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学影像“黄埔军校”,将IPO

器械之家 2022-09-05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部分资料来源于安科招股书;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器械之家注意到国产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首次拟创业板IPO状态已变更为“已问询”;此前6月30日公司所提交的IPO申请获得受理。



据悉,安科本次拟发行不超过 5,268.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用于安科松山湖医疗设备建设项目、 安科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安科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拟募集资金7.02亿人民币。



01
医学影像“黄埔军校”


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提供商之一,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大型医学影像 设备及微创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 X 射线计 算机体层摄影系统(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X 射线摄影系统 (XR)、微创治疗设备。


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可以说其绕不过安科,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骨干企业,该公司还被誉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黄埔军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与安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包括深圳迈瑞、理邦、安健等企业。

1986 年,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下,为打破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进口品牌长期垄断的格局,由中国科学院下属单位与美国医疗设备制造商 ANALOGIC 于 合资设立;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家合资企业。公司以发展民族高科技医疗器械为使命,长期致力于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自主品牌产品创新。

在成立之初,安科即肩负“早日研制出我国自己制造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改变中国医疗器械工业的落后局面,并为我国科技兴国,发展高技术产业化探索新路”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与研发投入。


经过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安科在 CT 宽体探测器和 模块、磁共振谱仪、高级成像算法等多项核心技术方面均取得突破,并将核心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生产中,陆续取得十余项新产品注册证,实现了产品结构从单 一到多元化组合、技术水平从低端到中高端、应用领域从常规影像检查到先进诊疗和高端科研的升级。

并开创了中国大型医疗设备领域的多个行业第一:中国第一台磁共振、中国第一台彩超、中国第一台螺旋CT、中国首台移动CT、中国第一台高端口腔CT等等。


目前公司已实现 128 排 256 层 CT、1.5T 超导 MRI 等高端影像设备规模化生产,掌握高端CT系统设计、宽体探测器、CT影像链算法及相关的高端制造工艺、MRI 谱仪、MRI 内源性灌注等 38 项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 58 项。并取得 34 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39 项境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且有 18 项产品遴选进入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凭借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产品线布局、优质的产品性能和客户服务能力,公司在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 CT 和 MRI 市场中逐渐突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0 年公司 CT 产品和 MRI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按销售数量统计)均位列国 产品牌第三名。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安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5.6亿元、6.8亿元,2020年、2021年营收增幅分别为32.20%、21.98%;净利润分别为-4565.18万元、4067.01万元、7730.47万元。


此外,公司已在全国设有各级分公司和办事处,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全球拥有超过11000家医疗机构的直接用户,具有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02
四大产品线


作为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及微创治疗设备的企业之一,安科自成立以来,以实现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为目标,承担了科技部“数字诊疗 装备研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产业化项目,并积极参与 CT、车载 CT、数字 乳腺机等医学影像设备相关的 9 项行业标准的起草,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公司已形成以MRI、CT、X线机以及微创治疗设备为主的四大产品线。


CT



在CT设备方面,公司已拥有 14 种型号的 CT 产品,包括 16 层、 32 层、64 层、128 层和 256 层 CT 产品,覆盖临床实用型、临床应用型和科学 研究型 CT,适用于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多样化需求。




MRI



公司磁共振成像系统产品包括 4 款超导型产品和 4 款永磁型产品。分别为低场(0.5T 以下)、中场(0.5T 及以上、1.5T 以下) 及高场(1.5T 及以上)。超导型 MRI 场强范围为 0.5T-1.5T,具有磁场均匀 性高、稳定性强、图像质量好等优点,适用于高功能性和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 诊断及应用,但由于磁体的超导需在液氦环境中维持,运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永磁型 MRI 场强范围为 0.3T-0.51T,具有开放式磁体不适感低、磁场 长期存在且衰减慢、运维成本低的优点,可满足一般性常规检查需求。



X 射线摄影系统


X 射线摄影系统(XR)是基于人体不同组织对于 X 射线的吸收程度差异原 理进行成像,图像直观显示人体脏器和骨骼等形态的医疗设备。公司 XR 产品包括数字 X 射线摄影系统(DR)和数字乳腺机在内的 3 款产品。



微创治疗设备


而微创治疗设备则是利用包括 CT、MRI、XR、B 超等各种影像设备进行术前 定位和实施精准微创手术的设备,提高了临床手术的安全性。该类设备广泛应 用于神经外科、疼痛科、骨科等临床科室,逐渐成为现代外科手术医生重要的 辅助手术器械之一。公司微创治疗产品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治疗及疼痛治疗,包括脑立体定向 仪、射频热凝器和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售 至全国超过 100 家三甲医院并得到广泛认可。此外,公司积极实施“出海”战 略,重点布局独联体、拉美、非洲等地区,推动全球范围内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普及。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增强行业竞争力、持续开拓市场空间、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推进中国医学影像事业发展,带动民族产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成为国际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专业供应商,并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先进的医学影像临床应用解决方案。


03
国产进击中的千亿市场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发 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1 年其市场规模达到 458 亿美元。随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7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5%。


而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处于较快增长阶段,根据灼识咨询统计数据,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300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524 亿元。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促进临床影像检查需求的相应较快增长。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1,115 亿元,2021 年至 2030 年复合增长率为 8.8%。


随着国家推动医疗体系深化改革,明确加快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注重完善基层医 疗机构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配置,并出台政策鼓励提升民营医院、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和体检中心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推动了医学影像设备, 尤其是 CT、MRI 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国产设备在DR领域已实现国产替代,在CT、MRI保有量上虽仍有进口品牌占主导,但在设备新增数量上,国产品牌已开始逐步冒头,甚至在部分设备上超过了“GPS”等国际影像巨头。据悉,今年上半年我错CT总销售量约3200台,其中以联影、东软等为主的国产品牌占比超50%。



市场数据的背后,反映出国产CT全面崛起,产品向中高端覆盖。目前东软医疗、联影、明峰均有256排以上超高端CT上市,是国内医学影像领域 CT 产品线较为齐备的企业,此外安科、万东也在CT领域有所布局。有分析表示,近年来无论是MRI、CT、DSA、PET/CT等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的基础医疗设备,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已经大幅提高。


在这背后,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长期来看,为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宽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配置许可证的要求,进一步释放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的采购需求,并且推动 二级、三级医院对现有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我国医学影像行业扩容的重要动因。


以及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采购法,国产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另外在《“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也重点提出将大力扶持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七大医疗器械领域。可以说在政策扶持和技术突围下,国产替代的趋势将不可逆。


——


近年来,国产医疗影像设备厂商在政策驱动和技术创新拉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除了此次安科拟冲击IPO之外,不久前明峰医疗上市申请也获“受理”,以及联影医疗进入询价阶段,即将敲钟上市,此外东软医疗也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再加上之前上市的万东医疗和迈瑞医疗,已呈现百家争鸣的趋势,未来的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值得期待。





EN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AI数字赋能医疗,行业即将变革?

没想到!这才是中国医疗器械人均薪酬真相

全球运动医学顶级玩家,加码这一领域

国产品牌CT反超进口,高端设备靠什么打天下?

人民日报发布:“十大医疗器械榜”,联影、美敦力、西门子…

复星系,首个AI企业获超亿元融资

突发!160亿拆分,医械巨头转型

全球基因测序霸主,541亿收购被否决?

国产ECMO,产业化要来了?

首家“产后美”公司,将登陆科创板


务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