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丨美国国运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卢克文工作室 Author 卢克文
壹
要搞清楚美国是怎样的国家,首先要明白,最初的美国是大英帝国的延续。
我们要顺着这个历史的主干来聊美国,才能将脉络理得清。
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里我提到过七年战争,这场战争本质上是英国与法国抢夺世界第一宝座,那年头奥地利眼看要压不住普鲁士,就把跟法国的矛盾先放一边,奥地利公使考尼茨去巴黎找到路易十五心爱的情人,大美女蓬皮杜夫人,经她一顿枕边风,劝说路易十五达成法奥《凡尔赛条约》,考尼茨这边一签完合同,又风风火火跑去找俄国,签订攻守同盟。
英国和普鲁士一看情况不对,这是冲着我们俩来的,赶紧抱在一起签了《白厅条约》,两边就此开打。
虽说和英国签了合同,但英国隔着千百里地,还有个海峡要游过来,欧洲大陆上就是普鲁士对俄奥法三国,普鲁士也争气,咬着牙以一敌三,打得腓特烈二世几乎要万念俱灰时,俄国女皇病逝,新登基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二世的脑残粉,直接不打了,还把占领的土地还给普鲁士,普鲁士死里逃生,熬成了今天的德国。
普鲁士在欧陆上玩命的时候,鸡贼的英国主要只负责给普鲁士财力支持,让普鲁士拖住欧陆强国,自己的火力集中在全球各地跟法国死磕殖民地,其实法国跟普鲁士一样是多线作战,普鲁士一打三,法国一打二,既要在欧陆参与围剿普鲁士,还要在印度和北美跟英国玩命,但这时候的英国海军比法国海军强大,切断了法国本土向殖民地的增援,英国有后勤法国没后勤,法国在各殖民地的军队都成了孤军作战,甚至沦落到尝试联合印第安人一起打英国,最后还是活生生给耗死了。
最后法国只能放弃了整个印度和加拿大、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英国成了七年战争中的最大赢家,确立了全球殖民霸权。
七年战争是在地球上各洲第一次同时对战,丘吉尔说七年战争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场战争前,法国整体实力是强于英国的,打完法国就崩了,因为法国财政压力太大,战争时法国每年要花掉3700万利弗尔,还要给盟军5500万利弗尔(开玩笑,替你砍人不要钱啊?),当时法国每年财政收入是3.65-4.25亿利弗尔,七年战争则一共花费了13.25亿利弗尔,还没算日常开支,1763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打得筋疲力尽,之后为了争口气又在北美下了血本(后面细聊),导致财政亏空更加严峻,1786年法国爆发了金融危机。
财政问题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老百姓不满开始闹事,又逼出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
法国搞大革命砍了国王和王后的脑袋,吓得周围欧洲国家的王室都懵了,有事好商量啊砍国王脑袋这么狠?不要这么凶好不好?历史上可从没有人这样干过,不行不能让法国人把这股风潮带到全世界。
搅屎棍英国哪里会放过这种机会,赶紧在一旁煽阴风点鬼火,带头组织吓坏了的欧洲各国围剿法国,历史书上的反法同盟就是这么来的。
历史上一共有七次反法同盟,几乎次次带头搞事的都是英国,所以到了2021年,英国人跟法国人还是各种不对付,互相瞧不上眼,这是祖祖辈辈从百年战争、七年战争、反法同盟积攒下来的仇恨,德国一战二战这么凶狠的攻势,都没有转移英法互相嫌弃的历史心理。
拿破仑在抵抗第一次反法同盟时,在意大利重创奥军,打出优异战绩,使第一次反法同盟彻底瓦解,第二次法国政府玩不过反法同盟,拿破仑直接政变上台,反复收拾反法同盟,打得英国人和整个欧洲国家怀疑人生,催生了一代战神,被弄得神经衰弱的英国人搞到第七次同盟才把拿破仑给摁下去。
不过拿破仑也是法国最后的高光时刻,从那之后在欧洲真正威胁到英国天下第一的是德国,德国意图篡位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并让美国捡了个大便宜。
英国人防法国、防德国、防苏联,最后冷不丁美国冲出来,接棒成为新的全球话事人。
贰
文章主题明明是美国发家史,前面却讲了一堆英国跟法国的恩怨,是有原因的。
因为美洲大陆后面的故事,跟英法有很大关系。
英法的故事,其实还没说完。
法国人开发北美其实比英国人要早,1603年法国人尚普兰就在魁北克建立了永久定居点(所以今天这里还是法语区),我们被反复宣传的五月花号清教徒到北美是1620年,因为英美控制了世界舆论,许多人自然而然以为是英国人先到,如果英国人先到,就不会有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这回事了。
就是到了1750年七年战争前,法国和西班牙占领的北美殖民地都比英国人多多了,不过英国人此时控制了整片东海岸,进可攻退可守。
法国在北美玩不过英国,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人口不够,而人口不够的原因,是英法对殖民地的土改政策不一样。
那年头从欧洲出发,坐帆船要花两个月时间才能漂过茫茫大西洋到达北美,路上很容易得个病遇个海盗晕个船给人扔海里了,去北美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才过去,英国这边人过去了插个旗帜地就是你的,马上就是美滋滋的地主,而法国是给先过去的探险家、军官分封为庄园主,后过去的就是他们的佃农,这样法国人就不干了,亏本的买卖谁做?去的人自然就少,光1641年,去北美新法兰西的移民只有300人,而去新英格兰的人有五万多人。
