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森林康养 森林与健康
2024-08-30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马锋敏,杨敬爽,郭小萌,张萌,程爽,李明远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松原131100)


摘要:本文简述了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其自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现状;发展策略

DOI:10.16115/j.cnki.issn.1005-7129.2024.02.009

文章编号:1005-7129(2024)02-0036-03

中图分类号:S759.93;X3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自然教育在公众的需求中脱颖而出。与传统课堂教育相比人们更加期待走进自然保护区、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认识自我,体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是宝贵的自然教育基地,需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探索开展自然教育[1-3]。本文对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查干湖保护区)自然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自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1查干湖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位于霍林河末端与嫩江交汇处,总面积506.84 km2,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珍稀、濒危鸟类。查干湖湿地是湖泊、沼泽、沼泽化草甸多种不同湿地生态系统复合体,是温带草甸草原以浅水湖泊为核心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既是水鸟的重要栖息繁殖地,又是亚洲候鸟的重要迁徙路线和停歇地。


2查干湖保护区自然教育现状分析

2.1自然教育资源

2.1.1区位优势

保护区位于吉林省西部,地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和大安市3县(市)。距松原市区45 km,距乾安县50 km,距大安市48 km。临近珲乌高速、大广高速、302国道、150县道、火车站、查干湖机场,交通区位优越。


2.1.2自然资源

保护区湿地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繁多。现有野生维管植物593种,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58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野大豆、甘草、乌苏里狐尾藻、莲。野生脊椎动物371种,包括鱼类50种,两栖爬行类12种,鸟类276种,兽类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9种。东方白鹳、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在查干湖保护区筑巢繁殖,具有较高的生态、科研价值,是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场所。


2.1.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保护区被吉林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授予“吉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被全国自然教育总校授予“自然教育基地(学校)”。保护区及周边已建有的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包括研学宣教中心、生态水岸、王府陈列馆、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引松广场、希望广场、捺钵广场、野鸭湾湿地、契丹岛百花园等。保护区的研学教室区别于传统课堂,是集科普研学实操实验、互动体验、授课讲解多媒体互联网教室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科技化教室,配有虚拟绘画、生态沙池、裸眼全息3D、非遗制作(鱼皮、骨画制作)等集讲学、手工操作、娱乐于一体的研学相关设备,让学生们在玩乐中增长知识。


2.1.4人才储备

保护区具备丰富的研学教育活动经验。近年来,通过与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教育系统合作开展研学教育活动50批,参加人数近5万人次。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加入保护区日常监测工作内容,如观鸟、植物标本制作、动植物调查等活动,所有保护区工作人员都能直接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策划工作。保护区现有硕士生3人、本科生1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5人,自然教育师2人。所学专业涵盖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学、旅游管理等方面,通过自学、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为开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2.2目前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精品自然教育课程

目前保护区开展活动主要以旅游活动为主,没有打造具有保护区特色的精品研学科普活动,自然教育示范效应及群众传播力仍有不足,应充分整合现有自然教育资源,致力推出精品活动,打造查干湖研学教育的品牌形象。


2.2.2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保护区虽然建有查干湖生态文化中心、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野鸭湾生态栈道、百花园等自然教育科普宣教场所,但是各场地距离较远、过于分散,缺乏自然教育室外场地以及步道、自然教育解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各宣教场所利用起来不够方便,不能满足自然教育活动开展需要。


2.2.3缺乏专职自然教育队伍

目前保护区工作人员均从事日常管护巡护和科研监测工作,没有专职自然教育团队,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自然教育讲解技巧、活动团队带领经验等方面也有待提升。


3查干湖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策略

3.1加快保护区自然教育专项规划的编制

确定保护区自然教育总体目标,整合保护区内现有资源,包括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各项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以现有资源为基础,立足长远,定制保护区自然教育专项规划。着重加强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控等。


3.2设计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

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进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内容遵循安全性、典型性、教育性等原则[4]。将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深度结合,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2.1自然教育“邂逅湿地精灵”

保护区是亚洲候鸟的重要迁徙路线和停歇地,春秋两季大批候鸟迁徙过境,特别是春季湖面冰雪消融的时候,庙东、六家泡、马营泡等观鸟点可以观测到多种雁鸭类、鸻鹬类,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形态特点,认鸟识鸟,了解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观鸟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强,通过专业知识讲解、趣味性小游戏等增加课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中小学生;东方白鹳、白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在查干湖栖息繁衍,极具科研价值,引入科研力量、开发科研课程。


3.2.2自然教育“自然笔记”

