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3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易中天:一夜成名只因说人话

汪平书屋 2022-03-18


本号已入驻“个人图书馆”,四百多篇原创文章,你百度时可在个人图书馆搜索到,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易中天:一夜成名只因说人话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何涛、李颖



12月21日下午,记者在广州东方宾馆见到了刚从机场赶来的风尘仆仆的易中天,他手上拿着一个行李箱,与人们熟悉的电视上神采飞扬的形象相比,生活中的他显得略老了一些。


易中天来不及休息,回到房间换了一身中山装便开始参加2006南方盛典颁奖礼。"我这次来广州主要是为了领这个奖,明天就走了。"

  

当天傍晚,易中天一身中山装走上了铺在东方宾馆里的红地毯,出席2006南方盛典颁奖礼,易中天作为唯一的一名大学教授与众多影视明星同台领奖。

  

12月16日在天津领奖、19日赶到北京领奖,21日又飞到广州领奖,2006年岁末的易中天十分忙碌,"我现在从早到晚每一个小时都被人安排好了"。

  

这位59岁的厦门大学的博导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品三国》而红透中国,近日他还入选了中国作家富豪榜。每到一地他都会被众多的"意粉"围着争相留影和签名,甚至逼着他出门要戴墨镜。易中天成为了2006年中国最火的大学教授。

  

一名大学教授为何会在快要退休的时候突然火了起来,易中天的成功之路是怎样的呢?易中天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成功的呢?成名一年后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那天晚上领完奖后,曾公开表示不再接受媒体采访的易中天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长达2小时的独家专访,回顾一年来的成名生活。与记者见面的第一句话,易中天就说,"这是给你们开小灶了。"


易中天"品"媒体:

"我给媒体打借条了吗?"

  

记者: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名人,你有经纪人吗?

  

易中天: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经纪人。应付出版社、媒体的采访、出席各种活动都是由自己搞掂。

  

记者:那你一个人应付得来吗?

  

易中天:现在我最缺的就是睡觉了。所以我把一切时间都利用起来,今天从机场来市区的路上就处理短信,在飞机上看书。也因为太忙,我也很少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也基本不上网。

  

记者:媒体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易中天:媒体影响到我的生活。你想全国有多少家媒体,每家媒体打一个电话,我就无法过日子。我是学术传播者,我不是明星,我不希望一天到晚被人关注,更不希望被人关注与学术无关的东西。

  

记者:你面对媒体时非常敢讲,有些事情你都会当面说,你不怕得罪媒体?

  

易中天:我干吗要怕得罪媒体?

  

记者:实际上你也是因为媒体走红的?

  

易中天:我本没有打算借助它,我打借条了吗。我请它们了吗?现在我巴不得它最好不关注我,我躲都躲不掉。

  

记者:为什么你敢讲这么直的话呢?有很多名人都不敢这么讲。

  

易中天:无知者无畏。


易中天"品"领奖:

构思写一部评奖的小说

  

记者:这段时间你忙于在各地领奖,你觉得累吗?

  

易中天:领奖还是很高兴的,也别矫情了。虽然忙碌一点,但是我是兴致勃勃地到处领奖,笑眯眯地把奖领回来。

  

记者:那不怕别人说你到处赶场子吗?

  

易中天:不怕。所有颁奖的媒体都是善意的。学者们不是也要领奖吗,不过奖不一样而已。有些地方为搞评奖还搞腐败呀,我又不是搞腐败弄来的这个奖。每年评奖的那个热呀,我一直构思写一部评奖的小说。

  

记者:今天走在红地毯上的教授就是你一位,其他大多是娱乐明星,这样你觉得合适吗?

  

易中天:这有什么不合适的。这是一个传媒发的奖,它肯定是要这样做的。我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人格上都是平等,有些人伪清高是不好的,你有什么必要瞧不起艺人呢?你跟艺人在一起领奖就羞于为伍吗,说穿了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每个人都是做自己的职业,他在自己的行业做得好就该得奖,种田、做工、演戏、当官、经商、做学问是平等的。学者和大众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


易中天"品"童年:

没挨父母打 但经常惹事


易中天明年2月份就要退休了,在59岁的时候他突然火得红透了天,不少人认为这是与他小时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易中天的成功经历对于许多人来说确实是个谜。

  

记者:你讲曹操时曾经说过,一个男孩子小时候不调皮还不行,你小时候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吗?

