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9月10日,宋时轮出生于湖南醴陵。此后,他历经无数坎坷,却始终对党忠诚不二,坚决跟党走;戎马一生,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功赫赫。宋时轮将军传奇的一生动人心魄,精彩的经历扣人心弦。近日,红船编辑部对话宋时轮将军之女宋百一,访谈中,宋百一提到,父亲征战一生,率领九兵团入朝作战对她感触最深。“父亲那一代人真心把自己的兵当做自己的亲人、子女,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让他痛心不已,他曾对我说:等你长大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一趟朝鲜吧,到一个叫长津湖的地方,去帮我看看我的那些战友们。”宋时轮幼年甚是艰苦,1907年9月10日,他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出生没多久,母亲就饿死了,也因此,年幼的宋时轮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但却锻造出他不认输、勇于反抗、好打不平的性格。1924年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开始了第一期招生,17岁的宋时轮召集左权、蔡申熙等20几个同学商讨,并一起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父亲他们还没走到一半路程,左权不慎将路费弄丢了,其他人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父亲站了出来,提议大家将剩下的钱集中起来,由专人管理,继续赶路,他也将路费拿出来充公。就这样,我父亲身无分文一边打工一边返乡,有时候还要靠乞讨,历经艰辛才返回家里,刚回到家中就病倒了。等到病好,凑够路费,赶到广州,经过考试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五期新生。”宋百一讲述道。1926年,宋时轮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1月,宋时轮由中共党员、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教官张庆孚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进行“反共清党”。“我父亲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关进了广州珠江南岸南石头惩戒场监狱。期间,国民党正式审讯了父亲3次,结果都大失所望,即便如此,父亲还是以涉共嫌疑,判处1年徒刑。”宋时轮曾回忆监狱里的情况:“当时狱中每天晚上消夜(杀人),情况十分紧张,凄惨异常……”“这一年中,父亲每天听到的都是被拷打的惨叫声,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同学、朋友、战友身上斑斑的血迹,甚至很多被拉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他也很迷茫,感到十分沮丧,甚至惶恐,不知前路在何方。”
宋百一提到,此时宋时轮遇到了他革命生涯中的指路人——熊雄同志。在熊雄的鼓励下,宋时轮坚定了信念,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从未动摇对中国共产党的忠心。“直到1929年4月,经组织营救,父亲才获释。由于当时形势依旧比较紧张,出狱后父亲跟组织失去了联系。离开广州后,他先后辗转香港、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始终未能找到党组织。此时,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位贵人——董竹君女士。父亲在董竹君女士的资助下,回到了湖南老家。”回乡后,宋时轮在湖南浏阳、醴陵、攸县和江西萍乡一带山区,创建了“黑杀队”,也就是萍醴边区游击队。1929年底,终于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的宋时轮,带着30多人的游击队上了井冈山,编入了黄公略领导的红军第六军。1930年初,宋时轮重新入党。“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父亲因‘AB团’嫌疑,被开除了党籍。”“父亲没有因为被开除出党而消极,反而经常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给学员们讲古今中外的战争故事,借以坚定学员们对党的信念,启发学员们正确看待形势,增强斗争意志和信心。”宋百一说,因为熊雄的指引,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父亲依然矢志不移。在长征过程中,因为学员们都喜欢听他讲的课,他成为了红一方面军干部团的非党军事教员,跟着干部团爬雪山过草地,用双脚丈量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胜利到达吴起镇。毛泽东找宋时轮谈话,要他出任红十五军团作战科长。