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没有“抄作业”,应对新冠疫情的花样措施是否妥当?

红柳 德欧华商 2020-03-11

小编按:很多中国人在自媒体上说,在国际上防治新冠病毒肺炎方面,中国做出了表率。的确,中国人民为此次抗击疫情付出了沉重代价,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伟绩。也有人因此就指责其他国家防治措施不当,还调侃他国说,让你们“抄作业”都抄不好,还能干什么?意思是全盘照搬中国的做法,如果封城、封路甚至封门等,就好了。 德国没有“抄作业”,而是“我行我素”。所以,德国这些“花样”措施,让很多中国人看不懂了,甚至还有人对德国的措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其实,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特色论”,比如“要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走西方的路。而德国在防治新冠病毒方面也采取了“德国特色的措施”,没有用中国方式。 到底怎么看德国的措施?本号推出了一个采访系列。如果您有看法愿意发表,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陆续推出不同看法的采访报道。

相关链接:

新冠病毒警报在德国骤然响起,我们有哪些求助方式?如何识别?


德国《华商报》记者红柳

访谈《悦读德国》栏主杨悦

杨悦(左)和红柳




记者:今天您在德国华人里发了一篇短文,引起大家的反响,请问原文是怎样的?

杨悦:最近几天亲朋好友纷纷私信询问我关注德国的疫情状况。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确诊人数的上升暂时可能无法避免,德国八千万人口,现在约130例。极度担心疫情扩散和觉得德国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力的人们肯定有,正常,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不一样。我个人的意见是,德国政府之前不封机场不量体温不取消狂欢节等等,是多方面衡量的结果,见仁见智。否则会导致大众白白提早一个月的不安、恐慌、甚至反感。多少德国人准备了足足一年的狂欢节。我们一位员工为此请假四个工作日去狂欢,这是他们的传统。

我们一家三口行动如常,上班上学健身女儿约会先生打球……只是不去扎堆而已,也没有心情聚会。没有焦虑或恐惧。德国除了小范围的隔离和取消了一些大型活动,政府没有过激反应。戴口罩在德国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德国和中国的情况相差悬殊,比如人口密度等等。每天看德国电视,不管是部长官员还是医生专家,他们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让我感觉内心笃定。之前感染的16个德国人,已全部治愈出院。

现在感染的人,除了一个有基础病的情况不好,其他都是轻症。德国现在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与武汉当初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情况也在慢慢好转,大家可以读一下下面这篇张文宏医生的访谈录。总之,我这个医学小白觉得,德国疫情怎么发展虽不可预知,但依据我们在德国生活28年的经验,我们暂时不担忧。口罩全都寄回中国了,消毒水一月底就给公司厕所厨房准备好了,但家里不用,只勤洗手。没有囤积,像平时一样采购。理解并尊重朋友们对德国的担忧甚至指责。也可能是我自身反应迟钝,跟着感觉走,觉得德国的医疗体系有保障,所以不担心。现在恰恰是武汉封城后,我慢慢感觉内心重新踏实的开端。中国疫情在一天天向好,希望德国疫情坏不到哪里去。感谢大家的关爱!我们都好好保重!照顾好自己和身边人!待春暖花开再相聚。(2020年2月29日)

德国电视一台新闻报道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图为有关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上报层序




记者:今天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一德国人写的推特笑话:“权威机构说戴口罩完全没 用,这是不对的。我去超市,戴着口罩推了整整一车东西去收银台,前面排队的全跑了。关键是收银员也跑了。”您怎么看待德国人不戴口罩?

杨悦:德国人的观念是病人才需要戴口罩,目的是为了不把病毒传染给他人。目前在德国被传染的风险较低。迄今为止还没看见戴口罩的德国人。如果不去危险的地方,不与有可能被感染的人接触,戴口罩无疑浪费资源,无的放矢。但如果心里感觉不踏实,戴口罩没人管,属于个人选择的自由。



记者:二月份一华人男子在意大利街头反歧视,蒙着眼,戴着口罩,旁边立一块牌子: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不要对我有歧视。”不少路人与他热情拥抱,甚至拿下他的口罩。时隔不久,德国杜塞老城出现了相同的一幕,您怎么看?

杨悦:在意大利是个人行为,在杜塞则是某华人团体的集体行为。他们本意是反歧视,维护华人利益,但效果适得其反,给在德华人带来负面影响。新冠病毒依靠近距离接触和气溶胶传播,隔离病毒首先要杜绝陌生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记者:最近看见德国华人群里不乏质疑与批评甚至嘲讽谩骂的声音,认为德国政府大意轻敌、不作为等等对此你怎么看?

