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农林共舞台 Nonglin Open Stage
“这个展览是一个邀约,
邀请竹丝岗的居民和艺术家一起
共同叙述竹丝岗的故事。”
——策展人沈瑞筠
农林共舞台 Nonglin Open Stage
策展人 | Curator
沈瑞筠 Ruijun Shen
展期 | Duration
2019.04.20-2019.07.06
开幕时间 | Opening Reception
2019.04.20 16:00
艺术家 | Artist
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01 Team(Chen Rongbin, Liang Lianxi)
艾瑞 Arie Kishon
城中村自建房调查小组 The Urbanvillage Self-built House Study Group
方璐 Fang Lu
黄礼孩 Huang Lihai
李消非 Li Xiaofei
刘声 Liu Sheng
秦思源 Colin Siyuan Chinnery
上野健 Ken Ueno
史镇豪 Shi Zhenhao
清朝末年,农林社区依然是广州城大东门外一个供人牧马的地方。这里山岗起伏,河流纵横,绿树成荫。顾名思义,竹丝岗、马棚岗、农林下路等路名都是以这片地方地形地貌来命名。民国初期,孙科提出模范社区概念。国民政府把广州城外的这片山岗改成一个花园城市,这是近代广州城扩建东移的开始。从模范社区到小手工作坊,再到商业街,农林社区留下广州城市和人口变化的历史痕迹。农林社区的变化也是近代广州旧城瓦解,现代化新城矗立的一个缩影。当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周遭和过去,我们能否从生活的原点出发,温故而知新?这个展览是一个邀约,邀请竹丝岗的居民和艺术家一起共同叙述竹丝岗的故事。
山岗起伏的竹丝岗社区
“这里曾是一个24小时的生活圈,现在是一个15分钟的生活圈”,生活在农林社区的居民在访谈中这么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便利的城市设施让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逐渐减少。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用地压缩了可供社区居民相聚的公共空间。美术馆能否成为居民文娱生活的集中地?艺术能否成为人们相聚的粘合剂?艺术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这次展览我们邀请艺术家用艺术进行一次贴近地面的飞行。艺术家回到最熟悉的身边生活,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和社区,考察这里的地形,历史,居民,故事,声音,物件,环境和生活。通过切身的体会,有感而发;回归生活最朴实和简单的层面,层层剥茧,不断探求;把诗与远方拉回日常,把激情和抱负运用到眼前的生活。
诗人黄礼孩用他的诗歌点亮平凡的社区,为市井生活增添一份诗意。
01小组和编程人员合作,借用童年电子游戏“超级玛丽”为模版嵌入竹丝岗的实景元素,邀请观众一起移走社区中密度过高的建筑,恢复竹丝岗鸟语花香的自然风貌。
李消非用现实又诗意的方式解构家庭邻里生活中的温柔与纷争。
刘声用他的绘画描述社区居民生活的故事和愿景。
史镇豪研究岭南地区炎热潮湿天气下的临时遮阳系统,为街坊的相聚搭建凉棚。
城中村自建房调查小组测量竹丝岗的等高线,通过建筑模型和录像提示竹丝岗的地形原貌。
秦思源考察广州市区盲人听过的最动听的声音,通过声音装置,打开我们的听觉系统,让我们用盲人的角度来了解世界。
方璐用影像装置把生命的美好与存在玄妙定格,让观众进入一个冥想的空间。
艾瑞用电子音乐模拟自然的声音,把一棵曾经生长在竹丝岗的老树的故事谱成歌曲,通过卡拉OK的方式邀请观众继续传颂。
上野健把常见的陶瓷枕头变成乐器通过音乐把你带入梦境。
扉美术馆为艺术的发生提供非常规场所。其中《无界的墙》既是艺术家宋冬的作品也是一个开放的展览空间,一个15平米的货梯既是展厅的出口也是一个移动的展厅。美术馆主展厅里的两个出口,及沿着原来U形围墙所建的《无界的墙》构成了一个循环贯穿的路径。美术馆空间的流动性和时间性,开放性和多意性并存;适合叙述一个关于相遇和变化的“故事”。这个展览更是一个连接,通过文献收集和呈现连接农林社区的过去与现在,通过艺术家的作品连接艺术与生活,通过艺术事件和一系列的公共活动连接人与人的心灵;为相聚提供理由,为每个普通人的表达提供舞台。
——策展人沈瑞筠
扉美术馆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
电话: 020-37688830
上午10:00-晚上7:00(逢周二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