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翻译官”修炼手册
出生在青藏高原
小学毕业后就开始为生计奔波
参军入伍改变了他的命运
勤奋努力让他成为了
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
“一号翻译官”
“一号翻译官”在一线忙什么?
土旦次旺工作的
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九号执勤点
位于中尼边境九号界桩处
为了给双方边民的贸易提供更好的服务,普兰边检站采取关口前移的方法,在九号界桩处设立执勤点。
九号执勤点一条土路通往尼泊尔,一侧是高山,一侧是美丽的孔雀河,场地不大,往来的中尼客商却不少。从这里过往的货物包罗万象,有粮食、食用油、洗涤用品、床垫、建材等。驻守这里的移民管理警察要对从这里出入的人员、货物、交通工具进行边防检查,确保安全。
混在人群中,个子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的土旦次旺,看起来并不起眼,却十分忙碌。
他不仅要清点核查物品,还要负责与边民交谈、与尼方警察沟通,随时为同事们提供语言上的帮助。
土旦次旺依次检查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
为了促进边贸,我国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边境贸易量,从这里往来的人员越来越多,民警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在土旦次旺和战友们的眼里,他们的工作关乎着中尼两国友谊和双方边民的幸福生活,虽然苦一点、累一点,却很有意义。
土旦次旺检查完毕后放行通关车辆
土旦次旺与尼泊尔警察进行工作交流
普兰口岸联检大楼5楼会议室有一个特别联合指挥部,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和尼泊尔驻胡木拉县油萨村警察经常在这里举行会晤。
每次会晤时,坐在“翻译官”位置的土旦次旺都是“话最多的人”,要在藏、汉、尼三种语言中来回切换,为双方人员的顺畅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旦次旺警官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不仅是工作中的朋友,也是生活中的朋友!”尼泊尔警察Gir Bdr Rana说道。
土旦次旺在会晤时进行翻译
由于单位今年年初在公安边防部队改革中刚刚转制,土旦次旺现在还是一名见习民警,但他已经在边检一线奋战了十几年,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特别是尼泊尔语的水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大家都叫他‘点把头’(执勤点业务能力最强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2年刚入伍时,土旦次旺既不会讲也听不懂汉语。那时的他,在身边战友聊天时总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也正是那时,他下定了决心要学好汉语。
土旦次旺(左一)新兵入伍时与战友合照
对于仅仅小学毕业的他来说,“语言关”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力气。藏语和汉语在发音、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时常摸不着头脑的他,经常懊恼自己“难道真的就这么差”,但他从未放弃。
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不懂就追着身边的汉族战友问,有的战友甚至都被他问“烦了”。但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劲头,让他终于掌握了一口流利的汉语。
2003年8月,土旦次旺被安排到普兰口岸执勤点检查出入境边民证件。那时,尼泊尔边民没有边民证,只有身份证,出入普兰口岸时,执勤人员会详细询问边民的姓名、住址、入境目的等相关信息,看到战友陈辉用一口流利的尼语跟尼泊尔边民交流时,既会藏语、又学会了汉语的土旦次旺傻眼了。本来以为学好汉语就够了的他,突然发现根本不够用。
从那以后,土旦次旺开启了“疯狂尼语”学习模式。不懂就主动向陈辉请教,没事就拉着出入境的尼泊尔边民多说上几句。每次学到新句子,生怕忘记的他,会第一时间把句子写在笔记本上,反复读、反复记。无论白天有多忙,每天睡觉前,他都会拿出笔记本来看上半个小时。
土旦次旺养成了做学习笔记的习惯
后来,领导发现他的尼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就派他去参加上级组织的尼泊尔语培训班。“我们当时都很佩服他,上课时想跟他说句话简直太难了,因为他根本不理人,学习劲头没有人可以跟他比。”同为当时尼泊尔语培训班学员的次仁达瓦谈起土旦次旺时,仍然记忆犹新。
培训结束后,土旦次旺凭着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熟练的尼语水平,被分配到了执勤业务科外联组工作。
如今,在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验证大厅里,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土旦次旺给边民群众讲解法律法规、维护口岸秩序,忙前跑后的身影。
土旦次旺在口岸核查出入境人员信息
土旦次旺在口岸边与出入境游客进行交流
现在的土旦次旺,能够做到藏、汉、尼三语切换自如,可他并不满足。看着越来越多的印度香客在普兰口岸出入境,他说:“由于印度人说英语有浓重的口音,有时候会英语的战友也听不明白,所以我接下来准备自学印度语了!”
印度香客在普兰口岸接受检查
学无止境
让我们一起期待
土旦次旺的新突破!
往期回顾
围观
丨更多
围观
丨更多
围观
丨更多
围观
丨更多
围观
丨更多
来源:《人民公安报》
文字:金衡 陈肖东 陈志强 唐彪
照片:胡俊浩 钟悦琪 熊凯
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