杨悦: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不一样,他们的担忧和愤怒可以理解。在德国可以听见各种不同的观念和意见,无论德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权大声批评和问责政府。德国电视一台ARD的新闻联播Tagesschau和晚间新闻Tagesthemen都在实时跟踪疫情的发展,人命关天的事情一定是头版头条。

电视上有很多直播访问节目,从卫生部部长到传染病专家再到主治大夫,他们对疫情的陈诉、分析、对策与解答直白详尽,清楚明了,常配有图片说明,对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讲,也一目了然。重视不等于恐慌,有备而战,明松暗紧。直至228日,德国最权威的传染病防控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obert-Koch-Institut) 给出的综合判断依旧是:新冠病毒对德国目前的危害不大 (Die Gefahr ist gering und mäßig)



记者:您说的“有备而战”与“明松暗紧”有何具体表现?

杨悦: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即124日,德国就启动了疫情实时跟踪平台(coronavirus.jetzt),给大众提供最新全球疫情信息。一月底我们采购口罩时,德国经销商告知,政府有令,口罩首先保障医院和药房。当场涨价四倍并延迟一周供货,最后只提供了采购量的十分之一。

当时武汉试剂盒极度短缺,而德国卫生部宣称,德国医院 (不是每家私人诊所)备有足够的试剂盒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德国撤侨隔离行动也彰显了没有大意轻敌,而是冷静理性,有条不紊。

今天德国政府加强了旅游管理,从中国、南韩、日本、意大利和伊朗乘坐飞机或游船抵德的旅客需要填写健康记录。德国铁路有义务上报有感染症状的旅客信息。他们的传染病应急机制早已立法成文,随时可以启动,这些具体信息公开透明,在网上有据可查。

德国电视一台APP二十四小时即时滚动更新德国及各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和最新新闻及文字报道

记者:昨天德国华人圈流传一篇文章,一位女士抱怨德国医生不给她的孩子做核酸检测,引起轩然大波,议论纷纷。您怎么看?

相关链接:

旅德华女痛批卫生机构失职引起波澜:是用力过猛还是有的放矢?


杨悦:一位朋友1月27号从中国探亲返家,留在德国的五岁孩子当天便出现流感症状,疲倦嗜睡,然后发烧咳嗽。到了周末越发严重,便带去医院看急诊。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和她的陈诉,当场给孩子做了核酸测试,并留院一晚观察。结果不是新冠,而是虚惊一场。

德国医生做测试有明确的指标,依据病情和病人的旅行史和接触史来做决定,不会轻易听从病人或家属的指挥。德国人普遍遵守工作手册和操作程序,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和章程,医院也不例外。



记者:可以分享一下您最新看见的与疫情相关的资讯吗?

杨悦:德国雇员如果因疑似被要求居家隔离,或不幸罹患新冠病毒不能上班,六周内由雇主支付全额工资,之后由国家支付。独立开业者与自由职业者遭遇类似情况,由国家买单。德国目前定义的疫区仅中国湖北,所以如果您预订了其他地区的旅游,旅行社没有义务免费取消,就看各人的运气了。如果某项公众活动取消,德国铁路免费退票。

读者有任何有关疫情防范或措施的疑问或批评甚至抗议,都可以上不同的德语网站去提问责问或慷慨陈词,比如:tagesschau.de,或直接上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德文简称RKI) 网站去查阅各种最新的疫情进展、防治方式和背景资料:www.rki.de 



记者:您是否担心德国疫情大爆发?

杨悦: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全球疫情如何发展。德国政府和专业机构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断修正和更新。比如主办方宣布临时取消在柏林举行的全球最大旅游展 (ITB) ,因为展会空间相对狭小闭塞,空气流通不好,人员拥挤,利于病毒的传播。其他公众集会,比如德甲足球赛还在照常举办,交由各地方政府去具体评估和自行决定。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不变的是德国在本次疫情爆发之前就具备的医疗储备与应急实力。

有的德国公司让员工在家办公,视频会议,防患于未然。疫情伊始,德国相关部门和病毒专家就不断温馨提醒大家不用紧张,更无须恐慌,但要保持高度警惕,图文并茂地教授用肥皂洗手和打喷嚏的正确姿势。中国有句老话:尽人事知天命。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公开透明,医疗体制健全,医疗设施先进的地方,如果还担惊受怕,一惊一乍,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防御病毒没有好处。

德国疫情实时报道APP首页显示,截止3月1日17:45德国确定感染人数为119人



记者:中国人是否因为目前的疫情而受到歧视与排挤?

