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 年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阅读书单
Photo by Annelies Geneyn on Unsplash.
【编者按】
在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阅读仍然是大家的一项共同行为。作为年关盘点,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们陆续揭晓了“年度阅读推荐榜”,众多出版社、书店、图书评论网站以及知识付费平台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年度好书”,以此彰显和传达自身的阅读立场、阅读维度和阅读主张。
《三联生活周刊》从2015年开始,连续推出“夏日阅读”系列,从自然、食物、行旅、侦探小说、书信等话题展开,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另一个入口”,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生命体验。
历经了跨年的策划准备,“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阅读书单”在《图书情报知识》2020年第1期与大家见面了。本领域20余位青年学者以阅读人的身份给我们开出了一份极具“私货”价值的书单,它不仅反映出学科领域内青年学者们的阅读状态和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共同追求。希望这份书单能够成为专业研究与社会关照相结合的阅读文化的倡导,并引领学术与文化潮流之间的相互触达。
或许你本身就迷恋阅读,或者你正在被感染。此刻,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 本书单分别按中、 英文书名的音序进行排序。
书 名: 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作 者:[美]帕拉格·康纳(著);崔传刚,周大昕(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6年
阅读人: 张靖(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教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具有关照现实、注重实践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拓宽学科面向,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文化、教育、经济、科技、社会、国家安全等领域,学科建设卓有成效。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在选择学科方向或研究主题时,也应有这样的学术自觉,而首先便是要对相关的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例如“一带一路”,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不受学科边界限制的更广阔的学术阅读,例如《超级版图》,能够让我们有更全面、更多元的认知。
《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是帕拉格·康纳(Parag Khanna)未来世界秩序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第一部《第二世界》、第二部《运转世界》),讲述互联互通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该书共五部十六章,以互联互通的超级版图——国家的放权——未来的国家竞争——从国家到超级城市——走向全球社会的脉络,用上千种的情景设置,论述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全球组织新的范式、权力下放是最强大的政策力量、地缘政治的较量正转向互联互通之争等观点。整体阅读《超级版图》,有助于我们从全球战略的视野理解我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其中规划超级城市、数字供应链、文明的融合等章节中所讨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选题。
书 名: 档案资源社会化:档案资源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作 者: 加小双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年
阅读人: 徐拥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教授)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下,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时代,档案资源的领域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和泛化,档案资源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促使档案资源正在经历“社会化”的发展趋向。加小双博士新作以档案资源社会化为研究主题,首次从对档案资源的“内部”和“外部”关系进行考察,确定了档案资源结构变化内容和实质为传统档案资源结构开始突破二元对立的束缚,转而朝着多元共存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档案资源建设的目标与策略,是对“档案社会化”的初步探索。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以私人建档为线索,从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独特视角来对档案资源结构进行解释,把当代档案资源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建立在对旧关系的解构和新关系的建构上,体现了作者由动荡感到意义感的“解释性”研究思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视线和结论;二是推动了档案学界对于档案社会化的关注,从档案资源社会化到档案社会化,这是一个认识提升过程,让我们逐渐深化认识在档案场域中,通过深化去中心化和推动公众参与,推动档案结构和社会关系不断重构的过程;三是对于未来档案资源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集中”还是“分布”,这个档案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在该书中得到持续讨论,书中还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启发了我们对于档案工作者使命的新思考。
该书的相关研究结论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得益于作者对“开垦”档案疆域的激情和动力,对社会进步、档案进步的拥抱之情和开放心态,同时还得益于作者广泛扎实的文献(特别是大量外文一手文献)研读,对世界各国已有理论方法的透彻分析,以及对档案社会化问题的深层理解和深入思考。本人相信,该书对档案资源社会化所作的探讨和建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能够在引发关注和启迪思考上能有所贡献,同时对充实和完善档案学科内容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书 名: 国家智囊:兰德公司如何影响世界
作 者: 真溱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9年
