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林昌:后俄乌冲突的东北亚安全局势的演进

王林昌 东北亚研究通讯 2024-03-23

作者:王林昌,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
来源:东北亚研究通讯  

 


01

导语


最近,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于是谁是这场战争赢家和输家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有的说,最大的输家是乌克兰,在这场两军搏弈中,乌克兰山河破碎,民众流离,沦为了北约的一枚棋子,而且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是一枚弃子;第二大输家应该是俄罗斯,俄乌冲突久拖不决,无论结果如何,俄罗斯元气大伤,被削弱是必然的,无论它是胜是负都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输家;而第三个输家是欧盟,资本外流,难民内入,能源危机,援乌打俄反遭自损;唯一的赢家是美国,它的目的并非真的要乌克兰加入北约,削弱欧盟自身的向心力,搞垮俄罗斯这个敌手才是它最终的目标。利用乌克兰这枚棋子重创两个竞争对手,坐收渔翁之利,美国不是赢家,谁是?


俄乌冲突在继续,关于谁是最后输家和赢家的争论也在继续。但有关俄乌冲突对于世界格局的深层次影响却让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晰。有学者认为“新冷战”的阴影将成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重要主角,有可能导致处于大国夹缝中的各个中小国家通过“集团式自保”来维护自身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环境将更为复杂”,这种分析是中肯的。我要说的是,俄乌冲突对东北亚安全格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后俄乌冲突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将会朝着什么方向演进。


纵观俄乌冲突对东北亚安全格局引发的变化。我们会看到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美国、韩国、日本谴责並制裁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入侵”;朝鲜采取了明确的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中国则对所谓的“入侵”不置一词,却坚决地反对制裁,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与俄罗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中国的这种立场一再遭到美国的质疑甚至施压。


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也许只是巧合。就在拜登出访日韩之际,中俄空军在日本海、东海、西太平洋海域上空组织实施了“例行性”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朝鲜则在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三枚弹道导弹。而面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制裁朝鲜决议,中俄双方均投了反对票。这是自俄乌冲突以来,中俄第二次在制裁朝鲜问题上投了反对票。


5月24日,中国国防部和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证实,中国空军轰-6K战略轰炸机与俄空天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海和东海上空进行联合空中巡逻。来源百度。


细想一下,今天出现在东北亚的局面,不就是“三边对三边”吗?美日韩这三边,由于日韩向美国的“一边倒”,出现了“阵营化”的趋势;中俄朝这三边,由于俄乌冲突的加剧,其三者的“联手”则由隐性变得明显。无论我们怎么宣示,外界的认知总不会因为我们自己的主观想象而改变。美日韩三国早就把中俄朝看成“一边”了。

 

02

“三边对三边”安全格局的发展趋势

  

“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东北亚三边对三边安全格局的显性再现。这种“显性再现”,主要表现在六方五个双边关系的变化上。

   

1. 朝韩间新一轮的紧张


伴随着“史上最严厉制裁”的加剧和朝韩开城工业园区的关闭,双方已经几乎断绝了一切往来。文在寅上台以后力图改善与朝鲜的紧张关系,曾数度向朝鲜挥动和平和对话的橄榄枝,並以平昌冬奥会为契机打开了朝韩交往的大门。朝韩《板门店宣言》和《九月平壤宣言》的签订标志着朝鲜半岛南北间的和平和和解开始走向双方“永不再战”的新的阶段。但好景不长,双方除了军事对峙领域的谅解之外,在经济领域内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文字上,朝鲜期待韩国借助两个宣言的承诺减轻制裁的设想落空。在文在寅执政后期,朝鲜明显地失去了以往的耐性,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的一炸,以及双方一切联络手段的断绝,几乎宣示了朝韩关系重回对抗的老路。


尹锡悦的上台,更让本已趋冷的朝韩关系雪上加霜。在竞选时期,尹锡悦就对文在寅“亲朝”的“屈从”外交加批判,声称“与美国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盟应该成为韩国外交政策的中心”。他把加大定期与美国举行军演,以强硬的态度和手段迫使朝鲜去核,参与美、日、韩三边安全协调,作为他的外交施政纲领。面对朝鲜试导,他甚至放言不惜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来应对朝鲜的“挑衅”。尹锡悦这种强硬的对朝政策,再一次地刺激朝鲜本来已经十分敏感的神经,自然也受到朝鲜方面的坚决反弹,並称“不得不对许多事项做重新考虑”。朝韩双方“以强对强”的趋势难以避免。朝鲜半岛新一轮的紧张,由于尹锡悦的上台重新拉开了帷幕。南北关系的紧张和军备竞争的加剧在所难免。朝韩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2. 朝美对抗仍在继续


