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基地规划与监测研究 —— 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森林康养基地规划与监测研究
—— 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
魏玉晗1,钱万惠2
(1.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99;2.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20)
摘要:发展森林康养基地,有利于提升森林的生态价值与服务价值。近年来,康养基地发展开始起步,集森林医疗、运动、康复、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新业态,研究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开展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与监测评价,并提出功能分区、康养产品、森林康养设施、森林景观、森林康养服务团队的相关内容。环境监测结果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均在国家一级浓度限值以下,体感舒适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林内空气离子浓度高于林外,林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平均值小于林外。综合评价后得出,林内的综合康养功能高于林外,在林内早晚时段温度较低时,综合舒适指数优于其他时间段。
关键词:森林康养;环境监测;森林景观;康养产品
中图分类号:S7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053(2023)04-0068-08
森林康养基地依托优质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结合地方特色康养资源,提供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场地、基础配套设施,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下[1],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2-4],以改善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5]。发展森林康养基地,有利于提升森林的生态价值与服务价值[6-7]。近年来,康养基地发展开始起步,集森林医疗、运动、康复、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成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新业态[8-10]。广东省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2021年认定10个单位建设的森林康养基地为第一批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但如何开展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与监测评价,是目前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次研究以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例,提出全局性和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建设管理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森林康养基地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广东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研究地概况
1.1自然概况
广东安墩水美(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以下简称“康养基地”)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镇热汤村和水美村,安墩镇地处惠东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3°09′~23°37′,东经115°01′~115°12′之间,区位交通便利,距惠东县城50 km,距惠州市90 km,距广州市250 km。安墩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雨量均匀、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 805 mm,年日照总数2 076 h,全年无霜期达350 d左右。
1.2森林资源现状
安墩镇林地面积达到4.2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山体四季常青,自然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包括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2020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康养基地由桉树人工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组成,近成熟林为32%,森林覆盖率达97%,林分郁闭度为0.51。康养基地森林资源数据见表1。
2康养基地规划
2.1功能分区
康养基地总面积为1 660 hm2,康养基地倡导“结构优化”,强调“整体联动”构筑功能完整、特点突出、优势互补的新空间格局,分为8个功能区(表2、图1)。
2.2森林康养产品规划
2.2.1森林康养产品类型
