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肯定都见过这个小孩儿

低保 业余艺术家MAart 2023-06-26


相信大家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都用过这个表情包↓

这个一板一眼的小男孩出自2004年的一部纪录片,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
此起彼伏的哭闹过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模仿和重复着刻意拖长的语调,一声声“我就像你这样做”充斥在教室之中。
纪录片《幼儿园》聚焦幼儿时期的孩童们,通过孩童的视角展现了成人世界的规则,在笑语欢声之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无处不在的成人叙述
《幼儿园》割舍了成人部分的直接叙述,避免了观众被迫接受被解读的结论,可即便如此,成人视角的叙述却无处不在地渗透了影片的方方面面。
在与孩子的问答当中,一知半解的民族主义被无限放大,成人世界的言论在镜头内有所缺失,并未直接展露,但不难得知,仇日仇美的概念是在镜头之外被不断灌输在孩子们心中的。
创作者舍去了成人叙述,而这恰恰强化了镜头内的这部分视角的缺失,从而使得观众不断去寻找遗失的部分。
采访过程中每一句让人不知从何评判的回答背后都直指成人世界的利益和规则直逼屏幕前的每一个人进行更深的思考
被规训、被同化的个体
每个观看《幼儿园》的人,都无法忽视片中的马玉兰。在影片当中,她跟整个集体格格不入,她被孤立、被责骂、被边缘化,因为她跟片中出现的每个人都不同,她的野蛮生长与成人世界所期待的模样完全相悖
马玉兰坐在椅子上穿鞋,为了方便把两只鞋都放在了桌子上,但就在她刚穿好鞋时,老师的呵斥开始了,她吓得从座椅上摔下去。
影片开头,马玉兰在画面中奔跑吵闹,她是标准顽童形象的代言人,因此她面对的大多都是老师的催促和训斥。镜头里充斥的,不是“马玉兰又在害人”、“马玉兰快点吃”、“马玉兰别搞地上了啊”、“马玉兰你又玩水”,就是大声呵斥的一句:“马玉兰!”
在不断的训斥下,马玉兰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镜头之中。她或是被镜头彻底遗忘彻底被边缘化或是成为了被规训的听话懂事不被批评的乖孩子。影片中那个还未被同化、集体化的女孩,最终被磨灭在成人世界的规则之中。

朦胧的幼儿园之外
纪录片一开始,一双双孩童的眼睛出现在观众视线之中,我们看着他们,他们也望向我们,这是孩子和成人世界的相互窥探。
操场上孩子们的嬉笑跳闹、在大雪中追逐、雨天、雪天、摇曳的树影、日光等很多室外的镜头都被刻意地做了虚化处理
这些模糊而朦胧的画面夹杂着淡淡的哀愁,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对童年时期的模糊记忆,让屏幕前的观众产生了代入感,开始回味童年时刻的世界是何种模样。
同时,虚化景象表现的是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模糊认知。他们对“911”的认知、对美国和日本的仇恨,都是被外部世界灌输的,他们从来没能真正看到什么。
孩童们对成人世界的探索,总是笼罩在那一层薄雾之中,始终无法窥探到清晰的面貌。这种朦胧,恰到好处的塑造了一种别样的间离。而观众望向朦胧的画面时,也是被隔绝在幼儿园之外的。
当我们远离幼儿时期之后,我们也无法真正看到、感受到那场雨雪,只能透过朦胧的背景回味着曾经的景象,这是幼儿园和成人世界的一层厚重的壁。
《幼儿园》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平拍角度,创作者选择用这种温和的拍摄方式展露一个尖刻的问题: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那些让我们咂舌的回答和言论,都来源于成人世界的教化和规训。

在影片之外,真正在被审视、需要被审视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孩子们在努力的触碰成人世界的门窗,而我们也需要望向这些尚鲜活、尚有生命力的孩童,在“请你像我这样做”的声音之中,不断地逼问和反思自己到底该带给他们什么。

文字|低保

编辑|奂饷嘉

排版|奂饷嘉

图源|豆瓣

业余艺术家,与你分享各种观点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往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