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播客|如果喝到带烟味的酒,可能是山火带来的惊喜哦(明日之路x杯弓舌瘾)

明日之食 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2022-04-07
这期播客是“约饭计划”第01期
也是“明日之路”播客与“杯弓舌瘾”播客的串台

本期主播Jing的引言:
 虽然我不太喝酒也不懂酒,但从“杯弓舌瘾”播客了解到很多有趣的酒知识。
 比如,酒其实是“酵母的排泄物”,和我们之前聊过的微生物息息相关;
 像农业中“自然农法”一样,“自然酒”也正在成为一种风潮;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酒的口味和产量,未来如何才能喝到好酒呢?
 
文字整理:
Manqi(“明日之路”行动小组志愿者)
编辑:
Jing(“明日之路”播客发起人)
 
扫码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酒就是酵母的排泄物 


Jing:你们曾在节目中提到“酒是酵母的排泄物”,能否给我们科普一下相关知识?例如,酒的酿造过程。
 
戴老板(“杯弓舌瘾”播客主播):先从酒是怎么来的说起吧。酵母代谢糖后会产生酒精、二氧化碳,以及一些热量。人类最早做成的酒应该是果酒或者蜂蜜酒。当时的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如果把水果放在一起拍烂,会有气泡冒出来,然后就变成一种喝了让人开心的东西。

钱老板(“杯弓舌瘾”播客主播):古时候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净化处理工艺,喝水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很有可能会因此感染疾病。很多人会喝一点低度数的酒来补充每天所需的水分,因为经过发酵,酵母会把细菌全部代谢掉,所以发酵过的饮料更安全。以酒代水的现象在古时候的欧洲更为常见,中国人很早就学会把水烧开再喝。

戴老板:酒产生的基本原理就是酵母吃糖,糖的成分不同、来源不同,决定了各种酒的不同风格。每个大陆都有不同的文化,不同人种的祖先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酒。比如说Tequila(龙舌兰酒):在西班牙人到墨西哥以前,当地就存在一种用龙舌兰做成的发酵酒;西班牙人去了以后,把蒸馏的技术带过去,将它做成了一种蒸馏酒。

钱老板:1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蒸馏技术。一般的酵母发酵的酒,酒精度上限大概是15度左右。酒精度再高,酵母就会失去活力,被自己的排泄物所包围。为了得到度数更高的酒,人们开始进行蒸馏,利用水和酒精的不同沸点,得到酒精度更高的液体。

有个新技术叫冰馏,和蒸馏的原理相反。把含酒精的液体逐步冻成冰,因为水比乙醇先结冰,在降温过程中把冰慢慢撩掉,最后达到浓缩的效果。现在咖啡店里流行的Eisbock(冰博克)也是用了冰馏原理。

戴老板:两种方式制成的酒在口感上有很大区别,只是还没有人直接对比过。我们现在喝到的大部分烈酒都和蒸馏技术的改进有关,比如伏特加和London DryGin都是在连续蒸馏技术出现后才被发明的,调和型威士忌中,一半以上都是用连续蒸馏方法制成的。所以说,连续蒸馏技术塑造了烈酒今天的面貌。在疫情期间,很多酒厂直接用自己的连续蒸馏器生产医用酒精和消毒液。

动画片《萌菌物语》的剧照,菌菌们在吃糖,未来会介绍这个片子。

 工业酵母和天然酵母有啥区别?


Jing:在酒行业里,天然酵母和工业酵母对酒有怎样的影响?

戴老板:工业酵母更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它的好处是可控。用天然酵母发酵1吨葡萄是没问题的,但很难在同一个容器里发酵30吨葡萄。为了让发酵变得更顺利,研究者开始提取发酵能力更强的酵母,再单独培育,就变成了工业酵母。我们生存的这些环境里或多或少有些酵母细胞。

用天然酵母的话,人们不会刻意去挑酵母,只是让原本生存在这个环境里的酵母进行发酵。自然发酵的结果不可控,时不时会得到让你大吃一惊的结果。当体量比较小时,这个小小的惊喜或惊吓没什么问题。当体量非常大时,这个惊吓就容易把人吓死。

天然酵母的发酵是一群酵母在共同作用,而工业酵母则是一种酵母在作用。所以想要大批量、可控,工业酵母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有人认为天然酵母可以发展出更丰富的味道,因为不同的酵母代谢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品种也不一样。但这个说法也受到挑战,因为发酵时的味道和我们最后喝的味道不完全一样。发酵时产生的大部分东西会随着时间变化,甚至消失。比如蒸馏酒,它是用酵母快速发酵后进行蒸馏,然后再沉淀,酒的很多味道是在沉淀过程中形成的。

