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播客|想吃炸鸡不是你的错,可能是微生物指使的(明日之路Vol.04)

冯婧 明日之路 明日之食 2022-04-07
这期是“明日之路”播客第04期

本期主播Jing的引言: 

 新冠病毒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微生物,

 其实微生物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食物和健康。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一直依靠微生物来发酵食物,

 甚至有科学家认为,

 农业的出现是源于对发酵的需求。

 那么,微生物到底如何影响我们的食物和健康呢?


文字整理:
迟秋怡(“明日之路”行动小组志愿者)
编辑:
Jing(“明日之路”播客发起人)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以上链接或下图扫码收听


Jing:大家好,我是“明日之路”播客今天的主播。今天,我邀请了两位嘉宾。

一位是陈琦,她在2012年曾去泰国一家生态农场体验,从此进入了生态农业的“大坑”,目前在国内一个有机食物电商平台做市场主管。

另一位嘉宾是我的妈妈——树林妈妈,她退休后在老家乡下的院子里面过上了田园生活,自己种菜、养鸡,她说,找回了小时候的菜味儿。

 为何要吃发酵食物?

我开始关注食物,其实是因为新冠疫情。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我就看了一些关于病毒和微生物的书,包括一本关于发酵食物的书《不生不熟》。看完后,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不仅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是微生物,我们体内也有非常多的微生物。


《不生不熟》这本书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一直靠微生物来发酵食物,在驯化植物和动物之前,人类最早驯化的是微生物。以前认为,有了农业以后,才开始做发酵食物。但这个关系可能是,人为了要发酵,为了得到啤酒和面包,才开始种植谷物的。这个观点是有点让人震惊的。


书里也批判了工业食物,因为工业食品制作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微生物都杀死,这和化肥农药投进土里,把土壤里的微生物杀死是一个道理。有些知识点也特别有趣,比如发明泡打粉和化肥的是同一个人,试图用化学过程来代替微生物的作用。


我就突然想到,工业食物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像化肥对于植物一样,它可以提供各种元素,让你长高、长胖。


之前在一个论坛上,听一位学者说,他认为,人是多种有机生物体的复合物。因为,我们身体里,除了自己的细胞,还有各种菌群、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所以,我们体内其实有一个生态平衡。


看完微生物和发酵食物的书,我觉得自己可以理解一些了。我们为什么要吃发酵食物呢?也许我们身体需要的是微生物。



陈琦(有机食物从业者):有可能。《我包罗万象》这本书,里面也提到过一个现象,“微生物在控制着我们”,就是你肠道里的微生物,可以释放一些元素影响你的情绪。比如,你突然想吃炸鸡,这可能是肠道里的某种微生物菌群壮大了,它们依靠高油、高热量去繁殖,那么,它们就会释放一些信号控制你的大脑,告诉你:我要吃炸鸡。


现在的营养师讲座上,也常常听到“微生物”这个词,他们提到一个概念叫“肠道是人类的第二大脑”。

 

Jing:中国古人讲“好心肠”,把肠和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也许那时候的人已经意识到肠道的重要性。


树林妈妈(过着田园生活的退休阿姨):从你们俩说的,我就想起,为什么游牧民族的身体比较强壮?他们吃的发酵食物多:酸奶、马奶、骆驼奶、酸奶疙瘩,肉也是,比如熏肠、风干肉。


陈琦:那些天然的食物里会获得很多微生物,或者我们常说的“益生菌”。这些菌群都是围绕蛋白质系列的食物来进行的,我猜测,发酵食物会帮助游牧民族更好地吸收蛋白质。这跟农耕民族不太一样。


Jing:我们会吃泡菜。


陈琦:哪怕不吃泡菜,就像阿姨之前讲,小时候吃的西红柿、黄瓜、胡萝卜,从土里拔出来,擦擦土就吃,这也是在补充土壤里天然存在的微量元素。


树林妈妈:吃了也不会拉肚子。


陈琦:因为你体内的菌群,要互相达到一个平衡,就不会生病。但现在的水果,不建议从水果店里买了就吃,一是可能有农药残留,二是可能会加保鲜剂,苹果还可能打蜡。


树林妈妈:现在不削皮都不行。


 对微生物的误解 


陈琦:其实,我们对于微生物的理解,就是西方的“细菌”概念传进来,一切都要消毒。目前,大家也开始反思,我们对于微生物的认知可能走偏了。


Jing:我在这本书上看到,“细菌”这个概念出来时,正好是达尔文提出物种进化,自然界就是“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微生物的第一印象就是负面的:我们要把它灭掉。