另外还有个宗教原因,法国天主教会在北美搞得比在本土还嚣张(路易十四需要他们给印第安人洗脑),只接受天主教移民,就更没人去了,而英国那边任由大家怎么开心怎么搞,这样一百多年下来,东边那一小块地的英国殖民地,人口和经济都超过了法国,法国人渐渐力不从心。
英国人对北美殖民地的态度是不闻不问,你们自己到野区发育,老子忙着跟法国对线呢,没空操这个心管你们,连税都不收,你们爱咋滴咋滴。
到七年战争结束时,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北美已有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北部搞工商业、中部产粮、南部搞大种植园,人口达到了250万。
七年战争中,不止法国人烧钱,英国人也烧得慌,一共烧掉了1.6亿英镑,因为有37%靠国债募款,英国国债达到了1.35亿英镑,是法国的两倍,为了还钱,英国人第一次打算向北美殖民地收税,1765年搞了三个税案,分别是《糖税法案》、《茶税法案》、《印花税法案》,准备向北美殖民地伸手要钱。
北美移民从来就不交税,一看宗主国要开始收税,这可不行,就上街闹事,强烈抵制,英国这边感觉闹得有点凶,怕事情搞大,只留下了茶税,其它税都废了。
为了多收茶税,英国规定先得在伦敦拍卖茶叶,再转运到北美销售,北美大量商人为了逃税,直接从荷兰搞走私,搞得风生水起,北美人喝的茶叶,90%的茶叶来自荷兰这条走私线,这就把按法律卖茶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整惨了,年年亏损,为了拉东印度公司一把,英国政府在1773年通过了《茶叶法案》,东印度公司在北美直销茶叶,还能全额退税,这下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比走私的茶还便宜一半,走私贩子们想不到政府下手这么狠,一时都气懵了。
走私贩子们就去买通当地报纸,说英国政府搞《茶叶法案》是为了引诱我们接受征税,以后会征更多的税,也会垄断我们的贸易,这是诱敌深入,大家不要上当。
控制了舆论就是控制了民心,媒体言论哄得北美人民一愣一愣的,一时群情激愤。
1773年12月,东印度公司茶叶商船达特茅斯号到波士顿停靠,茶叶走私贩亚当斯和汉考克带着60人,化妆成印第安人,摸上了一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将342箱茶叶都倒进大海,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人感觉北美移民开始不服管教,准备要收拾他们,北美人民就在1774年跑费城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准备跟宗主国开干,1775年4月,英国人打听到在波士顿附近的康拉德有一处秘密军火库,便派了800名士兵前去清除,一个名叫瑞维尔的民兵把英军入侵的消息告知了康拉德镇的居民,民兵们赶紧组织起来,在莱克星顿村拉开架式迎击英国人,这就是著名的“莱克星顿的枪声”。
其实民兵们开了几枪就散了,并没有在莱克星顿激战,英军还是赶到了康拉德,不过北美民兵在这设下了埋伏圈,四面八方朝英国人开冷枪,英国一共阵亡了247人,民兵只牺牲了几十人,北美独立战争就此打响。
现在很多历史资料说北美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争取自由,说得十分光鲜动人,北美白人进攻英国人时,确实喊的也是为了自由,不过全句是这样的:
“要自由,不要印花税!”
“杀死这些英国人,夺回我们的自由!”
英国对北美移民谈不上什么狠毒的剥削,很多中文历史资料上含含糊糊说“英国加重对北美殖民地的盘剥与压迫,从而使殖民地发展到武装斗争”,但具体怎么盘剥,根本找不到史料,其实英国连收个税都费劲,北美人民(这个词只指欧洲白人移民,在他们眼里印第安人和黑人不是人)说是为了自由,主要就是为了少交点税而已。
叁
北美独立战争如果是北美人民跟英国单挑,就那点人那点枪那点可怜的财力,是根本不可能打赢大英帝国的。
英国当时有世界第一的工业和海军,在北美驻军3万,装备精良,而北美革命军是民兵和志愿兵临时组建的,装备破破烂烂。
那时候的北美很穷很穷,而且有五分之一的人是支持大英帝国的,内部人心不稳,队伍不好带。这点也不奇怪,今天中美贸易战都打成这样了,美国人到处封锁中国科技贸易,还有好多理中客劝我们反思,多想想是不是我们的错。
1776年时,华盛顿被打得只剩4000人,都快被打哭了,军队士气十分低落,英国胜利在望。
华盛顿出生于奴隶主家庭,27岁时,家里头就有36个黑奴,娶了个富有的寡妇后,手里头有200多个黑奴,他原本在英军中服役,渴望加入英国国籍,但曾被法军打得惨败并投降,有了黑历史,在军队里升不上去,才从军队辞职回去娶了有钱寡妇。
他能成为北美军队总指挥官,是因为他是南方殖民地里唯一拥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尽管这个经验也不怎么样。
虽然华盛顿被英军揍懵了,但请不要沮丧,北美人民很快就等来了他们的大救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北美独立战争打响的第一年,后来被大革命砍了脑袋的路易十六,刚刚继位一年。
这年他年仅21岁,小伙子血气方刚,脾气有点大。
路易十六正憋着一口气,为法国在七年战争中完败感到痛惜,法国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被英国拉了下来,这口气实在不能忍。
无论如何不能放过那根搅屎棍,老子要为大法兰西复仇!
