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媒体突然聚焦当地华人:新冠病毒阴影下他们还好吗?

伟云 德欧华商 2020-09-15

 

新冠病毒爆发不仅让全中国的人民没能过好年,同时也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同胞们改变了生活中心。

 

就以德国来说,至今为止发现的12例病例,有10例是因为国内来人参加培训而感染的德国公司本地员工及家人,还有2例是德国武汉撤侨回来后发现的。即便如此,德国人还是认为流感更为可怕一点。而政客与专家也认为,在德国是安全的,感染的几率很小。


戳这里:

新冠肺炎引起德国民众恐慌:确诊12例 机场员工戴口罩惹争议 中国女婿批评中德幼儿园防疫不力

德国武汉撤侨中两人确诊肺炎,10人染病欧洲第一,侨民在军营开始隔离生活




但是生活在德国的华人朋友们的感受就不同了,走在马路上、在公交车上总是能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目光,甚至很明显的差别。

 

一个在法兰克福出生长大的移二代乘车时还遇到有人问他“是不是中国人”,当他回答“是”,那两个人立刻借口后面有座位,走到了车厢的另一头。

 

在上下班时刻拥挤的柏林地铁里,亚洲面孔的乘客旁边的空座的几率会大许多。柏林的计程车司机还明确表示不愿意载亚洲人。

 

前不久刚在柏林还发生了女留学生被袭击事件、很多中国人被公司通知在家上班等等。


戳这里:

危难中的德国华人团结起来:面对歧视坚决反击,感谢友人支持

德国辟谣:吃中餐买亚洲食品不会感染新冠病毒,美国卫生专家的防护建议

华裔在欧洲面临新冠肺炎引起的歧视,海外华商生计艰难




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近期刚去了中国还是根本就没离开过这里,也没有人会问你是刚来德国的还是土生土长的移二代、三代,更没有人会问你有几分之几的华人血统,只要你有一张亚洲人的面孔,估计最近的生活都不会平静了。

 

被歧视的北威州华人


 


北威州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重工业基地,目前有2100多家中资企业在北威州投资建业,同时,在中国的5000家德国企业中有1000多家来自北威州地区。



省府杜塞尔多夫,还是重庆的友好城市,连着几年都会举办中国日活动。


科隆也是这个州的重要城市,2019年的中国日在这里举办。


一带一路战略上,连接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终点站就在这个州的杜伊斯堡市。


习近平主席参观丝绸之路铁路通道终点站。左起﹕林克市长(Sören Link)和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北威州州长克拉夫女士(Hannelore Kraft)与习近平主席等共同迎接渝新欧铁路列车到达


目前北威州尚无确诊病例。而生活在这里的华侨华人们却因为新冠病毒,依然感受到了不同往日的冷漠、排斥、怀疑,甚至是种族主义的恐慌的影响。

 

在科隆的一家亚洲超市,有顾客警告她的女儿注意这种病毒。


科隆当地报纸《Exoress》(快讯)的报道


超市的经营者Yen Souw Tain是华裔,在当地出生长大,帮着父亲打理超市的生意。1月31日他在脸书(Facebook)上诉说愤怒。在他的帖子中,他说那名妇女让10岁左右的女儿把围巾当口罩捂在口鼻上。当女儿随后询问“是否所有中国人都生病了”,母亲没有回应,快速地结账走人。这位32岁的Tain和他的员工都被吓到了:“我们感到震惊,感到悲哀的是仍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一种族主义人们并不能立即识别出来,而且纯粹是制造恐惧。”


店家脸书截屏


事情的经过到底如何,已经无法找到那个女顾客对质。不过自帖子发出后,已收到无数评论。许多用户表示了对这种态度的支持。

 

在杜塞尔多夫,给自家中餐厅里帮忙的张世旭(音译)说,最近几周顾客减少了很多。特别是中国客人来的更少。此外,出于安全原因,一家人已经为餐厅的员工购买了口罩。 张说:“如果情况真的很糟,我们会戴上,但是暂时也不必要吓到顾客。” 大约两个星期以来,他还注意到大街上的气氛已经改变。张说:“当我在街上咳嗽时,大多数人都会退后一步。”


 

杜塞尔多夫Fresh Asia食品杂货店的老板Rochan Ho也发现,大约一周以来生意清淡了许多。 何说:“目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我们是来自那里,但在这里生活得和德国其他人一样。”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也听到了有关侮辱或逃避亚洲人的事件。冯总领事表示:“当然,我们应该制止这种情绪。”


另一方面,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日前致函冯海阳总领事表示,怀着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对杜伊斯堡中国友好城市武汉的深情厚谊,杜伊斯堡对近期发生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及其防控工作高度关注。


林克表示,杜伊斯堡愿同伙伴城市武汉同舟共济,休戚与共,并希望通过冯海阳总领事向武汉人民转达来自杜伊斯堡最诚挚的问候。

 

病毒如何影响卡尔斯鲁厄中国人的生活


 


