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森林康养 森林与健康
2024-08-30


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锦欣田楠陈丽华周建金雷亦晨董建华

(杭州市林业和湿地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2)


摘要: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准确掌握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优化产业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地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森林康养资源为对象,采用ArcGIS、SPSS等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探讨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杭州市现有9类227处森林康养资源,去除重复入选地,共计179处;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整体呈聚集式分布(R<1),表现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其中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和公路里程数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0.05)。

关键词: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杭州市

中图分类号:F 719;S 7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499(2023)05-0044-07


森林康养是指以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优越的森林环境及安全的绿色产品为依托,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康体保健功能,开展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所有服务和活动的总称[1-5]。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健康”融合发展正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森林康养与大众健康、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经济发展等重大战略完美契合,形成以山水为基础、旅游为载体、文化为媒介,健康为目的的服务新业态,深度融合林业、医学、旅游、食品、体育等行业[1-6],满足了民众休闲康养、健康度假的需求[7]。森林康养不仅释放林业生态福利,增强国民身体素质,还延长了“绿水青山”转化的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也拓展、激活了许多传统产业增效空间。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2019年,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作通知》等文件,大力推动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同年,浙江省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着力构建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有品牌、有品质、有品位的森林休闲养生基地。目前已形成以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载体,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氧吧、森林人家等为依托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森林康养是一个跨产业、多业态、复合型的系统工程,具有就业门槛低、产业链长、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优势,需站在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谋划,统筹协调森林康养资源的保护与开发[8]。目前,学术界对森林康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规范建设[9-11]、功能评价[12-13]、指标体系及感官体验分析等方面[14-16],既有全国、省市的宏观尺度[4-5],也有项目区、森林公园等微观尺度[12,13,16],但缺乏结合经济学、计量学等多手段的定量化分析,对资源分布特征与经济、文化、医疗等影响因素的涉入不深。杭州市作为“三个地”和“重要窗口”省会城市,全省第二大林区,是浙江省全国林业改革先行区的排头兵,具备高水平的旅游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自然遗迹、风景名胜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景观资源,森林康养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有关该地区的森林康养资源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量着眼于寺院景观康养、康养旅游与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等研究[17-19],以森林康养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文以杭州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氧吧、森林人家等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工具探讨森林康养基地资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杭州市森林康养产业资源配置和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图1),钱塘江下游、京杭运河南段,市域介于29°11′~30°34′N,118°21′~120°37′E之间,下辖13个县(区、市),全市国土总面积16 850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北亚热带北缘,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9℃,平均相对湿度70.3%,年均降水量1 882 mm,年日照时数1 427 h。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兼有,江河湖溪、河网密布,地势从西南部向东北部倾斜,地势高低悬殊,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小气候资源丰富,复杂、多样的区位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68.24%,域内现约有维管束植物184科1797种[20]、动物552科6 033种,其中属于濒危及国家保护动物77种、植物79种[21],是黄山—怀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全市已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32个[22],各级各类森林康养基地、省级森林氧吧、森林人家等百余处。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所规划的重点任务建设内容,以森林康养小镇(森林休闲养生小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氧吧、森林人家等为研究对象,统计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康养分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浙江省林业局2016~2022年公布的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氧吧、森林人家和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等名录;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名录来源于杭州市林业水利局,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名录来源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其他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2022年《杭州市统计年鉴》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空间行政边界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基础地理数据库(http://www.ngcc.cn/ngcc/html/1//391/392/16114.html)。

1.3研究方法

1.3.1最邻近指数分析

最邻近指数分析一般用于点要素的空间聚类分析,本文利用ArcGIS10.2软件将森林康养基地资源转化为点要素,根据每个点要素在空间的平均距离计算其最邻近指数,判断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公式为:

式中:R为最邻近点指数;r1为平均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n为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个数;A为研究区域面积。当R<1时,森林康养资源呈聚集分布;当R=1时,森林康养资源呈随机分布;当R>1时,森林康养资源呈均匀分布。


1.3.2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主要用于计算栅格像元周围点要素的密度,能够直观反应森林康养资源在空间中的分散或聚集特征[24],计算公式为:

式中:f(x)为最核密度估计值;n为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个数;k为核函数;x-xi为估值点x到样本xi的距离,h为搜索半径。核密度估计值越大,表示点要素在空间中出现的概率越大,即分布越集中。


2结果与分析

 2.1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概况

统计结果(表1)显示,截至2022年,杭州市共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11处(含试点)、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1个,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1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1处、中国森林氧吧1处、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14处、浙江省森林康养名镇(森林休闲养生小镇)16个、浙江省森林氧吧87处、浙江省森林人家95处,合计9类227处。经过筛选整理,去除重复入选地,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共计179处。


