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闫慧 田野调查:手机素养会失灵吗?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情报知识 2022-06-09


供稿|司湘云 吴逸姝


与图情领域常见的研究方法相比,田野研究方法较为“小众”,但是其参与性与深入性却高于其他方法,那么如何将田野调查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数字鸿沟问题是否依然存在、可能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变化?“面向图情档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系列讲座(第二期)”第五讲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闫慧副教授开展题为“田野调查:手机素养会失灵吗?”的讲座。闫慧副教授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例,详细讲述了研究过程,并阐述了对于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


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数字鸿沟(例如,接入鸿沟、使用鸿沟)也许在逐渐地淡化,而这是否意味着手机时代不再存在数字鸿沟?在COVID-19流行病期间,出现了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无法出示健康码等现象;而在实践观察中,研究团队也发现,当手机使用情境发生变化/切换时,非老年用户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使用障碍。这些现象均说明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那么手机时代数字鸿沟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研究团队通过梳理手机时代数字鸿沟的已有研究发现:描述性研究居多,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老年人、大学生等群体,研究问题多是调查用户如何使用手机(包括需求、使用状况、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等),鲜少有实证研究探索信息素养在移动世界中的重要性。


因此,本研究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抖音短视频APP与钉钉家校版APP)为研究场景,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日常生活情境与工作任务情境下手机素养的差异及调节行为,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2 理论基础

本研究基于Jan提出的数字技能的概念与分类,将手机素养定义为操作素养、信息素养和战略素养三个层次,具体如下图。三类手机素养的测量方法见后文。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个案调查法,以山西省某县城中学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群体特征如下图),实地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团队以滚雪球的方式招募参与者20名,并尽量保证样本集在年龄、性别、学历、授课科目等因素上的均衡。





数据收集方法是民族志方法和日志访谈法,具体包括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与跟踪记录等方式。数据收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受访者现有的手机使用水平,包括计算机和手机的使用经历、使用障碍、手机素养水平评估等;第二阶段是一周后回访受访者,引导受访者回忆过去一周的手机APP使用经历和感受。数据收集时间是2020年1月20 日至2020年3月16日。





数据分析部分包括:一方面,对观察和访谈文本进行定量化处理,以检验不同任务情境下用户的手机素养是否有差异,手机素养的测量方法如下图;另一方面,利用扎根理论对文本进行质性分析编码,从文本中发现概念、抽取主范畴及关系,并检验理论饱和度,以探究差异存在的原因,扎根理论编码过程如下图。





4 研究发现

首先对受访者手机APP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被提及最多的APP类型为社交类APP,而不是工作类APP;由于调查期间处于流行病期间,因此受访者使用时长高于非特殊时期;受访者对于手机APP基本没有使用难度,而且学习时间成本低于电脑端软件,但是出错率高于电脑端软件。


其次,对比分析日常生活情境与工作任务情境下所需三类手机素养的差异。其中,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对两次访谈中受访者的手机操作素养和信息素养相关样本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发现如下图。





最后,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探究不同情境下手机素养差异的原因。通过编码,提取初始概念28个、范畴16个、主范畴6个,主范畴间的典型关系如下图。





 进一步地,根据编码结果构建手机素养失衡调节行为理论模型,如下图。日常娱乐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变化/切换会导致用户需要发生变化;在此刺激下,用户在新情境中产生新的素养需求,例如不同类型手机素养所占比重发生变化,进而处于素养失衡状态;而在情感特征、社会支持、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下,用户将采取不同优先级顺序的调节行为,例如求助、探索、放弃、满足现状、被动学习等,以调节该失衡状态。此外,本研究还从情感特征、社会支持、知识水平三个维度对常见的8类用户手机素养失衡调节行为进行了分类。





5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与启示如下:




6 思考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田野研究旨在通过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以获得对于某个现象的深刻认识,讲究慢工出细活。尽管部分研究田野调查耗时动辄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够产出一份不错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结论的解释力、可靠性和推广性高于其他方法。遇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建议尝试田野调查法,不宜吝惜时间、精力和成本的投入。


与批判、严谨地对待研究问题不同,对于研究方法,建议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以发现不同研究方法带来的研究可能性;不宜因为某一研究方法的某一缺点而排斥该方法。


此外,信息、用户和技术(information, people, and technology)的关系一直是图情领域关注的核心与特色,建议在读学生和未来的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延续本学科特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什么样的研究更具有价值。


参与直播活动的近2600名观众踊跃提问,问题包括:数字鸿沟的变化、田野调查方法的适用对象、扎根理论方法与内容分析法、素养失衡的自然调节、样本的选择与代表性、数据分析过程的细节等。闫慧副教授一一详细回答。


推荐书籍与文献:

[1]迈尔斯,休伯曼.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张芬芬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于良芝,王俊丽.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2):38~55


讲座回放入口:



讲座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仅供个人学习,严禁任何形式的录制、传播。一经发现将依法保留追究权。

制版编辑 姚志臻

END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孙永强 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信息差异会影响人的信息采纳决策吗?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史冬波 因果推断的反事实框架: 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李月琳 案例研究:战略规划人员如何搜寻信息?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步一 描述性推断之相关与回归:科学合作有哪些影响因素?

学术活动|讲座纪要 刘晓钟 数据/图挖掘:如何避免身处信息孤岛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