阅读人: 陆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智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组织,作为一种咨询研究机构,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兰德公司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从早先主要研究军事科技和战略,发展为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乃至社会各方面研究的综合性思想库,被誉为现代智囊的“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在美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家智囊》以细腻的文笔、丰富的史实、鲜为人知的秘辛,生动呈现了兰德公司的诞生与发展,揭示了美国二战以来重大决策产生的前因后果、其后对智库的需求及其作用机制等。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智库的建设和发展,大量智库涌现,一批以建设现代化智库为导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的智库迅速成立。本书对我国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对我国部分情报机构或部分机构职能向智库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本书有助于情报研究者和情报工作人员从国家或宏观层面思考情报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推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发展;书中介绍了系统分析、净评估、兵棋推演等典型方法的产生过程,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学习者的重要参考。
书 名: H型指数和H型测度研究
作 者: 赵星,李盛庆,叶鹰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
阅读人: 王贤文(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 教授)
21世纪以来科学计量学领域最引人关注的十大成果是什么?一千个人会给出一千种答案。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都会把h指数列入其中。
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赫希(Jorge E. Hirsch)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横空出世,创新性地提出同时从学者的论文数量和影响力两个维度对学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在整个学术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被引次数高达4000余次,在PNAS期刊2000年后发表的所有论文中位列第15名,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赫希的论文发表以后,关于h指数的研究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许多科学计量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也纷纷将研究视角投向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的研究,国外有Journal of Informetrics期刊创始主编Leo Egghe、ISSI前任主席Ronald Rousseau等;国内则有南京大学叶鹰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赵星教授等。
在H指数研究中深耕十余年,赵星、李盛庆和叶鹰等人合作完成的这部《H型指数和H型测度研究》,是H指数领域不能不读的入门书和工具书,更是一部系统性的学术专著。说它是入门书,是因为它浅显易懂的介绍了H型指数的定义,即便你看不懂数学公式,仍然可以借助书中的例子学会这些指数的算法,一目了然;说它是工具书,是因为它系统全面地概括了H指数的几十种变体,并展现了它们如何应用于不同的测度场景,用什么,怎么用,一览无余;说它是学术专著,是因为它集聚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JASIST、《中国图书馆学报》等重要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集30多篇国际论文和10余篇中文论文之精华,涵盖理论、方法和应用。
这样的一部著作,应该在图情档领域得到大家的关注,因此借着本阅读书单,予以郑重推荐。
书 名: 媒体考古学
作 者: [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著);荣震华(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06年
阅读人: 周文泓(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
事情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还要去发明它们呢?这是来自媒体考古的发问,指向创新的要义和世界的本质。媒体考古是什么,是考古方法面向传播技术的延伸,亦或知识考古向信息资源形式端的拓展?《媒体考古学》并未赋予绝对定义,而是在时空叠加的情境里呈现媒体发现路途和成果。
一蹴而就的答案于本书无踪可觅,而是要阅读者学会发现。那些关乎媒体的智慧潜藏于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碎片中,个人须走出自己的寻宝之旅。或许会发现,媒体有一个自我世界,它非人类的工具对象,而是汇集了科学规律可自我表达并作用于人类世界的主体。人类如要同媒体对话,应在地质的深层时间中架构世界观,从宏大与连续的历史叙事追求转向断裂与碎片时空构筑的总体历史描述。如此,媒体创新并非执着于前进,而是回望,在失败的媒体中发现珍品。那些失败正是媒体对接于多元世界的无限可能性,现实则是这些可能性的倒影,失败可能只是源于被发现在不适合的时空,创新要从中探寻。这种发现要人类转变视角和方法,将自己物化或客观化,它强调描述而非阐释或叙事,用数字规则来表达其全貌,发现它是什么,而非用它做什么,不应带着主观意图造成一叶障目的局限。
循着这样的认知与方法,《媒体考古学》通过恩培多克勒、波尔塔篇、基歇尔篇等,示范了对机械系统、密码术、视觉工具、调音器、发电器、图像处理器等遗落于某个时空的视听媒体技术,它们的发展原理、脉络、推动者、技术表达、成效均在碎片化的描述中浮现。或许,阅读者看不懂媒体背后的故事与机理,但可一窥中国早于西方的眼镜、密码术、最早的电报机创意。
由是,即便不是媒体专家,《媒体考古学》也值得一看,尤其是与之密切关联的信息领域。不为实现什么,只为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如同媒体一样,渺小的人或许无法留痕于当下的时空,但探寻总可以增加可能性,以落于未来的时空,即使如微尘般,也可被发现于偌大的宇宙。所以,不妨在《媒体考古学》中探一探,一同开启世界发现与被发现之旅!
书 名: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
作 者: [印]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埃斯特·迪弗洛(著);景芳(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
阅读人: 王素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的代表作。当今世界范围内,尚有10亿左右的人口挣扎在日均0.99美元的贫困线上。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否存在贫困陷阱,援助政策为何失效,是本书的主要议题。两位作者组建了专门研究贫困问题的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在长达15年内,深入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口聚集区,细致入微地观察穷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在大量数据基础上,作者从饥饿、健康、教育、人口等一系列问题出发分析了穷人面对困境时的行为、选择、信念和期望,同时反思了小额贷款、存款、创业、选举等对穷人进行政策倾斜所产生的效果和局限,寻求贫困解决之道。
该书已得到众多重量级人物和媒体的推荐。它备受好评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摒弃以往理论对穷人的刻板印象和宏大制度问题,而从日常具体问题入手,理解穷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二是运用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检验现有理论和扶贫政策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可行之策。该书揭示了赤贫人口陷入贫困的部分原因:缺乏信息来源,受亚文化的影响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或信念;肩负多种责任,决策困难,无法兼顾当下和长远;很少储蓄,从不积累资本,没有扩大生产的欲望;脆弱的信念和低期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如医疗保险和信贷等不健全等。该书鲜明地指出了信息来源和知识的缺乏是贫困的根源之一。尽管对信息问题和贫困问题的复杂交互机制没有深入阐释,但是对于信息科学、传播等领域的理论(如信息贫困理论)和政策改进有一定的印证和启发。