2.2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特征

2.2.1空间分布模式

由表1可知,杭州市13个县(区、市)中,森林康养资源主要分布在余杭区、临安区、桐庐县和淳安县等4个行政区,其中淳安县最多(67个);而上城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和钱塘区等6个行政区并无分布。为更准确反映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集中程度,将市域内森林康养资源抽象为点要素,运用ArcGIS进行平均最邻近指数测算,结果(表2)表明,杭州市整体森林康养资源的最邻近指数R=0.887<1,且Z检验值小于临界值-2.58,属于典型的聚集模式(图2)。因此,杭州市森林康养产业可以依据森林康养资源聚集分布特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丰富沿江、沿湖、沿山森林康养产品体系,做足做实森林康养产业战略纵深。

从康养资源的类别来看,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和浙江省森林康养名镇(休闲养生小镇)的最邻近指数R>1,呈均匀分布,浙江省森林氧吧和森林人家的最邻近指数R<1,表现为集聚模式。从县际尺度上看,杭州市含2个及以上森林康养资源的6个区、县(市)最邻近指数R值均大于1,说明森林康养资源在绝大部分区、县(市)境内呈均匀分布,这是由这些区、县(市)自然资源禀赋特征所决定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不同类别、不同行政区的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类型各有差异,但从全市整体来看,森林康养资源的最邻近指数R<1,即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总体呈聚集分布。这是因为行政边界并不是制约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才是森林康养基地重要的要求和依托,杭州市自然保护地分布特征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22]。

2.2.2空间分布密度

为了让空间聚集特征更加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利用ArcGIS10.2软件中Kernel Density工具绘制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核密度分析图(图3)。由图3可以看出,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即以桐庐县中部的瑶琳、横村、莪山三镇为密集区逐渐向建德、淳安、临安和富阳呈“云团状”辐射;以余杭区百丈镇,桐庐县瑶琳镇及淳安县威坪镇等多个核心密集区,逐渐向带状、集群分布转变,形成以余杭区径山镇至临安区天目山镇、淳安县威坪镇至枫树岭镇聚集带。


具体来看,核密度值较高的杭州北部地区,白际山脉和天目山脉东西连绵,汇集了太湖流域东苕溪、钱塘江昌化溪水系,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以及由神龙川、太湖源、天目月乡等景区带动的白沙、指南等乡村旅游特色村为当地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了发展条件;核密度分布呈多核聚集的淳安县,依托千岛湖、中草药和乡土文化资源,建成集水上运动、文化研学、康养休闲、乡村旅游于一体康养产业模式。相比之下,森林康养资源呈岛式“云团状”分布的桐庐县,凭借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以“森林康养+N”的模式不断融合新业态,全面发展基础森林养生活动,开发推广高端森林减压养生、亚健康森林理疗等专项养生产品,成为杭州首个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

森林康养资源的形成和空间分布是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阅读国内外对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4-6,14-15,17,23-24],结合森林康养建设规范[25]和前文对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代表性,本文从自然禀赋、社会经济两方面探究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2.3.1自然影响因素

森林康养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更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森林康养资源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24]。本研究以资源禀赋中的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阔叶林面积、阔叶林密度、自然保护地和A级景点数量等6个指标,来分析对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根据2022年杭州市森林资源监测和旅游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Pearson相关系数。从表3可知,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均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不同程度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09~0.831。


2.3.2社会影响因素

本文借鉴邵海琴[24]与何思笑[5]等的研究,选取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及交通条件等9项社会经济交通指标进行相关性测算。根据结果显示(表3),公路里程数、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552和-0.621;其他因素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显著性均大于0.05,故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等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不显著。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通过对截至2022年的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杭州市现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共9类227处森林康养资源,经筛选整理,去除重复入选地,共计179处。第二,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整体呈聚集式分布(R<1),不同资源类别分布特征差异明显,省级森林人家和森林氧吧呈聚集分布,各区、县(市)森林康养资源均呈均匀分布。第三,森林康养资源整体表现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即以桐庐县中部为密集区逐渐向周边区、县(市)呈“云团状”辐射;以余杭区百丈镇、桐庐县瑶琳镇及淳安县威坪镇等多个核心密集区,逐渐向带状、集群分布转变,形成以余杭区径山镇至临安区天目山镇、淳安县威坪镇至枫树岭镇聚集带。第四,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其中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和公路里程数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0.05)。


3.2讨论

森林康养的开发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生态资源的约束,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从森林康养资源的发展轨迹来看,杭州市森林康养地的布局和发展符合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基本完成近期目标(2019~2022年)建设任务,形成以森林康养小镇、森林氧吧、森林人家、森林康养基地等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发展格局。从空间布局均衡性来看,杭州市的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格局与全国其他城市类似[5-6,23-24,29],主要集中在北部、西部山区和沿江一带,生境优越,尤其是近几十年在生态旅游文化盛行的背景下[30],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大量涌现[22],通过对森林康养资源与自然保护地及缓冲区耦合分析,杭州市86%的森林康养资源分布于自然保护地及外围10 km范围内(图4、表5),这与杭州市秉承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相契合,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民众能够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环境,体验人文和自然之美。