听说北美人民开始反抗英国,路易十六喜出望外,他要在北美拖住英国人,让英国投入到一场万里远征,消耗英国的财力,再把英国拉下来。
雄心壮志的路易十六马上派人和美国佬秘密联络,签订“有条件的防御联盟”条约,送去了大批军用物资,三年时间,一共向大陆民兵支援了100万英镑军火,简直是雪中送炭。
为了扳倒英国,路易十六对华盛顿有求必应,给了军火还怕华盛顿打不过,亲派海军上将格拉塞伯爵和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率领12艘战列舰和5艘洋舰,加4000名法国士兵漂过大西洋到北美跟英国人对砍。
法国援军源源不断地到来,终于使北美战局扭转,1781年约克敦之战前,华盛顿的大陆军没钱发饷,十分之一的士兵兵变,还是罗尚博伯爵拿出法军军饷的一半,才稳住了美军军心,此战在海上,法国派出32艘战列舰和1.5万名海军,在陆地上,美国大陆军总共才7980人,法军士兵都有8800人,拿去轰英军要塞的375门火炮,有343门是法国人的。
约克敦战役打完后,英军被迫退出美国,英军将领康沃利斯认为是法国人打败了他们,想向罗尚博伯爵投降,罗尚博让华盛顿去接受英军投降,华盛顿表示自己没这个脸,叫林肯少将受的降。
约克敦大捷基本奠定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今天的美国诞生于此,但在日后的史料中,我们很少读到关于法国拉法叶侯爵、罗尚博伯爵、格拉塞伯爵三位重要人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贡献,大部分人对他们根本一无所知,大家只知道美国国父华盛顿,却并不知道真正打赢英国人的三位法国将领。
就如同现在的西方舆论操作,年轻一代都要以为柏林是美国人打下来的,把苏联的功迹全部抹灭了一样。
所谓的北美独立战争,其实是七年战争的延续,是法国人对英国报仇雪恨的一部分。
在整个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人一共才花费了4亿美元,法国人则花费了13亿里弗尔,相当于130亿美元,法国人的投入居然是美国人的30多倍(没办法美国太穷了),英国方面则耗费了两亿英镑,相当于1780年英国GDP的1.2倍。
不幸的是,法国帮美国用力过猛,本来财政收入就不如英国,七年战争又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这么一搞,加剧了财政崩溃,1783年美国打赢独立战争,1786年法国就爆发了金融危机,1789年,金融危机又逼出了法国大革命。
接着就是拿破仑的逆袭和七次反法同盟的拉锯战。
七年战争、北美独立、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横扫欧洲、反法同盟这五件发生在地球两端的历史事件,其实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单独拆解来看,这五件历史事件,本质上都是英法争夺世界第一而产生的碰撞,英国首先将法国拉下马来,法国持续反抗,英国坚决摁死,才引起了这一系列历史大事的发生。
美国的诞生,只是英法争霸的意外产物。
路易十六在位时,博览群书并喜欢读书研究事物,他曾经指出,断头台卷刃的问题是因为刀刃不应该是弧形,而应该是三角形,怕别人不懂还亲自画了样图供参考,但是到了1793年1月21日,他被自己亲自设计的断头刀砍了头,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执行死刑的国王。
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也在1793年10月被砍头,她的尸体甚至被扔进了万人坑,22年后她的白骨才被路易十八重新挖出来埋葬。
两口子做了24年夫妻,都没活到40岁。
玛丽被称为“赤字皇后”,大量历史资料说她挥霍无度,造成了法国的财政空虚,其实一个女人生活再奢侈能花几个钱?最多就买点包包买点衣服,顶天了盖个宫殿,一个强国的财政哪有这么不堪?真正烧钱的是战争,法国的财政问题,是七年战争和支持北美独立留下来的后患,不过有些人,总喜欢找女人来顶罪而已。
不知道路易十六临死前,能不能想起大西洋对岸的美利坚共和国,他在那里倾尽国力击败了英国,也在那里恶化了法兰西财政,最后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英法争霸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出了未来第一个真正的全球第一帝国。
肆
法国对美利坚的贡献远不止于如此。
美国能拿下整个路易斯安那,领土扩张了整整一倍,也要归功于法国。
这事又跟七年战争有关(都怪它),法国战败后把加拿大地盘割让给了英国,把路易斯安那割让给了西班牙,气咻咻地回家了,后面法国冒出个拿破仑,西班牙不知死活也参加反法同盟,被拿破仑揍得哭爹喊娘,就在1800年跟法国说别打了,我把路易斯安那还给你行不行。
西班牙和法国就签了个密约,但密约没有公开,表面上还是西班牙人在统治路易斯安那。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签密约呢?大大方方说出来不就行了?