书 名: 人人可懂的数据科学
作 者: [爱尔兰]约翰·D·凯莱赫,布伦丹·蒂尔尼(著);张世武,黄元勋(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9年
阅读人: 赵星(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教授)
当前人工智能的本质上是基于人工处理数据的智能,智能程度常取决于人给ta喂了多少数据。类似地,物联网本质上是数联网,区块链确保信任的是数据,云计算计算的是数据,5G所要解决的也是数据的传输和及时响应问题。因此,无论技术多么花里胡哨,这个时代的本质都是围绕数据在展开,下一个横断一切的学科很可能就是数据科学。
数据科学是由一系列算法、机器学习原则和过程所组成,以从原始数据中挖掘潜在模式为目的,并采用预测因果分析、规范性分析和机器学习进行决策与预测。随着大数据的出现,数据科学得以真正起航,数据时代的狂欢就在眼前。
在这新时代的起端,该书从数据、数据集、数据科学生态系统、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任务、隐私与道德、未来趋势等角度,对数据科学展开了立体式描述。即介绍了主流的数据科学技术,如决策树、回归分析、评估模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常见算法,同时也涵盖隐私、数据道德等热门争议话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数据科学对于未来的广泛影响。该书涵盖了数据科学领域的几乎所有基本要素,逻辑严整规范,语言通俗易懂,但也不乏深刻的洞见,可谓青年学子居家旅行中最佳数据科学入门读物之一。盼供赏析。
书 名: 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
作 者: [美]肯尼思·戈德史密斯(著);刘畅(译)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年
阅读人: 闫慧(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副教授)
当你看到我推荐的这本书书名中的“不”字上有个删除号的时候,可能意识这是与众不同、逆潮流而动的一本书。我第一次遇到这本书也是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广州1200Bookshop不打烊书店,一个雇佣了听障人士做服务员、处处充满意外惊喜的独立书店。这本书是作者、概念艺术家Kenneth Goldsmith根据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主讲的网红课程“在网上浪费时间”写成的作品。普通大众认为我们平时上网大多数时间是在浪费,甚至有人呼吁断网、逃离社交网络。但当你翻看目录的时候你会控制不住地感到惊讶和期待:社交网络是逃不开的生活方式、手机让我们变成电子僵尸、浏览记录是我们新的回忆录、文件归档是新的民间艺术、手机内存是我的私人储藏室、我拍故我在、压缩格式是我们丢失的财产、140字是文学创作的新动力。在附录甚至还有让人惊掉下巴的101种在网上浪费时间的方法。
跨学科的视角带来的专业阅读体验无与伦比。无论是学者、实践人士,还是学生,都可以从这本书中理解极其个性化的信息世界和信息实践,都可以观察别样的网络人生。
书 名: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
作 者: [英]大卫·M·贝里,[挪]安德斯·费格约德(著);王晓光等(译)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年
阅读人: 张卫东(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
《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媒体和电影数字人文教授David M. Berry和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媒体研究副教授Anders Fagerjord合著而成,由著名学术出版商Wiley于2017年6月出版,并由国内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王晓光教授牵头翻译,于2019年6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数字时代的社会语境下,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数字化浪潮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科学知识的边界也逐渐扩大。在多学科知识渗透的背景下,单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可能难以解决新技术环境下的多元研究问题,这就出现了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理念和范式。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其时代转型和纵深发展;对于数字技术来说,人文学科的资源基础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场景,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便促成了数字人文这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和繁荣。
该书便是从数字时代的社会语境入手,凝练而详实的对数字人文发展历程中关键事实和发展场景作出了介绍性的概述,简洁、明晰的语言风格和原理论述,以及精炼、准确的翻译转述,使得该书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另外,批判性思维又是该书的另外一大亮点。作者着眼于批判性的数字人文学科,向读者解答了“数字人文在当今学术界所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一难题,对数字人文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更具思辨性的探索。对于每一个希望对数字人文历史和未来有清晰的批判性认识的人来说,这将是一本难得的优秀读物。
书 名: 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
作 者: [英]阿里尔·扎拉奇,[美]莫里斯·E·斯图克(著);余潇(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
阅读人: 吴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副教授)
我们已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享受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但与此同时,有多少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是否合理?我们在获取便利的过程中让渡了多少传统上被珍视的社会价值?两位法学教授对大数据时代表面的繁荣下隐藏的危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
作为竞争法学者,作者对超级平台(Google、苹果、Facebook等,当然可以类推至中国的类似平台)的垄断性优势与其给竞争市场带来的破坏力表达了深切担忧。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企业综合应用数据追踪、分析、挖掘技术,普及精准化营销、个性化定价,可以实现完美的行为歧视。公众成为“算法”标记、组织的对象,成为各种软硬件监控的目标,丧失了人的主体性。“要么接受,要么离开”的规则使处于天然弱势地位的公众难以具备可选择性,成为游戏规则的被动接受者。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楚门的世界》这部经典电影。在当前这个被操纵、控制的网络空间中,我们的处境和电影主人公楚门又有多少差别?也许所谓的服务效率改善需要以牺牲用户隐私、奉送安宁生活为代价,但这里的边界应该在什么位置?作者特别强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各种“虚拟助手”在帮我们做决策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接触外部选择的机会。更让人感到沮丧的是,作者指出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超级平台否认所存在的弊端,掩盖大数据隐患的事实,凭借强大力量以各种方式打压竞争对手,驱逐隐私保护软件,使公众需要承担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代价。
