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书房周记20230205

浩然斯坦 莫书房
2024-09-20

 1.本周持仓

本周在6.78元左右将分众的仓位从12%补足到了15%,贯彻了自己在《 关于如何买入的思考》文中论述的逻辑。

 2.收益率

2023年内收益率10.83%(时间加权)

 3.思考记录

从今年初开始尝试写周记,目前总结下来,我的周记不会有太多跟踪企业的信息。

几点思考:

1.精力不够。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不是全职投资,空闲时间想主要用于读书,对我来说周记里写全每周的企业最新消息,性价比不高,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时间,事倍功半。

2.我写周记的主要目的,是想有个方式可以公开自己事先确定的买入步骤和当下的收益率,并将其发表在公开平台上,让自己在未来不受近因效应影响,也无法骗自己。关于企业的思考,我更喜欢通过专门的一篇文章来深入分析。

3. 所投企业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变化很小的行业或者企业。反过来说,如果这家企业的每周的最新消息都值得大书特书,那要反思投资逻辑了。永远发生着剧烈变化的地形,是不太可能建造出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

这点我在这篇文章中写过对此的思考:

投资上,树干比树叶重要 》


本周是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周,年前留的工作上的尾巴现在一件也躲不掉了,这一周我基本上是在出差和开会中度过,好在本周值得关注的重要企业信息不多。

本周推荐两篇文章。

第一篇是我写的《 关于如何买入的思考》。

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很重要。

在如何给企业估值这个问题上,对我来说有两朵乌云:一是新入金如何买入才能收益最大,二是持仓个股之间如何比较。换股的问题在去年的这篇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关于换股的一些思考 》今年终于通过《 关于如何买入的思考这篇文章想清楚了自己应该如何买入,在企业估值问题上实现了逻辑闭环。

另一篇推荐的文章是公众号yestoday的这篇:

《 swyx 谈公开学习 

这篇文章很短,但让我很有共鸣,很想分享给大家。

本文建议进行公开学习,也就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做输出,包括:写笔记、newsletter 或教程、在公众问答平台(比如知乎)上回答问题、在聚会或会议上发言、将内容多媒体化(图像化或视频化)等等。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作者还建议,可以构建一个开源的永久知识库,记录过程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公开学习是输出倒逼输入的升级版,仿佛就是我现在做的。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想法写下来。

在输出知识的过程中,你可以站在另一个“自我”的角度审视这些内容。那个“自我”是知识的讲解者,你由此获得了一个检验自身学习成果的机会。你要把学到的东西有逻辑、有结构地传达出来,看看它是否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如果你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听懂,也不觉得多么有用,那它怎能称得上是已经被学到的知识呢?知识的输出越多,我们对于陌生事物的联想就越丰富,学习的创新性就越强,最终成功地突破旧知识的框架,得出有价值的新知识。

把想法写好后一定要公开发表,通过公众号之类的开放式平台,让观点经受更多人的挑战和冲击。否则你可能沉浸在自己的泡沫中天天兴奋自嗨,既不自知,也不能自拔。读者可以告诉你一些从不知道的东西;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维度,可以给你更多的启迪;也许一个陌生人的一两句评论,就可以让你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想法的漏洞。

只有在开放式平台经过大众评论的考验的观点,才能帮助你进一步提高认识,使你的看法,更加接近客观现实。

把自己的观点、预测写出来,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让当时的错误无法回避。人是会有选择性记忆的,会让你犯了错,吃了亏,而不自知。白纸黑字写下来,公开平台发表出来,会让你逼着自己反思和总结自己当时到底错在哪里。在攻克一个个错误之后, 自己的认知自然而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读书

本周主要是重温经典。

1、《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在推荐投资书籍时,唐朝老师将这本书排在第一名,我认为如此排名很客观。

2、《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

又重读了一边,又做了很多笔记。

3、《巴菲特箴言》

@陈嘉禾 兄推荐的一本有意思的书。作为牛津大学的大学霸,他看的是英文版,我英文阅读能力没那么好,就看中文版吧。

推荐下嘉禾兄的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莫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