因为法国没办法实际控制路易斯安那,拿破仑忙得要死,天天跟反法同盟火拼,英国人控制着制海权,法国海军没办法去正式接管路易斯安那。
这个密约主要是为了防英国人知道了出来搞事。
英国人在全世界真正阴魂不散。
法国人的计划,是控制新奥尔良港口,再控制殖民地海地,以海地为跳板,摆脱英国人的海上封锁,控制整个北美地区。
没想到的是,法国人居然在海地玩脱了,1802年海地发生反对法国殖民的大起义,拿破仑派妹夫勒克莱尔率两万法军前去镇压,结果两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拿破仑都懵了,失去海地意味着法国将失去对整个北美的控制,而且反法同盟还在没完没了,他实在没时间管这边了,这时候整个路易斯安那都有迟早可能被英国吞下。
美国这边发现法国人在新奥尔良搞废奴运动(新奥尔良最先还给了法国),而新奥尔良紧靠美国南方黑奴区,怕运动影响到了美国,就想看看能不能直接买下新奥尔良,准备出价1000万美元拿下,1803年派出利文斯顿去巴黎谈判,谈着谈着,利文斯顿发现法国跟西班牙有一份《圣伊尔德丰索密约》,法国实际已有了整个路易斯安那的主权,利文斯顿就尝试找拿破仑说要不我就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吧,您开个价。
利文斯顿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没想到这一杆打下去,天下掉下个聚宝盆。
拿破仑觉得路易斯安那反正是守不住了,迟早会被英国人吞下,西班牙最近好像也有点想毁约的样子,那我还不如卖给美国人,让美国跟英国人闹去,我也正缺军费跟反法同盟火拼,拿破仑就向利文斯顿开价1500万美元卖掉路易斯安那。
2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英亩不到三美分,以1500万美元卖掉(约等于今天的6000亿美元),这跟深圳湾的邻居突然决定500块钱把房子卖给你有什么区别?
利文斯顿欢喜得快要疯掉了。
为了怕卖方反悔,利文斯顿连国会的授权都不等了,直接跟法国签订买卖协议,西班牙想要抗议,但因为有密约在,也没有办法,最后路易斯安那还是由西班牙向美国完成了交接。
美国国土猛增一倍,跟美国能赢得独立战争一样,都是捡了英法争霸天下的大漏洞,法国客观上给美国这么大的帮助,美国是怎样回报法国的呢?
美国回头就给大恩人法国挖了个天坑。
美国独立后,1794年就跟英国签署了《杰伊条约》,迅速恢复了贸易往来,法国发生大革命后,美国以法国变成共和国为借口,将独立战争时欠法国的债务,全部赖掉不还。
别人又给钱又给枪又出兵帮你独立,现在别人落难,你第一反应是赖账?
法国大怒,将跟美国做生意的船只抓起来扣押,美国也开始抓法国船只,互相翻脸,闹了两年,法国实在太忙,要跟反法同盟四面作战,没有心思跟美国闹下去,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了。
此后,法国再没有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也就放弃了法国这只大腿,自己逐渐成为别人的大腿。
伍
靠前女友法国支援才得以发家的渣男美国,在甩掉前女友后,拿着前女友给的资源,低下头嘿咻嘿咻闷头发展了五十年,1819年从西班牙手里抢到佛罗里达,到1840年时,GDP发展到了大英帝国的一半,高达16亿美元,棉花产量达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到1860年,美国北方的工业产值位列世界第四,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南方的种植园也发展得越来越大,黑人奴隶达到了400万人。
有钱有地的美国野心逐渐膨胀,开始打起了邻居家墨西哥领土的主意。
不过美国动手前,会先在国内搞一些宣传动员工作,特别有意思,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如此完美,以至于不应受到任何国界的限制”,美国后面一直传承这种动手前先占理的思路,打南斯拉夫、打利比亚、打伊拉克,都一套一套的,至少会先拿出一袋洗衣粉来。
墨西哥是1821年赶走西班牙人独立建国,自己也不争气,内斗非常凶,建国后30年时间换了50个政府,31个总统,发生了上百次军事政变,把国家上上下下搞得鸡犬不宁,国家经济一塌糊涂,工业根本没发展起来。
看着这么一大块没有反抗能力的肥肉,美国不由得咽了口口水,张口扑向了墨西哥。
美墨战争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
美国先向得克萨斯下手,让大量美国人涌入得克萨斯,这块地人太少,墨西哥一早是持欢迎态度,后来美国人多得失控了,这伙人又不说西班牙语又不信天主教,反而成了得克萨斯的主力人群,美国政府一怂恿,最后在1835年宣布独立,墨西哥总统急眼了,御驾亲征,反而被得克萨斯美国人给生擒,只好承认了得克萨斯独立,叫“孤星共和国”。
得克萨斯州徽中间有一颗星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孤星共和国存在了十年时间,算是有一定历史渊源了,搞得现在得克萨斯人有时跟联邦政府闹得不愉快,一着急一跺脚就说要恢复孤星共和国。1845年美国勾搭得克萨斯加入联邦,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境,得克萨斯决定抱美国大腿,就此成为美国第28个州。
墨西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1846年5月23日对美宣战。