虽然困难重重,作者也尝试给出药方,其中包含了“教育民众”的内容。让公众理解超级平台和垄断算法的运作机制,保持清醒的认知,为推动变革的到来贡献力量。长期以来,图书馆职业一直是“信息公平”的坚定捍卫者。在新的环境下,能否在实现“算法公平”中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这是值得图书馆界人士思考的问题。
书 名: 图书馆情报学概论
作 者: 于良芝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 2016年
阅读人: 樊振佳(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 博士)
这是一本名义上面向图书馆学本科生的概论性教材,实际上却值得图书馆学、情报学各个层次的学者关注和研读的理论专著。
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学界强调“国际化”和“引进来”的背景下,我们把目光过多投向了国外论著,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学者在学科领域努力推进的国际领先水平话语构建行动就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尊重。这本专著式的教材面世不久,便引起国内学者的热切关注,甚至有人建议该书出版外文版,通过“走出去”以提升国际话语权①。或许,通过研读这部作品,我们有理由重新定位中国学者对世界图书馆学的贡献,进而更有理由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本书作者曾于2003年出版《图书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并引起热烈反响,而时隔13年的《图书馆情报学概论》则是以弥补前者缺陷为出发点而重新完成的作品,从逻辑起点、概念体系、知识构成、学科与职业定位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反思和再定位。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为融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而完成的尝试性成果。全书以数据、信息、知识、作品、文献等学科核心概念的阐释和推演为出发点,提出保障信息的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作为图书馆信息职业的使命和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命题,进而扩展到对学科的哲学基础的阐释;在完成了对信息在文献层面的分布规律、信息在社会结构的分布规律以及信息行为这三个方面的基础理论介绍之后,分布从信息的组织整理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制度安排、图书馆保障信息查询与获取的工作原理、图书馆之外的信息查询与获取平台等方面分别论述信息职业使命的实现路径,最后以对学科和职业的未来展望作为全书结语。本书沿袭上述主线有效完成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内容的梳理和融合,形成了逻辑完整且内容新颖的知识体系。
本书曾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度弘文图书奖,其核心概念体系基础研究文章②曾获Emerald颁发的JDOC杰出论文奖(年度唯一)。
本书作者处世淡泊,虽身居学术高峰却始终沉稳低调。人,日久深交方显其品格高贵。书如其人,更需静心品读方能体悟其立意高远。望借此短文推动图书情报学科领域更多同行,特别是青年才俊,关注并思考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现在和未来。
书 名: 文化社会学(第5版)
作 者: 司马云杰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 2011年
阅读人: 任越(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我是司马云杰先生的书迷,从阅读他的《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和《价值实现论》“文化·价值三部曲”开始,我便浸入到对文化与价值关系的思辨与逻辑推演的情境下,无法自拔。直到有幸读到司马先生早期出版的另一部著作《文化社会学》,让我在对文化与主体、文化与价值、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的复杂认知中觅寻到可以破解的密码。这部《文化社会学》出版于1987年,当年便获得中国图书奖和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奖项,它是司马云杰先生早期从事文化哲学研究的大成之作,而我手里翻看的是这部书的第五版。
文化问题本身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易于理解但难于解释的问题,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不同学科的学者们给其下了若干种定义,学界虽不曾出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描述,但每种对文化的解释似乎又能够说服对方,这就是研究文化的魅力。全书共20个章节,接近42万字的篇幅向我们解释三个问题:其一,文化社会学是一门解释什么现象的学科;其二,文化社会学作为伴随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它的演进史是何种轨迹;其三,文化如何与社会现象相融合,并把它当作一个社会问题来研究,研究核心主题是什么。
从文化研究到文化社会学研究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而上到现实样态的实在问题研究的转变过程。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并不以解释文化是什么为主,而更倾向于揭示文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及其变化规律。文化不再是公众认知中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够感受到的东西,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周边,并时刻被我们所认同并把握的行为模式。司马云杰先生视角下的文化社会学更是描述社会秩序、法则、行为模式内在发生机理的社会元科学。
德国心理学家巴斯蒂安曾指出:“人类之初有着原始的心理,即原始的观念,这种共同的心理是文化创造的根源。”从西方古典文化时期的宗教与自由之争,到文化地理、文化心理与文化人种学派的林立,再到达尔文与摩根的文化基因论,文化社会学开始了从古典文化学逐渐向综合社会学演进的过程,借由20世纪初英美社会学界对孔德与斯宾塞的纯粹社会学说的批判,文化社会学开始迸发出其适应时代需求的学术本质,并且成为现代文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分支。
在阐述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的部分,司马云杰先生从梳理文化起源、积累与突变入手,着重阐释了文化的生态系统、时间与空间系统、社会系统,并分别从文化生产、传播、冲突、变迁与管理方面论证了文化现代社会化进程的表现、动因及其演进规律。他让读者认识到了基于社会学的文化特征与文化样态,告诉了读者现代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的生存困境和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融合与重构。