朝鲜半岛一纸“停战协定”只是宣示朝美双方战事的暂时停歇,并未宣告半岛战争的终结。这期间,美军对于朝鲜的越线侵扰,包括以朝鲜为“假想敌”的美韩军演从未间断。对于停战协定中的一些未尽事宜的争议,导致朝韩间的冲突加剧,最为明显的是发生在朝鲜西海上的“延平海战”。朝鲜虽然迎来了10年间金大中与卢武铉期间的半岛南北和平,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与李明博和朴槿惠的朝韩对峙。朝鲜试图以“拥核”来抵御美国核威胁,朝核第一次和第二次危机的爆发,使得朝美之间的对抗加剧。在小布什的眼中,朝鲜是“邪恶轴心”中的一员。人们开始明白,韩国政权无论怎么变换,朝鲜安危面对的都是“主宰”美韩军事同盟的美国。


特朗普的上台,使金正恩看到了建立新型朝美关系的希望。他不远万里去越南和特朗普相逢,希望以有限的弃核换取解除有限的制裁。但他的希望最终落空。表面上看是博尔顿的搅局,实际上是华尔街的老板们並不满意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待到拜登当了总统,只把“无条件”与朝鲜开展对话挂在嘴上,却对缓解制裁闭口不谈。朝鲜在信守了四年不进行核导试验的承诺之后,面对依然对朝实施“敌视政策”的美国,在年初进行了多次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美国则接二连三地对朝鲜进行谴责,並试图通过安理会对朝实施新的制裁。不仅如此,美国还不断派出航母战斗群在朝鲜附近海域游弋,並开展与韩国的大规模海上军演。值朝鲜人民革命军建军90周年之际,金正恩强调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核武並做好“随时使用核威慑的准备”。朝美对抗仍在继续。


2022年5月25日早上,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三枚弹道导弹。来源百度。


3. 俄日关系生变恶化


俄罗斯和日本从来就是冤家对头。苏联通过二战一雪前耻,把日本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纳入到自己的领土范围。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始终未曾放松对于“千岛群岛”的控制。两国和平条约的谈判因此一波三折。近年来,日本政府持续右倾化,并不断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激起俄罗斯对日本的极度不满。但安倍晋三在执政期间,积极谋求改善日俄关系。他多次与普京会晤,以期解决两国存在的领土争议,增进经济合作,继而缔结“和平条约”,俄日两国的关系一度有所改善。但岸田文雄上台后,一改安倍晋三的作法,对俄政策趋于强硬,甚至明确宣布“北方四岛”是其“固有领土”,俄罗斯“非法占据”,触动了俄罗斯维护二战成果的底线。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日本采取了与美保持高度一致的对俄强硬立场,发动多轮对俄制裁。俄罗斯随之将日本定为“不友好国家”进行反制,决定禁止日本在“北方四岛”发展农业活动,不再允许日本公民免签登岛並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外相林芳正等63人列入禁止入境名单;宣布停止与日本进行“和平条约”谈判,就此关上了双方和平解决“南千岛群岛”问题的大门;与此同时,俄军在南千岛群岛部署S-300V防空导弹,在其海域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甚至出动大型反潜舰和动力攻击潜舰穿过津轻海峡、宗谷海峡,驶入日本海,借此威慑和警告岸田的挑衅。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俄日关系也正在步步恶化。

 

4. 中韩关系难回过去


中韩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总体上发展稳定,进步巨大,长期保持向好趋势。但韩国引“萨德”入韩引发中国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对,对中韩关系造成了极为恶劣影响。在文在寅当政时期,韩方提出“三不”(不追加“萨德”系统、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发展韩美日三方军事同盟。)承诺,中韩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达成谅解。但“萨德”问题依然是悬在中国人民心上的痛。如今尹锡悦上台,否定韩国“三不”承诺的思潮抬头。从他力图参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欲变四边为五边;从他主张日韩安保合作,极力参与美、日、韩三边安全协调,强硬对朝等一系列的施政原则来看,中韩之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将会变得越来越稀薄,围绕双边安全和实际利益问题上的协调将会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尹锡悦还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声称韩国将在“印太和全世界的其他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参与“印太经济框架(IPEF)”上进行“紧密合作”。在台海问题上也显示出越来越同美国趋同的倾向。韩国极有可能成为美国“印太战略”在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遏制中国的马前卒。


诚然,稳定的中韩关系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双方应当共同致力达成的一个目标。但人们难以忘记与中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是李明博,把美韩军演引入中国黄海的也是他;与习近平主席并肩走向天安门城楼的是朴槿惠,把“萨德”落地韩国的也是她。在尹锡悦当选总统之际,已经向他挥动了橄榄枝,表示愿同韩方加强沟通,推动半岛无核化和持久和平。但他骨子里亲美的倾向却难以改变。窃以为,如同中美关系一样,中韩关系也难以“再回到过去了”。

