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德安联成“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安联控股获得中德安联100%股权,新任总经理徐春俊就位;设资管、转股权、战略版图清晰~

13精 13个精算师 2023-11-07

昨夜

又一股权变更获批


①安联控股

获得中德安联100%股权

新任总经理徐春俊就位


②中德安联成

首家从合资转外商独资

第二家外商独资的寿险公司


③动作频频的安联

两度增资,成立资管公司

退出太保健康...


保险业增长承压之下

外资公司却在“攻城掠地”


1

中德安联变外商独资,高管就位

安联获两个“第一”、一个“第二”


1. 中德安联变外商独资,安联获两个“第一”和一个“第二”!

昨日晚间,安联集团宣布,中德安联人寿已获得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批复,中信信托将其持有公司的49%股权,转让给安联控股。


因此,中德安联成为第一家从合资转为外商独资的寿险公司,也是第二家外商独资的寿险公司。

第一家外商独资的寿险公司,就是在2020年中旬,获得监管批复,实现“分转子”的友邦人寿,详见《友邦人寿,真来了》。


这一轮股权变更,之所以能获批,除得益于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大背景外,更与公司控股股东的实力有关。


毕竟,此前汇丰亚洲也在2020年初,宣布与国民信托达成协议,将收购其所持汇丰人寿的50%股权,想要抢得外商独资寿险的头筹。


然而,却被友邦人寿抢了先,现如今又被中德安联赶超。


至此,安联控股在成立之后,已经取得两个“第一”和一个“第二”。


两个“第一”,分别是指第一家外商独资的保险控股公司,详见后文,以及第一家合资转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


一个“第二”,就是指中德安联成为继友邦人寿之后,第二家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


2. 放开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中信信托终以每股2.39元,将股权卖给安联!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中信信托就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转让”项目。


彼时,转让的条件,包括底价23.44亿,意向受让方注册资本不低于20亿元,且有10年以上直营保险经验等,较为严格。


更重要的是,原股东有优先认购权。


因此,安联控股作为原股东,且符合上述要求,很快就与中信信托达成一致协议。


以当时的底价23.44亿估算,该笔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2.39元,相比其他挂牌转让保险公司的股权,这一价格似乎并不高。


这可能与,此前中信信托也曾想将所持股权转让给上海国际、华电集团,但都因种种原因而被否有关。


3. 新任总经理徐春俊就位,未来是否会大力发展个代业务?

新任总经理就位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变更股权后的中德安联领导层已经到位。


新任总经理为徐春俊,曾任人保财险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总经理,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安联董事和总经理。


其实,去年年底其就已向京东安联递出辞呈,接任者也确认为原平安寿险副董事长毛伟标。

至于,中德安联原总经理陈良,现为安联控股的副总经理。


股权转让敲定,高管就位后,作为外商独资的中德安联,未来将如何发展,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徐春俊表示将充分利用安联集团丰富的全球管理经验、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强大的品牌价值,继续夯实中高端保险市场行业开拓者的地位,给中国寿险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也就是说,与此前安联控股成立时,说的专注中产阶层类似,还是要冲击中高端保险市场。


那么,面向这些人群销售,可能就要加大个代团队的建设,从2020年末中德安联的数据看,个代业务占比为43%,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2

安联控股:成立后两度增资

退出太保安联,成立安联资管

战略版图越发完整


1. 首家外资控股公司,安联控股成立后两度增资!

2019年11月11日,安联控股获批成立,成为我国第13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详见《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获批开业,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携两位高管亮相》。

前文我们提到,安联获得的另一个第一,就是中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即安联控股。


成立两年后,2020年安联控股的总资产为333.56亿,营业收入为69.51亿,净利润为5.34亿。


需要注意的是,安联控股自成立后,动作频频。

先说,两年内两度增资,将注册资本从成立之初的27.19亿,增至2021年10月末的44.05亿,累计增资达16.86亿。


这就意味着,他的注册资本,将超过华泰集团。


2. 退出太保安联,成立安联资管,战略版图越发完整!

其实,联想前文提到的以23.44亿收购中德安联49%股权,也就能理解安联的频频增资,肯定是为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有关。


其次,安联控股还在今年筹建设立安联保险资管,注册资本1亿,已在7月末获监管批准开业。


同时,还将安联集团持有的太保健康(原名:太保安联)的近23%股权悉数转让给太保集团和太保寿险。

安联在寿险和健康险领域,退出太保安联,全资控股中德安联的操作,可能也是为落实“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


按照《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只能成为一家经营同类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成为控制类股东和战略类股东的家数合计不得超过两家。


因此,在一顿股权买卖之后,目前安联在保险业的战略版图,囊括财险、寿险、资管,三张牌照。


其实,在安联控股成立后,其就表示除在产、寿险领域精耕细作外,还计划在保险资产管理、养老保险、再保险、保险经纪、信用保险、保险科技等领域充分发挥安联集团多年专业化运营的优势。

因此,从目前其在中国的布局看,未来可能还会参与经纪或者再保公司的运营中,不知是否是要入股哪些公司~


3

市场疲软之时

外资险企加速版块布局

2021年,无论是受车险综改影响的产险业,还是受代理人团队缩水和改革深化的寿险业,身在其中的各家险企都倍感艰难~


然而,就在这个保险市场整体低迷,上市险企市值接连下挫的当下,有一股力量却在“悄悄”的攻城略地,Ta就是外资险企们!


比如,友邦作为首家外商独资的寿险公司,专注寿险领域发展,今年以来迅速扩张分支机构的版图,一年内连开两家分公司,分别是四川和湖北。


同时,年初也与中邮人寿达成战略投资协议,拟以120.33亿元人民币,认购中邮人寿24.99%的增资后股权。


再有,就是今天所说的安联,乘着对外开放的东风,加快实现资管、财、寿险的全布局,为今后的多元化发展铺好路。


其实,类似的外商加快收购险企股权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交银康联人寿股东康联集团退出,日本MS&AD保险接盘;安顾中国拟收购泰山财产24.9%股份等。


因此,在各家中资险企还在纠结如何平衡规模与效益,在同类公司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可能另一个潜在的风险已经悄悄到来了。


那就是,随着外资公司在保险市场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公司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不过,从当前的市场发展阶段看,也确实需要有着悠久历史和成熟保险经验的外资保险公司,引入国外市场的创新经验,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也许不久还会有第三家或者第四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出现。


关注我们


13个精算师

雪球、头条号、微博:13个精算师

邮箱:thirteenactuary@163.com

小编微信号:xxjss1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