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重庆·民营经济】重庆这样加强民营经济金融支持!
今(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重庆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加强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介绍了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摄
发布人:
苏 阳 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新闻发言人
燕 翱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二级巡视员
李鸿博 重庆证监局副局长
金勇杰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苏阳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苏阳介绍,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持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① 坚持科技赋能,引领金融服务数“智”化转型
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外汇管理局自建“两通两平台”系统,成为民营小微金融服务的“线上申贷中心”“信息共享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问题反馈中心”。
■ 建立“长江渝融通”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集银企对接、监测预警、信息查询、问题反馈、政策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建立重点民营企业融资清单,支持超万户民营企业贷款1000亿元。
■ 持续迭代更新“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对民营企业绿色转型项目自动智能化识别,精准开展环境效益和碳核算智能计算,助力发放民营企业绿色转型贷款。9月末,民营企业绿色贷款余额达1085.6亿元,同比增长49.1%。
■ 深化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建设,整合贸易和运输数据,上线7个应用场景,便利企业融资270.2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四。
■ 上线“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集中公示69家银行的500余款信贷产品,可“一键申请贷款”“一键查询讯息”“一键反馈问题”。1-9月,线上平台累计为8993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超220亿元。
② 坚持多措并举,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民营小微信贷投放。推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各类专项再贷款以及支小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政策快速落地,支持3.6万户乡村振兴领域的市场主体85.9亿元、1700余户科技型企业125亿元、1970户企业绿色贷款43.3亿元、800余户交通物流领域市场主体8.6亿元。
■ 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倍增计划。搭建重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库,完善名单梳理、需求摸排、融资辅导的闭环服务机制,用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1-9月,辖区企业运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发行债券金额同比增长46.7%。
■ 实施跨境融资优化行动。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37家(次)民营企业累计获得便利化额度8497万美元。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已有9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试点,额度15.3亿美元,首支试点基金在上半年已成功落地。
③ 坚持服务下沉,提升金融服务“惠”及面
■ 高标准推进“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和金融服务港湾建设。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港湾超500个、首贷续贷中心36个,常态化、阵地化开展首贷培植等行动,覆盖25万余户市场主体。1-9月,为超5万户民营经济主体提供贷款支持787亿元。
■ 全面推进线下银企对接,组织区县政府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并持续跟进监测融资进展,累计开展线下对接59场,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235亿元。
■ 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便利化。实现企业开办与预约开户“一站式”办理,支持企业过万户。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便利企业结算突破494.7亿美元。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1-9月累计办理的业务是3729笔、851亿元。推进机动车、船舶、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改革试点,支持超过2万户市场主体获得贷款176亿元。
④坚持机制创新,“畅”通金融资源传导渠道
■ 加强部门协同配合。针对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创新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等机制,推出技改专项贷、农产品加工贴息贷款、稳岗贷等专项产品,通过配套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优化民营经济融资服务。
■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推出货币信贷到村、“两张问题清单”快速协调解决机制等多个专项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全市金融机构推出224款随借随还类金融产品、256款信用贷款产品,9月末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增量占比达33%,较年初高28个百分点。
■ 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顾问机制。组织金融机构整合内部优秀金融人才和外部法律、财会等多方资源,组建金融顾问专家团队,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服务”工作,与民营企业“结对子”。
苏阳表示,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全市民营经济贷款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据统计,9月末,民营经济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18%,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8%。
问答精选
中新社:请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最近有什么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对接活动?
燕翱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燕翱介绍,8月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启动了“走万企、优服务、促发展”活动,将延续至年底,着力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跟便捷度。活动分为三个步骤:
① 梳理企业名录
建立制造业、科创企业、外贸企业等全名单,整合内部金融数据和外部政务数据资源,梳理形成金融支持重点企业“白名单”。截至目前,已向辖内69家银行提供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外贸类中小企业等五类客户名单超百份,涵盖近9万户民营企业。
② 主动走访企业
组织银行机构对照“白名单”,开展“四走四送”活动,通过走集市、走街道、走楼宇、走园区,向民营企业送政策、送产品、送资金、送服务,有效纾解民营企业融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
③ 优化金融服务
结合走访中企业反映的问题困难,组织银行机构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根据民营企业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方案。活动开展以来,已收集整理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881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诉求和实际困难超1000个,已为4754户企业投放贷款652.8亿元,其中首贷户345户,贷款金额35.5亿元。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资本市场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在支持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鸿博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李鸿博介绍,利用资本市场支持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
推动全面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强化与市级部门、区县政府、沪深北交易所的工作协同,形成上市工作推动合力,加大优质企业上市推进力度。
今年重庆IPO首发融资100.74亿元,其中,民营企业6家,IPO首发融资91.84亿元。另外,IPO在审企业9家,其中民营企业7家,占比77.78%。辅导备案企业23家,其中民营企业21家,占91.30%。
② 支持民营企业用好股票、债券等多种资本市场工具
立足重庆经济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推动股债联动发展,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ABS),支持民营上市企业开展再融资。今年1-9月,我市民营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235.50亿元,民营上市公司增发股份融资5.86亿元。
③ 着力推动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质量
督促上市公司聚焦公司治理深层次问题、强化信息披露,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近年来辖区上市公司质量有效提升。
截至目前,重庆境内上市公司76家,其中民营企业43家,占比56.58%,市值占比43.07%。民营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稳步增长,龙头上市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今年以来重庆25家民营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36.29亿元。
重庆电视台-第1眼新闻:请问在部门协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典型经验做法?