根据森林康养市场需要以及基地内各区功能需要的不同,森林康养采用不同的森林景观、食材以及文化等作为资源及载体,搭配对应的养生、休闲以及康体等多种服务设施,以及开展康复、疗养、健身、养老等不同类型活动,实现森林体验、调节人体机能和延迟衰老等目标[11]。康养基地根据自身条件将森林康养产品分为5个类型,包括保健型养生产品、康复型养生产品、运动型养生产品、文化型养生产品、饮食型养生产品[12-13]。保健型养生产品主要在南药林下经济种植区和珍贵树种发展区;康复型养生产品主要在水美温泉康养区、森林温泉疗养区和森林医学综合区;运动型养生产品主要在森林运动区;文化型养生产品主要在红色森林文化体验区;饮食型养生产品主要在综合服务区和森林医学综合区。
2.2.2森林康养产品设计
森林康养五感体验理念,以自营方式开展康复、疗养、健身、养老等服务,以文化创意经济、健康养生经济、银发经济、儿童经济等产业为营销内容,基地康养产品体系分为红色安墩、南药种植、温泉疗养、森林运动四大板块。
红色安墩板块包括红色革命陈列馆、红色文化广场、自然教育中心、南粤文化馆等;南药种植板块包括森林食品种植、药材科普参观、茶叶林果种植;温泉疗养板块包括温泉度假酒店、森林温泉酒店、森林浴场、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养度假屋、主题餐厅、保健按摩,温泉种类多样,聚集香薰、酒韵、鱼疗、中药等百余种温泉泡汤疗法,美容养颜,舒缓身心;森林运动板块包括森林户外课堂、丛林探险拓展训练营、山地自行车、森林瑜伽、太极修行、森林露营等。
在康养产品的配置上主要以减轻压力、舒缓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养生保健目的为主。通常以静态活动为主,活动量相对较小。如:森林漫步、森林沐浴、森林呐喊、森林有氧操、森林艺术摄影,森林冥想、森林瑜伽、神经平衡锻炼、森林禅修、森林艺术创作,森林氧吧、森林冷泉SPA、森林垂钓、茶室棋牌、森林景观欣赏等。在森林康养课程的设置上,以实践性课程为主,由多位领域的专家开展不同的课程,带领游客通过五感体验来感受森林康养带来的收益。
2.3森林康养设施规划
根据功能分区及布局,康养基地将开展森林运动、康复养生、温泉、中医药文化、林下种植等结合的森林康养活动的场所和相关设施建设,满足森林康养基地的发展需求,各区具体森林康养设施建设项目见表3。
2.4森林景观规划
2.4.1针阔混交林景观区
此区域为南药林下经济种植区北部、森林医学综合区东部和水美温泉康养区,现有林分生态系统稳定,适宜在原来林分的基础上结合森林美学原则,采取定株抚育、透光伐、生态疏伐、卫生伐、景观疏伐进行森林抚育,补植套种优质观花植物提升森林景观效果。选择的树种主要有: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荷木Schima superba、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黧蒴锥Castanop-sisfissa。
2.4.2彩叶林景观区
此区域为红色森林文化体验区和森林运动区,林相单一,待桉树采伐后,通过种植以绿色为主的速生乡土树种,具备成林速度快、效果显著等优点。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采用混交种植的方式,种植3种以上的树种,将其转变为多树种、多层次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样做可以形成大面积的秋叶植物群落,增添观赏亮点,还能通过盛花树和色彩丰富的林地种植,提升森林景观效果。选择的树种主要有:乌桕Tri-adica sebifer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
2.4.3森林康养林景观区
此区域为森林医学综合区西部和森林温泉疗养区,对现有桉树纯林进行改造,待桉树采伐后,改种以针叶树基调为主的康养林,研究表明[14]针叶树相较于阔叶树可释放较多的对人体身心健康有益的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植物精气,以3种以上树种混交的方式,种植2年以上实生苗,以一定的比例搭配芳香树种和杀菌能力较强的树种,乔灌草的复层植物群落搭配,构建生态系统稳定且具有康养功效的康养林。选择的树种主要有: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白兰Michelia×al-b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山油柑Acronychiapedunculata、火力楠、山苍子Litsea cubeb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
2.4.4疗愈花园景观区
入口游客服务区营造以中药材植物为主的区域,此类植物一般是具有顶生花相的花大繁多的中药材植物,通过地栽、育苗上盆移栽作垄等方法,营造景观效果,成条状、带状,色彩交替,花期一致。花卉种类以多年生草本和木本中药材植物为主,兼具观赏功能和经济效益。选择的植物主要有: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常山Dichroa febrifuga、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橙黄玉凤花Habenaria rhodocheila。
2.4.5珍贵树种和林下经济种植区
此区域为珍贵树种发展区和南药林下经济种植区南部,林下经济种植以林—药模式和林—菌模式为主,林—药模式,在林下种植耐荫的肉桂、铁皮石斛、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等药用植物;林—菌模式,在林下种植培育松香菇、灵芝等菌类。
2.5森林康养服务团队规划
森林康养服务团队是由专业化、有素质的服务人才组成的团队,明确服务人员的类型、数量,保证其服务能力可以满足基地内森林康养项目的展开。
根据目前国内森林康养服务团队的建设情况以及康养基地的总体规划建设内容,规划通过聘请、招聘、培训等方式,形成“权威专家指导+专业人才服务”的康养基地技术人员团队[15],对基地内的康养景点进行康养课程的开发设置及指导布置,针对不同层次森林康养群体的需要,提供富有森林绿色生命活力的、一站式向导解说服务,完善康养基地平台开发的康养产品。
3森林康养环境监测
对康养基地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N)、环境空气颗粒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各项环境指标进行针对性监测,以便评价森林康养功能的效果。
3.1监测方法
