的是,OAPS 的识别与干预不是单纯的产科问题,应当由有经验的产科医生与风湿免疫科医生共同管理。



一、诊断标准及分类




(一)APS 诊断标准
诊断APS必须同时具备至少1 项临床标准和至少1 项实验室标准。

1. 临床标准:

(1)血管性血栓:
任何器官或组织发生1次及1次以上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事件,且血栓事件必须有影像学或组织学证实。组织病理学如有血栓形成,且血栓部位的血管壁无血管炎表现。
(帮主注:这个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非常少见)

(2)病理妊娠:

①在孕10周及以后发生1次或1次以上不能解释的胎死宫内,超声或外观检查未发现形态学结构异常;

②在孕34 周之前因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或严重的胎盘功能不全(包括胎心监护提示胎儿低氧血症、脐动脉多普勒检测发现舒张末期血流缺失、羊水过少、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所致1次或1次以上的胎儿形态学结构未见异常的早产;

③在孕10周以前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不能解释的自发性流产。必须排除遗传(无夫妻及胚胎染色体异常证据)、解剖结构和内分泌等因素异常。

2. 实验室标准:

(1)血浆中狼疮抗凝物(LA)2次检测均阳性,检测时间间隔至少12 周。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到血清中的中高滴度IgG/IgM 型抗心磷脂抗体(aCL)。IgG型aCL>40GPL(1GPL即1μg/ml纯化的IgG 型aCL结合抗原的活性),IgM 型aCL>40MPL(1MPL即1μg/ml纯化的IgM型aCL结合抗原的活性),或滴度>第99百分位数;至少间隔12周发现2次。

只要不符合典型的,
都“被诊断”为非典型了

(1)LA 的检测:LA阳性通常定义为加入磷脂前凝固时间/ 改变磷脂浓度后凝固时间的比值大于1.3。由于实验室间检测存在误差,可采用无不良妊娠史、生育期健康妇女的第99百分位数为界值,大于界值者判断为阳性


三、OAPS的妊娠期监测



OAPS患者妊娠期的监测要强调个体化。

(一)实验室检查

1、检测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素等水平,与其他妊娠并发症/ 合并症进行鉴别。

需要注意,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复杂,且并不是血栓形成的保护性因素。APS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应被视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该根据血小板计数水平,权衡利弊后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





5. 治疗药物:

    (3)治疗剂量(调整剂量)(帮主注:需要按体重)
(4)关于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期间的抗凝治疗,手术前至少12h停用LMWH,穿刺后6~12h后再使用LMWH,减少出血风险。



往期推荐

1.这指标阳性就等于类风湿?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治疗类风湿?

2.干燥综合征治疗要点大放送

3.降尿酸的三把刷子: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有何区别?

4.什么是白塞病?可出现5大异常表现,别无视了


来源:添乱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