美国这边早提前做了四个月的军事准备,整体国力上算是工业国降维打击农业国,一年3个月时间就推平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人跪地乞降,才留下今天这一片国土。
美国发起的这场侵略战争,从墨西哥手里抢下230万平方公里土地,今天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全部纳入美国国土,美国大陆贯穿太平洋和大西洋,大国气象逐渐稳固。
墨西哥4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则直接减少了55%。
美国当时是有实力吃下整个墨西哥的,但美国考虑到这些信天主教说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跟自己文化上有很大差异,人口太多将来管理起来估计是个祸害,就留下部分国土让墨西哥人自己过日子,没有将墨西哥赶尽杀绝。
这个思路是没有错的,今天老墨们大举入侵美利坚,确实正在改变美国整个社会架构,影响美国的历史进程。
陆
吃下墨西哥不过13年,善于折腾的美国内部又发生了一场大战。
当然是著名的美国南北内战,这件事跟美国纺织业的发展有着莫大关系。
美国在独立战争前,高度依赖英国的纺织业,每年要进口1300多万英尺的纺织品,独立后汉密尔顿想减少对英国的依赖,亲自推动美国纺织业的发展。
就像今天美国对中国封锁14NM芯片技术一样,当时的英国也对美国封锁纺织技术。
英国人在1764年由木匠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珍妮纺纱机,使生产效率提升了80倍,5年后,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织机,1771年建成世界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英国最先开了工厂制造的先河,为了保证技术领先,英国禁止向国外出口机器,也不允许熟练技术工人向国外移民。
为了学到英国这项独步全球的技术,世界各国争先买通英国相关人员,走私购买英国的纺织机器,还偷偷派经济间谍到英国工厂偷师。
美国这边也在英国报纸上登广告,高薪聘请纺织技师,争取能挖一个是一个。
这时候的美国还是个纯粹的农业国,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国家,工业水平跟今天的缅甸差不多意思。
那则招聘广告,刚好被一个叫塞缪尔.斯莱特的英国人看到了。
斯莱特是德比郡人,14岁开始在斯特拉特纺织厂当学徒,21岁掌握了全部纺织技术,成了工厂的中下层管理人员。
这个工厂用的就是水力纺织机发明人阿克莱特的技术,阿克莱特还有股份,斯莱特学到的就是最先进的水力纺织机技术。
1789年,法国人正忙着大革命时,斯莱特看到了美国高薪招聘广告,赏金100英镑,他不由得心动了。
自己就是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混到中下层管理岗位就到头了,不可能再爬得上去,英国是贵族老爷们的英国,可不是我斯莱特这种平民的英国,既然一辈子也混不出头,还不如去美国碰碰运气。
那时独立战争没打完几年,美英两国关系并不友好,英国对美各类技术出口限极严格,技术人才敢偷渡美国,就要抓去吃牢饭,还要没收私人财产。
当年年底,斯莱特连家里人都不敢告诉,招呼都不打一声,穿成农场雇工的样子,和别的移民混进了前往美国的客船,开船前英国警察曾上前盘问,斯莱特对答自如,没有露出破绽,顺利跑到了美国。
1790年12月斯莱特凭记忆在美国成功仿制出了纺织机,建立了美国第一座水力纺织厂。
美国人终于开始拥有自己的工业,一时欣喜若狂,他们给了斯莱特崇高的历史地位,管他叫“美国制造业之父”,然而英国那边对他恨之入骨,管他叫英奸、美国的帮凶。
到1835年去世时,斯莱特拥有了13家自己的工厂,打造了自己的纺织帝国,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纺织业的进步。
当然历史并非一个人推进的,波士顿商人洛维尔也是偷学英国技术的大牛,他原先做国际贸易,认识了不少英国工厂主,关系打得火热,1810年洛维尔到英国养病,趁机常去参观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的纺织厂,参观过程中,哈佛数学系毕业的洛维尔凭借着自己超凡的记忆力,牢牢记下了机器结构的每一个细节,回家就在图纸上画出机器设计图,这样参观了大约2年多时间,他已经将英国动力织布机的技术构造资料牢牢记在脑子里,为了不留后患,洛维尔将所有图纸全部销毁后启程回国。
英国海军的大西洋逻舰队收到消息,怀疑洛维尔是工业间谍,在洛维尔即将到达美国时拦截了他所在的船,但是他们将洛维尔所有行李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只好将洛维尔放回美国。
洛维尔逃过一劫,回到家乡马萨诸塞建厂,他跟其他机械师一起,凭借熟记的技术资料,复制出了卡特赖特高速动力织布机,跟斯莱特一起推动美国纺织业革命,奠定了美国工业化的基础。
其实在斯莱特跟洛维尔之前,美国多次尝试从英国窃取技术都失败了,他们早前曾收买英国人米切尔搞到阿克莱特水力纺织机的模型和图纸,米切尔想办法搞到手后,通过法国将情报从运到美国费城,但是被英国官员发现,在途中拦截并没收了模型和图纸。
有了这一次教训,英国才严加防范技术外流到美国,对斯莱特这样的高尖人才流失,和洛维尔这样的商业间谍充满警惕。
美国这些起家的技术其实就是偷来的,那不是有专利法吗?美国不是提倡专利保护吗?
