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管理警察:“怕,怕被传染,但更怕…”
七月上旬,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绥芬河边检站执勤二队全体党员民警重回“103岗”,在重温入党誓词后,教导员刘井奇组织民警们补拍了一张战“疫”合影......
就在几个月前,这座只有7万人口的边境小城绥芬河市成为战“疫”要地,一场举国关注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阻击战在“103岗”打响了。
“103岗”是什么?刘井奇为什么要在这里补照合影?执勤二队又是如何在这里战斗的?带着这些问号,走进他们的故事吧。
(赵硕博 摄)
“103岗”就位于绥芬河公路口岸国门到入境大厅之间,是移民管理警察进行边防检查的监护区,也是海关检疫部门的方舱流调区。考虑到工作方便,绥芬河边检站将这个岗命名为“103岗”。
所有入境旅客都要在这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和咽拭子检测,重症和确诊患者经移民管理警察人证对照、协助办理通关手续后,被专用救护车送至指定医院;普通旅客会由民警引导至待检区。可以说,“103岗”是同入境旅客接触最密切的岗位,危险系数极高。
据新华社报道,仅3月27日至4月13日,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入境的2497人,就有322人确诊新冠肺炎,还有无症状感染者38人。
在旅客眼里,103只是一个数字、序号、代码;但对坚守在抗疫前沿一线的刘井奇和战友来说,103是一份深入骨髓的烙印,记载着他们的英勇与决心。
向 “红区”挺进
4月1日10时44分,由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到绥芬河的国际客运班车到达绥芬河公路口岸,执勤二队负责入境检查勤务。
从3月26日绥芬河市第一起境外输入病例确诊开始,入境口岸就成为当地群众口中的“红区”。
在103岗带班的副队长董金海瞟了一眼墙上的电子显示牌:最高气温5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摄氏度。
11点03分,对讲机中传来呼叫:“旅客已经过了国境线,在我方一侧等候,请带到边检监护区。”董金海迅速带领民警刘可心、王铭泽赶去。
车上有47名旅客,大部分神色疲惫,但掩饰不住踏上祖国领土的兴奋。
图为民警引导旅客有序入境。(柴清泉 摄)
民警王铭泽发现一名旅客离队伍远远的,他立即走上前询问:“为什么不排队?”
“我又没发热,我不能跟他们在一起走,万一传染了怎么办?”
“大家都隔着一两米的距离,都戴着口罩,前边两个还穿了防护服,能有效隔离病毒,请跟上队伍,希望你能配合。”经过王铭泽劝说,这名旅客总算是跟上了队伍。
“在边检监护区,始终有一种恐惧情绪伴随着旅客,他们担心自己检出发热,还担心被同车的人传染。”董金海说,类似情况每天都有好几起。他印象比较深的是4月2日遇到3名旅客,询问发现,前一天回国的一名确诊患者是他们的室友,4人同吃同住了一个多月。室友一确诊,这3人非常紧张。
王铭泽说:“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被感染的事实,为了维护好现场秩序,我们就要不停与他们对话,通过沟通安抚旅客情绪。”
“他们也的确辛苦,从莫斯科到海参崴要飞行近10个小时,到了海参崴还要转车,坐几个小时的大巴。回国了,还要进行检测、隔离,有些妇女和孩子到转运区就睡着了,我们看着都心疼。”教导员刘井奇说。
董金海也记得一件事,4月4日,一名中国妇女带着1岁多的孩子,需要热水给孩子冲奶粉,但由于入境旅客多,热水已经用完。董金海就安排外勤民警烧好水后送到指定地点,由她单独去取,解了燃眉之急。
有时候,旅客的恐惧情绪还会传染。
4月5日,对讲机里传出命令:“迅速到501岗转运病人。”
图为民警协同医护人员转运患者。(蔺勇达 摄)
董金海再次带着李峰、王铭泽到达转运地点。俄罗斯的救护车门已经打开,患者是一个确诊病例,戴着口罩一直在咳嗽。对方转运人员都穿戴着防毒装具,王铭泽走上前,把病人护照消毒后进行了人证对照,确认无误后,帮助医护人员将患者转到我方救护车上,随即运到指定医院。
“现场气氛太压抑了,看到对方夸张的装备,拿起护照那一刻,我感觉都有点喘不上气来。”
王铭泽说,回岗后,大家赶紧用酒精把自己里里外外喷了好几遍。
旅途时间长,检测程序多,心理压力大,旅客难免急躁,民警都很理解,他们把自己的矿泉水拿给旅客喝,遇到有人不戴口罩,及时提醒戴上,安排旅客分开休息,保持安全距离,对旅客的情绪进行安抚与疏导。互动中,民警与旅客的距离也在拉近。
看到这,小伙伴们一定有个疑问:这么危险的地方,移民管理警察到底怕不怕?