后来在食品工业里,为了食品安全,要把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杀掉。包括酒,要在上市前把其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现在把酒列为一类致癌物,也有可能因为没有了微生物,酒给身体带来的更多是伤害,而微生物或许可以把一些东西分解掉。


陈琦:之前有一个理论,很多疾病,比如疱疹病毒、胃癌或者胃溃疡,可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但我看《我包罗万象》那本书,里面提到“幽门螺旋杆菌”会抑制胃酸反流的现象,如果把它全都杀死,胃酸可能会反流到食管,甚至引起食管癌。


所以,我意识到,原来幽门螺旋杆菌是有它的作用的。没有一个事情只有好的或坏的一面,其实都是双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会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出现?


一个讲法是吃饭或交谈时的唾液传播。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当身体产生过多胃酸,有胃酸反流现象时,你的身体引进了幽门螺旋杆菌来抑制这些问题。


所以,很多胃溃疡或胃癌的病人身体里有幽门螺旋杆菌,它们到底是致病的源头,还是身体引入它们去解决问题的?可能我们要重新思考自己跟微生物共存的关系,还有一些疾病的原因。


上海弄堂里悬挂的风干鸡,2019年拍摄。图 Jing

 

Jing:刚才讲到发酵,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做馒头都是用自己的酵母。


树林妈妈:我们叫酵头。


Jing:但现在都不用了,想听树林妈妈来讲一下“酵头”的故事。


树林妈妈:现在,农村有些人还有用酵头。我们年轻时,家里蒸馍馍用的就是酵头,今天蒸完馍馍,就留一疙瘩面,放两天就干了。下次再蒸馍馍时,头一天用水把它泡上,第二天发面时它就软了,用这个酵头来和面,蒸出来的馍馍比较松软。而且那个小麦的香味儿就出来了。


现在,我们都用发酵粉,发面快。但用微波炉加热,就僵到一起了,没有松软的感觉。


陈琦:讲到发酵粉,我之前有一段时间迷上了烤面包,接触到了“天然酵母面包”这个概念。最开始我觉得,酵母不都是微生物嘛,应该都是天然的。前段时间吃到一个面包,完全颠覆了我对天然酵母的理解:他们不一定是用老面,但酵母是自己做出来的。比如把苹果泡在水里去发酵,也可以把面粉直接放在水里发酵,还有葡萄干加红酒的方式。


当时我吃到的那个面包号称发酵了7天8夜,要不停地做小小的酵头,然后加面混合,再发酵,不断反复。


最刺激我的是,一个很小很普通的小餐包,里面什么都没加,吃到我的胃里,让我感觉很舒服,很轻松。那是我第一次体感到微生物。


工业化的面包,泡打粉只是提供气体,让它充起来,没有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发酵,可能会加一些石油化工类产品,让面包有松软度。面粉里也会加增筋剂、增白剂、蓬松剂,整个发酵过程很短,只要15分钟。


树林妈妈:天然发酵最少要半天,就是早晨发面,到下午才能做。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讲,这样蒸出来的馍馍是养胃的。


陈琦:我们这种可怜的城市打工人吃的东西,都是怎么快怎么来。工业化的面包只模仿了样子,没法让我们通过食物获取微生物的营养。


Jing:人一直在试图模仿自然,但模仿到的都只是表皮。


树林妈妈:你奶奶在的时候,我们在院子里烤饼子——锅盔。我们在外面盘一个土炉子,里头用草和木头烧。用酵头发两大盆面,面发好后,做成饼子,放到铁板上,放进土炉子,最后把口都封起来,烤出来那个饼子太香了,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陈琦:可怜的是,从小就在城市长大的小朋友。