我以前在别的文章里说过,对他们有利时,美国才保护专利,对他们不利时,专利在美国眼里就是用来搞笑的。
洛维尔跟斯莱特敢从英国窃取技术,是因为1793年美国颁布了专利法,只要你从其他国家获得盗版技术,美国就会授予你专利权,同时禁止外国原创发明家在美国获得该项专利。
这种流氓法律大模大样写在美国历史里,这就是传说中的美国精神。
当然了,英国不愿向美国交出技术,其实也是希望美国成为英国永久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供应地,现在美国爬到了英国的位置,同样希望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美国永久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供应地。
专利、道德、法律这些东西,在国际竞争中只是手段,国际竞争异常残酷,大家的最终目的,都只是成为最强科技国,占据食物链的顶端,让自己的国民过上好日子。
美国搞定纺织技术后,棉纺厂在1859年疯狂增加1091家,棉纺织品最高峰时占美国出口总值的63%,南北内战前也一直稳定在50%以上。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第一步,通常都是从纺织行业开始,因为棉纺厂的机器都是自己造出来的(参考斯莱特跟洛维尔的经历),搞着搞着,原先造棉纺机的机器工场就会分离出来,专注研究各种机械制造,搞出其他机器来,因此纺织行业简直是早期各个工业国往重工业延伸的开端。
既然纺织行业这么重要,保护美国的纺织业就是保护美国的制造业,美国因此将平均关税设置得特别高,长时间处于40-50%之间。
如果不搞高关税,当时美国的制造业还是玩不过英国的,英国同样做一件衣服、做一个叉子比美国便宜得多,美国只能用高关税限制英国产品冲击美国市场,让美国人去买美国货。
关税保护的反例是民国在1929年前,关税是低于5%的,美国拼了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早期制造业因此怎么都发展不起来。
但是高关税对南方的种植园相当不利。
美国的种植园里棉花产量占到了英法原材料的80%,高关税使他们销售的棉花价格上涨,而且南方需要进口黑奴,高关税还要收奴隶的税,一个奴隶售价高达1800美元,是当时普通美国人17.5年的年收入,南方人不干了,坚决要求施行低关税。
简单点说,高关税对发展工业的北方地区有利,低关税对发展农业的南方地区和英法两国有利,南北双方为了关税问题长期撕逼,陷入混战当中。
1860年11月,替北方说话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爆脾气的南卡罗莱纳州率先退出联邦,其他六州也先后宣布独立, 1861年2月18日,南方各州成立美利坚联盟国,3月2日,林肯就职典礼前两天,南方7州愤而退出参议院的情况下,参议院通过了增加关税的《莫里尔税法》,一个月后正式实行。
南北的矛盾再也无法掩盖,4月12日,美国南北内战终于爆发。
在内战初期,因为南方的将领和士兵整体水平更高(有西点军校校长和各种悍将),美国南方曾一度压着北方打,差点兵临华盛顿,南军打赢两次马纳萨斯战役后,英法两国都急吼吼地要承认南方独立了。
但北方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90%的工业生产能力,南方只能打一波流,北方却可以打持久战。
南方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南方当然知道这个战略格局,所以他们把宝押在英国和法国身上,还没开战就派扬西、罗斯特、曼恩三人到欧洲活动,拉拢英法,毕竟他们主要在跟英法做生意,而北方的工业品则是英法的竞争对手,英法当然是要帮他们的。
英法也有插手美国内政的心思,他们也想打掉美国的工业,让美国重新成为英法的殖民地,避免全球出现一个重大对手。
如果英法真的直接派兵干涉美国南北内战,今天的世界格局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美国国运太好,连续发生了三件事,使英法没有直接插手南北内战。
一是1861-1862年,英国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而美国北部小麦刚好大丰收,英国为了找美国买粮度过饥荒,不敢跟北方正式撕破脸。