民警蔺勇达说:“怕,怕被感染!但我们更怕工作出错。疫情期间启用了新的勤务方案,上勤之前站里组织了培训,但站在岗位的那一刻,还是怕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图为民警正在对疑似病例进行登记。(蔺勇达 摄)
蔺勇达的观点得到李峰的认同。他说,我们的任务是监护和管控,对疑似病例进行登记和人证对照,如果执勤中出现一名旅客漏检,将造成勤务事故。
李峰说:“站在‘103岗’,首先想的肯定是工作必须万无一失,而后才是我们都要平安无事。”
民警必须紧盯每一名旅客,一个都不能漏掉。而难点在于,所有入境旅客会根据是否有症状等因素,被分送到室内或室外做核酸检测。所以,必须反复核对室内室外人数,确保没有旅客漏检,这是一份考验责任与耐心的工作,必须细之又细。
民警刘可心说:“你看这长宽都不到200米的边检监护区,我们的手机每天都显示走了3万多步,雄霸微信运动榜前列。”
核酸检测第二天才能出结果,等待的时间,大家都在担忧和忐忑中度过。
王铭泽的一名老乡让他印象深刻,“她很年轻,也很爱笑,才20多岁,在莫斯科打工。检查时我还跟她聊了几句,告诉她别害怕。没想到她的名字也出现在确诊名单上。我相信她一定能挺过去。”
“当你从媒体发布的确诊患者名单中,看到大多数都曾出现在自己的登记本上,那种恐惧真是无法形容。”90后民警魏小淞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高危勤务,一直有些紧张,但一走上“103岗”就不怕了,“因为在岗位上,你是顾不上害怕的,没有多余时间思考,只想做好工作,保证不出差错!”
关于防护服的故事
防护服,是民警作战的“盔甲”。受“盔甲”保护,也要承受“盔甲”之重。
图为民警充满水雾的护目镜。(柴清泉 摄)
防护服带来的困扰远不止冷热那么简单。民警刘玉峰身着二级防护装备,距离在一米以上就听不清对方说话了,核对证件时,他只能近距离接触,面对面问话和登记,还得大声喊。长时间喊话导致喉咙发痒,可他们还不敢咳嗽,怕给旅客造成恐慌,只能忍着,特别难受。
戴着近视眼镜的徐鹏宇更是深有体会:“像我这样戴着近视眼镜、口罩,再戴护目镜,护目镜起雾阻碍视线不说,耳朵还特别疼,睡觉都得尽量平躺不压耳朵。”
大家纷纷想办法解决种种困扰,副队长陈斌采购了碘伏擦拭面屏和护目镜内侧,阻止起雾的效果确实挺好,但碘伏的刺激性气味也让人非常难受。一些同志担心穿着防护装备不方便如厕,上班前就穿上了纸尿裤。
有些问题可以解决,有些问题只能硬扛。
在室内验证台上穿着防护服还好,最多就是热得像蒸桑拿一样,走出室外冻一会就好了。室外执勤的民警可受苦了,防护服里面没办法穿大衣,恰好4月初那几天气温低,还下着雪,进到屋里面又马上出汗,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图为在寒风中执勤的民警。(柴清泉 摄)
民警胡杨记得,4月4日那天骤降大雪,他穿着防护服在“103岗”执勤,没办法穿大衣,查车时“感觉就像刀尖往骨头上戳”。
而对民警李猛义来说,穿防护服最难受的是手。他10个指肚的皮全都磨没了,轻轻一碰,就针扎似地疼。
教导员刘井奇说,手套不透气,皮肤都闷烂了,长时间用酒精洗手液反复搓手,磨破皮是常事,好多民警的手都磨破了。而他自己在脱防护服时也出过一次状况,那次因胶带粘得太紧,找不到拉锁,实在喘不上气了,就一把将防护服撕开,好在有惊无险。董金海脱掉防护服后,脸都变形了,大家看着他,不知道想笑还是想哭。
“穿戴好防护装备是硬杠杠,不能有丝毫疏忽!”董金海说,勤务中,大家发现谁的防护装备穿戴稍有瑕疵时,都会立即严肃指正、毫不客气,这早已化为“103岗”民警的行动自觉。
想拍一张全家福
民警吕政凯常说,在“103岗”一站,民族自豪感扑面而来。
4月2日,他第一次上勤,在对发热旅客进行人证对照时,一名看起来年近50岁的大叔,自言自语地说:“还是祖国好,进了这个门,就回家了。”
吕政凯当时心里为之一震:“是啊,在海外游子眼里,自己的岗位就是家门。”
图为民警为发热旅客进行人证对照。(蔺勇达 摄)
藏辉也有类似感受,但他的感受有些异样。4月4日,他在“103岗”执勤时,遇到一个“狠人”,排队时不听指挥,推推搡搡,嗓门特别大。王铭泽上前淡淡地问一句:“你在国外也这样吗?回家了,身边有亲人了,就不守规矩了?”那人默默地低下了头。
