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未建成|上海潜艇博物馆、巴西航海博物馆等全球多地文化建筑方案
本周的最佳未建成项目聚焦于向ArchDaily社区投稿的博物馆项目。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例子,本文探讨了这些象征了知识和探索的空间是如何被设计来激发灵感和传播知识的。来自芬兰的纵向展开的艺术博物馆,来自中国的与景观融为一体的结构,或者来自巴西的由海岸线塑造的海洋博物馆,这些项目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和艺术空间,以及对建筑或自然环境的不同态度。下面的项目揭示了在不同文脉下塑性博物馆的想法,说明了对构成学习机构范式的不同方法。
01
上海潜艇博物馆
PES-Architects
上海潜艇博物馆位于黄浦江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干船坞,在尊重场地遗产的同时它将成为一个滨水地标,并与集文化和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步行街区连接起来。PES-Architects 的设计在码头上打造了一个镜面的桥梁,在第二阶段向上扩展,置入了多功能展览空间和一个餐厅。人的活动可以延伸到码头,码头可以部分注水,形成水池和路径起伏的景观。
© PES-Architects
© PES-Architects
02
巴西航海博物馆
Ben-Avid & messina rivas
水是超凡的“公共空间”,因为同时它使我们更接近他者的同时,也使我们远离他者,也就是远离未知和不可预测的事物——那些当代城市似乎否认的一切。正是在那里,在这个不稳定的“公共空间”中,不同的文化和自然身份在航线的交叉纵横中相遇。因此,如果说以前航行的终点是与新的大地相遇,那么今天则是与新的水域相遇,或者说,与新的“公地”相遇。
03
德黑兰科学博物馆
Art of City Engineering
该地块面积10公顷,高差56米,遍布成熟的树木,位于德黑兰两条主要高速公路交叉口的东北部。项目的性质及其独特的场地,要求其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博物馆建筑是一个细长的立方体,沿着山脊线被两个山顶支撑。这种设计对现有的地形和植被的物理影响最小,对地形特征的利用也最充分。
© Mohsen Roodsarabi
04
山峦交织
00Group
该建筑的灵感来自于龙门山独特的岩层结构。从龙门山中提取一部分,用它在空间上代表这个地方的历史,这样建筑就成型了。这个化石般的博物馆的一个截面即是时间的一个窗口。在场地中,龙门山的借力穿过建筑,渗透到里面的展示空间,然后流向外面河边的展厅。
© 00Group
© 00Group
© 00Group
© 00Group
05
韩国文学博物馆
Architects of Invention
建筑的结构是由垂直墙体形成的随机形状的集合,这些墙体蜿蜒穿过建筑,形成了建筑体。较低的两层用常规的板柱体系组织为后勤区域。第一层是一个被墙体切开的拱形空间,创造了充足的开放空间,将主要的博物馆和社区设施包裹起来。透明和半透明的玻璃隔断在必要的地方分割了功能空间。因此,NMKL 实现了可以多维度享受韩国文学的空间。
06
吉尔克雷斯(Gilcrease)博物馆
SmithGroup
该建筑在概念上以重新连接人类与自然为中心。建筑的颜色和材料反映了整个塔尔萨的艺术装饰风格,如使用石头和镀金金属,与土地和天空的自然色调相协调。三层楼高的中庭有助于引导游客,而在整个建筑中的其他空间则可以将市中心和北塔尔萨的景色以及 Osage 山的全景尽收眼底。这将在游客与博物馆及场地周围的“伟大的美国景观”之间创造出体验性的瞬间。
07
坦佩雷新 萨拉·希尔登(SaraHildén)艺术博物馆
hey5
Piippu(芬兰语中的 "烟囱")是坦佩雷中心的一个艺术地标。它不仅是一个兼具功能性和灵活性的博物馆,同时还具有创新的建筑特征,加强了 Finlayson 地区的场所记忆。Hey5 的新萨拉·希尔登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案以垂直展开为设计起点,创造了一个抢眼的城市地标。在尊重该地的城市结构和建筑的同时,将游客体验推向新的高度。
© hey5
08
韩国国立文学博物馆
TheeAe
我们决定将场地留出空白,让每个人都能用他们的想象力来填补这个空旷的空间。空白区域将充满自然光和阴影;空白区域的两棵成长中的树,将给人们留以空间谈论时间的流逝;空白区域让风的流动在池塘的水中引起涟漪。人们在这里参观、逗留,消磨他们的时间,这篇空白应充满了人们的记忆。
09
戴维森(Davison)艺术馆
Peterson Rich Office
维思大学戴维森艺术中心成立于1952年,拥有超过25000件艺术收藏品,其中包括一件美国所有大学中最好的印刷品收藏。对于这所拥有190年历史的文科大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项目。由专业设计师设计的5550平方英尺的艺术大楼,将极大地提升维思大学的学生服务设施,并作为50多年来第一座新艺术大楼将视觉艺术融入日常校园生活。该建筑的特点是有一个宽阔的屋顶和装有玻璃幕墙的大厅,优雅地将艺术空间与更注重室内的邻里社交区划分开来。
© Peterson Rich Office
责编:韩双羽;编辑:邵珠琦;译者:曹中
*本文作者 Andreea Cutieru
标题、板式及翻译由ArchDaily编排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