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不要帮着系统一起踩油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坡原创 Author 西坡
文|西坡
不做家长,不知道开学日是这么值得期待的日子。我女儿最近的口头禅是,我已经是小学生了,这个不用你管。我只能好好好。今天终于正式入校。我又可以回到我的全球五百强办公室悟道了。
照例要一杯冰美式。坐下来整个灵魂都是安静的。
话说前几天加了班级群,观察了一下老师和部分家长的沟通,确实有一些感悟。我发现,得益或受害于信息技术的发达,现在孩子、家长、老师这三个群体贴得太近了,完全搅在一起。看起来是贴近,其实又是一种拉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似乎是一切的中心,但是孩子很容易遭受无形的伤害。
从前我们在没有手机的时代是怎么上学的,基本上从早上离开家门到傍晚回家,整个是黑箱状态。在学校怎么学习,有没有跟同学闹别扭,有没有被老师打骂,回家怎么写作业,所有这些,家长看不见也不关心。黑箱状态当然有隐患,比如体罚啊校园霸凌啊,但总体来讲,环境也没那么恶劣对不对,人心都是肉长的。
就是说,从前家长只是阶段性介入一下孩子的学业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发育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主体性。成绩好坏是一回事,有没有主体性是另外一回事。
而现在从课堂到食堂,从课上到课下,从学校到家庭,一切都是可见的,一切都是留痕的。这杜绝了那些恶性事件、极端事件的发生。代价却是阳光太强了,孩子得不到必要的阴影空间。其实现在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原因正在于此,但人们往往只会觉得“管得还不够好”。
过度曝光、过度干预是一个隐形的问题,就好像过度卫生会增加哮喘风险一样。
有时候看到一些学校通知我会想,有必要这么细致吗,到时候让孩子自主解决不好吗?真实的世界哪有那么顺滑。可还是有些家长不放心,还要反复追问细节,明明是在上学,却搞得像是在无尘车间生产高精密零部件一样。
这样下来,孩子很容易变成无时无刻不在响应外部要求的机器,没有轨道不会走路,操作规范不够精细也会不知所措。主体性没有发育出来,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失败了啊。
但是好像很少有人在意孩子的主体性,因为主体性是不可测量只能感知的。
老师、孩子、家长三方共生,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局面。因为老师和家长是成年人,我们已经没有发育的需求了,但是我们也都是有缺陷的成年个体,所以很可能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潜意识里边的一些诉求,比如权力欲、表演欲、完美主义情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最脆弱的,他们缺乏抵御干扰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其实也脱离了其本质,变成了教育表演。
我每次看到学校公号推送的精美内容,都会心里紧张,因为将心比心,老师们如果要花这么多的心思进行记录和展示,还能有多少精力真正用来关心孩子呢?到最后很可能所有人都在为摄像头进行工作,所有精美的内容都是为了被遗忘而制作。
从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度干预的阶段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需要花时间来认识到过度干预的危害。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有一点迟钝力,该踩刹车踩刹车,至少不要帮着系统一起踩油门了。要相信真正的成长都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