  

5. 中美之间“软对抗”趋紧        


关于中美关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讲得十分清楚。他说,美方领导人和一些高官相继表示,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四不一无意”的表态始终飘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


拜登“四不一无意”的表态之所以“始终”飘浮在空中而没有落地,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让它落地。美国一直把中国当做“严重挑战依照美国方式进行运作的所有规则、价值和关系”的国家。视中国为“最大地缘政治竞争对手”。扬言要以“实力地位来跟中国接触”,利用“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並通过“与盟友及伙伴的合作”与中国抗衡。诚如一位俄罗斯学者所言:“设法瓦解全球竞争对手是美国人的主要目标。阻挠中国充满活力的快速发展是美国战略的精髓”。


美国所说的“竞争”也好,“合作”也罢,抑或是“对抗”,都试图与中国进行“零和博弈”,阻止中国的崛起,进而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这种“零和博弈”的姿态已经由经济和科技领域逐渐扩散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和人权等方方面面。特别是针对中国的核心利益不断攻击挑事,接连在国际上拼凑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已让特朗普望尘莫及了。


人们对于历史上的“热战”和“冷战”难以忘记,对于冷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与发展”则更为津津乐道。但对于什么是“新冷战”,今日的世界是否已经进入了“新冷战”却众说纷纭。因为人们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和描述当今变幻莫测的世界。“瓦解”和“反瓦解”,“阻挠”和“反阻挠”之间的缠斗将成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中美之间,其实质上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对抗”和中国对美国的“反对抗”。我认为,形容当前的中美关系,如果不叫“新冷战”,则可以称之为“软对抗”。和历史上的“冷战”不同,这种“对抗”和“反对抗”具有一种“柔性”的色彩。其特征就是尽量避免双方的“硬对抗”,以及因“硬对抗”引发的“直接冲突”甚至“热战”,特别是在军事安全领域更是如此。拜登和美国政府很忌讳“冲突”这个字眼。因为“硬对抗”导致“冲突”甚至“热战”的结果,在中美之间的记忆犹新。如果发生在当今世界,其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中美之间“软对抗”趋紧 ,表现在如下三个主要方面:


5.1.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

由美国参议院审议通过並得到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共识的《2021年美国战略竞争法案》,罕见地主张美方应给予台湾“与主权国家同等待遇”,呼吁美国政府“以与其他外国政府来往的同样基础”与台湾往来;不加诸“任何限制”与台湾直接、定期互动。该法案承认台湾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防卫台湾”,並主张定期对台军售,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试图全面对抗中国。


此法案发布之后,美国务院便放宽了美台官员往来限制,多起美国国会议员访台事件随之发生。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欲“身体力行”,决定亲自率团窜访台湾。中国则以“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作为回应,使佩洛西率团访台因“感染新冠”而收手。但仍有参议员偷偷访台会面蔡英文,显示对于台独势力的支持。美国一次又一次地搅动台海风云,触动中国在涉台问题上的底线,受到中国政府的坚决抵制。


美国宣称要坚决“帮助”台湾抵御大陆“侵略”,确保台湾拥有“自我防卫”的能力。美国所谓的“帮助”,就是美国的对台军售。自2007年以来,美国已经向台湾地区促成近200亿美元的军售,此外还有25亿美元的美军工企业直接与台洽谈的商业交易。自拜登上台近一年多以来,就先后三次向台湾当局军售总计达近10亿美元,“帮助”台湾增强所谓“防卫战力”可谓不惜余力。


与此同时,美军在东海和南海的军事活动也急剧增加。大型航母编队多次在海上游弋,有的长达十几天之久。在当前俄乌冲突之际,美军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不降反增,其活动力度已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并同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大型联合军演,不断在台海制造紧张局势,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威慑。美国的财长甚至放话,如果中国对台湾发起“武统”,美国将对中国实施类似对俄罗斯的那样的制裁,在涉台问题上赤裸裸地对中国进行威胁。     

 

5.2. 在国际上拼凑打压中国的“小圈子”

今年2月,拜登政府发布《美国印太战略》强调印太地区对美国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拜登一改特朗普时期的外交策略,把盟友和伙伴放在重要位置,重申美国对于盟友的安全承诺,淡化责任分担,强调恢复和加强同盟关系,试图重回以美国为主导的盟友战略体系。