  

易中天:我小时候还真没干过多少调皮捣蛋的事,你看现在不是没出息吗。你最好原本记下我这句话。弄了一辈子快60了才来获奖。

  

记者:那你小时候挨过父母打吗?

  

易中天:我小时候没有挨过父母打,但也给父母添了不少麻烦。小时候病很多,老生病,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住进了医院,可能是小时候把一辈子的病都得完了。

  

记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病?

  

易中天: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就得了疟疾,打摆子呢,差点把我打下来。

  

易中天:小时候我老惹事。当时还是解放前,我爸爸在湖南大学做助教,当时学校拖欠教师工资,我爸爸就想做点生意,贩卖煤油灯,进了好多灯在家里。一次我从桌子上滚下来,煤油灯的玻璃全扎到了脚里,现在脚上还留着伤疤(说到这里,易中天还专门拨起裤脚让记者看腿上的两处疤),爸爸就抱着我往医院里跑。


易中天"品"成长:

高中读完中外名著

  

记者:你最初接触到历史是什么时候?

  

易中天:是祖父、父母给我讲的一些历史故事,然后看小人书了。

  

记者:你还记得当时看过的小人书吗?

  

易中天:当时最喜欢看《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的小人书。当时有租小人书的,1分钱租一本,就坐在那儿看。租书钱是从早点钱里省下的零花钱。我家生活条件还好,有1毛钱的早餐费,相当于现在的10元钱。

  

记者:你是偏爱读历史吗?

  

易中天:不是,我是什么书都读,很杂。到高中的时候,我就读完了中外名著。读得最多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时期的作品,包括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的作品。

  

记者:除了看书,你在学校里还喜欢干什么?

  

易中天:我还特别喜欢讲故事,同学常围在我的身边,听我讲故事。白天看书,晚上讲故事。当时夏天家里没有空调,大家都出去乘凉,我讲的故事是当时的电视连续剧。

  

记者:1965年高中毕业后,你从武汉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在当地干过中学教师,这段经历对你意味着什么?

  

易中天:这一段经历是对我人生观的形成特别重要的一段经历,直到今天我都是这么认为的。

  

记者:当时还坚持看书吗?

  

易中天:因为当时大学都废掉了,我还是靠兴趣在读书,各方面的书都读。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直接考上了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我来了厦门大学养老。


易中天"品"教学:

让学生上台讲课

  

记者:你当时才40多岁,为什么会说是去厦门大学养老呢?

  

易中天:我来厦门大学就是为了养老。因为超过50岁就不太好调动,必须要在年龄合适的时候过去给别人服务几年,所以要提前过去,要提前买门票嘛。

  

记者:你招研究生的方式很特别?

  

当时我们自己命题,我给命题组的指令就是,但凡死记硬背的题目一律不用,但是为了保证有一个起步,我会给20分~30分的送分题。比如,我会问蒙娜丽莎是谁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这样的送分题。然后,后面的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也没有答案,主要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听说你讲课的方式也很特别?

  

易中天:我以前的教学是这样的,每学期课讲完后,要倒过来一次,让我的学生们上去讲,我在下面听讲。我会给学生们开一些要读的书的书单,听了这些课看了这些书后,你有什么心得,然后你找一个问题,做一个研究报告。而且最后一堂课的发言,必须是批判我。

  

记者:你是老师,学生们敢批判你吗?不怕惹火你?

  

易中天:学生们敢批判我,也不会惹火我。最后一堂课,我就像申请学位的学生,他们像答辩委员会,必须提问题,然后我答辩。

  

记者:你这么忙,学生见不到你怎么办?

  

易中天:按照学校规定,57岁不再招研究生。现在我没带研究生了。还有一个博士生,是我们系的教授,就不用管他,我没有这个负担。学生们也知道我没办法,身不由己。我虽然不能每天给学生讲课,但是把更多的知识讲给更多人的知道了,这确实是一个熊掌和鱼的关系。


易中天"品"历史热:

是"戏剧化"不是"娱乐化"

  

记者:你对当前的历史热是怎么看的?