后经程子华和钱钧介绍,宋时轮又一次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1945年7月,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作出《关于恢复宋时轮党籍的决定》:“宋同志的党籍从一九二七年计算”。宋时轮一生骁勇善战,在所有大小战役中,令他难忘的,是朝鲜战场上那场被誉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之战——长津湖作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我国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同年10月19日,毛泽东下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钦点宋时轮的九兵团出战,宋时轮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九兵团入朝作战前夕,毛泽东专门找到我父亲谈话,对他说:‘劳师远征把你的兵团自华东地区调入朝鲜,而不是就近调动部队,这一点不用多说你是清楚的。解放战争你兵团练就了一身硬骨头,是善打阻击、勇战恶敌的部队之一,现在用你兵团目的就在于此。’”宋百一说,当时,毛泽东给志愿军第9兵团的任务是:长津湖地区位于西线志愿军侧后,要在这里划上一条线,绝不能让“联合国军”跨过这条线。你兵团要占领有利地区,割裂敌东西联系,以消灭美军两个团为主要目标,特别是以打美陆战第1师为主。“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资历最老的王牌军队,可想而知这次任务是非常艰巨的。”10月初,第9兵团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正准备开赴山东进行集训之时,朝鲜战局急剧恶化,美军大举越过了“三八线”,他们疯狂地进攻。10月底,第9兵团的开进任务几经变化后,最后定为由山东直开朝鲜战场。11月4日,宋时轮率兵团前进指挥所与20军、26军同时出发,准备经沈阳去新义州,指挥先头部队过江入朝。在经过沈阳时,宋时轮曾向东北军区首长汇报了第9兵团还没有解决防寒装备问题。据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回忆:“时轮同志十分爽直,向我谈了由于行动匆忙,准备不足,部队冬衣严重缺乏的情况。我立即下令将军区仓库中存放的原日军大衣、棉鞋悉数调给第9兵团使用。不过这批大衣数量有限,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得穿。”11月7日,宋时轮指挥着第9兵团在“联合国军”全天候的空中和地面的侦察下,隐蔽地进入了朝鲜。“长长的队伍迎着刺骨的寒风,悄无声息地在夜幕中不断前进,只有脚步接触地面踏在积雪上不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群来自我国华东地区的小伙子们第一次领略到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真正面目。”宋百一描述了当时第9兵团入朝时的情景。宋百一特意提到,在电影《长津湖》中有一幕生动地描述了我军15万志愿军战士,在美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秘密地集结备战的震撼情景:
11月24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乘飞机经鸭绿江口掉头向东,在空中他清楚地看到白雪皑皑的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都市、村庄、荒野历历在目,没有大部队运动和集结的痕迹。同时,在第9兵团发起进攻的前一天,联合国军第10军美陆战第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乘直升机由兴南飞抵柳潭里。他俯视下望,东线战场白雪覆盖着高山、沟壑一览无余,气温奇寒,小股侦察分队活动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部队机动实在是势如登天,在他的视线里没有发现任何志愿军部队运动和集结的迹象。
“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就在这块地域里,就在他们的脚下,志愿军第9兵团15万将士正在屏息待机。”11月27日黄昏,宋时轮命令第20军、第27军向长津湖地区发起进攻。宋百一提到,在《原木在移动》这本书中,一名美国老兵约翰描述了他在朝鲜战场上长津湖一战中看到的毕生难忘的一幕。
“他们从浓浓的冰雾中不断地显现出来:他们肩上披着白布,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天上有照明弹,炮火在呼啸,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他们像原木一样倒下,他们又有人不断涌上来了,他们的裤腿冻得像原木一样,他们在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冲锋……”
