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刘明教授团队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无人智能集装箱牵引车(IGV)项目开港建设
7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该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莅临现场开幕式致辞。校长倪明选表示,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集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零排放,成为港口行业内绿色环保示范项目,这都将为世界范围内传统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成为全球港口码头建设转型的领跑者和广州市新的城市名片。港科大(广州)将发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充分融入南沙发展和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广州港在项目、人才上的合作。其中,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学域主任刘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码头无人智能集装箱牵引车(IGV)项目,成功打造了全球首创“多传感器融合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区全自动化”的新一代智慧码头。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刘明教授介绍,自动化码头是实现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保障,其中码头无人化、智能化是提升港口转运效率的核心关键。目前现有无人码头水平运输系统普遍采用磁钉导航,部署困难、维护工作量大,改建和扩建复杂。为突破这一难题,刘明教授团队面向智能化无人码头场景下的水平运输系统,将无人驾驶技术特点引入到码头场景,取代了大规模铺设的磁钉方案,极大的降低了施工维护成本,使得老旧码头改造具备了基础。单车传感器成本相比之前的磁钉感应传感器也降低了40%。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方案提供了定位精度达到±10cm,航向角偏差达到±0.3度。此外,该方案具备高可靠性,非极端情况的各种天气环境下7x24小时运行,包括雨、风、强烈日照、阴天、夜晚、路面薄冰等情况。本项目采用的南沙方案,为堆场水平布置的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借鉴,具备大规模复制的条件,为整个港口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参考借鉴,让老码头提升为智能化码头也成为可能。同等规模下,智能化改造后的码头,节省人力约7成。
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我国首例由国内科技力量联手打造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从自动化设备硬件到信息化系统采用全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路线,创造了60多项专利,发明专利31项。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自动化码头受到强烈的关注,被多家媒体报道。
刘明,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目前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学域主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双聘终身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智能驾驶中心主任,机器人与多感知实验室主任,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刘明教授在机器人领域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7900次,h-index是46。近5年获得15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或提名奖,及包括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吴文俊科学技术奖、IEEE IROS杰出青年奖(为该奖项颁布30年来史上首位华人获奖者)在内的多项奖励。近三年来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大陆及香港地区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总经费金额超过8000万港币,曾经连续4年获批香港科技委员会面上项目。IJARS深度学习特刊主编。曾任IEEE实时系统机器人大会主席,国际计算机视觉系统大会主席。常任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副编辑,和IEEE IROS及IEEE ICRA副编辑。在2020年全球最有影响力机器人学者中排名68位。他的研究团队研制了香港第一台无人车系统,曾被超过30家海内外媒体进行报道。他本人亦是无人车全球技术领导企业一清创新UDI的创始董事长。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刘明教授
于洋,2022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师从刘明教授。研究方向为大范围定位与建图,多传感器融合,机器运动估计等。在本次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无人智能集装箱牵引车项中作为核心负责人,带领港科大技术团队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实现无人导航系统的批量商业化部署。
香港科技大学于洋博士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广州港
视频来源:上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