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音乐剧发展了30年仍未起步?|全球产业调查(二)
作者 | 周妍
编辑 | Amy Wang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0日上午,第73届TONY奖的颁奖典礼在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举行。音乐剧《哈迪斯城》,获得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音乐剧男配角、最佳音乐剧场景设计、最佳音乐剧音效设计、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最佳编曲、最佳词曲原创共8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绝命毒师》的男主“老白”布莱恩·克兰斯顿,凭借在《电视台风云》中的精彩表现,获得本届最佳话剧男主角奖,距离他上一次得奖仅仅5年。
从左至右: Stephanie J. Block, Bryan Cranston, Santino Fontana, Elaine May
TONY奖自1947年设立以来,一直被视为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项,含金量非常高。相对于欧美地区满天遍地的报道,中国音乐剧却无人问津。中国并非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原产国,虽已发展30年,但仍难走入大众,也缺乏优质作品,处境非常尴尬。中国音乐剧离大众最近的一次当属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的热播。
即使《声入人心》口碑不错,从娱乐性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它将音乐剧大众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拔苗助长,误导新生观众等负面作用。
《声入人心》是一次中国音乐剧拔苗助长式实验?
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类似于火车和飞机的区别,都是交通工具,但是完全不一样。
歌剧最注重的是唱,通过唱来表达歌者的情感,一般使用的是美声唱法,如果表演会影响歌者的歌唱,那一定会减弱表演。但音乐剧不同,音乐剧是通过歌唱,舞蹈,表演,以及舞台的配合来共同呈现一个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它是一个整体的表达,各方面都需要平衡,表演会影响歌唱但是有利于形象的塑造,那一定会降低歌唱难度。
在美国从事音乐剧词曲创作8年的Jennifer Clasen告诉新文化商业(Ent-Biz):“自由是音乐剧最大的艺术特性。并不存在所谓的音乐剧唱法,音乐剧可以用各种唱法,歌曲形式也没有限制,流行,嘻哈,美声,爵士,乡村,甚至儿歌,只要有利于整体故事的呈现均可”。
由此可看出,《声入人心》对音乐剧知识的普及存在三个方面误区。
第一、 模糊了美声和音乐剧的区别。美声是一种歌唱形式,音乐剧是一种舞台形式,就像牛排和西餐,本就不具备可比性。
第二、 提出了“首席和替补”这样原本在歌剧和音乐剧里都不存在的概念。歌剧里只有“首席”没有“替补”,首席说的是在这个剧院里唱功最好的人。音乐剧里只有a角和b角,两人在同一部音乐剧里是一个角色,差别只在于两人的表达会不一样,为了保证呈现出最好的舞台效果,会根据情况择优选择一人上台。
第三,打着音乐剧的噱头,提歌剧的要求,做的是歌曲节目。节目中一直在提音乐剧这个词,但实际上没有一场能被称为音乐剧,唯一能与音乐剧相关的就是里面有些歌曲是从音乐剧里提取出来的。节目对歌者的唱功提出了比较多类似歌剧且前后矛盾的要求,而且为了舞台效果,还加入了肢体动作以及舞台配合,而表现的仅仅是一首歌曲,这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歌手》。
当然,《声入人心》的本质是综艺节目,不是舞台艺术。它需要牺牲很多艺术元素为综艺的快节奏服务。
不论是歌剧还是音乐剧,在国外都是有悠久历史的表演形式。相比于音乐剧,歌剧对于观众的音乐素养要求更高。要理解歌剧的古典音乐,至少需要懂音乐,了解歌曲故事的背景,还要有对音乐表达的感受能力。我国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做不到听到一段歌剧后发出“啊,这段咏叹调情感真是丰富”这样的感叹。
相比之下,音乐剧其实理论上是更容易被我国观众所接受,但是很可惜,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很曲折。
中国音乐剧三十年:难以本土化
早在20世纪80年代,音乐剧就已经进入了我国。
音乐剧刚传入我国的时候,因为其特别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歌唱与舞台的组合,当时国人将之称为歌舞剧。音乐剧是一个要求很高的剧种,它不仅需要较好的歌曲表达能力,还要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音乐剧集合了两者的长处,使得整个观看过程中并具趣味性和艺术性。
音乐剧在欧洲,通常以一本名著,或者一个大众熟知的故事为主线进行创作。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舞蹈等互相配合,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主角的感情的层层累积,从而最终呈现出一个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猫》、《西贡小姐》、《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世界四大音乐剧。