12月2日4时,新兴里战斗结束。以团长麦克里安被击毙和接任团长职务的弗斯重伤后落水而亡,及其团旗被缴获为标志,美陆军第7师第31团覆灭。长津湖之战,志愿军第9兵团创造了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消灭美军一个整建制团(“北极熊团”)的纪录。“北极熊团的团旗至今还保留在军事博物馆。美军始终不明白,十几万中国军人是如何在他们全天候的雷达以及飞机、地面部队侦察全覆盖的情况下隐蔽入朝的,同时在低劣装备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展开28天的殊死对决,并取得胜利。所以这场战役成为美军最高军事学府西点军校的必修课之一。”谈到长津湖作战,有一个话题是不可避免的,就是人们熟知的“冰雕连”。
“很多人都问我,当时第9兵团穿着单衣是怎么入朝作战的,我说没有人能够穿单衣进入比国内东北地区还要寒冷的长津湖地区,实际上当时将士们穿的是按照华东地区的配置发放的薄棉衣。”宋百一讲述道,华东地区棉衣棉裤的配置标准是一斤半棉花,而东北地区棉衣的配置标准是三斤棉花,且东北地区还配发有皮大衣、皮帽子、大头鞋。在进入长津湖时,第9兵团穿的是华东地区配发的薄棉军装,戴着的是大盖帽,脚穿翻毛皮鞋,没有大衣、没有皮帽子、没有大头鞋。27军80师在入朝后的一个星期里,就出现了一千多人全被冻伤的情况,20军60师到达集结地点后,共有2000余人被冻伤。“很多人都以为‘冰雕连’只有一个,实际上在整个长津湖作战中,志愿军第9兵团有3个成建制的连队因踏冰卧雪而壮烈牺牲,这3个连分别属于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59师177团6连,20军60师180团2连,和第27军80师242团5连。”宋百一向红船编辑部讲起了“冰雕连”背后的故事。1950年12月5日,第20军第60师第180团第2连受命在黄草岭上守卫1081高地,阻击古土里美军南逃北援之敌。入夜后,美陆战1师过桥的车辆和人员川流不息,对于这样停停走走退逃的部队,2连的指战员们却没有发起猛烈的进攻,这让后方的部队指挥员很奇怪,因此派人赶到阵地查看缘由,却看到让他此生难忘的一幕。
“全连129人,全部以射击姿势冻死在阵地上。他们头上戴的还是大盖帽,用一条毛巾和帽子包扎在一起,怕把耳朵冻掉,身上穿的是按照华东地区标准配发的薄棉军装,脚上是一双翻毛皮的高帮单皮鞋。129人个个都俯卧在冰雪堆起的工事旁,他们的手和手中紧握的步枪、手榴弹再也无法分开。”讲到这里,宋百一有些哽咽。随后,宋百一接着讲述了第9兵团第20军59师177团6连的故事。“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发起总攻后,59师的任务就是切断被围美军陆战1师柳潭里与下碣隅里的联系,既要阻敌向东逃跑,又要阻敌向西救援。”177团的6连奉命夺取死鹰岭的一处重要高地——1519高地,并在此设伏。可是12月3日,美军陆战团长里兹伯格仓皇地率部逃窜到达死鹰岭下方的公路时,却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他好奇地率部冲上死鹰岭,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中国士兵一动不动地趴在雪地上,早已和周围的冰雪化为了一体。“我们看到电影中描述的场景是,美国士兵给我们的志愿兵战士们敬礼,现实中不是这样的,真实的一幕是美军们举起手中的枪,向我们战士们的遗体疯狂扫射。”第二天凌晨,追击美军至死鹰岭的兄弟连队发现,6连125名指战员,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个个保持着生前的战斗姿态,手中的枪口全部指向死鹰岭下方的公路。在整个1519高地上,战友们没有发现一处因取暖而燃烧火堆留下的痕迹。在整理遗体时,战友们在六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片,上面写着: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实际上,‘冰雕连’是指成建制的连队,而当时各个部队都有冻伤、冻死的战士,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冰雕排、冰雕班。”1952年9月,宋时轮奉调回国,车行鸭绿江边,他要司机停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这位将军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小时候我经常到父亲办公室玩,办公室里有一个凹凸的立体地图,有一次我指着其中一个凸起的地方问爸爸,这是哪儿啊?他从工作中抬起头,只看了一眼便沉默了,半晌之后,他跟我说:这个地方叫朝鲜,我曾经在它的北边打过仗。我一听打仗便来了兴趣,缠着他要听故事,但这次他一反常态,什么都没有说。”宋百一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每次说到打仗父亲都会给她讲其中的故事,而这次父亲却沉默了。她记得父亲对她说:“等你长大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一趟朝鲜吧,到一个叫长津湖的地方,去帮我看看我的那些战友们。”当时的宋百一并不明白父亲的用意,长大后,了解到那段真实的历史后,才逐渐体会到,那是父亲心中永远难以释怀的痛。“父亲那一代人真的把自己的兵当做自己的亲人、子女,当父亲接到汇报说冻伤减员那么多的时候,他的心疼别人是难以体会的。长津湖战役牺牲了这么多战友、亲人,所以父亲不愿意提起这场战役。”
宋百一提到,宋时轮晚年和下属聊起 “冰雕连”一事,他说道:“我把他们带出国抗美援朝,都是20岁的娃娃,可他们却永久的留在了那里(朝鲜),回不去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