于2022年6月30日在水美温泉康养区的林内和林外各选择3个测试点进行采样、测定,其中林内的测试点1(东经115°2′4.75″,北纬23°15′41.63″)、测试点2(东经115°2′5.10″,北纬23°15′41.33″)、测试点3(东经115°2′5.69″,北纬23°15′41.07″);林外的测试点4(东经115°2′4.28″,北纬23°15′41.17″)、测试点5(东经115°2′4.83″E,北纬23°15′40.94″)、测试点6(东经115°2′5.20″,北纬23°15′41.03″)。调查日当天从8:00—18:00时每隔1个小时测量1次。测量空气负离子浓度采用COM-3200PROⅡ空气负离子检测仪在各基地同一测点的1.5 m高度处检测相互垂直的4个方向,测量环境空气颗粒物采用Metone Aerocet 531S粒子计数器在各基地同一测点的1.5 m高度处检测相互垂直的2个方向,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读取数值,求其算术平均值[16]。使用小型气象站Kestrel 4 500于1.5 m处检测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以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计算体感舒适度指数,并划分等级[17-18]。
3.2空气负(氧)离子浓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19]划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表4)。
森林康养基地林内空气离子日平均浓度达到1 539个/cm3(图2),森林康养基地林外空气离子日平均浓度达到1 438个/cm3,林内空气离子浓度略高于林外,林外在一天内的浓度波动大于林内,基地的日均值均达到Ⅰ级标准,在林内更适合进行康养活动。空气离子在早上的浓度呈现上升趋势,在10:00时达到高峰,林内的浓度平均值达到1 673个/cm3,林内的浓度平均值达到1 684个/cm3,随后开始下降直到14:00回升到高峰,14:00之后林内的浓度随时间缓慢下降,林外的浓度波动较大。
3.3空气质量
根据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图3),森林康养基地林内TSP浓度平均值20.07 ug/m3,林外TSP浓度平均值33.92 ug/m3。林内PM2.5浓度平均值2.73 ug/m3,林外PM2.5浓度平均值3.24 ug/m3,林内外的细颗粒物浓度差距不大。林内PM10浓度平均值16.69 ug/m3,林外PM10浓度平均值24.41 ug/m3。林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平均值均小于林外,康养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国家一级标准[20]。
3.4体感舒适度等级
根据采集数据统计分析(图4),林内的综合舒适指数为4.07~5.91,体感舒适等级均为8:00、18:00时的体感舒适等级处于“极舒适”[17-18],其余时间点的体感舒适等级均为“舒适”;林外的综合舒适指数为4.63~5.76,体感舒适等级均为“舒适”;林内外的体感舒适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早晨和傍晚的体感舒适等级优于中午。林内的综合舒适指数大致优于林外。
3.5森林康养功能综合评价
在康养基地内,以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颗粒物浓度和体感舒适度这3项指标为标准,达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Ⅰ等级以上、PM2.5达到国家一级浓度标准、体感舒适度等级在“舒适”中的3项标准,认为该场所具有一定的综合康养功能。此外达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 500个/cm3以上、PM2.5浓度在3 ug/m3以下、舒适度等级在“极舒适”中的2项标准以上,认为该场所具有较好的综合康养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表5):林内、林外在不同的时间段其康养功能表现出一点的差异性;除了林外14:00时,康养基地的林内、林外都具有一定的综合康养功能,而林内的10:00—13:00时间段和林外11:00—12:00时间段表现出较好的综合康养功能。
4结论与建议
4.1康养基地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将基地功能区分为水美温泉康养区、综合服务区、森林温泉疗养区、森林医学综合区、森林运动区、红色森林文化体验区、南药林下经济种植区和珍贵树种发展区。在推动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的层面,不仅对风景资源和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和提高,还要加强基础设施、森林康养产品、森林康养服务团队等的建设。
对基地的空气离子浓度、环境空气颗粒物、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各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康养基地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均值、环境空气质量在国家一级浓度限值以下,体感舒适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林内空气离子浓度高于林外,林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平均值均小于林外,林内的综合舒适指数大致优于林外。林内的稳定性高于林外,林外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指标数据相对不稳定,林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从9:00—16:00这时间段都保持在1 500个/cm3以上,而林外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波动性较大;林内的空气颗粒物基本上保持在较低的浓度,而林外的空气颗粒物TSP、PM10在中午14:00时间段急速上升,波动性较大。康养基地的综合舒适度比较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林风速差异性不大,在林内早晚时段温度较低时,综合舒适指数优于其他时间段。从空气负氧离子、空气颗粒物、体感舒适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林内的综合康养功能高于林外,其中林内更有利于森林康养的开展。