杨悦: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如果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是会被一部分人利用来反华的,海外华人的日子会因此而难过。绝大多数德国人理性、宽容、友好、幽默。德国和其他国家有诸多对中国人抱持善意的声音,比如杜塞尔多夫市长给华人的公开信等等。少数不懂事的孩子或极端右翼分子可能出言不逊,实施暴力。我们无法左右他们的言行,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应对。家长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华人之间相互安慰、打气,同时从中国回来后自觉隔离,谨言慎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眼下的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让华人彰显自己的坚韧、从容、大度和爱心。



记者:眼下您对《华商报》的读者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杨悦:各取所需,做让自己安心的事情,想囤积食物就囤积,愿意戴口罩就戴口罩,觉得公共场所不安全就少去,窝在家里别有洞天。

我们可以选择相信和心安,也可以选择怀疑和害怕。普通人难得比专业人员更有眼光与见地,否则他们的医学博士就白读了。作为政府机构,采取极端手段往往迫不得已,亡羊补牢。冷静理智、循序渐进地化解危机不代表不重视不作为;悄无声息、动静不大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未必效果不佳,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好好吃饭睡觉,过好每一天,照顾好身边人。如有余力,再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关心的人。我觉得安慰的是,中国的疫情正在一天天在好转。希望其他国家的疫情都能尽快得到有效控制。世界平安,个人才能真正安宁。



记者:谢谢您接受德国华商报采访。衷心祝福您及所有读者健康平安,生活快乐!


记者采访后语:目前在德国各地蔓延的SARS-CoV-2疫情,在很多旅德华人中引发了紧张和恐慌。不少人对于德国全然不同于中国的防疫措施和行为方式深感不解,并充满恐惧。作为在德国求学生活工作创业多年的旅德优秀华人企业家杨悦女士,之所以能如此从容淡定、理性并有信心,除了心态好外,还因为她每天关注德国新闻及德国媒体的全方位报道。德国的医疗专家和相关政府机构,每天都在以各种方式介绍德国病毒感染情况,数据分析,科学原理,病毒知识,及对普通人简单有效的防御办法,有理有据,不夸张不隐瞒,非常理性。所以她了解了很多,知道该怎么做。


她认为,旅德华人应该关注德国全方位报道,通过收音机、电视、媒体等正规媒介的随时更新,及时掌握真实的德国防疫情况,而不是只看微信里那些不负责任、翻译失误或随意胡扯的转贴。反正德国政府也不辟谣,一些自媒体什么都敢编造,制造混乱与恐慌。总之,当你知道得越多越笃定,了解得越细越从容。


北威州最西部Gangelt小镇一位47岁的居民被确诊感染了病毒,因患有基础病而病情严重,仍在医院救治(被感染方式德国新闻已多次报道,这里省略)。2月15日他曾作为演出者在本小镇狂欢节演出节目。当他被医院确诊后,德国相关部门立刻要求与他们夫妻二人有接触的约千名小镇居民必须在家进行隔离。对此处理措施,有些华人很不理解,认为德国不负责任。


关于这点德国卫生部门解释得很清楚。如果大家每天关注德文报道就会明白这是合理有效的安排。他们没有发病,不需要治疗。而且小镇居民大都是独家小楼,隔离条件很好,可以在家安静休养(不允许出门)。而且医院并非不管,而是以德国人的做事方式,他们建立起专门的联系,发有隔离指南,有专门的医护人员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情况,有人出现发热病症状立刻派专车接到指定医院检查治疗。


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德国传统不容忽视。事发后,当地民间立即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在家隔离的小镇居民购买生活用品、食物,放在他们的家门口,并自愿为他们提供需要在外面进行的各种生活帮助。这种民间社团互助方式是德国人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在出现地方意外灾难时,特别灵活有序高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刚结束完采访,杨悦又告诉我今天传来的消息:北威州这个小镇被隔离的1000人中,600-700人今日恢复自由。只要没有发热症状就可以重新投入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另外三分之一的人是幼儿园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将在本周末结束隔离。

今天北威州最西部Gangelt小镇600-700居民解除隔离的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链接:

德国华人回击《明镜》辱华文章,上街宣讲新冠肺炎真相

德国惊现抢购潮: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应该囤积哪些货物?

注:本文版权属于德国《华商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