二是刚好埃及和印度棉花产量剧增,美国南方对英法非常重要的棉花供应,被两国代替,使南方经济利益没那么重要了。
第三条最重要,是中国当时正在闹太平天国,影响了英法在中国的生意,英国的鸦片、茶叶,法国的生丝都是跟中国有巨大利益,而美国的棉花现在有替代品了,英法两国经过慎重思考,权衡利弊,最后决定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美国南北战争的事情就不管了。
美国能有今天,多亏了太平天国。
洪秀全归天后摆酒,林肯兄弟你怎么也得带点人过来坐一桌,顺便凑点份子钱意思一下吧。
柒
南北战争结束后,黑人奴隶也获得了自由,不过黑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毕竟是1800美元一个买来的,奴隶主也不舍得真抽他们,现在自由了,但部分还在种植园里工作,部分去北方工厂的流水线混饭吃,吃的还没以前好,每天还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
我们常听说南方奴隶主没有人性,其实北方资本家也一样没人性,每个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早期阶段,个个都没人性,只是资本家对奴隶主有道德高地。
今天我们听到什么“南北内战是为了解放黑奴”之类的话,都是胡说八道,内战的本源是关税问题,解放黑奴是顺手做了这件事,北方也需要解放这些自由劳动力去工厂上班。
1865年打完内战后,美国就是工业的天下了,再也没有种植园来拖他们的后腿,此后美国开始低头狂奔。
好运气再次从天而降。
就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八年,欧洲这边也开打克里米亚战争,从1853年一口气打到1856年,打得俄国人心惊胆战、肝胆皆寒。
克里米亚战争的本质,是英法两国扶持奥斯曼击败风头正劲的俄国,英法为了争天下第一可以互撕,俄国想掺合进来,英法就停撕一起打俄国,在英法看来,我们俩争天下第一是正常剧本,我们俩毕竟是文明国家,你俄罗斯这种东斯拉夫野蛮国家,凭什么?非揍得你服气不可。
俄国眼见得打不过英法,当时就动了卖阿拉斯加的想法,一是穷,二是因为阿拉斯加紧挨着英国人的殖民地加拿大,随时有可能被英国人给抢过去,再从东北角进攻俄国,俄国便起了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的心思,强行制造缓冲地带。
当时的舆论环境和现在不一样,阿拉斯加实在太冷了,那里法国人英国人也曾经去过,但最后都冷哭了赶紧滚回家,只有俄国人抗冻留得住,所以成了俄国的地盘,大家都觉这种地除了海豹皮什么也没有,买了不划算,傻子才买阿拉斯加。
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就是那个傻子。
等美国打完南北内战时,俄国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烧钱太多,财政危机简直就要爆炸,赶紧跑过去跟美国说:你们内部的事处理完了吗?完了啊?那要不谈谈收购阿拉斯加的事?我们要价不高,您看着办。
为了督促美国人快点买走阿拉斯加,俄国甚至花钱贿赂美国舆论界帮说好话,哭着喊着求美国买。
1867年,美国国务卿西华德试着开了个价:720万美元,穷疯了的俄国一拍桌子:成交。
阿拉斯加1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每平方公里合4.74美元,就这样卖了。
后面大家也知道了,阿拉斯加发现了福特诺克金矿(FortknoxMine)、波戈金矿(PogoMine)、普莱斯金矿(PlacerMining)、万斯百利煤矿(UsibelliCoalMine),以及至少72亿桶石油储量。
阿拉斯加还成了美国重要的战略基地,这是美国离俄罗斯本土最近的地方,可以轻易威胁到俄罗斯。
这事要是搁现在,普京非得亲手毙了卖阿拉斯加的人不可。
捌
拿下阿拉斯加之后,美国又一路狂奔了二十多年,这时候美国实力逐渐起来了,但是一直非常低调,到中国来跟列强抢生意时,使用的词汇是“利益均沾”,就是不当出头鸟,但你们抢完了得分我点,在列强里还处在装孙子阶段。
具体美国在哪一年GDP超越了英国,实际上每本书给出的时间都不一样,而且那年头换算出来的GDP也不精准,只能大概估一下,美国超过英国应该在1890-1900这十年间。
以英国人的脾性,能容忍别人抢他的天下第一?难道他会放过美国?就不会习惯性地在背后给美国捅刀子?