传统文化给予现代生活以情怀与追忆,而现代文化赋予当下生活以新奇与不确定性。这部书展示了文化的现代化生存的本质与规律,从宏观视角描述了文化社会学的源起与演进,从微观层面逐一阐释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特征与样态。我想这部书对信息文化问题研究的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问题的本质,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准确地认识信息文化对人的行为与价值判断的影响将会大有裨益。
书 名: 组织社会学十讲
作 者: 周雪光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
阅读人: 刘宇(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教授)
中国人一般都听过一句俗话:“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然而,“制度”这个东西过于抽象、所指太广,法律环境、文化习俗、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均可以冠“制度”之名。对于习惯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从“组织”(更确切的说是“单位”)这个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体来理解“制度”恐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和坚持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其政府的组织形式都是科层制?同样都是汽车行业的巨头,通用汽车公司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己子公司制造的,而丰田汽车公司却恰恰相反采用外包厂家制造提供。从组织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这些看似相悖的特定组织现象入手,这本书带你一起去挖掘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寻找合理的理论解释及其演变历程。本书的作者周雪光教授,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本人最喜爱的海外华人社会学家,没有之一。
本书非常适合对组织理论有兴趣的入门者精读。周雪光教授的中英文驾驭能力、逻辑论证的冲击力在当今学术界是世界一流的,深得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之盛赞(见《不发表就出局》)。有豆瓣网友评论曰“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学习者,我认为这是多年以来看到的写(的)最为明白的书。”
书 名: Applications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to Questions in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2nd Edition)
作 者: Barbara M. Wildemuth
出版社: Libraries Unlimited
出版年: 2016年
阅读人: 黄崑(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教授)
这是一本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研究方法在图情领域研究中应用的教材。作者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情报学院前副系主任Barbara M. Wildemuth教授。Wildemuth教授与博士生们共同完成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2009年发行第一版,2016年发行了第二版。该书适合图情领域的研究生、学者,以及在图书馆与相关信息机构与部门的从业人员进行研究方法的学习,是进行研究设计的参考工具书。
这本书共计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基本概念,从理论与实践意义角度指出了研究在图书馆、信息机构与部门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之后的章节按照研究的基本过程展开,即选题、问题明确、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等过程。并且,每章内容的组织保持统一的结构,首先介绍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然后,以1—3个具体研究文献为例,对该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点评。其中,第二章图情学科的研究问题(5小节),阐述了图情学科研究问题的来源、陈述、研究问题界定的方法、研究假设的建立、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等。第三章研究设计与抽样(10小节),既介绍了案例研究、自然主义研究、纵向研究、德尔斐法、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混合研究的具体使用,又从抽样角度,介绍了开展广泛研究、深度研究,以及特殊人群研究时抽样的方法和注意问题。第四章数据收集方法(14小节),介绍了历史数据收集、文献和实物数据收集、视觉数据收集、日志数据、出声思维报告、直接观察、参与观察、日记法、非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查、认知与情感变量的测量、新测量工具的研发等。第五章数据分析方法(9小节),介绍了内容分析法、质性分析方法、语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描述性统计、频率、交叉表及卡方检验、事件序列分析、相关分析、均值比较分析等。最后一章结语,介绍了如何在一个完整的研究工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了几十种研究方法。
尽管对每种方法的内涵与应用无法做到详尽的阐述,但是,研究方法应用的关键问题大体都涵盖。并且,结合具体研究文献进行举例的做法,对于快速理解和参照学习起到了良好的范例作用。例如,该书在介绍内容分析法时,从基本概念、用途、分析单位、内容类别、抽样、编码以及编码信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然后以图书馆用户体验、网页复杂度和网站浏览两项研究为例进行分析。前者以用户列举的、与图书馆体验有关的事件描述为分析对象,后者以网站页面为分析对象,兼顾了对信息类型进行内容编码和分析的应用场景。又如,该书在介绍认知和情感测量问题时,先介绍了认知与情感变量的基本概念、科学适用的测量方法的选取、测量的信效度评估等问题;然后,以认知风格对Web搜索行为的影响、信息系统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两项研究为例,分析了具体测量方法。比如,前者采用认知风格量表,后者利用满意度语义差分量表,点评中还指出了直接应用已有测量工具,以及在借鉴基础上进行修订,或者重新研发测量工具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为这本书主要侧重如何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所以对于方法论、研究方法体系,以及如何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入讨论。尽管如此,这本书对图情领域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社会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覆盖,尤其是对典型研究文献的分析点评,增强了对方法本身介绍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研究方法学习用书。
书 名: Handbook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作 者: Thomas W. Malone, Michael S. Bernstein(Eds)
出版社: The MIT Press
出版年: 2015年
阅读人: 张鹏翼(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副教授)
智能不仅存在于个人的头脑和机器的芯片中,也存在于个人组成的群体中,更存在于通过机器和智能设备连接的个体构成的有机体中。当个体由于种种原因聚集在一起,例如居住在同一栋楼宇、参加共同的兴趣小组、在同一单位工作、使用同一个网站的服务等等,成为一个或临时或稳定、或松散或紧密的群体时,他们是变成了乌合之众,还是人多智广、形成了更加智能的决策单元?