对于我国观众来说,《猫》是最广为熟知的了,它的曲目朗朗上口,特别是《MEMORY》更是全世界流传。《西贡小姐》和《歌剧魅影》的流传广度仅次于《猫》,而《悲惨世界》是在西方受赞赏程度最高的,但却是我国知名度较低的一部。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映射的是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于我国的观众来说,很难将自己代入进去,所以与较为轻松愉悦的《猫》来说,普通大众对《悲惨世界》的接受度就低了一些。
《猫》剧照
而《声入人心》在表现形式上做了最大形式的缩减,删去了故事情节,删去了舞台设计,甚至删去了人物塑造,只将重点关注于一首歌。观众仅仅看歌者对于一首歌的演绎,再听其他人对于这首歌的评价,而评价的人,因为其音乐素养的参差,所表达的观点各不相同。
观众就会被这一期的节目所影响,从而对歌剧及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有误判,以为一首歌就能代表一部剧,或者一部剧的好坏受一个歌者的影响,甚至不需要看完一两个小时的音乐剧,只要听高潮的歌曲就可以了。这样快节奏的表演方式,虽然能够极大地刺激观众的观感,但其实对真正在歌剧和舞台剧内工作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利的。
1987年,中央歌剧院就引进了美国的音乐剧《乐器推销员》。当时这种形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很陌生,也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对音乐剧的引入和本土化。例如90年代就出现了《巴黎火炬》《秧歌浪漫曲》《夜半歌魂》等分别在中国的各大剧院上演,但是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随后陆续引进了《猫》《歌剧魅影》《音乐之声》等都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前后对比就可以看出我们自己进行音乐剧的创作是存在问题的。
因为成人音乐剧道路受到了挫折,有些音乐剧人就转变了目标,从童话开始入手,创作了音乐剧《马兰花》。但是《马兰花》的故事情节过于复杂,对于孩子来说亲和力不足,因此也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后续儿童音乐剧的发展也并不顺利。
《马兰花》剧照
从2003年到2007年,国产音乐剧的创作出现了爆发期,非常多的音乐剧被创作了出来,也不断地在剧院上演。但是很可惜,由于多种原因,比如主情节不明朗,整体构思缺乏新意,歌曲不够动听,舞台不够华丽等原因,虽然整体创作欲望很强,但是创作能力很差。
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原创音乐剧是2007年的《蝶》,首次在东莞公开试演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同年9月在北京保利剧院连续上演了十场,每场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到了2010年,原创音乐剧《钢的琴》以完整的剧情,完美的舞台效果而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也正因为如此,一年后同名电影《钢的琴》被制作出来,也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钢的琴》剧照
至此,音乐剧走向成熟了么?依然没有。
经过了10年多的时间,我国的音乐剧仍然在摸索阶段。我们陆续引进外国原声音乐剧,再将其进行中文版制作。2018年,《摇滚莫扎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猫》、《美女与野兽》都陆续在我国进行了公演。与此同时,诸如《酒干倘卖无》、《隐婚男女》、《梵高》等一批中国原创音乐剧在陆续推出,但其传播范围有限,离有社会影响力,甚至是国际影响力,都是有一定距离的。
音乐剧在国外可以说是大众化的娱乐项目,就如同我们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样。但是在TONY奖的激励下,它们的发展越来越好,创作能力也越来越强,无论是品质,还是内容,甚至是演员的素养,都在不断地提升。我国对于音乐剧尚无明确的评判标准,对于音乐剧的创作也没有系统化的指导,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音乐剧形式,十分可惜。
在《声入人心》将音乐剧带到了广大观众的面前之时,也是我国音乐剧发展的最好的时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有音乐剧获得世界的认可,展现于国际舞台。
附第73届TONY奖部分获奖名单:
最佳话剧:《摆渡人》
最佳复排话剧:《乐队男孩》
最佳男主角:布莱恩·科兰斯顿《电视台风云》
最佳女主角:伊莲·梅《The Waverly Gallery》
最佳男配角:博迪·卡维尔《纸媒》
最佳女配角:西莉亚·基南-博尔格《杀死一只知更鸟》
最佳导演:萨姆·门德斯《摆渡人》
最佳音乐剧:《冥界》
最佳复排音乐剧:《俄克拉荷马》
最佳男主角:圣蒂诺·方塔纳《窈窕淑男》
最佳女主角:Stephanie J. Block《雪儿秀》
最佳男配角:André De Shields《冥界》
最佳女配角:Ali Stroker《俄克拉荷马》
最佳导演:Rachel Chavkin《冥界》
End
近期热文
* 阿里影业财报 | 虽亏损继续,但大文娱细分后的成长势头已显露
* 《权游》《生活大爆炸》等18部美剧集中完结,2019缘何成为告别年?
商务合作|转载|加入社群|投稿
请联系微信wenlele0931 | wxj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