首先,扩大“美日韩”三边合作。

美国除了分别强化美日和美韩两个双边军事同盟之外,近来特别致力于韩日两个同盟伙伴之间在安全领域上“携手”。早在朴槿惠时期,日韩间已就交换军事情报签订了协议(GSOMIA),並在慰安妇等问题上达成政府间的谅解,为韩日两国之间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开创了先河,並受到美国军方的高度赞扬。文在寅曾对此持否定态度,日韩关系一度紧张。但尹锡悦上台,强调韩美日三方的合作,有意“改善恶化的日韩关系”。为开启韩美日关系的“新篇章”他急切地派遣政策协商代表团访日。而日本也欣喜若狂,认为日韩、日美韩战略合作“恰逢其时”,表现出积极改善日韩关系的意向。就连拜登也改变六十年来美国总统出访先去日本而后去韩国的惯例,首访韩国,是他看中了尹锡悦强烈的亲美倾向,强硬对抗朝鲜,且有意扩大美韩日三边合作的姿态。

其次,加强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拜登将“四方安全对话”形容为“美国印太政策的基础”,积极拉拢盟国和印度,企图重新塑造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地区秩序”,以应对“包括在东海和南海的挑战”。拜登利用四方对话机制组建反华联盟,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十分明显。除了其他的两个“盟友”,关键于争取印度。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国家,其人口和经济实力不可小觑。一直以来,印度都对美国政府在印太地区加大投入予以支持。有媒体称;美国十分重视印度在南亚、印度洋地区的“领导者”作用,也欢迎印度发挥更大的地区影响力,並支持印度持续崛起。印度与中国毗邻,历来与中国有领土争议,中国的迅速崛起令印度不安。美印长期互为“伙伴”,拉拢印度对抗中国实为美国的既定政策。


2021年9月,美日印澳在美国白宫召开了首次面对面的四国峰会。峰会前,拜登首先在自己的椭圆形办公室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拜登表示,他和莫迪已经相识很久,并且将会“继续推进强有力的美印伙伴关系”。拜登在交谈中,还试图拉近他与莫迪的距离,他特别提到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母亲就是一位伟大的印度科学家。莫迪也有备而来,特地从印度带来一些文件证明拜登这个姓氏在印度确实存在。莫迪“感谢美国在一个变革时期所发挥的领导力”。有媒体称莫迪“抱到拜登大腿”。   

 

5.3. 北约试水进入亚太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NATO),是美国为对抗苏联在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扩张在欧洲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自1949年成立之初的美英法等12个国家,不断东扩,发展至今已拥有二十八个成员国。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北约则变成了美国在欧洲推行霸权政策,控制欧盟並遏制俄罗斯的工具。如今俄乌冲突已经演变成由北约出钱出枪,替美国削弱俄罗斯国力进而搞垮俄罗斯的一场欧洲大战。


北约作全球最大军事联盟,长期固守集团对抗的冷战观念。在它东扩至极的时候,试图突破地域和领域界限,把实施“南下”作为它的“新的战略构想”並在亚太区域寻求加强政治和军事合作的“伙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它早已圈定的对象。查看历史,北约和日本与韩国早有来往。日本和北约之间不仅签署了《情报保护协定》,而且建立了安全问题高级磋商机制,相互成“必然的伙伴”;韩国也在2006年就成为北约的“合作伙伴”,双方早有高官互访。北约军委主席罗布·鲍尔访韩表示“今后将与韩方继续开展军事交流”。作为这种交流的一部分,韩国成为被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CCDCOE)接纳为正式会员第一个亚洲国家,北约和韩国越走越近。


在俄乌战事处于胶着之际,北约还精心策划了一场“外长扩大会议”。日本和韩国外长首次被邀请出席。有报道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会议将“考虑来自中国的挑战”。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说得更为直白,她呼吁北约与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合作,以“确保台湾有能力自我防卫”。有关分析认为,北约,这一颇具“挑衅性”的组织会随着美国多次把中国标记为“挑战目标”,其“南下”不可避免,而且只会“越来越早”。北约试水亚太,这些“伙伴”们合伙之后将会不断挑起事端,危及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


中美之间以及中国和美国“代理人”之间围绕着朝鲜半岛、台海和南海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对抗”将会出现更为复杂的局面。诚如基辛格博士所说,“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 END -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往期精彩-热点分析


 尹锡悦政府的多边外交安全课题:大国政治与多边外交

 韩国“四强大使”及尹锡悦政府的对外政策走向

 韩美首脑会谈能让韩国安全吗?

 铃木宣弘谈,日本的粮食危机和自给率

 杨延龙:拜登首访亚洲之韩国行,韩美情投意合志在何方?

 韩国外长对华喊话的背后原因值得思考

 董向荣:认知偏差如何影响韩国外交 李成日:拜登访韩,韩国紧紧捆绑于“同盟战车”

 曹世功:尹锡悦政府对朝政策取向及影响初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