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新:从历史深处打捞她们的一生,那是独特的、不该沉没的故事

粥棚 2023-11-02

新朋友点击粥棚,即可关注

ZHOUPENG

作者:罗新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

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


“与其说文罗气的一生见证了北魏洛阳时代,

不如说是这个时代塑造了她曲折的人生”


漫长的余生

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利用墓志和传世文献,还原一个北魏宫女漫长的余生

 ©  粥棚


比王钟儿小三十来岁的文罗气出自蛮人酋长家庭,她和家人世代生活的地方,在今河南洛阳以南、南阳以北的鲁阳关附近,为黄河流域与江淮流域的分水岭山地,山高林深,属于“霑沐王化”比较迟缓的地带。


文罗气及家人后来也横陷国法巨网,没入奚官,女为宫女,男为阉宦。本来,文罗气这一社会阶层的女性既然没有可能为正史提及,早该如千千万万和她差不多的人一样沉入遗忘的海洋。


她的幸运有点类似王钟儿,一块随她入土的石头上刻下了她人生的一鳞半爪,经研究者钩隐发微,她沉浮人世的梗概才多少为今人知晓。


这就是近年出土的北魏雷亥郎妻文罗气墓志。这方墓志经胡鸿解读,我们才看到一个独特的、不该沉没的故事。



文罗气的祖父文虎龙是鲁阳蛮人酋首中较早投靠北魏的一个,是当地的一个领袖人物。文罗气的父亲去世得早,到北魏开始向南阳方向发展时,鲁阳蛮人的领导权已经转到另一个蛮人大姓雷氏手中。文罗气嫁给雷氏子弟雷亥郎,算是门当户对。


随着北魏势力深入南阳盆地,包括鲁阳蛮在内的南阳周边山地蛮人开始感受到强大政权的压力,不可避免地,摩擦与反抗日益增多。于是北魏把总计上万家的蛮人迁到北方,分置于六镇与河北诸州。文罗气随家人迁到晋阳,这一支蛮人的领袖大概是文罗气的伯父、文虎龙之子文石他。


他们“思恋乡廛”,不甘心被如此宰制,在文石他率领下南逃,目的是“还乡为国”,遭魏军围追堵截。《魏书·蛮传》:“(蛮人)寻叛南走,所在追讨,比及河,杀之皆尽。”黄河岸边屠杀的幸存者,全部成为奴婢。


文罗气的丈夫雷亥郎大概死于追杀。文罗气和儿子雷暄由此入宫,文罗气的弟弟文翘,以及五六岁的堂弟问度也都“没为官人”,即同样受宫刑成为阉官了。时在宣武帝景明三年(502),文罗气三十三岁,比王钟儿入宫时还大三岁。



文罗气的命运真是跌宕起伏。据胡鸿考证,她入宫不久,被宣武帝赏赐给了一个刘姓宦官做妻子(其实应该是妾媵),而这个宦官,很可能是我们后面会多次提到的刘腾(他和王钟儿一样,是宣武帝最信任的几个身边人之一),或刘腾的亲人。不管是刘腾本人还是刘腾的宗亲,这位刘氏宦官不仅要娶妻妾,还需要养育儿女,领养儿女可以到谯郡刘氏宗人中去寻找。


文罗气的墓志只提到一个女儿,没有提到别的养子,很可能因为养子早被处刑了(刘腾的两个养子在胡太后重夺大权后一个叛逃南朝,一个流放边州)。不过,文罗气却大得这位养女的好处,因为这个养女刘贵华成了孝明帝的淑仪,文罗气一下子成了外戚。


虽然刘贵华“不幸花叶早落”,很早就死了,文罗气毕竟风光了一阵子,而她仍在宫里做阉官的家人应该也得到了照顾。据墓志,她的弟弟文翘官至(中)尝食典御,儿子雷暄做到园池丞,堂弟问度也是中常侍、中尝食典御,都算得阉官中的上层人物了。


文罗气活到东魏末年,享年七十一岁,她死时弟弟文翘已先她七八年去世,儿子雷暄、堂弟问度都在邺城皇宫。丧事大概是雷暄操持的,墓志也是照着雷暄的意思写的。


胡鸿说:“在文罗气晚年,应是雷暄与文翘共同承担了照顾她的责任。也正因此,雷暄主持刻写的墓志中,用较多篇幅写了父亲雷亥郎的事迹,且对母亲的二次婚姻表达得十分隐晦。志题中‘魏故长秋雷氏’即指雷亥郎,他是否担任过这一官职已无法求证,大长秋是宦官中的最高官职,此处更有可能是墓志中常出现的虚构。”我倒是觉得,志题“魏故长秋雷氏文夫人墓志铭记”也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混杂,“长秋”指的是文罗气的后夫刘姓宦官(极大的可能是刘腾),“雷氏”才是指文罗气的前夫雷亥郎。


胡鸿还说:“与其说文罗气的一生见证了北魏洛阳时代,不如说是这个时代塑造了她曲折的人生。历史学家在关注宏大时代脉络之余,驻足体味一下那些远离历史舞台中心的普通人的人生,或能对遥远的时代增加一份了解之同情。”这个意思我是完全赞成的,不过我还想加一句——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我们还应该看到,对普通人的遮蔽或无视,是传统历史学系统性缺陷的一部分,是古代社会强烈而僵硬的不平等体制决定的。正是因此,我们对那些虽为正史所排斥,却凭借墓志而幸存至今的北魏宫女史料,一定要格外珍惜。


ZHOUPENG



粥棚荐书





版权声明


文章转载自:

节选《漫长的余生》一书

标题为编者所拟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在此鸣谢




推荐阅读


马国川:日本帝国是如何走向歧路的

李洁:海参崴的华人遗存

包刚升×周濂×张新刚×陈迪:政治演化,一定走向文明吗?

陶然:转型发展的“中国模式”,有多少个面孔?

刘瑜:俄罗斯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孟泽:一个杰出的芬芳悱恻的性灵

陈志武:国家持久繁荣靠制度,不靠掠夺

陈徒手:1978年,紧张的北京“外事宾馆”

骆玉明:读书多的人会比较喜欢自己

谌旭彬:历史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邱捷:晚清州县官杜凤治笔下的城镇绅士

鲍鹏山:站在时代的歧路上指点江山

杨奎松: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杨天石:蒋介石的五大毛病

吕德文:基层兴则国兴

吴思:皇帝也是个冤大头

包刚升:人类政治从何而来?在哪里?向何处去?

刘擎:人是目的而非工具

周瑞金:人活在这个世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俞敏洪:9次崩溃也没能将我击垮

孙立平:市场是一种更强有力的辨识与筛选机制

虞云国:到底是谁杀死的岳飞

周志兴:阎明复先生的几件小事

赵林:哲学就是一场崇高的悲剧

马伯庸:科学观首先是对历史的正确看法

许纪霖:科学之上,还有人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