对于群体智能,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勒庞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一书中,将群体描绘成毫无理性、失控、疯狂而可怕的事物。于此相反,James Surowiecki在2014年出版的著作Wisdom of the Crowd一书中指出,群体往往比其中的任何个体都更“聪明”,而群体智能也正在改变着商业、经济、社会和国家的运行方式。在麻省理工学院Malone教授和斯坦福大学Bernstein教授的这本《群体智能手册》中,集结了来自计算机、生物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学者有关群体智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七个章节从不同学科角度解释了群体行为的机理、群体智能的认知机制和协同方式、常见的群体行为陷阱,以及在团队和组织运行中群体的运行和决策机制等。群体既不一定总是疯狂而可怕,也不一定总是能够产生智慧。本书的内容对新技术环境下的在线社群、团队和组织机构如何更好地运作和决策,对计算机协同工作和计算机协同学习都很有启发性。
书 名: 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Behavior
作 者: Raya Fidel
出版社: The MIT Press
出版年: 2012年
阅读人: 赵宇翔(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信息行为研究是图书情报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我个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方向。所以当宋恩梅老师在和我商量写一个青年学者书目推荐语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在脑海中快速过了一遍信息行为研究的相关著作,于是想到了由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Raya Fidel教授撰写的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Behavior一书。该专著于2012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发行。Fidel教授现已退休,早年一直关注信息搜寻行为、信息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曾担任华盛顿大学信息交互中心的主任,在国际图书情报领域有较大的知名度,该著作出版问世后也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国际情报学知名学者、Information Research主编Tom Wilson教授曾在此书发行的同年撰写相关书评,高度赞许了书中的很多观点(http://www.informationr.net/ir/reviews/revs447.html)。更有意思的是,2012年12月德雷塞尔大学的Agosto教授在JASIST上撰写了针对此专著的书评(具体详见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si.22745)。随后,原书作者Fidel教授2013年9月在JASIST上撰文回应Agosto的书评(具体详见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si.22927),指出该书评存在多处事实性错误。书评和回应都不长,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一下。
暂且先把学术争鸣放在一边,我个人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在于,作者基于生态性视角(ecological view)去构建并解读信息交互和信息行为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延伸拓展了传统图书情报领域信息行为研究过于集中于个体和任务的局限性。同时,作者的论述植根于系统性方法(system approach)而非强调以系统为中心(system-centered)或者单纯的以用户为中心(user-centered),这也和我们近期在JASIST上组织的一期关于信息研究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特刊的考量非常吻合。由于Fidel的论述主要基于工作情境,因此我倾向于把书名中的Human译成“用户”,作者的生态性视角主要强调三个主体论断:①用户信息交互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交互性;②探索用户信息交互需要有整体性(全局性)方法;③信息系统有自身的目标。作者认为,生态性视角是弥合传统信息行为研究中理论与实践断层的一大法宝,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从生态性视角(注意生态性视角和信息生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出发去演绎信息行为和交互体验方面的探索。
由于信息行为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不同的学科往往从自身的角度产生理论贡献和知识输出。图书情报学科的信息行为研究如何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进,值得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学者们共同思考。事实上,近几年本领域的相关学者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共同发力,无论是2017年在南京大学举办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还是2019年在南开大学举办的“交互与信息行为研究学术研讨会”都聚焦于相关议题,也很感谢《图书情报知识》对这两次会议的支持,同时也期待由李月琳教授牵头在《图书情报知识》上发起的“不同环境和情境下的信息行为研究”专号能够为这个方向的研究添砖加瓦。
书 名: Metadata(2nd Edition)
作 者: Marcia Lei Zeng, Jian Qin
出版社: ALA Neal-Schuman
出版年: 2016年
阅读人: 吴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在大数据时代和信息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元数据是描述多源化、异构化、复杂化数字信息的解决方案,元数据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图书情报与数据科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息组织领域的知名专家,肯特州立大学信息学院Marcia Lei Zeng教授和雪城大学信息学院Jian Qin教授于2016年出版了全英文专著Metadata(2ndEdition)。
该书是两位教授对第一版的重新修订,系统全面介绍了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及其他领域中存在的元数据模式;阐述了元数据的基本原理,包括元数据的规则、元数据词表结构和元数据描述;调查了不同领域和不同元数据实践中的元数据标准及其应用;描述了元数据的相关重要概念,如资源标识、关联数据、元数据的使用、元数据互操作性等;该书还提供了更新的词表,帮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元数据的复杂术语。
该书自2008年第一版出版以来,一直是全球《信息组织》《信息描述》《数据管理》等课程的一本经典教科书,是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教师、学生的一本必读书。此次第二版出版,作者对元数据构建、应用、可用性与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对元数据基础理论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发展进行了更为丰富、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在图书情报学科与数据科学不断融合的背景下,该书更加聚焦元数据描述大规模的复杂信息,着眼于大数据描述、智慧数据构建以及语义技术应用。
书 名: Methods for Evaluating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with Users(单行本)
作 者: Diane Kelly
出版社: Foundations and Trends c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出版年: 2009 年
阅读人: 胡晓(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副教授)
