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宇:“拜普会”与美国对俄政策的转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界知识 Author 陈宇


近来,美俄互动频繁,两国外长和安全部门负责人相继碰面,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首次会晤。通过近半年的互动,美俄正初步形成针对对方的新政策框架,特别是拜登的对俄政策将不同于冷战后的所有美国总统,这将对未来的美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2021年5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了首次面对面会晤,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的首场美俄高层会谈。


日内瓦峰会:第一轮相互试探的高潮


拜登上台不足半年,但美俄两国关系已是巨浪滚滚、起伏不断。拜登甫一上任,就迅速且无条件地延长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实现了俄罗斯在特朗普当政时“求之不得”的目标。但在3月,当媒体问及拜登是否认为普京是“杀手”时,拜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此后,美俄矛盾迅速激化,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返回莫斯科,以磋商两国关系。俄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军演则被西方解读为“准备入侵”。美国还决定派遣两艘驱逐舰前往黑海,对俄施压。4月中旬,局势突然有了缓和迹象,拜登专门致电普京,希望与其当面会谈,同时美方暂停向黑海派遣驱逐舰。然而,没过几天,美国出台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且不仅是对个人和实体的制裁,还包括金融制裁和驱逐外交官。但这些制裁又是有限度的,拜登政府小心翼翼地避免制裁突破两国关系过去的框架。俄回应方式则是:针锋相对地回击制裁、驱逐外交官,同时从乌克兰边境撤军。


双方这一系列互动大起大落,无怪乎有俄学者称之为“美式过山车”。美国占据主动,出牌节奏时紧时松,让人目不暇接,其措施精准但又克制,且适时对俄释放对话预期。俄罗斯虽然相对被动,但也见招拆招、应对自如。这半年的美俄互动看似拳拳到肉,实则点到为止,凸显双方老练的外交手腕。双方的目标就是试探对方的力量与决心,从而为未来四年的双边关系确定政策基调,创造互动模式。


美俄第一轮试探在5月逐渐接近高潮,两国外长会后紧跟着安全首长举行会晤。6月16日,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将在日内瓦举行,双方第一轮相互试探的高潮即将上演。双方均重视这场会晤,拜登将与普京的会面安排作为其首次出访的主要行程之一,紧随美国最重视的、6月11日至13日在英国召开的G7峰会之后。普京也是新冠疫情后首次出国访问,并首次与独联体以外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晤。 


新定位、低预期——美国对俄政策的转型


无论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是白宫发言人普萨基都表态,希望通过“拜普会”与俄罗斯建立“更稳定、更可预测的关系”。所谓“更稳定、更可预测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拜登时期美国对俄政策的转型。这种转型以对双方关系的新定位为基础,以对双方关系的低预期为特征。


对拜登政府来说,一方面,大幅度改善、甚至扭转美俄关系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拜登是冷战结束30年来首个不把“重启”美俄关系视为目标的美国总统。无论是拜登和民主党自身的意识形态倾向,还是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都不支持美国大幅改善对俄关系。而且,在拜登政府眼中,俄不再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大国。在拜登政府的主要外交议程,即重建与盟友的关系、与中国竞争中,其都不把俄罗斯作为“关键牌”来打。尤其在对华政策中,拜登政府实际上已经超脱了传统的中美俄“大三角”“拉一打一”思路,不指望“联俄制华”。从这半年的实践来看,拜登政府更多地依靠团结盟友或是拉拢印度等来配合其对华竞争战略。


另一方面,对拜登政府来说,有许多问题比俄罗斯更为凸显和重要。对内,拜登政府需要对抗新冠疫情,着手经济复苏,还要弥合美国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对外,其需要重塑跨大西洋关系,以及应对所谓来自中国的“挑战”。虽然俄罗斯是“主要威胁”,但这不意味着拜登政府希望其成为主要矛盾。拜登绝不希望他的对外政策受到美俄长期冲突不断的困扰。如果能用相对低的成本稳住俄罗斯,从而能够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务,对拜登政府说,这显然是更优选项。


其实,与美国相类似的是,俄罗斯也已调低对美俄关系的期待。俄罗斯决策层在两国关系的一次次“重启”失败后已心灰意冷。至少,他们不会指望一个如拜登一样反俄情绪浓厚、重视意识形态的总统能够在对俄关系上做多大努力。正如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所说,“双边关系中积累了太多的消极因素,无法指望一次会谈就能弥合双方深刻的分歧。 


美俄关系的新模式将显现


峰会后,美俄关系是否可能跳出“重启—失败—再重启—再失败”的怪圈,建立起新的相处模式呢?


从短期看,“拜普会”后,美俄可能暂停半年来的尖锐对抗。从双方的一系列表态看,美俄都期望峰会为双边关系带来积极变化。根据目前的信息,美俄可能在两方面找到共同语言。一是战略稳定领域。美俄在拜登上任伊始就迅速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凸显了两国在该问题上的共同利益。有消息称,战略稳定问题是普京和拜登在峰会中讨论的重点之一,两国或启动定期的双边对话,建立一系列工作组,为未来签署新的核军控条约,以及非核领域的军控创造基础。二是美俄可能暂停从奥巴马时代就开始的“外交战”。双方不再互相驱逐外交官和使馆雇员,“回国磋商”的大使也可能回到各自任所,从而确保外交管道的畅通。


从中期看,美俄双方的矛盾过于深刻,不仅一次峰会难以解决双方之间的实质性问题,而且在双方互信丧失殆尽的情况下,即使放低预期,也很难在拜登首个任期内就完全实现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可预测”。俄罗斯国内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反对派势力蠢蠢欲动。而拜登对“民主”十分热衷,美俄随时可能因此产生矛盾。在此次美俄峰会上,很难想象拜登不会拿“民主”和“人权”批评俄罗斯。美国也难以接受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拥有势力范围,而这恰恰是下一阶段俄罗斯外交的重点。即使是在美俄希望讨论的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双方的立场也少有一致之处。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美俄角力仍将继续,双方可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试探、博弈期,双边关系随时可能出现紧张。


从长期看,在多轮试探、博弈后,如果双方能够始终坚持务实政策,那么建立新的关系模式也并非不可能。这是因为,俄罗斯不再是超级大国,美国不再把其视为可以平衡中国的对象,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管控对俄关系,防止俄冲击其整体战略或出现中俄结盟的局面。美俄关系的新模式可能是,双方关系疏远但保持稳定,不再有无休止的地缘对抗、相互制裁和“外交战”,同时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战略稳定、一些地区安全问题上开展有限的合作,但这种关系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  (成稿于6月3日)



作者:陈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世界知识”公众号



往期精彩-热点分析


 钟飞腾:美俄首脑峰会,为什么普京的气势更强 韩美首脑会谈:给半岛局势和中韩关系埋下隐患 朴光海:在野党选出“80后”党首 能否变革韩国政坛? 周昶:美朝新一轮博弈下的朝核困境 前任韩国国务总理李洛渊:“新兴”国际关系与未来韩中合作 中村进:日本应如何准备和应对台海危机? 笹川和平财团客座研究员中村进:美国对台海局势的认识及策略 曹世功:剖析美国牵制、离间中韩关系的战略图谋 钟飞腾:RCEP为朝鲜半岛的开放发展打造“飞龙模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