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愿案牍劳形的“自由灵魂”,是钟情吟诗作画的闲散雅士,一生隐世而居,却能闻名天下,名垂青史,成为文人们的理想生活“模板”。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在学优则仕的时代,沈周却对入仕为官避而远之,在吟诗作画中实现了“游于艺”的理想状态。即使当时苏州知府汪浒主动为其铺就“康庄大道”,却丝毫不能动摇沈周远离官场的决心。他82年漫长而纯粹的一生,仅需“绘画”、“赋诗”、“写字”6个字便足以概括。沈周最为后人赞誉的是其在绘画上的成就,他的绘画创作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并对晚明董其昌等人关于文人画的理论思索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早年主宗王蒙,上溯董源、巨然,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沈周平生好游,因而有不少出游遣兴的山水画。《东庄图册》堪称特别之作,所描绘的庭园秋景,格调恬淡自然,工丽朴华。全册画面二十一开,分别为:振衣冈、麦山、耕息轩、朱樱径、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续古堂、知乐亭、全真馆、曲池、东城、桑州、艇子洴、鹤洞、拙修庵、菱豪、西谿、南港、折桂桥。除了山水画,沈周在选材上,更是不拘文人姿态,日常所见皆可为画,白菜、茄蔬、稻蟹、虾等稀松平常之物在他眼中,也具有相当的趣味。《墨菜辛夷图》以水墨法描绘白菜,墨色为叶,留白为茎,笔墨酣畅,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人人皆道沈周绘画水平出众,为吴门画派之鼻祖,开创了描绘江南山水之美的新画风,但细探其画中的自题词,更能了然其恬淡悠然,遗世独立的文人风骨。文徵明曾说沈周的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图册取“卧游”之名,源自南朝宋宗炳在居室四壁挂山水以当卧游的典故。全册共十九开,绘了山水、花鸟等等题材,每开均有沈周自题的诗词。春雨浸润的青青草坡,慢慢沉入桃花林的夕阳,没有牧童驱赶的耕牛信步田间,纵使整日劳作耕耘,归途中的半刻悠然自由,也是人间乐事,大概这就是以沈周为代表的“隐于市”文人群体的心声。沈周生平留下近1900多首诗词,除了画跋,还包括歌咏、感怀,叙事诗、议论杂诗等,其诗词汇编成《石田诗选》。《石田诗选》不以年月时间编排,而是把所有的诗歌分为三十一类,包括天文、时令、山川、寺观、祠庙、宗族、述怀、庆寿、送别、咏物等。“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蛾眉未嫁人”。落花无情人却多愁,沈周为落花作诗五十首,可见春花凋零,春光短暂对其触动之深。他的诗词读来平实却富有生趣,游访山川古迹、广交宾客好友、谈论古今世事......如日常随笔一般记录着他精彩又浪漫的一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沈周早期书法风格承其父辈,字体秀美工整;后钟情黄庭坚,曾赞其书法“郁郁森森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晚年的沈周,个人书法风格渐成,仿黄庭坚枯瘦之风,又融入了王羲之婉和清峻的笔意。
这幅作品所记述之事,充满诙谐之趣。好友赵鸣玉“髡然无须”,沈周为其作此疏,请美髯公周宗道“分取十鬣,补诸不足”。好友间戏谑调侃,欣然为之,不经意却成经典。洋洋洒洒落笔成书,一气呵成,气势如虹。这幅《化鬚疏》也是沈周效法黄庭坚行书风格最佳的作品。CADAL重视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保护与数据库建设,收录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的艺术作品资源,涵盖绘画、书法、碑拓、印章等多种艺术类型,供各位读者欣赏、教学、研究。何丽娜.论沈周山水诗创作中的乐游之怀[J].学术交流,2013,No.228(03):183-186.谢晓婷.书法涪翁 遒劲奇倔——明代沈周书法考略[J].荣宝斋,2013(05):6-59.DOI:10.14131/j.cnki.rbzqk.2013.05.004.吴敢.沈周简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9(05):146-150.DOI:10.14167/j.zjss.1999.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