4.2森林康养基地应依据场地开发建设适宜性条件
提出适当营造策略与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部门对康养基地环境监督管理;康养基地经营主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防护措施,加强污染防治设备维护管理,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康养基地可持续发展[21]。需活用现有基础设施来发展康养产品,可适当选择优质森林环境增设康养空间以丰富康养产品类型[22]。
森林康养的功能效果是由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环境空气颗粒物、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决定的,康养基地要积极加强森林景观的改造和提升,对森林康养植物进行补植,打造各种植物精气疗养、高浓度空气负氧离子疗养、芳香疗养等各式生态疗养产品,加强康养植物的森林保健功效,强化基地康养功能。
参考文献
[1]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6):1-6.
[2]何双玉,朱舒欣,胡菲菲,等.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2,38(3):25-33.
[3]郑洁玮,刘新科,陈莲好.基于发展路径的森林康养基地评价体系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2,41(2):13-16.
[4]费文君,刘思语,高祥飞.森林康养基地资源评价方法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7(2):187-196.
[5]朱旻,朱江,艾训儒,等.森林康养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现状[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5):53-59.
[6]陈衍如.森林康养基地景观资源及保护规划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2,54(4):188-190.
[7]王宝华,沈效东,关恒伟,等.森林康养视野下生态价值的产业提升探究[J].现代园艺,2018(23):104-105.
[8]刘拓,何铭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J].林业经济,2017,39(2):39-42.
[9]郑贵军,刘俊昌,曾巧.市场导向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3):48-54.
[10]宋维明.关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必然性与路径的思考[J].林业经济,2020,42(1):3-8.
[11]吴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7):2159-2169.
[12]李亚玲,罗敏,徐永艳,等.国内森林康养研究现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6(3):105-110.
[13]朱舒欣,邱权,何茜,等.广州城市居民森林康养产品选择意向调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4):97-104.
[14]孙丽娟,柯闲,王俊俊,等.森林芬多精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药局,2021,52(22):7032-7041.
[15]李小玉,向丽,黄金成,等.中国森林康养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6):75-81.
[16]陈绮锴,陆晓婧,邓嘉丽,等.南宁市典型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22,38(3):128-134.
[17]赵庆,钱万惠,唐洪辉,等.云勇森林公园典型林分保健功能季节变化趋势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1):132-140.
[18]赵庆,钱万惠,唐洪辉,等.广东省云勇森林公园6种林分保健功能差异比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35(4):750-756.
[19]中国气象局.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QX/T380-2017[S].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
[20]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1]张洋,林楠,吴成亮.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供需前景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1):89-95.
[22]胡楠,王培严.日本森林康养基地营造模式探析[J].世界林业研究,2022,36(1):103-108.
期刊: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8月第39卷第4期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相关文章,仅用于传播森林与健康信息,不做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往期推荐
凉山发展森林康养的目标定向、历史机遇及实现路径——以乡村振兴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