葡萄酒适合天然发酵,因为葡萄有足够多的糖、水分、酸,在发酵中,酵母是很旺盛的。在发酵的前半段,液体会和空气不断接触,很多时候容易变坏。比如啤酒,发酵前期很脆弱,所以需要不停地收集酵母来发酵。自然发酵意味着前面的阶段要持续很长时间,酸味就是在那个阶段慢慢累积出来的。

钱老板:现在这种比较复古、狂野一点的自然酒,会更接近原始方式生产出来的酒的风味。啤酒行业对于酵母的研究比较多,最有名的应该是嘉士伯,他们在哥本哈根总部有一个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很多研究工业酵母的先驱人物。啤酒是原料加酵母相互作用而成,其中酵母往往是当地长期累积下来的。

所以在中国,你想做一个柏林酸小麦,除了原料,你还要模拟原产地的环境,再匹配上对的酵母,才能把那个风格复刻出来。白酒的酒厂有个非常奇怪的地方叫曲房。

戴老板:曲其实是酶,酵母是酒厂的环境里自然有的。茅台就不加酵母,但会加曲。每次蒸馏时把所有东西杀一遍菌,然后堆在地上等它开始发酵,再把它放到窖里。隔绝空气后再发酵,然后再挖出来去蒸馏。同一批原料来来回回走了好多次。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工艺,特别厉害的味道的出现往往是随机的。

动画片《萌菌物语》的剧照,对菌菌的介绍信息。

 气候变化对酿酒的挑战 


Jing:听说戴老板是刚刚从宁夏那边回来,你曾经提过宁夏现在的气候在变化,给你的酒庄带来了一些挑战,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故事呢?

戴老板:我有个朋友去宁夏拍葡萄酒。我带他采访帮我开车的师傅。他住在宁夏南边——青铜峡市小坝镇。他说,90年代初刚来时,那一圈是沙子,他们从防风林开始建。这一批最早的移民,他们把银川市南边很大一片区域,从一个无法生存、半荒漠的状态,慢慢改造成现在可以生活、有产出、有果树、有葡萄园的一个状态。这是一个蛮惊人的故事。

另一个卖葡萄的人告诉我,他们家也是这样的,20年前去那边种葡萄时,第一年没经验、没种防风林,先把葡萄园种了,冬天就把葡萄埋起来回银川市。等春天再过来,自己家的地在哪里都找不到了,只看见一片沙地。

最近几年植被变多了,半戈壁的地方种成了葡萄园,感觉银川整体变得更湿润了一点,降水变多了一些。

Jing:这种环境变化对于葡萄的发酵的过程会不会有影响?

戴老板:气候变化对葡萄的品质有一些影响,有时候正面,有时候负面。以前不太下雨,很干燥,所以产出稳定、均一。随着降水变多,有些年份更湿润,可能产出的葡萄酒酒精度更低,葡萄没有那么成熟,口感会更弱、更酸一点。如果是一个阳光很强的年份,酒精度就会比较高,整体感觉比较雄浑、甜美。随着气候变得更多样,所有和水果相关的酒,年份之间差异也会变多。用谷物做的酒,年份差异性就小一点。

Jing:你们之前有提到,气候变化导致德国2019年冰酒绝收;澳大利亚的火灾也对当地的葡萄酒有一定影响。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气候对葡萄酒带来哪些影响呢?

钱老板:冰酒是一种甜酒,需要比较寒冷的环境。传统上,生产冰酒的都是一些靠北部的产区,像德国、加拿大、中国东北等。

戴老板:中国冰酒的生产方法和传统方法又有区别。传统方法是在葡萄熟了之后不收,等到12月、甚至1月,温度够冷了以后,再把葡萄采下来直接压榨。这时的水就是冰,压出来的东西像奶昔一样,把冰去掉,再把剩下的液体发酵成一种甜酒。如果冬天达不到零下15度,就做不了冰酒;忽热忽冷也不行,温度突然上升,葡萄可能就烂掉了。

钱老板:2019年德国的冰酒绝收,就是因为那个冬天比较暖和,葡萄没有冻起来。但这也是一个趋势,只好就再往北种,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北部产区。最近有个有趣的新闻,普京宣布,俄罗斯生产的香槟酒才是香槟酒,法国生产的香槟酒是起泡酒。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俄罗斯现在也可以做起泡酒了?