然而,相对于其他城市,杭州市的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格局也有其特点。首先,在山区的分布比较均衡,从表2可以说明,杭州西部山区县(区、市)境内的森林康养资源呈均匀分布(R<1),不像其他城市的山区森林康养资源主要局限于少数山峰峡谷等景点,杭州市的自然景区遍布山野,民众可以较为方便地进入山区感受自然。其次,在沿“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水系和“白际山脉-天目山脉”地带分布比较连续,图3可以说明杭州市的森林康养资源分布从临安到桐庐再到建德、淳安都很丰富,可以满足民众大部分的森林休闲旅游养生的需求。然而,相对于山区和沿江地带,城市中心区域的森林康养资源较少,需求较大的市民和游客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相似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的森林康养资源虽然分布相对集中,但是在景点数量、设施及服务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可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改善和开发,使之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通过对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因素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相关性不高,这是多方面原因所致。首先是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枢纽,城乡建设基础扎实,城乡、县域之间的差异化明显缩小;其次是杭州连续十几年推进“全域景区化”[31],把历史遗迹、民俗文化融入“山、水、村”中,故而文旅产业、常住人口等因素对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相关性不大;最后是森林人家、森林氧吧、森林康养基地等的设立需要一定的条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指标限制、还对场地规模、餐饮住宿、交通、产品个性化和产业规划等方面有不同程度要求,这也导致生境破碎化、林班片段化的城郊地区森林康养资源分布较少,可见杭州市森林康养产业在空间布局和业态发展还有较大潜力。


在人口老龄化和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对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来说,首先要积极引导城区资金、技术、人才要素向西部山区和沿江地带流动,发展森林康养和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兴“大健康”产业,促进医疗、康养和养老服务融合,形成有序全周期康养服务;其次,打造森林康养旅游产品,整合杭州产业资源,放大旅游经济效益,创新推出森林康养产业旅游产品集群,做强桐庐县全域康养试点县、临安天目月乡一站式康养服务综合体等休闲养生目的地品牌,提升交通设施和文旅场所,充分发挥杭衢黄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溢出效应,循序渐进做好杭州森林康养产业。


参考文献

[1]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6):1-6.

[2]Satyawan.V.E,Rusdiana.O,Latifah.M.The.role.of forest therapy in promoting physical and.mental health:a.systematic.review.IOP.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2,959(1):22-27.

[3]Tesler.Riki,Endevelt.Ronit,Plaut.Pnina.Urban Forest.Health Intervention Program to promote physical.activity,healthy.eating,self.efficacy.and life satisfaction:impact.on.Israeli.at.risk.youth.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2021,6(22):1123-1129.

[4]黄洋,卢海霞,刘颖,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0):114-119.

[5]何思笑,张建国.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39(01):180-189.

[6]谢文君.温州市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化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22.

[7]赵梅芳,向成干,刘连.后疫情时代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以常德市为例[J].河北企业,2023(4):72-74.

[8]陆献峰.德国乡村振兴与森林康养的启示[J].浙江林业,2018(9):40-41.

[9]郑志强.基于疗法因子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8.

[10]索筠博.基于资源评价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20.

[11]刘朝望,王道阳,乔永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2):93-96,156.

[12]朱舒欣,何双玉,胡菲菲,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夏季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综合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43(6):60-74.

[13]王韶晗,宋爽,石梦溪,等.城郊森林公园康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50(12):60-65.

[14]潘刘洋,曾进,文野,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5):101-107.

[15]王梓瑄.森林康养环境保健因子与实证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16]崔虎亮,李仲昊,曹如姬.太岳山区不同森林康养村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气象因素的关系[J].西部林业科学,2022,51(2):28-34.

[17]罗川西,金慧,金荷仙,等.杭州城市山地寺院香道景观环境康养效益评价[J].中国园林,2022,38(10):74-79.

[18]张建国,王莉丽.杭州城市居民森林旅游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4(4):85-91.

[19]武长雄.居民森林康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0.

[20]杭州植物志编纂委员会.杭州植物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21]应如树,朱曦.杭州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C].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

[22]华锦欣,翟帅,徐曦,等.杭州市自然保护地现状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23,43(2):28-34.

[23]何双玉,朱舒欣,胡菲菲,等.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2,38(3):25-33.

[24]邵海琴,王兆峰.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45(4):44-54.

[25]DB33/T 2455-2022.森林康养建设规范[S].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

[26]姚建勇,张文凤.贵州大生态背景下森林康养模式与路径探索[J].林业资源管理,2021(5):27-32.

[27]李威,罗军华,苏维词,等.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生态旅游适宜性—以铜仁市域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5):6180-6190.

[28]尹晶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黑瞎子岛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7(5):147-151.

[29]陈新月,梁玥琳.湖北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4):194-199,216.

[30]朱丽,方法林.森林生态旅游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J].林产工业,2021,58(1):77-79.

[31]张如勇.推进“全域景区化”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J].新农村,2014(7):3-5.


期刊:林业科技 2023年9月 第48第5期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相关文章,仅用于传播森林与健康信息,不做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往期推荐


基于Meta整合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森林康养指标体系构建


芳香疗法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森林康养景观规划设计可视化分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森林与健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