苏阳介绍,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地落实,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与各市级有关部门探索以更好、更优的服务为民营经济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贴心的融资服务。
比如,为进一步提高信用贷款的可获得性,会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在2022年“金融助力援企稳岗”行动基础上,基于就业数据和企业经营状况的相关性,探索通过共享就业数据为银行创新信用贷款模式提供支撑,在全国首创银社互动模式。该模式下,银行授权查询民营企业就业相关数据后,纳入内部授信审批、风险定价、贷后管理的全流程,并推出“稳岗贷”专属产品,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4%,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0.8%。截至10月中旬,已有9家银行推出“稳岗贷”产品,线上线下共发放贷款45.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是3.7%,支持民营企业3509余家,涉及稳岗7.3万人。
华龙网:请问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融资担保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金勇杰介绍有关情况 邹乐 摄
金勇杰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了以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为目标,坚持了系统化、体系化、常态化推动行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① 多措并举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政策支持体系化。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意见,尽职免责、担保费奖补、绩效评价等系列支持政策。
■ 助企纾困系统化,在经济下行恢复期,系统性发布融资担保助企纾困12条措施和支持“稳企业保就业”4条,引导为融资担保机构通过开设绿色通道、降低融资成本、续保展期等措施为小微、民营企业注入“强心针”,截至8月末,为11.5万户交通、旅游、餐饮等重点行业民营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425亿元;
■ 监管引导精准化,“多管齐下”加强督导,持续3年在行业监管要点中要求提升支持民营小微三农等主体融资担保占比,并且加强了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提供了监管评级中的分级比重,督促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主体的支持力度。
截至2023年8月末,全市融资担保机构为330万户次民营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435.50亿元,居全国第5位,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较年初增长7.72%,持续3年保持正增长,“首贷户”在保余额同比增长1.8倍,实现增量、扩面、增效。
② 重构体系形成合力
重庆101家融资担保机构整体资本实力不断壮大、资产质量不断优化,行业资产超过700亿元,可撬动融资支持达5000亿元以上,融资担保放大倍数6.2倍,全国领先。
目前,重庆已逐步形成以政策性+商业性,国有+民营融资担保机构错位、协同发展的融资担保体系。其中,36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经实现政策性业务覆盖重庆辖区全覆盖。
同时,重庆积极搭建国担基金、再担保、融资担保机构、银行机构“4:2:2:2”新型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着力撬动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乘数效应。
截至8月末,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累计为20万户小微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双创人员等主体提供融资担保逾800亿元,担保费率连续15个月保持在1%以下,为民营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20亿元。
③ 创新产品优化服务
融资担保机构发挥普惠金融生力军作用,针对小微民营企业缺少抵押物、信用不足、资金需求急等特点,一是推进“一领域一创新”,鼓励创新机制、模式和产品,比如我们针对性推出了“专精特新保”“知识产权保”“商业价值保”“乡村振兴保”“创业保”等系列产品。支持发行了全国首单民营高速路收费权ABS、全国首单绿色新能源电池资产ABS,为民营企业进行精准“滴灌”。
切实优化服务,减费让利。重庆融资担保行业年化担保费率连续3年持续下降至1.8%,为历史最低点。其中,市小微担保对符合条件的“双创”贷款免收担保费,市农业担保实际担保费率仅仅为0.24%。
加大宣传推动力度。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融资担保公司接入渝企金服、长江渝融通、渝普金链等6个市级融资平台,结合N个融资担保机构APP、小程序提高融资担保服务触达率和获得率,近期将统一上线,市民朋友可以通过手机APP、互联网上线沟通,找到自己合适的融资方案。
人民网-重庆发布:请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燕翱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以数字赋能为基本手段,以普惠可及为基本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直达快享”金融服务的水平。
■ 建立了民企线上融资平台
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打造了“信易贷·渝惠融”中小企业线上融资平台,打通50余个市级部门数据,实现全市300万户市场主体14个大类信用信息共享开放。民营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实现一键注册、一键申贷、一键测额、一键提款。自2022年3月上线以来,已吸引25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实名注册,实现融资授信36.5亿元,获评2022年“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
■ 建立了产业金融“数智”系统
通过金融服务综合平台“金渝网”整合金融和政务数据,创建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专享服务系统“渝链融”,实现企业多维度赋标,批量企业画像,上下游企业串链等功能,为产业链金融服务奠定坚实数据基础,结合将施行的金融链长、金融顾问、行业专家库三项新机制,全力强化民营制造业企业信贷投放。截至三季度末,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15.5%。
通过监管大数据平台,深入开展民营企业“首贷培植”行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无贷款记录的企业“结算户”建立企业“授信度”评价标准,投放至银行机构开展精准对接,尽力扩大民企信贷覆盖面。今年前9月,已助推全市银行机构向近1.5万户民营小微企业发放首贷超过300亿元。
上游新闻:重庆证监局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工作措施?
李鸿博介绍,重庆证监局将积极发挥央地协作机制作用,加强与市级部门、区县政府协作联动,推动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鼓励优质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主要有四方面的举措:
■ 助力重庆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
加大重点拟上市民营企业培育力度;积极支持、引导契合北交所定位的优质民营企业,抓住北交所深化改革机遇,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优化企业上市辅导监管流程,持续督促辅导备案民营企业规范经营,强化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坚决杜绝带病闯关。
加大对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绿色公司债等创新品种。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加强民营企业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的培育和储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REITs项目上市,盘活存量资产。
■ 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民营企业能力
推动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适应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要求,着力提升专业能力,为民营企业用好资本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支持期货经营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提高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的能力。鼓励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发挥私募基金在支持企业融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推进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接机制落地,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上市培育等功能。
进一步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质量。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上市企业再融资、开展并购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严格防范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构建综合防治体系。积极推动化解民营上市企业风险。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