戴老板:英国南部现在又有起泡酒了,可他们已经几百年不做起泡酒了。连挪威、波兰这些以前太冷只能做白酒的国家,也开始尝试做红酒了。这是相对正面的影响,比较负面的影响是,如果温度再上升0.5度,环境里的水减少,着火的风险会变得很高。

虽然葡萄园不太容易被烧,因为水分相对较多,而且葡萄树并不密集。但如果烟熏过葡萄,这个烟熏味会进入到葡萄里去,熟的时候吃不出来,酿成酒以后才有。有时酿成酒,一开始没有,后来才有一股很强烈的烟熏味。澳大利亚就面临这个问题,花了很多钱去研究如何解决。

南非变热以后,下雨的规律变了。没有水时,肯定要优先把水给人喝,限制农业用水,那就意味着不能浇地。有些葡萄品种在那么热的极端条件下可能会被晒死,有些品种的生长周期需要很多水。他们就要考虑,哪些品种比较合适?未来怎么办?

钱老板:在宁夏的葡萄园,基本都使用滴灌技术。

戴老板:不仅是宁夏,云南也开始大面积的推广。政府鼓励少用水、合理用水。

 自然酒为何成了一种风潮 


Jing:你们在好几期播客里都提到了自然酒的概念,自然酒为何成了一种风潮呢?

戴老板:因为人们对葡萄酒有浪漫化的想象。有些推崇自然酒到极致的人特别反科技,我觉得这个不太好,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科技。可以不用科技介入,但科学技术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的通道,避免一些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在葡萄酒世界里,把时间往前倒推50年,当时世界上90%的酒都是自然酒。工业化以后,只有少部分酒还保留比较传统的方法,很慢的小规模生产。一方面,它保留了更多多样性,有更多人的精神在里面,更天然;但另一方面,它不具有抗风险的能力。万一发生灾害,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上海开始流行自然酒可能是因为时间到了。当人们拥有足够的供应后,细分的领域就会变多。上海现在有几家黎巴嫩菜,有希腊菜、土耳其菜等。在葡萄酒世界里,也开始出现一些专门的小酒吧,像Bistro法式小餐厅,它不是吃正餐的地方,只是吃一点家常菜。这些地方就倾向于买小酒庄或个体生产的酒,酿造方法比较传统自然。

因为有这类餐厅出现,就有了喝这些酒的场景,就有人总结卖点。这个卖点总结出来就3个字:自然酒。

自然葡萄酒的流行风吹到日本,便出现自然清酒。很出名,还拿大奖。一款酒火了,想必会掀起一波自然清酒的浪潮。清酒涉及很多科技,其中一项就是用对的酵母进行发酵。先把米表层的杂质磨掉后,用很纯的淀粉进行发酵。这需要在低温下进行远心分离,而不是过滤,把所有的风味和球体都保留下来。

这会是一个复古和科技味道的结合。现在的复古其实是理念上的复古,某些步骤的复古,但剩下的东西还是工业和科技社会给我们带来的。


动画片《萌菌物语》的剧照

钱老板:是不是因为葡萄酒行业每天都在跟消费者传递“风土”这类的理念,所以消费者才感觉,自然酒是更贴近于人文和风土的一个表达。

戴老板:非常符合这种想象,“自然酒”这三个字引发的联想都是正面的。但像所有话题一样,往往是持有极端观点的人垄断对话,很难有深度探讨。

钱老板:可能和消费场景有关系,喝自然酒的人未必是从所谓经典的葡萄酒开始了解。

戴老板:正经的门栏太高了。很多朋友说我不懂葡萄酒,不常喝。传统经典给人一种“我要学了才能喝,不懂喝它干嘛”的感觉,但酒就是一个给人快乐的东西。你要的不是懂,要的是开心、快乐。从这个角度看,自然酒会好一点,只要喝就行了。

自然酒满足了城市人共有的想象:田园牧歌。

Jing:很多自然酒会以无硫作为卖点,硫在酒里起什么作用?

戴老板:人类已经使用硫很久了,硫可以让酒保存更长的时间。

钱老板:其实就是防腐剂。

戴老板:一般只加微量,不用很多。所有的果脯都用硫作防腐剂;白糖是白色也因为有硫的作用;银耳为了避免被空气氧化,也加了硫。自然酒强调这个元素是因为不太加东西,可以加一点硫,但不能加太多。通常而言,自然酒不能放很长时间。

回过头来看,商业化的酒也没有必要加很多硫,因为它对风味有影响。这就像一个天秤,加防腐剂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但对风味有损伤。大家都在这个天秤里取一个合适的值。因此,不需要谈硫色变。

Jing:我对酿酒工作也很感兴趣,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匠人?