  

易中天:首先是历史本身的魅力,首先是民族的文化自身的魅力,只不过这些魅力之前没有表达出来,传播和传承的方式有问题,结果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利。一旦把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原原本本地拿出来,马上就能吸引观众和读者的兴趣。不要用那种谁都不明白的话说谁都明白的事,把谁都明白的事弄得谁都不明白。

  

记者:有人说不少人看历史是想从历史中学东西?

  

易中天:有这个原因,但并不完全。我的观众是从8岁到88岁都有,这些人看我的书有什么用?8岁的小孩用不上,88岁老人用不着,他们就是有兴趣。

  

记者:有媒体称你为"学术超男",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易中天:我不喜欢这个称呼,我认为是居心叵测。你想想就知道了,我认为它是一种诅咒。我根本不承认《百家讲坛》是把历史娱乐化,我一再声明我们是戏剧化,不是娱乐化。我觉得做这个称呼的媒体和某些学者连最起码的文化素养都没有,概念都没有搞清楚。把大众等同于低俗,把电视等同于娱乐,是我们一个很严重的误区。我们是电视化,戏剧化,而不是娱乐化。

  

易中天: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他缺少研究。我们肯定在内容上有选择,太过于学术要考证肯定不能讲,但不等于我们选择的都是低级趣味的东西,高级趣味也是趣味,趣味不等于低级趣味。其实是一些媒体自己品位不高,他们总以为人民群众喜欢低级趣味的东西。我们的受众也是无所不包的,怎么能说吸引眼球的就一定是低级趣味呢?

  

记者:讲《论语》的于丹现在也很火,你不怕于丹超过你吗?

  

易中天:我感到高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何况现在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还在继续上。我着什么急呀?

  

易中天"品"名利:

要提倡"各人自扫门前雪"

  

记者:这一路走过来,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成名、被这么多人喜欢是什么原因?

  

易中天:很多原因,原因之一是说人话。

  

记者:你一直强调说人话,那什么样的话不是说人话呢?

  

易中天:套话、假话、空话、废话、屁话都不是人话。因此,我提出一个原则,"三要三不要",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要说实话,不玩虚套,要说人话,不打官腔。最典型的不说人话的就是大专辩论赛。说人话就是说家常话、大白话,人民群众老百姓平时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

  

记者:你很早就提出了一部分学者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今天你的成功是否也证明了你提出的这些是正确的?

  

易中天:我是从1995年就在琢磨这个问题,我觉得学术界应该有一个分工,有一部分人应该当桥梁,做搬运工。而且尤其是人文学科,国家投入那么多,研究出来的东西如果与人民群众毫无关系,我们就要质疑这个学科存在的理由。


我们不能说是所有成果都是要为社会服务,但起码要有一部分。应该允许、提倡一部分人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实现我提出来的三个对接,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学者与大众的对接,学术与传媒的对接。

  

记者:明年2月份你就要退休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易中天:现在是把《品三国》做完,其他都不知道。我的主张是每个人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想那么多,不要管那么多,不要管别人。要提倡一种精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你想每个人的门前雪都扫干净了,有他人的瓦上霜需要你管吗?在这个前提下,对个别有困难的,需要社会救助的,我们去救助。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精彩回顾

含一颗,2秒“爆珠”,5秒解决口臭!胃病、幽门螺杆菌都没了

百篇收藏文章汇总

百篇卫生与健康文章汇总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个伪命题:你断我前程,我就断你生路

朱元璋之恶,超乎你的想象!

有知识而无良知,是一场灾难

全世界最伟大的老师

朱元璋:中华文明劣化的一个重要推手

历史深处的凄凉

陋兰:不要奢望每个人都能分清善恶

谎言的终点都是灾难

尼克松“水门事件”比想象的更黑暗

深度:只谈道德不讲规则的社会很虚伪

莫言:我看贾平凹

陋兰:希特勒这个恶魔曾经也很高大

中国历史上你不知道的冷知识,保证让你汗毛竖起!

诺奖为何最权威?因为获奖者不用像乞丐一样填表和自吹自擂!

智取生辰纲其实很愚蠢,吴用计策漏洞百出,均源于他内心的邪恶

陋兰:批判者的高贵

朱元璋暴行的启示:没有一个暴君值得赞颂

为什么欧洲王室几乎千年不变,而中国王朝却走马观花般,换来换去

历史多次证明:由于邪恶没底线,所以往往战胜文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