Kelly现任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主任。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机交互、信息搜寻行为以及开发支持该领域研究的实验方法。她毕业于新泽西州立大学,曾在专业排名并列第一的北卡大学任教。Kelly高度重视研究方法,她的重要贡献包括使用隐式相关性指标进行用户建模,用于增强用户兴趣和互动的界面开发和分析,以及用于设计和评估交互式检索系统的新方法。Kelly于2012年获信息检索领域极具声望的KarenSpärck-Jones奖,以表彰她在信息搜寻行为和分析方面的贡献。
这次推荐的单行本是Kelly教授从多年的研究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精华。该书始于对交互式信息检索及其常用研究方法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包括实验设计、采样、数据收集和分析等。除此之外,本书也对用户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提示,如研究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伦理等。这些都是方法论的重要方面,也是久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本书的最后也对本领域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但因该书已经出版了10年,对这一部分感兴趣的读者也需要参考更近期的相关文献。
用户测评是我们领域的核心问题,掌握其方法和技术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读者可望对交互式信息检索以及用户测评的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了解。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的实证研究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并在研究中历练和探索,为本领域作出新的贡献。
书 名: Part of Our Lives: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ublic Library
作 者: Wayne A. Wiegand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5年
阅读人: 谢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副教授)
过去一年,我读的最认真的一部专业书籍无疑是韦恩·A·维冈(Wayne A. Wiegand)教授2015年出版的《生活的一部分:美国人民的公共图书馆史》(下文简称《生活的一部分》)一书,维冈教授是美国图书馆史研究巨擘,《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维冈教授的新作,该书出版后得到欧美图书馆学界、教育学界、历史学界的广泛好评,美国《图书馆季刊》(Library Quarterly)、《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教育史季刊》(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社会史》(Social History)以及英国的《图书馆与信息历史》(Library & Information History)等刊物都发表了书评,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以往美国公共图书馆史研究不同的是,维冈采用了“由下往上”的研究视角,即从用户的角度来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史,维冈通过挖掘数百年来图书、期刊、报纸、公报、书信等文献中记载的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故事,发现了美国人民热爱公共图书馆的理由以及公共图书馆成为美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的原因。维冈从用户的角度发现,美国人民热爱公共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有用的知识;第二,公共图书馆促进的普通阅读;第三,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空间场所。其中尤其是第二、第三两点,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被图书馆界所重视,图书馆界(包括图书馆学教育)的焦点一直放在如何保障用户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有用的知识,对于普通民众的阅读、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关注不够。维冈教授的研究,不仅还原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的诸多真实场景,而且为图书馆界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及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之鉴”。
《生活的一部分》也非常值得中国图书馆界同侪阅读,该书的中文版已由本人翻译完成,预计2020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书 名: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4th Edition)
作 者: John W. Creswell
出版社: SAGE Publications, Inc
出版年: 2014年
阅读人: 姜婷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研究的本质是对未知的探寻,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找到问题的答案。学术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研究方式,即研究的计划与程序,贯穿于从提出假设到数据采集、分析再到结果解释的全过程。John W. Creswell教授于2014年出版了Research Design(4th Edition)这本专著,对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混合方法研究这三种研究方式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
该书是Creswell教授在前三个版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设计的总体考虑出发,引导对于研究方式选择、文献调研、理论使用、写作策略的思考;第二部分依次针对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引言、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与假设等,结合人文社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特点,提供定量、定性、混合方法这三种研究方式的典型研究设计流程方案及实例。
该书是情报学、图书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教师、学生的一本必读书,自第一版出版以来,一直在实证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相比于前三个版本,该书对研究设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加强探讨了论文写作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加入了对社会各类型人群进行研究的设计思考,通过结合实际研究案例,针对不同研究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适用研究方法,为所有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设计的思路和写作上的指导。
书 名: 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
作 者: Thomas S. Mullaney
出版社: The MIT Press
出版年: 2017年
阅读人: 肖鹏(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副教授)