钱老板:怎么说呢?我在接触这个行业或去酒厂看他们怎么工作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幻想。但到了酒厂里,发现就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戴老板:酿啤酒,一年可以酿很多次,可以快速进步。葡萄酒稍微麻烦一点,一年只能做一次,一次可以发酵很多批次。但从发酵开始到结束需要20天时间,假设这个批次的成果不满意,20天过后才会发现,之后不再有后续批次了,你能调整的东西很少。

要想调整某一个东西,必须酿造开始前就规划。有时年份很好,葡萄很好,但团队的状态不对;有时你拥有一个黄金团队,但是年份不好。所以,只有当最好的团队和管理,碰上最好的年份,才可能诞生一款非常厉害的酒。你如何定义匠人这个词呢?

钱老板:我觉得,当你在创造东西,自己在动手,就挺匠人的。

戴老板:我觉得,可能就是不断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得更好吧。


动画片《萌菌物语》剧照

 “小农”酿酒能进入酒市场吗 


Jing:我了解到一些做农业的人,很多人也想酿酒。一方面提高价值,另一方面做起来也很有趣。但不太清楚这种小农自己酿出来的酒,在酒产业里处于什么位置呢?

钱老板:这个很复古啊。很久以前,酒就是家里,大多数是女性,自己在厨房里做的一个东西,无论是啤酒、葡萄酒,很多是为了自给自足,或是多做一点,开个小酒馆,卖给村里的人,用来补贴家用。你说的这些小农会享受其中吗?还是说想把发展成一个真的产业?

Jing:这些小农做的量比较小,但酒带来的收入肯定会比——比如单卖糯米——要多一点,而且保存的时间也更长一些。很多做生态农业的人,都需要一个产品来维持生计。

戴老板:酒的附加值肯定高很多,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手工的、精品的东西通常卖不出高价钱。他们卖给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甚至可能完全没有竞争。我很希望有更多人愿意买手工参与的商品,让这类商品有更好的商业价值,并且让做的人得到更多收益。

钱老板:我觉得手工或craft这个词,在过去10年被一些人败坏了。有一些激进的资本,拿一些不怎么好的东西,标榜其为手工的、传统的代表。

戴老板:我前两天去大理,大理有一群人做首饰。这个群体要出现在一个地方是很难的。如果说一个景区的规划只有三五年,很难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卖现成的更合适。想要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就代表有人要住在这个地方,愿意为这件事情付出很多时间,慢慢形成对审美的独特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做成实物,只在那个地方才有。我觉得中国大部分景区都做不到。

Jing:有一个动画片叫《萌菌物语》,主角是一个酿酒家族的继承人,他可以用肉眼看到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在他眼里都是很萌的形象,微生物们也特别希望被他看到。有一集讲在一个法国的酒庄里,爷爷是酿酒大师,爸爸继承了家业,但他自己并不能喝酒,这成了他们家的一个秘密。现实中有没有这种不能喝酒的酿酒师?

戴老板:有,而且还蛮多的。一个人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喝酒,他只需尝了,吐掉就行。不喝酒,不会阻止一个人成为厉害的酿酒师,完全可以的。

 酒产业里的可持续 


Jing:现在全世界都谈可持续,在酒产业里有什么关于可持续的趋势吗?

戴老板:一是在种植方面,开始强调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例如,缺水的地方研究如何把水用到极致。

澳大利亚没水,有个产区就把一个城市的污水买下来。澳大利亚的污水分成几个级别:一个是可以洗手的,一个是可以冲厕所的,一个排尿的。所以,一些污水处理一下可以再用,于是那个葡萄园产区就把污水买过来浇地。

加州的天气炎热且干燥,大家都用水池灌溉。水池本来很浅,太阳晒晒水就没了,现在把水池往下多挖3米,蓄水量多一点,蒸发量就小一点。水池盖上太阳能电板,把太阳挡住,用来发电。

新西兰和智利政府也在积极推广可持续项目,鼓励民众参与,并且一旦参与了,就反馈一定的好处。新西兰的可持续项目中包括商业的可持续,只有健康运营的公司,才可以把事情长久做下去。