藏辉说:“这样的案例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入境旅客都十分理解和配合我们。”而群众对“103岗”工作的认可,也让民警心里充满干劲。
刘可心结束勤务后进行了核酸检测,阴性。隔离14天后,他穿着警服回家了,车上挂着口岸通行证。社区工作人员测完体温说:“老弟,你比我们辛苦,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让他觉得:“我走起路来都更带劲儿了”。还有一次,监护拟转运到定点医院的发热旅客时,在上救护车前,一名旅客对他和战友李达喊了句“加油”,俩人顿时感到暖暖的。
在“103岗”打完这场“硬仗”,绥芬河边检站执勤二队支部一班人的向心力更强了,队伍也更团结了。
4月4日,蔺勇达结束勤务回单位隔离点时,董金海提醒他,当天“103岗”一共转运了10名发热旅客,回去务必做好消毒、好好洗个澡。
蔺勇达随口说:“不行,太累了,就想躺下。”
董金海突然冲他吼起来:“如果因为疏忽大意造成非战斗减员,我绝不原谅你!”
蔺勇达顿觉清醒,随后眼眶湿润。
图为民警转运陪护发热旅客。(柴清泉 摄)
“4月初那几天,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绥芬河,从国家移民管理局到黑龙江边检总站,时刻关注指导,站里还组织了28人的党员模范先锋队来支援我们。干不好没法交代。”刘井奇坦言,“这段时间,队里这帮年轻人给了我太多感动,他们在疫情中迅速成长,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令我钦佩。”
4月4日,绥芬河公路口岸迎来入境高峰,勤务持续到零点才结束。连续几日加班,民警都很疲惫,副队长陈斌排班时有些为难。
这时,队里年纪最小的女民警、24岁的林子琦主动请缨:“我不累,明天的班我继续上。”
4月6日晚,当天勤务结束后,25岁的张佳旭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问刘井奇:“都说党员冲在前,那我想入党,是不是更得让我冲在前?”
民警徐鹏宇的爱人彭舒婷是执勤三队民警。这次公路口岸吃紧,她主动申请加入党员先锋模范队,前往公路口岸支援,夫妻并肩战“疫”。
图为徐鹏宇帮助妻子彭舒婷穿戴防护装备。(柴清泉 摄)
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会被感染,很多民警在上“103岗”前就把孩子送到父母家、亲戚家。
根据勤务安排,民警吃住都在口岸大楼的隔离点,实行闭环管理。董金海说:“我们全队都做到了临危不惧,一往无前。”
在公路口岸旅检通道临时关闭后,执勤二队28名民警统一做了核酸检测。看到都是阴性结果的那一刻,3位队领导再也憋不住,任凭泪水打湿眼眶:“向组织报告,向家人们报告,兄弟姐妹们都平安回来了!”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截至5月22日,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86例已全部治愈出院。这386人,每一个人都经过了“103岗”的检查。
在这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遭遇战中,绥芬河边检站无一起勤务事故,检查员无一例感染,口岸出入境秩序井然,圆满完成了出入境边防检查和监护任务。
“我就想在合适的时候,召集执勤二队全体民警在‘103岗’照张全家福,这是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地方!”7月上旬,刘井奇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赵硕博 摄)
这就是“103岗”的故事
这就是中国移民管理警察的国门战“疫”经历
这就是每一个平凡中国人的家国担当
疫情仍未结束
吾辈仍需坚守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
来源:《中国出入境观察》杂志(文章略有删节)
供稿:黑龙江边检总站绥芬河边检站
文:邱小平
编辑:风筝 实习生:王一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