卡尔斯鲁厄(Karlsruhe)是继斯图加特之后的巴登-符腾堡州第二大城市,这里也是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所在地。


当地著名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创建于1825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学,在欧洲是历史第四悠久的理工大学,声誉卓著。

 

所以这里有着很多中国留学生以及毕业后在这里生活的中国人。他们的很多人在担心着国内家人因病毒而被隔离在家的同时,还要面对种族主义的污名化。

 

在卡鲁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留学生刘佩奇(音译)在圣诞节后从疫情中心城市武汉回到这里。不久武汉就爆出了病毒疫情。刘同学现在已经过了自我隔离观察期,可以上街了。但是病毒还是每天都包围着他,毕竟家人和朋友都在武汉,在那个封闭的城市里,困在家里。


KIT的两名学生刘佩奇(左)和郑赛(Sai Zheng)与武汉的家人和朋友尽可能多地交谈。| 照片:Jodo

 


每天与家人视频


高先生一有时间就查看武汉的消息,与太太谈论的也是这个话题(照片:jodo)


在卡鲁开公司的39岁的高先(音译),同样为着家乡而担忧。20多年前他来到卡尔斯鲁厄学习,之后因为爱而留在了这里。在武汉有着他的家人。“我的父母都超过60岁。因此,他们当然属于风险人群,”他说。几周来,关注家人的健康以及事态的发展成了高先生的日程工作。

 

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查找信息,几乎每天都会与父母视频聊天。“人们的恐慌和恐惧充满着整个城市。“他认为这比病毒本身还糟。

 


公共生活取消了


封城对于武汉这个大城市的人民来说是突然的,高先生的昔日同学和朋友在微信群里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不知所措。许多人整夜无法入睡。

 

从那以后,武汉人的生活大多局限在家里。当地的公共交通已经停止,不再有邮差送信,警察发布通知,禁止驾驶私家车出城。高先生说:“由于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许多人认为这种疾病比2003年的Sars更为严重。” “慢慢地,他们感到事实并非如此。”

 


错误的报道和谣言加剧了恐慌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恐慌的加剧。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了许多骗局和谣言。高先生说,例如,几天前他花了几个小时与朋友通电话。只有经过许多解释,才有可能使那个朋友平静下来。

 

用来对抗病毒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绰绰有余的。在卡鲁工大学习材料科学的郑塞(音译)说:“我爸妈已经三个星期,每天24小时都呆在家里了。只是每两天短暂去一趟超市。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该病毒。郑说,许多年轻人不那么害怕。高先生说 “甚至在老年人当中,绝对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个拒绝戴口罩。”

 


朋友和熟人之间还没有感染


三个生活在卡尔斯鲁厄的中国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中没有人被感染。

高先生说: “我堂兄的朋友与两个病人接触过。 然而,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任何症状。而且那两个病人目前情况都很好。”

 

他几乎没有考虑过被感染的风险,只要父母和朋友不离开家,就不会有事。高先生说:“对于许多轻症病例人们说的很少,而且死亡率也不及17年前的非典。”

 


中国餐馆出现的“ Corona”字样


高先生相信对于病毒的恐惧早已传到德国和他居住的卡尔斯鲁厄。他认为,这显然是与对中国人的不信任密不可分。


他说,就在昨天(2月3日),他在一家中餐馆就餐,在该餐馆的窗格中,一个不知名的人涂了“ Corona”一词。另外,还有他的女儿也被同学问“家人是否生病”。一个熟识的中国人告诉他,儿子的同桌现在戴着口罩上课。

 

担忧的法兰克福华人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的估计,在法兰克福生活着1.2万中国人。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播也对居住在这里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网站照片。前排左四为德方院长Christina Werum-Wang(王魏萌)。左五为中方院长金日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德方院长Christina Werum-Wang说:“人们非常担忧。” “他们不出家门,避开人群,并担心自己在中国的亲人。” 另外,也避免接触到最近刚从中国返回的人们。


Werum-Wang说:“根据我的个人评估,社会后果比健康后果严重得多。” 德国人在这方面反倒是没那么紧张。 例如,在周六,社区举行了新年音乐会:尽管有许多中国人由于病毒而留在家里,但德国人并没有取消演出。


在看到社交网络的一些报道时,Werum-Wang说:“我希望停止制造恐慌。这没有帮助。” 此外,如果利用病毒疫情给中国造成负面的、非客观的情绪,也是不公平的。


最近一段时间来,很多中国人,甚至是亚洲其他国家的人,都提到在德国受到的歧视。德文媒体刚刚造出了一个新词:Corona-Rassismus(冠状病毒 种族歧视)。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德国华人一定要多加防范。在面对种族歧视的时候,要以理性相对,坚决反击。同时,可以保留好各种证据,向警方报案。

《柏林晨报》关于“冠状病毒 种族歧视”的报道


《德国西部汇报》关于“冠状病毒 种族歧视”的报道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