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法治的细节成为一道照亮人心的光

从黄昏到黎明 从黄昏到黎明 2021-12-17



让法治的细节成为一道照亮人心的光
风铃|文


一、昨天晚上,在我“后花园”这个公号的后台,收到了遵义某个区县的一个读者的很多留言。他的大意是一些部门对他不公,他走投无路,找不到地方发声,于是求助网络。从他上传的治安调解书和他自述的事实经过,事情发生在2014年。事隔六七年了,他还对此事耿耿于怀,按他的说法是找不到声张正义的地方。他被此事折腾多年,影响了他的生活。


这一两年,我写了很多底层人的生活和帮助了一些贫困的家庭,也许他在网上搜到了我的公号,他想把希望给予我。又或者他就像大街上发宣传册页的人员,见人就发,动作麻木,只想碰碰运气。


作为一个业余写手,又是新闻专业出身,我肯定不能看一面之词。我不会因为他说XX部门和XX人不好,我就会对这个部门和这个人带有偏见。


正好我微信上有两个他所在区县的官员,我尝试着询问某某乡是不是属于该县的,微友很快回应了,离县城不远,于是我随手把他的诉求转发给了微友。我知道我询问微友的结果也是无解的,因为他们不属于读者所投诉的部门,也不分管此事。我只想通过此事,想听听当地官员的看法。


两个微友很快回复我。一个微友说,不认识双方当事人,然后就没有下文。另一个微友说,他如果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进一步找相关部门解决。我和他探讨,像这个读者一样底层的人,应该还有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小莉帮忙”。这类人遇到生活的困境,自己还藏着一肚子委屈,但无处发声,万一出现了欧某中、张某钢的极端案例,该怎么办啊?


他说,老百姓太难了,然后发了一串叹气的符号。


我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了他的悲悯,恻隐之心与无奈。两个微友,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也是我们经常到一些部门办事,所遇到的不同的面孔下,感受到的不同的心情。


如果把仁爱、善心根植于我们的内心与工作中,让世道多一些温暖,让憋屈能找到出口,也许欧某中、张某钢的事件会有所减少。如果天生都不把别人的祸福不放在眼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世道就会蒙上一层苍凉与冷漠的底色。


那个读者的留言里,从他的叙述方式,行文结构来看,语句不通,错别字很多,看得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就是一个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他能提笔写一页自述材料,说明他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对正义与生活还抱有希望。


可是,他的希望在我这里石沉大海,我没有能力帮助他,我不是救世主,但是我希望他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够理性维权,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二、近日,国内两所高校的老师被开除。一个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严某,一个是郑州商学院的付某。前者是隐瞒已婚的事实和学生交往,并发生关系。后者也是已婚,在微信上骚扰女生。两个大学得知网络舆情后,不拖延,不回避,快速处理,赢得了民心,这才是主管部门处理事情的态度、勇气和决心。


对违反师德师风和公俗良德的行为,就应该零容忍。法治的细节,就应该像细流一样,深入到各行各业的毛细血管中。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行为端,思想正,品德优,营造求真、求实、求德的教学环境,是每一个学校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


但是,人性是不讲职业的。人的天性很容易在私生活中暴露,每个人都有自己晦暗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约束力。


培根说过,人在激动的时候

会将清规戒律置于脑后

人的天性不长成芬草便长成杂草

每个人应及时浇灌芳草并铲除杂草


希望被开除的两个老师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的兽性部分控制在法治的范围内。希望越来越多的女生遇到上述的情况,不能委曲求全,不能心软,不要有心理压力,不能因为他是老师就要顺了他的意,担心拒绝后影响自己的学业。

呼吁所有被性骚扰过的女性朋友和正在被性骚扰的女性朋友都要勇敢的站出来发声,对性骚扰说不。这不光保护了自己,也让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封锁住内心幽暗的部分。