自2017年出版以来,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教授的《中文打字机:一段历史》(The Chinese Typewriter:A History)一书已然赢得了不少赞誉,2018年更荣获国内学者颇为关注的费正清奖(John K. Fairbank Prize)。《中文打字机》并不是一部简单的打字机“器物史”,更是一部现当代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发展史——严格来讲,墨磊宁教授只完成了这本技术发展史的上半部,其后续的写作计划还将进一步聚焦于计算机时代的中文处理问题。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此书的阅读体验恐怕极为奇妙:你将重新认识艺术家徐冰那密密麻麻、布满伪汉字的《天书》,将重新发掘林语堂呕心创制、却轻易被掩埋于历史尘埃里的明快打字机,逐步走进一个异想天开的中文文字世界。但猛然间,你又会遭遇日常生活中时时倚重的“搜狗输入法”“QWERTY键盘”。这些时候,作者似乎在以一种意外而生动的方式提醒我们:你和这段历史本就相距不远——信息技术走入中文世界的脚步声,就夹杂在打字机吭哧吭哧的声响里。从更深刻的层面来讲,作者乃试图通过对所谓中文“技术语言学”(technolinguistic)的追索,打破现代性视角对拉丁字母的迷信,重申中文输入方案的效率与优势——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充斥西方中心观的信息技术领域的一次正面挑战。
当前图书馆情报学界对此书的关注和讨论还比较稀缺。考虑到书中牵涉“检字法”“索引系统”乃至于“信息组织”“信息处理效率”等与本学科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更花费大量篇幅讨论杜定友、桂质柏、万国鼎等图情人物之发明,这种稀缺未免让人惋惜。在笔者看来,《中文打字机》对图情学界至少有两方面的启发:其一,有望帮助我们学习如何以一种包容、宏大和跨学科的视域探索图书情报史。在新近的一篇文章中,笔者曾谈到“图书馆学人在图书与图书馆史,特别是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方面越发成熟,却逐渐显露出与主流研究范式、问题意识及学术话语的脱节”①。而此书的研究理路与素材运用,无疑对上述问题的解难具有相当的启发价值。其二,为图书馆学、档案学与情报学的弥合发掘一个新的切入点。我相信,任何看毕此书的读者,一定会对图书馆学前辈们的“检字法”留下深刻印象——显然,图书馆学、档案学在过去一百余年间的技术探索绝非徒劳,恰恰相反,它们将成为我们在数据浪潮中立稳脚跟的独特优势。至于如何发掘这些优势?这或将成为新生代学人们的关键任务之一。
书 名: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作 者: Karen E. Fisher, Sanda Erdelez, Lynne McKechnie(Eds)
出版社: Information Today Inc
出版年: 2005年
阅读人: 李月琳(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 教授)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一书由Fisher等人于2005年编辑出版,系统地梳理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模型,几乎囊括了21世纪初及此前信息行为研究领域出现的所有重要的理论和模型。书中内容皆由理论提出者本人或对该理论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撰写而成,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易懂,自出版以来深受相关领域学者、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该书首先介绍了元理论、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并对理论建构方法和模型演化进行了阐述;然后以概述的形式介绍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72个理论或模型,省去了复杂的研究方法和过程,阐述了这些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要素与内部关系结构,着重介绍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模型的实质,便于读者清晰地把握各个理论的核心内容,且每小节文后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可供读者对感兴趣的理论进一步深入学习。这些理论为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起点,是该领域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的集成之作。
书中理论虽突出人类信息行为这一核心领域,但也涉及到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对此书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和基础理论,为今后的相关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还可从中领会信息行为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从而学会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审视信息行为研究的相关问题,培养读者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书 名: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作 者: Thomas S. Kuhn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出版年: 1962年
阅读人: 李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Thomas S. Khun于1962年出版的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Revolutions一书已然成为科学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与学生们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我推荐该著作的理由至少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该著作提供了科学全局观。坦率地讲,该著作的英文版与中译本并不通俗,读起来有点费劲,因为文中有大量专业术语。此外,要理解Thomas S. Khun的逻辑,需要对科学史有相当的了解,例如,光从横波运动到波动理论的变迁(这种现象就是著作标题中所指的科学革命)。但是,该著作中从实例中详细介绍了科学发展的规律与科学进步过程中范式的更替规律,这对于从事科学计量与科学学研究的学者与学生极为重要,从事科学计量与科学学研究的学者与学生需要具备这种科学全局观。遗憾的是,Thomas S. Khun的著作中几乎没有提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而是将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规律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例如,天文学、力学、光学等领域。
其二,“范式”一词概括了科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但常常被误用。Thomas S. Khun提到一些科学经典,例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富兰克林的《电学》、拉瓦锡的《化学》以及赖尔的《地质学》等等。这批经典著作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它们的成就能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二、这些成就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具备这两个特征的成就,被Thomas S. Khun称之为范式。在这两项特征之外,范式所指的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显然,很多学科领域的方法、模式、或者是一般特征都不能被称之为范式,但我们常常将范式一词误用。
社会科学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这不代表社会科学学科都具备Thomas S. Khun所指的科学范式,这恰恰是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所应该努力的空间。
为了方便大家参与,我们专门在豆瓣上开通了阅读书单的讨论小组,具体方式:
1.http://www.douban.com/group/681313
2.在豆瓣"小组"中搜索"阅读中的青年学者"
3.扫码识读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众乐乐”的阅读之旅吧!
*本文原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20年第1期115-127页
版权归《图书情报知识》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制版编辑 | 姚志臻
本刊动态|第十期 “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推荐学术书单”活动预告
本刊动态 | 第九期 “不同环境和情境下的信息行为研究”专号征稿启事(第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