Jing:我们小时候还吃过那种苹果的味道,他们可能记忆中就没有这种味道。


陈琦:而且现在小朋友容易得各种过敏症,还有自闭症。


Jing:这些其实都和微生物有关,还包括老年人的阿尔兹海默症。


陈琦:甚至抑郁症,和情绪相关的很多疾病,都和微生物有关。


Jing:人对微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多了,但还是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陈琦:或者说,我们开始重新认识我们和它们的关系。


树林妈妈:现在的食物,确实要好好反思一下,应该怎么吃。


陈琦:我又想到,厨房里有很多发酵食物,像酱油、醋之类的。


Jing:看完这本发酵的书,我才知道,吃的很多东西都是发酵的,而且都是自己可以做的。


树林妈妈:买酱油、醋,都要买纯酿造的。


陈琦:要看配料表。有一个好玩的讲法是,如果配料表里有一串儿你姥姥都没听过的东西,那就不要买。


吉林延边地区路边售卖的发酵食物,2018年拍摄。图 Jing


 重新夺回对食物的掌控权  


Jing:我觉得,现代人对于吃,可能就是把元素吃到肚子里。我以前也不在意吃了什么,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在城市里生活,一说到想吃什么味道的食物,大家马上想到辣的、甜的,好像我们只记得这些刺激性的味道。为什么呢?


陈琦:我真的问过问过一个素食的营养老师这个问题,为什么压力很大或很累的时候,我就想要吃个炸鸡呢?他说,当你处在很疲劳的状态时,可能是你身体内那些喜欢炸鸡的菌群告诉你的。


但他给我一个建议,越是这种时候,可以尝试不要去吃炸鸡,换成喝新鲜的蔬果汁。我后来试了,喝完之后,会感觉心情和身体发生了变化。


所以,我们吃不同的食物,其实是在培养另外一些菌群。虽然压力很大,如果不想陷在那种状态里,想要变轻松,那么你就尝试去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Jing:有可能改变食物,是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方法。


陈琦:其实中国文化里一直讲“食补”。


Jing:还有“药食同源”,但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之前并没有和微生物结合在一起。


陈琦:这让我想起,以前去印度时,基本上一直在拉肚子,已经变成了一种日常,觉得不拉才不正常。一些欧美人,不仅拉肚子,至少得发个烧。他们已经习惯了。那个环境里,有让你致病的细菌,就会有抑制这个细菌的细菌,它们只要维持平衡,你就不会生病。


我又想起在泰国的经历,当时刚刚挖出来一口井,那个水黄黄的。大家吃中饭,就让我们去那口新井里洗手,我一看,这咋洗,就是一小水沟,挖出一个小池塘,天然冒出来的水没有沉淀,所以就是黄的,有很多土。洗完之后,没想到他们吃的糯米饭,泰国当地习惯用手抓着饭、抓着菜吃。当时我有点难以接受,觉得那么脏的水洗完,又让我抓饭。


那顿饭吃完,我一直觉得很别扭,旁边一个英国姑娘,她在那座农场里待了3年,我就问她,你不觉得不干净吗?然后她跟我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泥土是干净的,洗洁精才是脏的”。


我当时脑子里面,噔一声,好像有个开关一样,觉得好对啊。从那之后,我才开始重新去思考,我们要如何理解自然。


Jing:我想到纪录片《最大的小小农场》,它就是在讲,自然原本就在这里,但被毁了,重新造一个自然要花多大的代价。这个农场是非常成功的,但有多少人去试图恢复自然,都失败了。


陈琦:关键是,我们一边说不健康、不安全,一边在继续破坏。我们一面说环保,一面在浪费和污染。


Jing:我最近读另外一本书《六:一个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与爱情》,书里有一句话可以当做今天的结尾:食物造就了人的身体和内容,亲手制作食物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充实。


其实很多食物,包括发酵食物,我们都可以自己做。自己做的,吃起来会更放心、更好吃。可能我们需要把对食物的掌控权重新夺回到自己手中,为了重新习得这些获取食物、制作食物的技能,也许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充实。


本期播客发布时间为2021年3月

点击“阅读原文”可收听完整播客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