还有,农药化肥都是综合管理,尽可能最低限度使用,确保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更好的逻辑支撑。这对大公司比较有利。因为精确数据背后需要先进的设备来提供数据分析,明确指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需要喷多少剂量的药。对于个人而言,只能做到规律喷洒,很难精确计算出最少的使用量。

大家对农药、化肥的副作用开始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这一辈有小孩儿以后,很多人非常重视这一点,进而把葡萄园管理转成生物动力,或者往有机方向发展。

葡萄酒历史上出现过很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美洲的一个小虫,叫根瘤蚜,从美洲到了法国,把法国葡萄园全都毁了。那时候科技不发达,花了30年才找到原因及解决方案。而澳大利亚有一些地方没被毁,所以他们至今还有150年、200年的葡萄种。

在宁夏有个好玩的现象,最早种葡萄的都是农民、个体,新一波的都是公司、酒庄,它变成一个集体行为。最早种葡萄的农民都改种玉米了。因为玉米简单,不涉及精细的手工。

戴老板: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喝酒是一件很消费主义的行为,喝贵的酒就更消费主义。如何做一个想喝酒,又想支持可持续的消费者呢?

Jing:我觉得可以在消费上做一些引导,比如,关注一个企业是否使用更可持续的材料,是否被认证为可持续企业。像农产品,倡导人们关注小农,支持有机农场或生态农场。因为他们在践行一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个生产方式是对环境更友好的。

钱老板:很多人觉得喝自然酒是受了新消费趋势的影响,甚至是蛊惑。一个风潮来了,大家都去干。但我觉得这也无所谓,你可以支持小农,因为大厂也没法做出同样的东西。你若觉得他们好玩儿,支持一下也挺好的。我觉得这不是消费主义,甚至是一个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常识,就是支持一些很local的,或者代表local精神的生产者。

Jing:我从去年开始关注食物这个话题,后来才意识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食物就是一个商品,已经没有了自然的属性。食物是利用自然资源生长,再通过农民的劳动产生出来的。可城市里的消费者已经失去了这种感知力,只是去超市买一袋白菜,想不到这个菜是怎么来的。我开始关注这个话题后,会有意识地去想,是什么样的人在种菜,种菜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在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小农在做这样的事情。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愿意去支持他们。

钱老板:关于未来食品和农业,我还蛮期待的。最近看了一些赛博朋克的东西,那些菜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工厂里。有上百亩的超级蔬菜工厂,感觉很奇怪。还有很多都市人会吃代餐,也不是realfood。

Jing:这也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在想象充满科技感的未来时,就会想到只需要吃几片维生素来满足一天的能量。可细想一下,你愿意吃这种东西吗?

戴老板:让我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我们此时此刻坐在这里,假设钱老板在这里上班,他已经把附近所有想吃的东西都尝过了,所有的食品都是经过深度加工的。我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没有能力每一顿都吃到没有经过深度加工的食品,这种情况下,我中午吃代餐,晚饭吃未经深度加工的,自己煮出来的,这是否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Jing:我自己有做过一种小尝试,我采访过一个人,他在做一种所谓的可持续便当,就是买乡下的时令蔬菜,做一些白领便当。量非常小,一天大概只送二三十份。你需要提前一天跟他预订,我们可能一周吃上一两次。对于这个人来说,他并不打算靠这个挣很多钱,只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的想法是:像他这样的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需要有更多样性的东西。如果有更多这样的人,可能我们也会有更多选择,或者发现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

钱老板:我觉得多样性是好的,想要追求效率的人,可以去吃高效率的东西。不那么需要追求效率,或者更看重生活中其他价值的人,他们也应该被提供到更多的选择。




 

何为《明日之食》

一部探索人与食物美好未来的影响力纪录片。

人如其食——我们每天吃的是什么,反映出我们的生活状态;

而食物背后的问题及应对方案,则勾勒出当下社会的痛点和趋势。

食物,不仅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也许还是解决个人及社会问题的一个入口,

更是重建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起点。

新冠疫情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契机,

在内卷日趋加重的后疫情时代,

一群年轻人将带着普通人的困惑,

踏上寻访全国各地“食物行动者”的改变之旅。

 

何为“明日之路”

“明日之路”行动小组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行动团体,

聚集了一些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年轻人,

我们想以共创的形式一起探寻“明日之路”。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制作纪录片《明日之食》,

如果你愿意成为“明日之路”行动小组的志愿者,

欢迎和我们联系!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播客:明日之路 
(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QQ音乐)

微信公众号
 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ID:roadtotomorrow)

联系邮箱
 roadtotomorrow@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