人性的底线需要坚守,向善向上的伦理价值需要倡导,清风正气的社会环境需要共同营造。

三、近日,一则"定罪不起诉”的司法决定送达到了一个母亲的手里。这个母亲养育了一个患癫痫病的幼子。癫痫病属于顽固性的,终身性的疾病,落在每一个家庭就是压着一座无法喘气的大山。我有远房亲戚的孩子就患有癫痫,我也曾采访过患过此病的家属,还为此写过文章。风铃 幸福天使| 她喝过农药,吸过毒蛇的液体,和儿子一起熬过了风雨这种病就像慢性“肿瘤”,时不时蹿出来,让你生不如死,让你痛彻心扉,让你不能好好过日子。虽然我国医学技术的发达让越来越多的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但医学上的未知与无解,也会让一些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这个患儿就是难治性癫痫,几乎对他的人生宣判了“死刑”,但有医生建议,可以服用“氯巴占”。这个药物在国内,属于精神类的药物,没有获批,也没有进口许可证。但这个药物在国外,没有禁令,在临床上的运用就是治疗癫痫。

母亲爱孩子是生命的本能,很多母亲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孩子的生命,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所在。在“违法”与救子之间,这个母亲选择了不顾一切的救子。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选择。

患儿的母亲经多方渠道打听,认识了网名为“铁马冰河”的网友,他有渠道从境外买到这类药品,并进行私下销售。我国法律认为,这种行为属于走私“毒品”,是违法的。明明知道这类药物是禁区,非要违背法律精神和有关药品管理的制度,私下交易,这就是公然挑衅法律,触犯了法律法规。

这就是“法不容情”与“法外开恩”的边界问题,也是母爱的边界问题。是拼了命去救孩子还是必须要在法律法规认定的范围内救孩子?他们的主观意识并不是要用“毒品”去侵害他人,违背他人的意志,而是为了续命。于是,患儿的母亲幸运的是得到了柔性的执法,定罪不起诉。但是她对定罪不服,她准备继续申诉想让有关部门撤销对她的认定。

生命权在法律和药品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是拯救生命还是放弃生命?行为上具有危害性与主观上具有救命性是不是更应该让法律回到温暖的尺度,不要生搬硬套,不要被教条化?到底是母爱出了问题还是法律需要完善?这些都值得探讨。

希望对“铁马冰河”的处理要考量是否危害了社会的因素,不要搞一刀切;希望所有需要救治的家庭,都能有药物供他们使用,尽管这是个理想化的口号;希望法治的细节成为一道照亮人心的光,为弱势的家庭,为濒临绝境的患者带去一点点活下去的希望。

四、又说到狗。最近关于“狗咬人”的新闻从一个城市接力到了另一个城市。今天,郑州拟修改《郑州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每户居民只允许饲养一只犬,饲养烈性犬、大型犬最高可罚一万元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中午的时候,所有的评论还没有进行过滤,到了下午,评论就进行了精准控制,放出了有利的评论与中性的评论。

这在爱狗人士和对养狗保持中立态度的人群中产生了撕裂。

很多网友认为,“狗咬人”不是狗的问题,遛狗不牵绳是人的公德心出了问题。还有网友认为,控制养狗的数量就是一刀切,不人性化。试问,那些养了好几只狗的家庭,要如何处理剩下的狗?是要对狗进行无公害处理吗?

明明呼吁的是文明养狗,呼吁让狗主人意识到养狗就是多了一份责任,现在成了控制养狗。明明是人的问题,现在偏要狗来背锅。

矫枉过正与过犹不及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懒政,和稀泥的另一种解释?何时回归教条与温暖结合,法律法规与细节完善相结合,才真正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本文2900字,图源网络,谢谢您的阅读与转发)



近期阅读推荐:

一个高位截瘫患者的一天:寻访乡村的孤独者
抵制遛狗不牵绳的行为,呼吁文明养狗,让更多的人免受伤害
风铃的个人书单(11月)
“小莉帮忙”与小莉的哭,是疏通民意与抵制不公,最大的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