不是英国不想搞美国,而是当时德国对英国的威胁实在太大,一战爆发前,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德国为了能继续发展壮大,从1890年开始决定抢英国人的全球殖民地,把英国人给惹毛了,英国就把美国的事先放一放,全心全意给德国放血,把德国逼到绝境,最终导致了一战爆发,一战没处理好德国,又引爆了二战。(参考我旧作《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美国全面走上国际舞台之后,十分鸡贼地决定先拿没落的西班牙练练手,刷一下经验值。
那时候古巴还在被西班牙殖民,古巴人民一波一波搞游击队反抗西班牙的残酷统治,西班牙人受不了游击队的骚扰,将在游击队活动范围的平民百姓都集中关押,避免他们为游击队提供后勤,这些集中营环境十分恶劣,许多人得传染病而死,而不进集中营的平民,西班牙人直接射杀了事。
1898年,美国的战列舰缅因号从佛罗里达到达哈瓦那,执行护侨任务,2月15日晚上九点,缅因号突然发生爆炸沉没,造成266人死亡,但爆炸时几乎所有军官都在陆上,只有两名军官在舰上。
都一百多年了,具体爆炸原因现在没法拿到实证,反正事后美国一口咬定是西班牙干的,而且你西班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必须在古巴停止进攻游击队、取消集中营。
西班牙当时就怂了,宣布休战,美国说还不行,你还得承认古巴独立,你得撤出古巴,美国随后封锁了古巴港口,开始抓西班牙商船。
西班牙一怒之下,4月24日向美国宣战。
战争过程没什么好说的,西班牙战斗力在列强里头衰落得不堪一击,最重要的一场海战,双方只激战了3分钟西班牙人就开始逃命,毫无强国气象,美国顺势一波跑到亚洲,将菲律宾的西班牙舰队也歼灭了。
西班牙被迫退出古巴、割让波多黎各、关岛给美国,把菲律宾以2000万美元卖给美国,经此一役,西班牙彻底沦落成二三流国家,到现在也爬不起来。
波多黎各和关岛现在还是美国的殖民地,不过现在说法变得特别委婉,不使用殖民地这个词了,叫美属波多黎各、美属关岛。
美国跟欧洲列强的思路不太一样,他们没什么兴趣经营大片殖民地,美国不喜欢直接管理墨西哥人、菲律宾人、印度人,美国就是怕管理墨西哥人麻烦才不吞并他们的全部国土,从收益上来说,直接管理又讨厌收益又低,美国的思路是工业时代,只要他们的市场和资源,21世纪,只要控制他们的经济、金融、文化就行。
美国的主要诉求是小钱钱,对殖民地的土地和人口,没有太大兴趣。
美国要打这场美西战争,主要还是为了扩大市场,将富余的生产力释放,让更多人买美国货,毕竟这时候,全球一半的工业品都是美国生产的。
从美西战争以后,美国就大模大样地走入了国际视野,开始将手伸向全世界。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美国的地理位置实在特殊,一战和二战都远离了美国,欧洲本土被打了个稀烂,大量优秀的顶尖科学家、财团都往美国跑,更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回顾以前世界霸权的交接,总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而且无数人挑战英国的霸权时,英国也都是通过战争好好修理法国跟德国,但英国将世界霸权交给美国时,居然是和平交接。
我个人认为是两大原因,一是德国实在太刚,将本来要撕逼的两个国家逼成了盟友,惯常剧本是世界第一打世界第二,德国硬生生将剧本改成了世界第一加世界第二,一起打世界第三;二是打完二战后,英美差距巨大,已经没必要分胜负了,当时英国花完了所有外储和黄金,还向美国大量借贷,武装力量都打残了,我看一些美国老兵的回忆录,二战后他们在伦敦时,美国大兵一走过去,英国女生就会自动站好供大兵挑选,那段时间可能是美国大兵最快乐的时光了。
国家沦落到这份上了,英国当然客客气气地将全球霸权让给了美国,美国便活成了今天“天下苦美久矣”的霸权模样。
从一战二战,到后面美国摁下苏联、日本的故事,我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苏联帝国灭亡史》、《美日贸易战往事》这些文章里都有详细讲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找旧文读一下就好,美国削苏日,就跟英国当年削法德一个性质,都是维护霸权的正常反应。
玖
这篇文章花了一万五千字,用了一周的写作时间,从七年战争一直讲到二战后,将美国如何发家的过程,大致捋了一遍。
看完我们会发现,美国国运之好,可能是最近两三百年最旺盛的一个。
运气这么好的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位置太好,好运才一个一个砸下来。
美国能够独立、能够买下或掠夺到大片土地,能在头号大国的打击中生存下来,都跟英法争霸、英俄争霸有关系,本来应该上演的英美大决战,也被德国强行修改了剧情,使美国一路躺赚。
而且我们也发现,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也是靠着侵略、偷窃、屠杀(印第安人)、背叛发家的,其发家历程并不光彩。
美国为了从最早的农业国成为工业国,摆脱英国对其剥削,盗窃英国技术,甚至背叛法国,也能理解成为了生存的不得已,但美国在成为强国后,强行将自己包装成白莲花圣母,占据道德高地向世人传播其价值观,就让人非常不舒服了。
美国文化的奠基者安.兰德,曾在西点军校发表演讲说:基于完整的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和美学的智慧基础上说,美利坚合众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最高贵、和在最初的建国原则上唯一道德的国家。
美国先是这样给自己洗脑,再接着给世人洗脑。
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是为了税收,打南北战争是为了关税,一战后威尔逊总统提出的民族自决也是为了更好的分配各强国利益,这些历史事件顺便推动了解放黑奴等运动,大家要分清别人行为的主次关系,否则就陷入了道德陷阱,变成一个迂腐的人。
不要迷信任何人向你传递的文化价值观,要在生活中学会用经济利益链分析事物,只有经济链条才是客观的、有逻辑的,什么伦理学、美学都搬出来解释民族发展,简直是强行拼凑。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基础而决定的,每个国家注定会走出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今天的美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就应该怎么做。
一个人要学会独立思考,一个国家也应该这样。
当别人再占据道德高地,用他们发明的价值体系指责我们时,我们就去翻一翻他们真实的历史,看看他们的皮囊下,也藏着多少污垢。
再把这些污垢挖出来,朝着他们的脸上砸过去。
相关阅读:
《美日贸易战往事》
参考资料:
《世界金融五百年》
《千年贸易战争史》
《拿破仑传》
《贸易打造的世界》
《美国独立战争》
《剑桥美国史》
《美国史》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