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选择安代路慢行步道、野鸭湾木栈道等路线开发精品研学路线,并进行课程研发,召集中小学生定期开展“自然笔记·查干湖印象”研学实践活动,收集学生绘画及作文,制定“自然观察者”成长记录。通过活动培养生态向导,包括保护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学校小小讲解员等。


3.2.3自然教育“冬捕”

保护区渔业资源丰富,渔猎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期就是帝王“捺钵”之地,是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结合历史学、生物学、美学、民族学等方面知识,加上滑雪、溜冰等冰雪运动,设计具有查干湖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动项目,编制查干湖冬捕鱼类图册,借助“查干湖”知名度,扩大查干湖保护区自然教育影响力。


3.2.4自然教育“历史文化之旅”

保护区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辽金古城遗址塔虎城、成吉思汗召、满蒙文碑、引松工程纪念碑、妙因寺等地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色,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通过修复古城、保护民族特色建筑等方式构建自然教育场地。结合历史知识设计具有查干湖地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查干湖触摸历史、感知文化。


3.3引入社会力量,推动自然教育良性发展

3.3.1构建多元推进的工作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合作;把握社会力量,引入自然教育志愿者机制,推动自然教育工作良性发展。查干湖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科研成果可以作为查干湖保护区的教育资源,化繁为简转变成大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还可以招募志愿者参与到科学研究调查中,为自然教育培养人才储备力量。


3.3.2加强保护区周边社区建设

保护区的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的支持,保护区追求生态效益,而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内的资源依赖性较强[5]。应将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促使周边社区参与到自然教育以及生态保护工作中,形成社区与保护区共同保护的新机制[6]。


3.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自然教育的需求在逐步增加,其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满足自然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高质量的自然教育专业人才,建立保护区自然教育团队,组织集体学习,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考取自然教育师证,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人才“引进来”,通过聘请专家、招募中小学教师和自然教育志愿者,为保护区开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人才保障。


3.5丰富宣传形式,提升保护区知名度

创建保护区自然宣教公众号管理平台,设计需要展示的主要栏目,定期编发科普与自然教育信息。同时,设计标识和二维码,增加宣传方式,推送保护区宣教文章并扩大宣传范围。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定点将自然教育课程带入社区、带入中小学,宣传湿地保护、爱护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在锻炼科普人员讲解能力的同时,丰富保护区自然教育宣传形式,提升保护区在周边社区的知名度,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6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中西部地区以松嫩平原河漫滩、沼泽湿地为重点,开展松嫩平原退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对退化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提高湿地与江河湖库、草原的连通性。东部地区以长白山区森林沼泽、灌丛沼泽保护为重点,开展长白山区重要湿地保护工程,恢复和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增强湿地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3.7加强科研监测

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着力破解制约吉林省湿地保护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湿地科研成果转化能力[3]。加强湿地监测体系建设,开展湿地监测评价技术创新,建立以地理信息、遥感、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湿地监测综合信息平台,形成动态监测评价体系,确保湿地资源安全。


3.8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普及湿地保护科学知识、政策法规及其重要意义,特别要深入开展《湿地保护法》普法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湿地、重视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抓好大、中、小学生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树立湿地保护意识,广泛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的主动性、自觉性。


4结束语

自然教育在我国愈发受到重视,时代的进步促使人们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文化需求[7],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可以满足人们对体验自然、感知自然、学习自然的需要,同时也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查干湖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具有地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目前存在缺乏精品自然教育课程、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专职自然教育队伍等问题。保护区应抓住国内外自然教育发展的热潮,利用查干湖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开发设计精品自然教育课程。加强与自然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打造自然教育品牌,将查干湖保护区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自然教育基地[8]。


参考文献

[1]李明霞,李亚丽,徐晓霞,等.国内自然保护区发展新途径之自然教育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23,21(2):17-21,34.

[2]姜力,张占庆,姚明远,等.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及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2021,50(3):39-42.

[3]蔚东英,高洁煌,李霄.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公众需求调查与分析[J].林草政策研究,2021,1(2):55-61.

[4]陈东军,钟林生,马国飞,等.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分类与评价———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J].生态学报,2022,42(19):7796-7806.

[5]王甫同,安玉亭,李春荣,等.江苏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的对策思考[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3,19(2):87-90,94.

[6]杨觅.我国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7(19):21-22.

[7]刘珞晰,冯秋迪.我国成年人自然教育必要性及可行模式研究[J].环境教育,2022(11):48-51.

[8]冯科,谢汉宾.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SWOT分析[J].林业建设,2018(1):27-30.


期刊: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 3月 第53卷 第2期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相关文章,仅用于传播森林与健康信息,不做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往期推荐


息烽温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资源现状与评价


基于LR-CO分析的浙江省长乐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发展规划


基于SWOT分析法的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策略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森林与健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